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ZT0042:[分享]胆系疾病的CT诊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谢敬霞
[打印本页]
作者:
山野樵夫
时间:
2006-4-3 05:06
标题:
ZT0042:[分享]胆系疾病的CT诊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谢敬霞
胆系疾病的ct诊断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谢敬霞
一、胆道的ct检查方法
1 检查前准备
ct检查前应常规禁食6~8h,为避免胆囊收缩。扫描前半小时口服1%泛影葡胺溶液500ml。以利于显示十二指肠与胰腺及胆总管下端的关系。若怀疑胆道结石,于初次检查时,以口服水等对比剂为宜,以避免阳性对比剂与结石混淆。
2 扫描方法
平扫:扫描范围可从肝脏上缘至胰头钩突部,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层厚10mm,层距10mm,病变区2~5mm薄层扫描。
增强扫描:采用静脉团注法增强扫描,造影剂总量为80~100ml,2~3ml/s。对胆道富血性病变及胆囊壁有较好的增强效果。
口服胆囊造影ct扫描:于口服碘番酸0.5g后15h行ct扫描。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者,可见胆囊内充盈造影剂。对显示阴性结石及胆囊息肉等有很好的效果。
螺旋ct胆道造影:为近些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它将静脉胆道造影与螺旋ct扫描技术相结合。运用横断、cine、mip、ssd等多种功能进行重建,使图像立体化,形成完整的胆道树,并可在任意方向、任意角度旋转,更清晰地观察胆道的解剖形态,观察病变与周围的关系,是显示胆道形态和病变有效的检查方法。
先行常规静脉胆道造影,于显影最佳时刻行螺旋ct扫描,再行影像重建。重建方式有:①横断方式:与常规扫描图像相同,以ri=l~2mm之薄层,重建出数十幅至百余幅图像,为三维立体成像之基础。并可采用其cine功能,动态显示,使整个胆道有动态感。②表面遮盖方式(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将感兴趣区roi确定在整个胆道部分(或包括部分脊柱、肋骨,便于外科手术定位),ct值之域值范围为110~150hu,以把胆道周围组织消掉,将胆道树显示出来。建成之图像可按标准方位(即前、后、左、右、上、下六种方式)显示,也可在任意角度、任意方向旋转,以利于病变的显示及准确定位。③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mip是将roi区域内最大密度成分显示,其他周围低密度组织则被掩盖,建立一个二维平面图,如同ivc、ercp、ptc效果。并能通过调整窗宽及窗中心显示其内部结构。还可使图像沿x、y、z轴在任意角度转动,易于观察小病变并准确定位。
二、胆道结石
1 总述
胆石症为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可发生在胆囊、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等胆道各部位。按胆石化学成分可分为:①胆固醇类结石:以胆固醇为主,其含量占80%左右,并含少量钙、蛋白及胆红素。②胆色素类结石:此类结石在我国较多,呈砂粒状或桑椹状,往往以蛔虫外皮或虫卵为核心。③混合类结石。
临床表现与结石的位置、大小、胆道有无梗阻及并发症有关。一般表现为右上腹不适及消化不良等症状;急性发作时,可有胆绞痛、呕吐、黄疸等;合并急性炎症时,出现高热等症状。
2 ct表现
胆囊结石:b超诊断胆囊结石其征象典型,既方便,又可靠,因此,一般ct不作为胆囊结石的检查手段。多因腹部其他疾病行ct检查时发现胆囊结石。但ct检查能反映胆囊结石的化学成分,因而能行胆石化学成分的预测,为体外溶石提供参考。①胆固醇结石:表现为低密度及等密度结石,ct值在40hu以下。平扫诊断多有困难。口服胆囊造影ct检查表现为低密度充盈缺损,单发或多发,类圆形或多角形。变换体位结石位置有变动,少数与胆囊壁粘连者不能移动。②胆色素结石:表现为高密度结石,ct值在50hu以上,单发或多发,形态、大小各异,泥砂样结石常沉积在胆囊下部,呈高密度。与上部胆汁形成液平面。③混合性结石:表现为结石边缘呈高密度环状.中心为低密度区。
