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X0569:大家 看看是不是很经典 [打印本页]

作者: caolun    时间: 2006-2-26 23:07
标题: X0569:大家 看看是不是很经典
男,18岁。外伤检查发现,无任何不适。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2-26 19:39:33 修改过]

作者: xcc106    时间: 2006-2-26 23:14
蜡泪样骨病。
作者: wuzhenan    时间: 2006-2-26 23:44
x线表现:以双侧肩、肘、踝、髋关节及双足诸骨松质骨内见弥漫性分布的大小不等的圆点状、条状致密影,骨皮质、骨的外形、关节均未见异常改变。
x线诊断:骨斑点症
鉴别诊断:蜡油骨病——典型表现为长管状骨偏侧性不规则条状骨质增生,沿皮质外或内侧面从近侧向远侧蔓延,犹如沿蜡烛侧边流注的蜡油。
作者: chinaboy_006    时间: 2006-2-26 23:52
骨斑点症。
骨斑点症(osteopoikilosis)是一种罕见病,据统计发病率不足人群中的1/1000万,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是由于骨内具有弥漫性斑点状致密骨质而得名。既往文献曾称局限性骨质增生症、弥漫性浓缩性骨病、家族性弥漫性骨硬化症、点状致密骨病等。本病的病因不明。认为本病为枝芽发育异常所致。由于一家有数口皆可患病,故有家族遗传的因素,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人双亲中多有一人患病,每代均可患病。多数呈无家族史的散发病例。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突变的基因有关。

本病最好发于管状骨的骨骺、干骺端等松质骨内,还可见于某些扁骨和不规则骨内 。据病理观察骨松质内有多个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小骨块。骨岛与骨斑点症除病灶大小、多少不同外,其部位和影像学与组织学表现均相似,故推测两者的发生机理相仿。可能系外围的层板骨与增粗的骨小梁相连,骨板和骨小梁不伴有缓慢的骨增生,而缺乏相应的骨吸收,致骨的改建发生障碍,病灶部位存在一种不稳定因素,即潜在的活跃的骨改建,病变可消失或增大的病理学为基础。但本病不侵及骨膜、关节软骨,并且不发生炎症、恶性变和病理骨折。文献报道儿童病灶可随身体的生长而渐变大。成人经随访未见病灶增加但形态可略有变化,故本病不能除外先天性。

本病可合并先天性畸形,如多指(趾)、并指、腭裂等。
骨斑点症具有以下特点:(1)本病无临床症状,均为查体或检查其它病时发现本病。(2)本病与年龄性别无关,文献报道年龄从4个月~90岁均有发病。(3)病灶呈弥漫性多发的密度增大的圆形、椭圆形、圆圈状、结节状阴影,其形态走行,部分与骨的长轴一致。(4)病灶多累及长骨的两端,密集于干骺端及骨骺,以及骨盆、手、足及不规则骨。越靠近关节病灶越密集,且密度越浓。病灶可相互融合成片而遮盖正常骨组织。(5)密度增浓的斑点状病灶的边缘不甚清晰锐利,越靠近中心部位密度越浓,边缘部位密度略淡。(6)病灶侵及骨的松质骨。骨膜及关节软骨不受侵犯,故关节间隙光整清晰。(7)ect检查见显影后骨骼放射性分布不均匀,骨松质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骨钙化灶。骨显像对应性放射性增强。据上述表现视全身骨显像多处骨代谢增强灶,为骨质代谢异常。(8)本病应与成骨性转移相鉴别。成骨性转移首先应有原发性病灶并转移灶呈单发或散在多发性骨质增浓病灶,无密集对称性。其病灶直径均较大,直径一般在1.0cm以上,同时伴有明显的疼痛症状。与本病鉴别不难。还应与蜡泪样骨相鉴别

x线表线:腕关节,漆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诸构成骨,手掌指骨, 足趾骨等松质骨内均可见大小不等,分布不均,边缘清楚,两侧对称的圆形或椭圆型的致密斑点状骨质硬化灶,无骨膜反应及骨皮质增厚。股骨颈,粗隆间,坐骨,耻骨,髂骨近骶髂关节处,骶椎骨,腰椎骶板均可见圆点状及部分融合成斑点状,条状大小不等(0.2cm--1.8cm)骨质硬化灶。颅骨,肋骨,椎体骨等尚未发现病灶。
作者: qinwei260    时间: 2006-2-27 00:01
标题: [原创]骨斑点症。
骨斑点症。



