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V0029:肝脏占位 [打印本页]

作者: zhanyong    时间: 2006-3-20 03:50
标题: V0029:肝脏占位
结果:http://www.radida.com/forum_view.asp?id=12132&view_id=12132&forum_id=6
m/41岁;偶感右上腹部不适,b超检查肝脏占位行ct检查。
病灶大小:1.5cm*2.5cm*3.4cm,平扫ct值约34hu;动脉期及门脉期ct值约45hu;延迟各期ct值均为35hu左右。右肾一小囊肿;余未见异常征象。
请分析病灶性质!病例随访中
平扫

动脉期

门静脉期

延时3min

延时10min

延时1.5h

延时2.5小时

mpr重建 上两幅为动脉期,下两幅为门静脉期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8-12-14 22:57:19 修改过]

作者: guzhongliangddd    时间: 2006-3-20 06:51
标题: 回复:v0029:肝脏占位

肝右后占位,我首先考虑是先天性胆管囊壮扩张症第5类即caroli病。病灶从平扫到强化始终呈较均匀低密度改变,与临近肝内胆管关系密切,从mpr中看更象。病灶周围肝组织无异常强化。第2要考虑到小血管瘤和小肝癌{对此mri有很高的特异性,它可根据病灶有无包膜来区别}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6-3-21 07:26
病灶大小:1.5cm*2.5cm*3.4cm,平扫ct值约34hu;动脉期及门脉期ct值约45hu;延迟各期ct值均为35hu左右。右肾一小囊肿;余未见异常征象.结合病史考虑1炎性假瘤[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轻度边缘强化,延时无强化征------不支持典型肝癌,无明显血管瘤强化征,不支持fnh]-----经请结合临床及进一步检查。
作者: gaozhengyi    时间: 2006-3-22 18:36
首先我觉得该病变非肿瘤性病变,肝内的肿瘤无论良性、恶性还是原发、转移往往呈球形或近似球状生长,而本例病变形态非常不规则,不具备肿瘤生长的特点。
从病变强化的特点来看,从动脉期到延迟期,病变内部均未见明显的强化表现,而主要为边缘强化,尤其提出边缘强化是随着延迟时间而逐渐明显,从这一点上来看,更加倾向于慢性炎性或肉芽肿性病变。guzhongliangddd提出caroli病的可能,我觉得caroli病在本例来说过于局限,且不能解释边缘强化表现。我考虑为炎性假瘤或结核可能性大,可以经皮活检。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6-3-22 19:13
我同意gaozhengyi版主的意见:非肿瘤病变,以炎性病变可能性大。
重复的意见不再赘述。我谈的个人意见:
从总的分析是炎症性病变,我认为这个病例很可能是很久以前就有病灶,符合炎症后遗留下来的瘢痕。影像分析依据:1、病灶周围没有任何的强化和异常血流灌注,说明没有炎性浸润、没有增殖的新生肉芽组织,早过了炎性的急性期、增殖修复期,应该是遗留瘢痕组织,以纤维组织成分为主;2、病灶形态为不规则形,但总体上是长条状,略有收缩,也支持瘢痕组织的形态学改变;3、从提供的资料看“平扫ct值约34hu;动脉期及门脉期ct值约45hu;延迟各期ct值均为35hu左右。”ct值基本没有变化,说明病灶是乏血供的。
  归纳:我的意见-----非肿瘤病变,考虑炎性病变遗留的瘢痕组织。
作者: zhuxinli    时间: 2006-3-24 06:49
看来我发的帖子不够100字被删了 那我就在说吧,还是原来的观点-----炎性假瘤,其是肝脏局限变性坏死或感染坏死,由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大体标本是由纤维组织包裹肉芽组织
1 病灶双径不成比例.前后径明显大,呈条形,是一个瘢痕。
2病变强化的特点来看,动脉期未见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病变内部均未见明显的强化表现,而主要为边缘强化,尤其提出边缘强化是随着延迟时间而逐渐明显,说明造影剂清除慢---纤维组织的特点.从这一点上来看,更加倾向于慢性炎性.
  应和转移瘤鉴别,转移瘤也常有环行强化,但有原发病史且多发多见
作者: zhanyong    时间: 2006-3-24 07:56
感谢前面几位站友的精彩点评,看来大家的意见较为一致。倾向于良性病变:炎性假瘤。
我们当时是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该病例的:
1.病灶的形态:呈粗大逗点状,而非肿瘤的类圆形或者圆形病灶;支持瘢痕组织的形态学特征;
2.病灶的增强表现:病灶早期轻度强化,强化幅度仅为10hu左右,而且不排除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所以考虑为乏血供病灶,另外病灶内似见有一分隔状强化;
3.延时近三个小时的目的是排除一些不典型性血管瘤和一些特殊类型肝癌(如“三低”密度的肝癌-许达生著【肝细胞癌临床ct诊断】)
我们的报告结果是:肝脏乏血供病灶,考虑炎性假瘤可能性大,建议随访
第三天病人到广州南方医院行mr扫描,反馈结果为炎性假瘤,让其一月后复查;我们今后将继续追踪此病例,随时上传最新结果。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6-3-25 04:39
标题: 回复:v0029:肝脏占位


