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转帖]2006年执业医考试大纲
[打印本页]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22
标题:
[转帖]2006年执业医考试大纲
[download]upload/forum/2006/04/101153024196.rar[/download]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生理学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
(3)主动转运
(4)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2)兴奋的引起:阈值、阈电位和峰电位的引起
(3)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3.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二、血液
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1)内环境与稳态
(2)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
(3)血液的理化特性
2.血细胞及其功能
(1)红细胞生理:红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造血原料及其辅助因子
(2)白细胞生理:白细胞的总数和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数及功能
(3)血小板的数量及其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
3.血液凝固和抗凝
(1)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2)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
4.血型医学
(1)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2)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三、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2)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脏
作功量
(3)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每搏输出量的调节和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
2.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征
(1)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2)心肌的兴奋性、自动节律性和传导性
(3)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3.血管生理
(1)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2)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3)微循环的组成及作用
(4)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
(2)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3)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5.器官循环
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和血流量的调节
四、呼吸
1.肺通气
(1)肺通气原理: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
(2)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
(3)肺通气量
2.肺换气
肺换气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4.呼吸运动的调节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五、消化和吸收
1.胃肠神经体液调节的一般规律
(1)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2)胃肠激素及其作用
2.口腔内消化
(1)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2)唾液分泌的调节
3.胃内消化
(1)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2)胃液分泌的调节
(3)胃的运动: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排空及其控制
4.小肠内消化
(1)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2)小肠的运动形式,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5.大肠内消化
排便反射
6.吸收
小肠在吸收中的重要地位
六、能量代谢和体温
1.能量代谢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2)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
2.体温
(1)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
(2)体热平衡:产热和散热
(3)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
七、尿的生成和排出
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1)肾小球的滤过率和滤过分数的概念
(2)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1)近球小管对na+、水、hco3-与葡萄糖的重吸收
(2)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与水的重吸收,对h+的分泌
3.尿生成的调节
(1)肾内自身调节: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2)神经和体液调节:肾交感神经,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4.清除率
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5.尿的排放
排尿反射
八、神经系统的功能
1.突触传递
(1)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2)突触传递的特征
(3)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2.神经反射
(1)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
(2)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3)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