[emb6][emb25]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2-26 18:17:37 修改过]

作者: 张耀森    时间: 2006-2-27 00:34
是骨斑点症,以前只是在书上看到,很经典,受益匪浅,谢谢!!!!!
作者: caihe    时间: 2006-2-27 00:35
很经典的骨斑点症。
作者: 一棵树    时间: 2006-2-27 00:44
第一次见过,经典!
作者: wxy7406    时间: 2006-2-27 00:48
终于看见了传说中的骨斑点症。
作者: yang123456    时间: 2006-2-27 00:59
很典型的骨癍点证。
作者: zrs    时间: 2006-2-27 01:56
标题: 回复:大家 看看是不是很经典
以下是引用wxy7406在2006-2-26 16:48:00的发言:[br]终于看见了传说中的骨斑点症。

[emb2][emb2][emb2][emb2][emb2][emb25][emb25][emb25]

[本贴已被 zrs 于 2006-2-26 17:57:19 修改过]

作者: kjgj    时间: 2006-2-27 01:56
标题: 回复:大家 看看是不是很经典
以下是引用wuzhenan在2006-2-26 15:44:00的发言:[br]x线表现:以双侧肩、肘、踝、髋关节及双足诸骨松质骨内见弥漫性分布的大小不等的圆点状、条状致密影,骨皮质、骨的外形、关节均未见异常改变。[br]x线诊断:骨斑点症[br]鉴别诊断:蜡油骨病——典型表现为长管状骨偏侧性不规则条状骨质增生,沿皮质外或内侧面从近侧向远侧蔓延,犹如沿蜡烛侧边流注的蜡油。



    ------------没错,就是它!!
作者: zrs    时间: 2006-2-27 01:59
标题: [原创]
感谢楼主!!![emb20][emb20][emb20]

[本贴已被 zrs 于 2006-2-26 18:00:55 修改过]

作者: 阿袁    时间: 2006-2-27 02:35
很典型的骨癍点证。
作者: 中山医    时间: 2006-2-27 02:46
标题: 回复:x0569l大家 看看是不是很经典
以下是引用张耀森在2006-2-26 16:34:00的发言:[br]是骨斑点症,以前只是在书上看到,很经典,受益匪浅,谢谢!!!!![br]

作者: luoyansheng    时间: 2006-2-27 03:28
第一次见,经典.谢谢!
作者: 流星1234    时间: 2006-2-27 03:44
典型的骨斑点症
作者: caolun    时间: 2006-2-27 03:46
病人的父亲没有这些表现,我已经叫病人的6个姐妹来免费检查,不知是否过来.不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怎么遗传的?
作者: ys139    时间: 2006-2-27 03:46
很经典!谢谢!
作者: xiaoniu    时间: 2006-2-27 04:32
第一次见经典骨斑点症。
作者: huhong1111111    时间: 2006-2-27 04:32
标题: 回复:x0569:大家 看看是不是很经典
以下是引用ys139在2006-2-26 19:46:00的发言:[br]很经典!谢谢!

作者: 寻芳者    时间: 2006-2-27 04:35
罕见!!!
斑点骨!!!!
作者: dywang    时间: 2006-2-27 04:35
第一次见到骨斑点征,难得.受益非浅.谢谢.
作者: 8314337    时间: 2006-2-27 04:40
经典,以前从来没有见过
作者: TEA    时间: 2006-2-27 04:48
以前还没见过骨斑点症,今天见了一次,受益非浅啊!
作者: 周杭    时间: 2006-2-27 05:30
真上难得一见
作者: jslu503    时间: 2006-2-27 06:20
百闻不如一见,谢了!
作者: yczzq    时间: 2006-2-27 06:43
骨斑点症,经典
作者: axy    时间: 2006-2-27 19:06
经典,谢谢提供.
作者: luanhai    时间: 2006-2-27 21:26
he he
  我见过  几乎一样
作者: zhuzy3034    时间: 2006-2-27 21:35
第一次见到,获益非浅!!!!!
作者: pangj    时间: 2006-2-27 22:00
骨斑点病一定是,以前我见过!
作者: 清风无痕    时间: 2006-2-28 03:11
典型的骨癍点症.谢谢
作者: 同    时间: 2006-2-28 04:57
骨癍点症
作者: usa911go    时间: 2006-2-28 04:58
受益非浅,谢了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6-2-28 07:07
较典型的骨斑点症。
作者: liaoqiang    时间: 2006-2-28 17:57
典型骨斑点症。
作者: 老子是光棍    时间: 2006-2-28 20:47
不错是很典型第一次见到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6-3-1 03:07
标题: 回复:x0569:大家 看看是不是很经典
    x线表现:双肘关节、肩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各骨端附近,双足及骨盆髓腔内均有分布不均,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致密斑点状骨硬化灶,密度与骨皮质相似,较均匀一致,有的病灶相互重叠,位于长骨的结节灶的长径与骨小梁平行,病灶不累及骨皮质,无骨膜反应,病灶边缘清晰较光整。
    诊断:骨斑点症。