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有以下ct表现:①胆总管内有圆形或环形致密影,胆总管以上为胆总管扩张。②结石位于中心呈致密影,周围被低密度胆汁环绕,形成“靶征”;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而紧靠一侧壁,则形成“半月征”。③胆总管扩张逐渐变细,且突然中断,未见结石,也无肿块,应考虑有等密度结石之可能,再结合b超或mrcp等检查确诊。
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存在先天性或炎症性狭窄时,在其肝侧易产生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分为两种类型:①结石只限局于肝内胆管,肝外胆管无结石。②肝内、外胆管均有结石。
ct表现为结石可限局于肝左叶、肝右叶或肝左右叶均有,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形态各异。以管状、不规则状为常见,可在胆管内形成铸形状结石,以高密度结石为常见。并可见远侧胆管扩张征象。
螺旋ct胆道造影,利用ssd、mip重建技术,可细致观察结石形态,确定部位,利于外科手术定位。
三、胆道炎症性疾病
1 急性胆囊炎
总述:急性胆囊炎多由于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及细菌感染而致。
病理分为:①急性单纯性胆囊炎:胆囊粘膜炎症,水肿,充血,炎性细胞浸润。②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炎症波及胆囊壁全层,胆囊壁水肿,增厚,浆膜面纤维素渗出,胆囊内充满脓液。③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壁缺血、坏死及出血,胆囊内充满脓液,并可穿孔。此外,产气荚膜杆菌和魏氏杆菌混合感染的急性胆囊炎,胆囊内及其周围可见气体产生,称为气肿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右上腹痛,向右肩胛区放射,多伴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6-4-3 05:31
标题:
1
以下是引用
anbo5502在2006-4-2 16:59:00
的发言:
[br]谢谢楼主,辛苦了。过分的想法是还有讲义吗?不胜感激。
/大笑
/高兴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4-2 21:32:06 修改过]
作者:
qian
时间:
2006-4-4 03:48
楼主,尊敬你!
作者:
reader
时间:
2006-4-5 05:33
多谢你这种无私的精神,我看了,很好,谢谢。
作者:
liuyongbinking
时间:
2006-4-8 04:38
顶顶顶!!!
作者:
doone315
时间:
2006-4-9 05:46
辛苦楼主了。
作者:
wz_lizhihong
时间:
2006-4-12 02:29
很好,感谢
作者:
国王
时间:
2006-4-16 05:04
谢谢
作者:
凤求凰
时间:
2006-4-22 20:58
不错
作者:
yemin92007
时间:
2006-4-30 19:46
配有图象的讲座更好。
作者:
limmm
时间:
2006-5-22 05:42
配有图象的讲座更好
作者:
陈医生1
时间:
2006-5-25 02:54
配有图象的讲座更好
作者:
外星人
时间:
2006-6-1 17:29
楼主您辛苦了
作者:
外星人
时间:
2006-7-10 09:17
好文章,就是不能下摘
作者:
华佗
时间:
2006-8-3 07:33
收藏啦!!!!!!!!!!!!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6-11-25 05:50
学习了!谢谢!
作者:
jssht0891
时间:
2007-2-4 23:45
多谢你这种无私的精神,我看了,很好,谢谢
作者:
wangfuqiang
时间:
2007-2-6 07:28
同意楼上说法
作者:
一帆风顺
时间:
2007-2-9 16:50
有图更好,无图也不错.
作者:
qiuleiyu
时间:
2007-2-15 03:46
辛苦了多发点讲座资料吧。
作者:
李小光
时间:
2007-2-28 02:44
太感谢楼主的无私奉献精神了不得!
作者:
swyyy2007
时间:
2007-3-11 22:47
非常好,感谢楼主,请楼主继续发剩余的
作者:
dianzi
时间:
2007-3-16 00:02
顶
作者:
悬壶济世
时间:
2007-3-17 04:26
感激不尽
作者:
wplhj
时间:
2012-7-1 20:25
谢谢楼主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