医影在线
标题:
CL2577: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打印本页]
作者:
新竹平易
时间:
2012-4-24 16:38
标题:
CL2577: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老年女性,双肩疼痛,为双侧肩关节片!!
00454976
(25 KB, 下载次数: 10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4-24 16:33 上传
00454977
(26 KB, 下载次数: 9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4-24 16:33 上传
作者:
smh0227
时间:
2012-4-24 16:44
支持
作者:
8254014
时间:
2012-4-25 22:49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也叫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最常见的是由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肱骨头间的软组织与肩峰、喙肩韧带碰击,造成这些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并引起疼痛,有时甚至发生嵌顿。构成本综合症的疾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袖退变撕裂等多种病理变化。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是常见疾病,以往的肩周炎中有很大部分是肩关节撞击综合症。
肩峰下关节又称第二肩关节,是肩关节中的主要活动关节,肩峰,喙肩韧和喙突的一部分构成喙肩穹隆,其下方为肱骨头,在二者之间为肩峰下间隙,间隙内有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导致撞击综合症的原因可以是肩峰的形态问题,也可以是肩峰下骨赘增生引起肩峰下间隙狭窄。也有人认为由于过多的肩关节外展活动或长期累积性损伤,间隙内组织发生磨损,反复磨损加剧组织炎症性反应,间隙内压力增高,加重撞击,最终导致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总之,无论肩峰下间隙狭窄,或肩峰下间隙内内容物增大,只要肩峰下间隙内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发生撞击,从而产生撞击综合症。
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主要依靠病史及体征,MRI检查对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具有下列X线征象时对肩峰下撞击征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1.大结节骨疣形成。
2.肩峰过低及钩状肩峰。
3.肩峰下面致密变、不规则或有骨赘形成。
4.肩锁关节退变、增生形成向下突起的骨赘致使冈上肌出口狭窄。
5.肩峰-肱骨头间距(A-H间距)缩小。正常范围为1.2~1.5cm,<1.0cm应为狭窄,≤0.5cm提示存在广泛性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断裂,失去向下压迫肱骨头的功能,或其他动力性失衡原因也可造成A-H间距缩小。
6.前肩峰或肩锁关节下方骨质鵻的侵蚀、吸收;肱骨大结节脱钙被侵蚀和吸收或发生骨的致密变。
7.肱骨大结节圆钝化肱骨头关节面与大结节之间界线消失,肱骨头变形。
上述1~3点X线表现结合临床肩前痛症状和阳性撞击试验应考虑撞击征存在。第4~7点X线征象属于撞击征晚期表现。
--摘录自SOSO百科
作者:
摘星空竹子
时间:
2012-4-28 16:28
学习了
作者:
施明
时间:
2012-5-15 13:17
谢谢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5-16 10:16
学习了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5-23 07:11
下撞击综合症也叫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最常见的是由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肱骨头间的软组织与肩峰、喙肩韧带碰击,造成这些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并引起疼痛,有时甚至发生嵌顿。构成本综合症的疾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袖退变撕裂等多种病理变化。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是常见疾病,以往的肩周炎中有很大部分是肩关节撞击综合症。
肩峰下关节又称第二肩关节,是肩关节中的主要活动关节,肩峰,喙肩韧和喙突的一部分构成喙肩穹隆,其下方为肱骨头,在二者之间为肩峰下间隙,间隙内有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导致撞击综合症的原因可以是肩峰的形态问题,也可以是肩峰下骨赘增生引起肩峰下间隙狭窄。也有人认为由于过多的肩关节外展活动或长期累积性损伤,间隙内组织发生磨损,反复磨损加剧组织炎症性反应,间隙内压力增高,加重撞击,最终导致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总之,无论肩峰下间隙狭窄,或肩峰下间隙内内容物增大,只要肩峰下间隙内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发生撞击,从而产生撞击综合症。
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主要依靠病史及体征,MRI检查对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具有下列X线征象时对肩峰下撞击征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1.大结节骨疣形成。
2.肩峰过低及钩状肩峰。
3.肩峰下面致密变、不规则或有骨赘形成。
4.肩锁关节退变、增生形成向下突起的骨赘致使冈上肌出口狭窄。
5.肩峰-肱骨头间距(A-H间距)缩小。正常范围为1.2~1.5cm,<1.0cm应为狭窄,≤0.5cm提示存在广泛性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断裂,失去向下压迫肱骨头的功能,或其他动力性失衡原因也可造成A-H间距缩小。
6.前肩峰或肩锁关节下方骨质鵻的侵蚀、吸收;肱骨大结节脱钙被侵蚀和吸收或发生骨的致密变。
7.肱骨大结节圆钝化肱骨头关节面与大结节之间界线消失,肱骨头变形。
上述1~3点X线表现结合临床肩前痛症状和阳性撞击试验应考虑撞击征存在。第4~7点X线征象属于撞击征晚期表现。
--摘录自SOSO百科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5-31 10:48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也叫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最常见的是由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肱骨头间的软组织与肩峰、喙肩韧带碰击,造成这些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并引起疼痛,有时甚至发生嵌顿。构成本综合症的疾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袖退变撕裂等多种病理变化。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是常见疾病,以往的肩周炎中有很大部分是肩关节撞击综合症。
肩峰下关节又称第二肩关节,是肩关节中的主要活动关节,肩峰,喙肩韧和喙突的一部分构成喙肩穹隆,其下方为肱骨头,在二者之间为肩峰下间隙,间隙内有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导致撞击综合症的原因可以是肩峰的形态问题,也可以是肩峰下骨赘增生引起肩峰下间隙狭窄。也有人认为由于过多的肩关节外展活动或长期累积性损伤,间隙内组织发生磨损,反复磨损加剧组织炎症性反应,间隙内压力增高,加重撞击,最终导致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总之,无论肩峰下间隙狭窄,或肩峰下间隙内内容物增大,只要肩峰下间隙内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发生撞击,从而产生撞击综合症。
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主要依靠病史及体征,MRI检查对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具有下列X线征象时对肩峰下撞击征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1.大结节骨疣形成。
2.肩峰过低及钩状肩峰。
3.肩峰下面致密变、不规则或有骨赘形成。
4.肩锁关节退变、增生形成向下突起的骨赘致使冈上肌出口狭窄。
5.肩峰-肱骨头间距(A-H间距)缩小。正常范围为1.2~1.5cm,<1.0cm应为狭窄,≤0.5cm提示存在广泛性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断裂,失去向下压迫肱骨头的功能,或其他动力性失衡原因也可造成A-H间距缩小。
6.前肩峰或肩锁关节下方骨质鵻的侵蚀、吸收;肱骨大结节脱钙被侵蚀和吸收或发生骨的致密变。
7.肱骨大结节圆钝化肱骨头关节面与大结节之间界线消失,肱骨头变形。
上述1~3点X线表现结合临床肩前痛症状和阳性撞击试验应考虑撞击征存在。第4~7点X线征象属于撞击征晚期表现。
--摘录自SOSO百科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