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MRI5014:鞍区Rathke裂囊肿 [打印本页]

作者: nicholaswang    时间: 2012-5-26 23:17
标题: MRI5014:鞍区Rathke裂囊肿
手术名称:冠切右额开颅鞍区占位切除术。
术中所见:占位位于鞍上,视交叉前间隙。灰红色,有包膜,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切开包膜,见微黄透明胶冻样内容物,吸引器吸出部分内容物。分离周边,见占位与垂体柄关系密切,似从垂体柄长出。
病理诊断:送检极少量(鞍区占位)病变组织形态同上描述,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及病史,考虑符合Rathke裂囊肿

【点击阅片】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12-5-27 00:50
标题: 两个问题的讨论
引用第4楼赵物学于2012-05-12 09:21发表的  :
一楼我不得不佩服 你连十年九不遇的Rathke囊肿你都能想起来难得难得
.......
Rathke囊肿并不少见,有文献报道,在常规尸检中,其发生率为12%~13%。(【Rathke裂囊肿手术】
同江医院每周的MRI检查大约在150例次左右,几乎每周都会诊断1-2例Rathke囊肿。
只是由于Rathke囊肿一般都比较小,而且大多数没有临床症状,没有手术指征,也就没有病理结果,所以报道的比较少。同江医院另外还有一个手术病例,也已经在网站上发布了,大家也可以看看(【MRI4351:拉克氏囊肿】
引用第4楼赵物学于2012-05-12 09:21发表的  :
下 丘脑错构瘤是吗
.......
下丘脑错构瘤常发生于灰结节,发生部位与Rathke囊肿是不同的,同江医院也有一个下丘脑错构瘤的病例可供大家参考(【MRI4317:下丘脑错构瘤】

关于Rathke囊肿与下丘脑错构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问题大家可以参考文献,这里仅将这两个病例的矢状面增强扫描图像合并显示,就能一目了然了:

作者: jackchen    时间: 2012-5-27 02:20
学习了,谢谢!
非常感谢楼主的精彩分析。
非常感谢你的辛勤付出!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5-27 08:33
谢谢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5-27 08:36
学习了,谢谢!
非常感谢楼主的精彩分析。
非常感谢你的辛勤付出!
作者: laoliu    时间: 2012-5-27 16:50
学习了,谢谢!
非常感谢楼主的精彩分析。
非常感谢你的辛勤付出!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12-5-28 21:25
发生部位不同是诊断的关键【囊肿病变发生垂体内,错构瘤来源于乳头体或灰结节】
作者: 闪光之点    时间: 2012-5-28 22:44
长知识!
作者: liangshusheng    时间: 2012-5-29 23:13
学习一下
作者: 杨玉斌    时间: 2012-6-3 10:32
学习了。谢谢老师们。
作者: 赵物学    时间: 2012-6-9 13:34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早了半天网以为早到了真理,谁知真理是找到了,理解错了,在说吧这两病我有点弹弄不了

附上他人成果
大家看看
发表者:逄利博


【摘要】 目的 通过总结分析27例Rathke裂囊肿病例的MR影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MR影像诊断认识。材料和方法 收集按MRI诊断标准诊断的Rathke裂囊肿的病例27例,有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的11例,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2岁~79岁,平均35岁。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者6例,眩晕1例,视力下降3例,垂体功能障碍者2例,无任何症状者4例。其中12例行MR冠状位、矢状位增强扫描。结果 囊肿位于垂体内14例,位于垂体内向鞍上延伸9例,位于垂体上方4例;囊肿直径5~20mm;矢状位囊肿呈类圆形、卵圆形、泪滴形、葫芦形,冠状位呈类圆形、卵圆形、腰果形、葫芦形。与脑白质信号对比,囊液在T1WI、T2WI均呈高信号7例;T1WI、T2WI均呈稍高信号2例;T1WI呈高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2例、呈低信号6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6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4例。其中6例T2WI高信号囊肿液中见稍低信号结节影,5例T1WI高信号、1例T1WI等信号。27例囊肿内未见异常强化。7例周围囊肿壁可见异常环线样强化。结论 Rathke裂囊肿发生的位置及形态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性,MR T1WI、T2WI信号组成情况复杂多变,MR增强扫描可以与其它鞍区病变相鉴别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