尽管mr扫描,反馈结果为炎性假瘤,我还是比较支持2楼guzhongliangddd战友的意见,首先考虑是先天性胆管囊壮扩张症第5类即caroli病。
理由:1、病变直径较小,上下径较大,一前一后成分杈状向上融合为一。
         2、病灶密度始终与胆囊密度相近,密度变化用通过胆汁对造影剂的排泄解释更容易。
炎性假瘤
肝脏炎性假瘤为一种少见病,常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年轻人多见,无肝硬化,血清hbsag和afp阴性。
大体分型:1、孤立结节,一般无包膜,2、多发结节,无包膜,3、融合成块状。
病理分型:1、浆细胞肉芽肿型,2、血管炎型,3、黄色肉芽肿型,4、坏死性和硬化型。
ct平扫为边界清楚无包膜的低密度,中央可钙化,中等强化,动态有从外向内弥散的趋向,最后仍达不到等密度。mr动态增强无明显强化。
诊断应除外结核、霉菌、寄生虫等感染。
作者: wawaquan    时间: 2006-3-31 00:44
支持炎性假瘤。
   理由有以下几点:病变形态极不规则,呈水滴形(轴位)或分支状(矢状重建),而且无明显张力,占位征象不明显,不支持肿瘤。动脉期及门脉期轻度强化,与肝实质对比增加,提示肝动脉及门脉供血不明显,不支持典型肝癌及再生结节;延迟扫描仍呈低密度,体积略有变小,边界不清晰,不支持血管瘤及囊性病变。
     本例似可排除caroli病:肝内胆管囊肿多呈圆形,与胆管相通可成“蚵蚪征”,不象本例似成梭形;增强扫描被包埋的门脉强化称“中心点征”;且边缘不锐利;有强化。
作者: judy160954    时间: 2008-12-25 16:33
看了向斑主的总结,受益非浅!
作者: zhuming943066    时间: 2008-12-26 18:22
学习了
作者: mzjctmr    时间: 2009-1-5 04:41
向版主的论述非常详尽,本例符合肝炎性假瘤的影像表现。我院遇到的几例均为青壮年,且多有饮酒史。多年随访可无明显变化。
作者: dsl555    时间: 2009-8-2 18:22
看了向斑主的总结,受益非浅!
作者: pujunzhi    时间: 2012-6-17 15:34
楼主反馈结果:V0029肝脏占位随访结果:病人今日在广州的南方医院复查:仍支持“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建议观察1-2年。如果有特殊结果我会随时上传。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8-22 10:45
肝脏炎性假瘤
作者: dangjiancai    时间: 2015-2-13 11:06
学习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