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1)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
(2)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
4.脑电活动
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5.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24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生物化学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氨基酸与多肽
(1)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2)肽键与肽链
(3)谷胱甘肽和多肽类激素
2.蛋白质的结构
(1)一级结构概念
(2)二级结构——a螺旋
(3)三级和四级结构概念
(4)蛋白质的变性
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分子结构
(2)别构效应
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核苷酸分子组成
(2)核酸(dna和rna)
2.dna的结构与功能
(1)dna碱基组成规律
(2)dna的一级结构
(3)dna双螺旋结构
(4)dna高级结构
(5)dna的功能
3.dna变性及其应用
(1)dna变性和复性的概念
(2)核酸杂交
4.rna结构与功能
(1)mrna、遗传密码
(2)trna
(3)rrna
三、酶
1.酶的催化作用
(1)酶的分子结构与催化作用
(2)酶促反应的特点
(3)酶-底物复合物
2.辅酶与酶辅助因子
(1)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2)辅酶作用
(3)金属离子作用
3.酶促反应动力学
(1)km和vmax的概念
(2)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
4.酶的抑制作用
(1)不可逆抑制
(2)可逆性抑制
5.酶的调节
(1)别构调节
(2)共价修饰
(3)酶原激活
(4)同工酶概念
四、糖代谢
1.糖的分解代谢
(1)糖酵解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2)糖有氧氧化基本途径及供能
(3)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肝糖原的合成
(2)肝糖原的分解
3.糖异生
(1)糖异生的基本途径
(2)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3)乳酸循环
4.磷酸戊糖途径
(1)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生成物
(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5.血糖及其调节
(1)血糖浓度
(2)胰岛素的调节
(3)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4)糖皮质激素的调节
6.糖蛋白及蛋白聚糖
(1)糖蛋白概念
(2)蛋白聚糖概念
五、氧化磷酸化
1.atp与其他高能化合物
(1)atp循环与高能磷酸键
(2)atp的利用
(3)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
2.氧化磷酸化
(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2)电子传递链
(3)atp合成酶
(4)氧化磷酸化的调节
六、脂肪代谢
1.脂类生理功能
(1)储能和供能
(2)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3)脂类衍生物的调节作用
2.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1)脂肪乳化与消化所需酶
(2)混合微团
(3)一脂酰甘油合成途径及乳糜微粒
3.脂肪的合成代谢
(1)合成部位
(2)合成原料
(3)合成基本途径
4.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1)合成部位
(2)合成原料
5.脂肪的分解代谢
(1)脂肪动员
(2)脂肪酸的β-氧化
(3)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
七、磷脂、胆固醇及血浆脂蛋白代谢
1.甘油磷脂代谢
(1)甘油磷脂基本结构与分类
(2)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
2.胆固醇代谢
(1)胆固醇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
(2)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3)胆固醇的去路
(4)类固醇激素代谢终产物
3.血浆脂蛋白代谢
(1)血脂及其组成
(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
(3)载脂蛋白分类及其作用
(4)高脂蛋白血症
八、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作用
(1)氨基酸、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
2.蛋白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及腐败作用
(1)蛋白酶在消化中的作用
(2)氨基酸的吸收
(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1)转氨酶
(2)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3)a-酮酸的代谢
4.氨的代谢
(1)体内氨的来源
(2)氨的转运
(3)体内氨的去路
5.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1)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一碳单位概念及来源
(3)蛋氨酸循环
(4)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
九、核苷酸代谢
1.核苷酸代谢
(1)两条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
(2)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
(3)两条嘧啶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
2.核苷酸代谢的调节
(1)核苷酸合成途径的主要调节酶
(2)抗核苷酸代谢药物的生化机<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25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病理学
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1.适应性改变
(1)萎缩的概念
(2)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及类型
2.损伤
(1)细胞水肿及病理变化
(2)脂肪沉积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3)玻璃样变性的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