讨论①发病机理:骨斑点症的病因尚不明确。gardon认为系先天性疾患。此外,不少文献认为骨斑点症、条纹状骨病及烛泪样骨质增生症三病可能为同一病因不同阶段的表现,骨斑点症及条纹状骨症因病变好发于肢体骨骨骺及干骺端软骨生长活跃的部位,故认为与软骨发育障碍有关。还有人认为骨斑点症与骨岛的发病机理相似。病灶的核心部位存在一种不稳定的因素,即潜在活跃的骨改建势能,病变可消失或增大。
②发病率:约在百万分之一左右,男女均可发病,并可见于任何年龄,但3岁以前很少见。家族性发病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人双亲中必定有一位为患者,遗传与性别无关,可以是父、子、女或母、子、女关系,本组2例为母子同时发病。此病偶尔亦有无家族史散发病例,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③影像表现:x线表现为无数边缘清楚、密度均匀的小圆形或卵圆形致密影。位于邻近关节的松质骨内,常对称分布。最好发于长骨的骨骺、干骺区,腕跗骨,以及骨盆和肩胛骨,少数还可累及肋、锁骨,脊柱和颅骨。ct表现:病变大多位于松质骨区,并与骨小梁分布一致,少数可位于皮质骨内,并可与内或外皮质面粘连。核素骨扫描病变通常无活性增加表现。
④合并症:临床表现通常无或少有自觉症状,约25%的病例有皮肤病变,称为buschke-ollendorff综合征。由buschke和ollendorff于1928年首次提出;呈孤立性高起的,稍带白色的胶原纤维浸润,瘢痕形成体质和硬皮样损害。约15%~20%有轻微关节疼痛,有或无关节积液。骨斑点症对造血系统、骨的韧性均无影响。
⑤随访观察及预后:病变可增大、增多,缩小或消失。病变的自然动态改变,少年儿童较成人更显著,成人变化缓慢或无变化。本病属良性改变,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寿命。
⑥鉴别诊断:应与成骨性转移瘤、肥大细胞病和结节性骨硬化鉴别。成骨性转移瘤好发于中轴骨,特别是脊柱,病灶大小不一,非对称性分布,极少见于关节端,骨扫描有明显的核素浓聚,并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化验血沉明显加快,碱性磷酸酶显著增高等。肥大细胞病和结节性骨硬化两病病变分布的对称性,病灶大小和多少的均匀性,部位的集中性和病灶边缘的清晰度均不如骨斑点症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也不同。
作者: 愚行天下    时间: 2006-3-1 04:36
第一次看到,受益非浅
作者: limmm    时间: 2006-3-1 06:05
很典型
作者: huangaiying1    时间: 2006-3-1 06:49
骨斑点症
作者: wenyong    时间: 2006-3-1 08:03
典型骨斑点症。谢谢楼主。
作者: qxhxf    时间: 2006-3-1 18:52
没见过,真是骨癍点证。
作者: chry3    时间: 2006-3-2 05:09
好感动啊!!!终于见到了
作者: 黄恩辉    时间: 2006-3-3 05:02
骨斑点症
作者: lizhaofeng    时间: 2006-3-3 05:21
第一次见过,经典!
作者: liuhj    时间: 2006-3-3 09:21
真像是传说.
作者: drli    时间: 2006-3-4 02:53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不错的病例,谢楼主!
作者: 永远求知者    时间: 2006-3-4 06:01
好片子,典型啊!
作者: qian    时间: 2006-3-4 06:16
骨斑点症,以前只是在书上看过文字介绍,片上的x线表现很符合,第一次看到,受益匪浅,谢谢!
作者: yxj    时间: 2006-3-4 20:33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天边的云    时间: 2006-3-5 03:36
典型骨斑点症,谢谢!
作者: 常山真人    时间: 2006-3-5 05:41
经典
作者: li77091    时间: 2006-3-6 21:10
典型的骨斑点病.第一次见到这么经典的病例.
作者: 李亚军    时间: 2006-3-6 21:14
典型骨斑点症,谢谢!
作者: wsply1008    时间: 2006-4-12 05:07
hao图片.
作者: wxbiyh    时间: 2006-4-12 05:27
头一次遇到,受益匪浅
作者: tao    时间: 2006-4-12 18:30
以前真的没见过啊,很经典啊,谢谢啊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6-11-15 06:42
是骨斑点症,谢谢!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10-15 10:02
骨斑点症。
骨斑点症(osteopoikilosis)是一种罕见病,据统计发病率不足人群中的1/1000万,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是由于骨内具有弥漫性斑点状致密骨质而得名。既往文献曾称局限性骨质增生症、弥漫性浓缩性骨病、家族性弥漫性骨硬化症、点状致密骨病等。本病的病因不明。认为本病为枝芽发育异常所致。由于一家有数口皆可患病,故有家族遗传的因素,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人双亲中多有一人患病,每代均可患病。多数呈无家族史的散发病例。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突变的基因有关。

