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0393:帮忙分析头颅ct [打印本页]

作者: lihuuuu    时间: 2004-6-22 03:16
标题: CT0393:帮忙分析头颅ct
男76 头痛 头晕 四肢活动如常
右枕叶单纯软化灶?





强化ct












03年7月ct






03年11月ct






04年4月ct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4-6-21 22:04:42 修改过]

作者: gaozhengyi    时间: 2004-6-22 03:48
右枕叶低密度影边缘较清,右侧侧脑室三角区扩大,右枕部分脑沟增深,为典型的软化灶表现。另外左侧基底节区亦可见软化灶。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4-6-22 03:59
右枕叶及左侧基底节区均可见低密度影,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带,亦未见有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区未见异常强化灶或异常血管。另见双侧脑室前角周围密度降低。幕上脑室系统有轻度扩大。
考虑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右枕叶及左侧基底节区梗塞后脑软化灶形成。
作者: lihuuuu    时间: 2004-6-22 04:15
谢谢  因我是独立军 只靠这里会诊了
作者: guduchunmeng    时间: 2004-6-22 05:06
[emb6]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4-6-22 05:10
右枕叶软化灶靠近脑表面以皮层和皮层下为主,

呈不规则形并与侧脑室枕角穿通,局部脑沟稍宽,

强化不明显,复查无明显变化。考虑挫裂伤或出

血后遗症,可以血管造影进一步检查排除动静

脉畸形。
作者: qiuguan    时间: 2004-6-22 05:26
需要排除血管琦行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4-6-22 05:45
第七至十七幅图是增强片,病灶区好象没有看到有异常的血管影。加上其左侧基底节区有梗塞灶,用一元论来考虑,应该诊断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右枕叶及左侧基底节区梗塞后脑软化灶形成”较合适。
作者: sxdongfang    时间: 2004-6-22 05:58
这位病人头痛头晕儿天了?单从片子上看,这个病人右侧枕叶是有一个低密度的病灶,而且没有明确的占位效应,如果说它是一个软化灶,我感觉ct值是呼高了一点,不过没有标明ct值,有一点密度接近脑脊液的部分其形态是呼和脑沟相近,且与后纵裂池似有联系,从两侧侧脑室前角旁及病灶对侧看,白质区都有一点低密度区,境界不太清晰。这个病例是否可以看作皮层下白质区的病变和右侧枕叶的脑梗塞,这个部位的脑梗塞一般不会出现运动系统的明显异常表现。(不知有没有正确答案)
作者: gaozhengyi    时间: 2004-6-22 06:10
不过我觉的还是只报软化灶为好,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一个临床诊断,主要还是看临床症状和体征,如高血压、反复卒中、慢性进行性痴呆等,影像学发现多发性脑梗塞、脑萎缩和白质稀疏,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alzheimer氏病、pick病等才可诊断。不知向医生意见如何?
作者: sxjj1024    时间: 2004-6-22 06:26
[emb6]向医生。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4-6-22 06:45
标题: 回复:病例393:帮忙分析头颅ct
以下是引用gaozhengyi在2004-6-21 22:10:03的发言:[br]不知向医生意见如何?

     gaozhengyi医生说得有道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白质异常,其诊断需结合临床,特别强调高血压的作用,本例病史中并未提到相关症状,所以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改为“脑白质疏松症”可能更好一些,因“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包括在“脑白质疏松症”内,临床上也有无症状型的“脑白质疏松”。
作者: lihuuuu    时间: 2004-6-22 07:17
标题: 回复:病例393:帮忙分析头颅ct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4-6-22 13:56
左侧侧脑室前角旁小班片状低密度影,结合年龄,考虑腔梗。

右枕叶脑软化灶(原因不好确定,追问病史吧)。

脑室周围白质脱髓鞘改变和皮脑证据不是很充分。
作者: 南国紫匀    时间: 2004-6-22 14:49
右枕叶及左基底节的病灶大家都做了很多分析,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即低密度灶无占位效应,无水肿,考虑为软化灶。但患者双侧侧脑室前角旁确实有低密度影,结合病史资料,应考虑有脑白质疏松症存在。
作者: szbtyyct    时间: 2004-6-22 19:18
支持15楼意见,分析的不错。[emb6]
作者: bu    时间: 2004-6-22 23:29
我同意向医生的最后诊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包括三部分内容:1。脑动脉硬化。2。脑萎缩 3。腔梗
此患者这三部分全都包括。另外,向医生有一点看法我有些异议,向医生说此患者的脑软化无明显的占位效应,我认为是有的,局部脑池脑沟的增宽加深就是一种占位效应,称之为负占位效应。不知我这点意见是否正确,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em10]
作者: lihuuuu    时间: 2004-6-23 02:02
虽然麻烦我一般不写皮层下动脉硬化
腔更 脑白疏松 脑萎缩 都写上
这样不凡错误把
作者: aa811122    时间: 2004-6-24 02:57
能不能补充更加详细的临床资料?影象可是要密切结合临床的哦
作者: liuxin007    时间: 2004-6-24 07:38
[emb6][emb6]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4-6-24 15:07
因为是论坛,lihuuuu注明“右枕叶单发软化灶?”,

我们才分析了这么多,象这样的病例我们医院一般都诊断皮脑,

没有人有异议,至于临床,76岁,运动和反应肯定迟缓。

脑内低密度灶不是腔梗就是陈旧出血软化灶----动脉硬化了嘛。

(这么多年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着,以后还是稀里糊涂的过)
作者: zhuli    时间: 2004-6-24 17:27
右枕叶软化灶
作者: lq2181831    时间: 2004-6-26 06:03
标题: 回复:病例393:帮忙分析头颅ct
以下是引用gaozhengyi在2004-6-21 22:10:03的发言:[br]不过我觉的还是只报软化灶为好,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一个临床诊断,主要还是看临床症状和体征,如高血压、反复卒中、慢性进行性痴呆等,影像学发现多发性脑梗塞、脑萎缩和白质稀疏,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alzheimer氏病、pick病等才可诊断。不知向医生意见如何?

[emb6]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5-5-8 11:12
不过我觉的还是只报软化灶为好,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一个临床诊断,主要还是看临床症状和体征,如高血压、反复卒中、慢性进行性痴呆等,影像学发现多发性脑梗塞、脑萎缩和白质稀疏,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alzheimer氏病、pick病等才可诊断。不知向医生意见如何?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