(4)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结局
(5)凋亡的概念
3.修复
(1)再生的概念
(2)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
(3)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
(1)概念和类型
(2)淤血的原因、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2.血栓形成
(1)概念
(2)血栓形成的条件
(3)血栓的类型
(4)血栓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3.栓塞
(1)栓塞与栓子的概念
(2)栓子的运行途径
(3)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4.梗死
(1)概念
(2)类型和病理变化
三、炎症
1.概述
(1)定义
(2)原因
2.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的概念
(2)渗出的概念、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
(3)增生的意义
3.组织学类型
(1)渗出性炎症的类型、病变和结局
(2)增生性炎症的类型和病变特点
四、肿瘤
1.概述
(1)概念
(2)组织结构
2.生物学行为
(1)异型性
(2)扩散和转移
(3)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4)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3.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1)肿瘤的命名原则
(2)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概念
(3)癌与肉瘤的区别
4.常见的上皮性肿瘤
(1)乳头状瘤、腺瘤的性质和形态特点
(2)鳞状细胞癌、腺癌的性质和形态特点
5.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
(1)平滑肌瘤、脂肪瘤的性质和形态特点
(2)脂肪肉瘤、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及恶性淋巴瘤的性质和形态特点
(3)畸胎瘤的性质和形态特点
6.病因学和发病学
(1)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2)常见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致癌因素
(3)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五、心血管系统疾病
1.动脉粥样硬化
(1)血管的病理变化
(2)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2.原发性高血压
(1)血管的病理变化
(2)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3.风湿性心脏病
(1)基本病理变化
(2)心脏的病理变化
4.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病因
(2)心脏的病理变化
六、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
(1)病理变化
(2)临床病理联系
(3)主要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2.大叶性肺炎
(1)病理变化
(2)并发症
3.小叶性肺炎
(1)病理变化
(2)并发症
4.肺硅沉着病
(1)病因
(2)病理变化
(3)并发症
5.肺癌
肉眼和组织学类型
七、消化系统疾病
1.消化性溃疡
(1)病理变化
(2)并发症
2.病毒性肝炎
(1)基本病理变化
(2)临床病理类型和病变特点
3.门脉性肝硬化
(1)病理变化
(2)临床病理联系
4.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
肉眼和组织学类型
5.原发性肝癌
肉眼和组织学类型
八、泌尿系统疾病
1.肾小球肾炎
(1)各型病理变化
(2)临床病理联系
2.慢性肾盂肾炎
病理变化
九、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1.乳腺癌
常见组织学类型及转移途径
2.子宫颈癌
(1)组织学类型
(2)扩散与转移
3.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
病理变化
十、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1.结核病
(1)基本病理变化
(2)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和结局
(3)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2.细菌性痢疾
(1)病理变化
(2)临床病理联系
3.伤寒
(1)肠道病变
(2)临床病理联系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理变化
(2)临床病理联系
5.流行性乙型脑炎
(1)病理变化
(2)临床病理联系
6.血吸虫病
(1)基本病理变化
(2)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27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1.不良反应
(1)副反应
(2)毒性反应
(3)后遗效应
(4)停药反应
(5)变态反应
(6)特异质反应
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1)半数有效量
(2)治疗指数
3.药物与受体
(1)激动药
(2)拮抗药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1.吸收
首关消除
2.分布
(1)血脑屏障
(2)胎盘屏障
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生物利用度
4.药物消除动力学
(1)一级消除动力学
(2)零级消除动力学
三、胆碱受体激动药
毛果芸香碱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四、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1)药理作用
(2)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
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1)毒理作用机制
(2)急性中毒
3.胆碱酯酶复活药
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及中毒
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去甲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多巴胺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4.异丙肾上腺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a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八、局部麻醉药
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1)局麻作用
(2)作用机制