本病最好发于管状骨的骨骺、干骺端等松质骨内,还可见于某些扁骨和不规则骨内 。据病理观察骨松质内有多个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小骨块。骨岛与骨斑点症除病灶大小、多少不同外,其部位和影像学与组织学表现均相似,故推测两者的发生机理相仿。可能系外围的层板骨与增粗的骨小梁相连,骨板和骨小梁不伴有缓慢的骨增生,而缺乏相应的骨吸收,致骨的改建发生障碍,病灶部位存在一种不稳定因素,即潜在的活跃的骨改建,病变可消失或增大的病理学为基础。但本病不侵及骨膜、关节软骨,并且不发生炎症、恶性变和病理骨折。文献报道儿童病灶可随身体的生长而渐变大。成人经随访未见病灶增加但形态可略有变化,故本病不能除外先天性。

本病可合并先天性畸形,如多指(趾)、并指、腭裂等。
骨斑点症具有以下特点:(1)本病无临床症状,均为查体或检查其它病时发现本病。(2)本病与年龄性别无关,文献报道年龄从4个月~90岁均有发病。(3)病灶呈弥漫性多发的密度增大的圆形、椭圆形、圆圈状、结节状阴影,其形态走行,部分与骨的长轴一致。(4)病灶多累及长骨的两端,密集于干骺端及骨骺,以及骨盆、手、足及不规则骨。越靠近关节病灶越密集,且密度越浓。病灶可相互融合成片而遮盖正常骨组织。(5)密度增浓的斑点状病灶的边缘不甚清晰锐利,越靠近中心部位密度越浓,边缘部位密度略淡。(6)病灶侵及骨的松质骨。骨膜及关节软骨不受侵犯,故关节间隙光整清晰。(7)ect检查见显影后骨骼放射性分布不均匀,骨松质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骨钙化灶。骨显像对应性放射性增强。据上述表现视全身骨显像多处骨代谢增强灶,为骨质代谢异常。(8)本病应与成骨性转移相鉴别。成骨性转移首先应有原发性病灶并转移灶呈单发或散在多发性骨质增浓病灶,无密集对称性。其病灶直径均较大,直径一般在1.0cm以上,同时伴有明显的疼痛症状。与本病鉴别不难。还应与蜡泪样骨相鉴别

x线表线:腕关节,漆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诸构成骨,手掌指骨, 足趾骨等松质骨内均可见大小不等,分布不均,边缘清楚,两侧对称的圆形或椭圆型的致密斑点状骨质硬化灶,无骨膜反应及骨皮质增厚。股骨颈,粗隆间,坐骨,耻骨,髂骨近骶髂关节处,骶椎骨,腰椎骶板均可见圆点状及部分融合成斑点状,条状大小不等(0.2cm--1.8cm)骨质硬化灶。颅骨,肋骨,椎体骨等尚未发现病灶。
作者: liangjingijn    时间: 2012-10-15 16:51
第一次见   骨斑点症
作者: ct诊断高手    时间: 2012-10-17 00:17
谢谢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