2.常用局麻药
(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
(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九、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类
(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作用机制
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苯妥英钠
(1)作用机制
(2)临床应用
2.卡马西平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笨巴比妥、扑米酮
临床应用
4.乙琥胺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丙戊酸钠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6.硫酸镁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一、抗帕金森病药
1.左旋多巴
(1)体内过程
(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卡比多巴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苯海索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二、抗精神失常药
1.氯丙嗪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丙米嗪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碳酸锂
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十三、镇痛药
1.吗啡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哌替啶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十四、解热镇痛抗炎药
1.阿司匹林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对乙酰氨基酚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3.布洛芬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十五、钙拮抗药
1.钙拮抗药的分类及药名
(1)选择性钙拮抗药
(2)非选择性钙拮抗药
2.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十六、抗心律失常药
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i类 钠通道阻滞药
ii类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iii类 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
iv类 钙拮抗药
2.利多卡因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普萘洛尔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4.胺碘酮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5.维拉帕米
临床应用
十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
1.强心苷类
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
抗心衰的作用机制
十八、抗心绞痛药
1.硝酸甘油
(1)药理作用
(2)作用机制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钙拮抗药
抗心绞痛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九、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hmg-coa还原酶抑制药
(1)药理作用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二<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30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含传染病学)
一、常见症状与体征
1.发热
(1)概念
(2)发生机制
(3)常见原因:感染性、非感染性
(4)临床表现:发热的分度、临床过程与特点、常见热型及临床意义
(5)常见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2.咳嗽与咯痰
(1)常见原因
(2)临床表现
(3)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3.咯血
(1)概念
(2)原因
(3)临床表现
(4)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4.紫绀
(1)概念
(2)发生机制
(3)分类与临床表现
(4)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5.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变化
(1)呼吸频率变化及临床意义
(2)呼吸深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3)呼吸节律变化及临床意义
6.语音震颤
临床意义
7.叩诊音
胸部异常叩诊音及其临床意义
8.呼吸音
(1)正常呼吸音及其听诊特点
(2)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
9.啰音
(1)湿啰音发生机制、特点、分类、听诊分析要点
(2)干啰音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10.胸膜摩擦音
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11.胸痛
(1)常见原因
(2)临床表现
(3)临床意义
12.呼吸困难
(1)常见原因
(2)临床常见类型与特点
(3)呼吸困难的临床意义
13.水肿
(1)常见原因
(2)发生机制
(3)临床表现
(4)临床意义
14.颈静脉怒张
(1)常见原因
(2)检查方法
(3)临床意义
15.心前区震颤
(1)常见原因
(2)产生机制
(3)检查方法
(4)临床意义
16.心界
(1)正常心界范围
(2)心界变化及临床意义
17.正常心音
(1)各个心音的组成
(2)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18.第二心音分裂
(1)常见第二心音分裂的种类
(2)听诊要点
(3)临床意义
19.额外心音
(1)常见原因
(2)产生机制
(3)听诊特点
(4)临床意义
20.心脏杂音
(1)常见原因
(2)产生机制
(3)听诊要点
(4)临床意义
21.心包摩擦音
(1)听诊特点
(2)临床意义
22.周围血管征
(1)常见原因
(2)产生机制
(3)检查方法
(4)临床意义
23.恶心与呕吐
(1)产生机制
(2)常见原因和临床特点
(3)伴随症状和诊断意义
24.腹痛
(1)常见原因
(2)发生机制
(3)临床表现
(4)临床意义
25.腹泻
(1)常见原因
(2)发生机制
(3)临床表现
(4)临床意义
26.呕血
(1)常见出血病因及部位
(2)不同出血量的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
(3)伴随症状、体征及临床意义
(4)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区别
(5)出血量与活动性判断
27.便血
(1)原因
(2)不同出血量的病理生理改变
(3)临床表现
(4)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28.蜘蛛痣
(1)常见部位
(2)特点
(3)临床意义
29.黄疸
(1)正常胆红素代谢
(2)黄疸分类
(3)黄疸鉴别诊断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肝功能、免疫学检查、血液学检查等
30.腹水
(1)常见原因
(2)发生机制
(3)诊断方法与步骤
(4)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31.肝肿大
(1)概念
(2)常见原因与机制
(3)诊断方法
(4)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32.淋巴结肿大
(1)正常淋巴结
(2)常见原因
(3)浅表淋巴结的触诊方法与顺序
(4)肿大淋巴结的触诊内容
(5)临床意义
33.紫癜
(1)概念
(2)引起紫癜的常见原因
(3)临床特点,与充血性皮疹的鉴别
(4)临床表现
34.脾肿大
(1)正常脾的体表投影位置
(2)引起脾肿大的常见原因
(3)体格检查时脾肿大的测量方法及临床常用脾肿大分度标准
35.排尿异常
(1)多尿、少尿、无尿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2)夜尿增多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36.尿路刺激征
(1)概念
(2)临床意义
37.意识障碍
(1)常见原因
(2)临床表现
(3)伴发症状及临床意义
38.头痛
(1)常见原因
(2)临床表现
(3)伴发症<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32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外科学
一、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
1.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2.钾的异常
(1)低钾血症的病因
(2)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高钾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3.代谢性酸中毒
(1)临床表现,诊断
(2)治疗
4.代谢性碱中毒
(1)临床表现,诊断
(2)治疗
5.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原则
(1)外科病人生理需要量
(2)平衡失调时的纠正方法
二、输血
1.概论
(1)输血的适应证
(2)成分输血的优点及其主要制品临床应用
(3)输血并发症及其防治
2.输血相关的传染病
可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和预防措施
三、外科休克
1.概论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监测
(3)治疗原则
2.低血容量休克
治疗方法
3.感染性休克
治疗方法
四、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1.概述
(1)概念
(2)发病基础与机制
(3)临床表现和诊断
(4)预防原则
2.急性肾功能衰竭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原则
3.应激性溃疡
(1)发病基础与机制
(2)临床表现
(3)治疗
4.急性肝衰竭
(1)发病基础
(2)临床表现与诊断
(3)预防和治疗
五、复苏
心、肺、脑复苏
(1)初期复苏
(2)复苏后治疗
六、围手术期处理
1.围手术期处理
(1)一般准备
(2)特殊准备
2.术后处理
(1)卧床、术后活动
(2)饮食、输液
(3)创口与引流
(4)术后不适的处理
3.术后并发症
(1)临床表现
(2)处理
七、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1.外科病人的营养需求
(1)人体基本的能量储备与需要
(2)创伤与感染的代谢变化与营养需求
2.外科病人的营养补充
(1)肠外营养的适应证、方法与并发症
(2)肠内营养的适应证、方法与并发症
八、外科感染
1.概论
(1)感染发生的原因与预防
(2)病理
(3)诊断
(4)治疗原则
2.软组织急性感染与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1)病因与临床表现
(2)处理
3.全身化脓性感染
(1)种类
(2)诊断
(3)治疗原则
4.特殊性感染
(1)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诊断、防治
(2)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防治
九、创伤和战伤
1.概论
(1)分类
(2)创伤的诊断
(3)急救及治疗原则
2.火器伤
火器伤的处理原则
十、烧伤
1.热烧伤
(1)面积计算与深度判定
(2)治疗原则与现场急救
(3)初期处理与补液方法
2.电烧伤
(1)特点
(2)急救
十一、肿瘤
1.概论
(1)概念与分类
(2)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2.恶性肿瘤
(1)诊断方法
(2)分期与转移方式
(3)治疗原则
十二、颈部疾病
1.甲状腺的解剖和生理
(1)甲状腺的解剖
(2)甲状腺生理
(3)甲状旁腺生理
2.单纯性甲状腺肿
(1)病因
(2)治疗原则
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1)外科分类和特点
(2)手术治疗适应证
(3)手术前准备
(4)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4.甲状腺肿瘤
(1)甲状腺腺瘤
(2)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点
(3)甲状腺癌临床表现
(4)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5)甲状腺结节的处理原则
十三、乳房疾病
1.乳房检查
(1)乳房视诊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乳房扪诊的方法
(3)腋窝淋巴结的分组
(4)乳头溢液的病因
(5)常用的乳房特殊检查方法
2.急性乳腺炎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原则及切开引流的注意事项
3.乳腺囊性增生病
(1)概述
(2)临床特点
(3)处理
4.乳房纤维腺瘤
(1)临床特点
(2)处理
5、乳癌
(1)临床表现
(2)临床分期
(3)治疗
十四、腹外疝
1.腹股沟区解剖
(1)腹股沟管结构
(2)hesselbach三角组成
(3)股管结构
2.腹股沟疝
(1)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类型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33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妇产科学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骨盆
(1)骨盆的类型
(2)骨盆平面和径线
(3)骨盆轴
(4)骨盆与分娩相关的解剖特点
2.骨盆底
(1)骨盆底
(2)会阴
3.外生殖器
外阴的范围和组成
4.内生殖器
(1)内生殖器及其功能
(2)内生殖器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5.女性生殖系统血管和淋巴
(1)盆腔血管来源与分支
(2)盆腔淋巴分布与各器官淋巴管的流经方向
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1)新生儿期
(2)幼年期
(3)青春期
(4)性成熟期
(5)更年期
(6)老年期
2.月经
(1)月经生理
(2)经期卫生
3.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1)卵巢的生理功能
(2)卵泡发育、黄体形成的周期改变
(3)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4.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
5.性周期的调控
(1)卵巢的发育、结构与功能
(2)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3)垂体前叶对卵巢功能的调节
三、妊娠生理
1.受精与着床
2.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1)胎盘
(2)胎膜
(3)脐带
(4)羊水
3.妊娠期母体变化
(1)生殖系统及乳房的变化
(2)循环系统的变化
(3)血液的变化
(4)泌尿系统的变化
四、妊娠诊断
1.早期妊娠诊断
(1)病史与症状
(2)检查与体征
(3)辅助检查
2.中晚期妊娠诊断
(1)病史与症状
(2)检查与体征
(3)辅助检查
3.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1)胎产式
(2)胎先露
(3)胎方位
五、孕期监护与保健
1.围生医学概念
2.孕妇监护
(1)产前检查的时间
(2)首次产前检查
(3)复诊产前检查
3.孕妇管理
(1)实行孕产期系统保健的三级管理
(2)使用孕产妇系统保健卡
(3)对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及管理
4.胎儿宫内监护及胎儿宫内诊断
(1)胎儿宫内监护
(2)胎盘功能检查
(3)胎儿宫内诊断
六、正常分娩
1.决定分娩的三因素
(1)产力
(2)产道
(3)胎儿
2.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3.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1)先兆临产
(2)临产的诊断
(3)产程分期
(4)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5)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6)第三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七、正常产褥
1.产褥期母体变化
(1)生殖系统的变化
(2)乳房的变化
(3)其它系统的变化
2.产褥期临床表现
3.产褥期处理及保健
(1)产褥期处理
(2)产褥期保健
八、妊娠病理
1.流产
(1)概念
(2)病因
(3)流产的临床类型及临床表现
(4)特殊类型流产
(5)诊断及鉴别诊断
(6)处理
2.异位妊娠
(1)病因
(2)病理
(3)临床表现
(4)诊断
(5)鉴别诊断
(6)治疗
3.早产
(1)原因
(2)临床表现及诊断
(3)治疗
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概念
(2)发病因素
(3)基本病变
(4)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变化
(5)临床表现
(6)辅助检查
(7)鉴别诊断
(8)对母儿的影响
(9)预测性诊断
(10)处理、并发症及其预防
5.前置胎盘
(1)定义
(2)病因
(3)分类和临床表现
(4)诊断
(5)鉴别诊断
(6)对母儿的影响
(7)处理
6.胎盘早剥
(1)定义
(2)病因
(3)类型
(4)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5)并发症及对母儿的影响
(6)鉴别诊断
(7)处理
7.双胎妊娠
(1)定义
(2)分类及其特点
(3)临床表现及对母儿的影响
(4)诊断
(5)鉴别诊断
(6)处理
8.羊水过多
(1)定义
(2)急性及慢性的临床特点
(3)辅助检查
(4)处理
9.羊水过少
(1)定义
(2)诊断要点
(3)处理原则及羊膜腔输液
10.过期妊娠
(1)定义及病因
(2)胎盘类型、羊水量及胎儿
(3)对母儿影响
(4)诊断
(5)处理原则
11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34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儿科学
一、绪论
年龄分期
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
二、生长发育
1.生长发育规律
2.体格生长
(1)体格生长指标(身高、体重、头围、胸围)
(2)骨骼
(3)牙齿发育
(4)运动发育
(5)语言发育
三、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与疾病预防
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实施程序
四、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1.营养基础
能量、营养物质、水的需要
2.婴儿喂养
(1)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
(3)辅助食品添加
3.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治疗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和预防
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
五、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新生儿特点及护理
(1)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的定义
(2)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
(3)新生儿护理
2.新生儿黄疸
(1)胆红素代谢特点
(2)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3.新生儿溶血病
(1)临床表现
(2)诊断
(3)鉴别诊断
(4)防治
4.新生儿败血症
(1)病原及传染途径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原则
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临床表现
(2)诊断
(3)治疗
6.新生儿窒息
(1)临床表现
(2)治疗
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1)病因及病理生理
(2)临床表现
(3)治疗
六、遗传性疾病
1.21-三体综合征
(1)临床表现
(2)细胞遗传学诊断
(3)鉴别诊断
2.苯丙酮尿症
(1)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七、免疫、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
1.小儿免疫系统特点
(1)特异性细胞免疫
(2)特异性体液免疫
(3)非特异性免疫
2.支气管哮喘
(1)诊断
(2)治疗
(3)预防
3.急性风湿热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标准
(4)治疗和预防
八、感染性疾病
1.发疹性疾病
(1)常见呼吸道发疹性传染病的种类和病因
(2)各种皮疹特点和出疹规律
(3)常见并发症
(4)治疗原则
(5)预防措施
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1)病因
(2)临床表现和分型
(3)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
九、结核病
1.概论
(1)病因和发病特点
(2)结核菌素的试验方法和临床意义
2.原发性肺结核
(1)病理
(2)临床表现
(3)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
3.结核性脑膜炎
(1)病理
(2)临床表现
(3)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
十、消化系统疾病
1.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
(2)生理特点
2.小儿腹泻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和鉴别诊断
(4)治疗
(5)液体疗法
十一、呼吸系统疾病
1.解剖生理特点
(1)解剖特点
(2)生理特点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病因
(2)临床表现
(3)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
(5)高热惊厥的特点和处理
3.肺炎
(1)分类
(2)各种肺炎临床特点
(3)常用病原学检查方法
(4)并发症
(5)治疗
十二、循环系统疾病
1.小儿循环系统生理特点
(1)胎儿血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2)小儿心脏、血管、心率、血压的特点
2.先天性心脏病概论
(1)分类
(2)特殊检查法
3.房间隔缺损
(1)血流动力学
(2)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3)诊断
(4)治疗原则
4.室间隔缺损
(1)血流动力学
(2)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3)诊断
(4)治疗原则
5.动脉导管未闭
(1)血流动力学
(2)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3)诊断
(4)治疗原则
6.法洛四联症
(1)血流动力学
(2)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3)诊断
(4)治疗原则
十三、泌尿系统疾病
1.小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
(1)生理特点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36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卫生法规
一、医疗与妇幼保健监督管理法规
1.执业医师法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考试和注册
(3)第三章:执业规则
(4)第四章:考核和培训
(5)第五章:法律责任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四章:执业
3.母婴保健法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婚前保健
(3)第三章:孕产期保健
(4)第四章:技术鉴定
(5)第五章:行政管理
(6)第六章:法律责任
二、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法规
传染病防治法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预防
(3)第三章:疫情的报告和公布
(4)第四章:控制
三、血液与药品监督管理法规
1.献血法
(1)第8条至16条:对医疗机构和医师的要求
(2)第18条至22条:法律责任
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输血申请
(3)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4)第四章:交叉配血
(5)第六章:发血
(6)第七章:输血
3.药品管理法
(1)第四章: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
(2)第九章:法律责任(第90条、第91条)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37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精神病学
一、精神病学概论
1.概述
(1)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概念
(2)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2.症状学
(1)认知障碍
(2)情感障碍
(3)意志行为障碍
(4)智能障碍
(5)自知力及诊断意义
(6)常见的精神疾病综合征
3.精神障碍的检查和诊断
(1)病史采集的原则和内容
(2)精神检查的原则和内容
(3)精神科诊断的基本步骤
(4)ccmd-3关于精神障碍的分类
二、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概念
(2)常见脑器质性综合征
(3)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精神症状
(4)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精神症状
三、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概念
(2)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
(3)基本处理原则
(4)糖尿病常见的精神症状
(5)甲亢和甲减常见的精神症状
四、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概述
(1)精神活性物质的概念和主要种类
(2)依赖的概念
(3)耐受性的概念
(4)戒断状态的共同表现
2.药物依赖
(1)鸦片类依赖的主要临床表现
(2)药物依赖的治疗原则
3.酒所致精神障碍
(1)急性酒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2)慢性酒中毒的临床表现
(3)戒断症状的处理
(4)酒精性震颤谵妄的处理
五、精神分裂症
(1)主要临床表现
(2)诊断标准
(3)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原则
六、情感性精神障碍
抑郁症
(1)概述
(2)临床表现
(3)诊断标准
(4)鉴别诊断
(5)抑郁症的治疗
(6)抑郁症的预防
七、神经症及癔症
1.癔症
(1)概述
(2)转换性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3)转换性障碍的鉴别诊断
(4)处理原则
2.焦虑症
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3.强迫症
(1)临床表现
(2)诊断要点
(3)治疗原则
4.躯体形式障碍
(1)临床表现
(2)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3)治疗原则
5.神经衰弱
(1)概念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八、心理生理障碍
1.心身疾病
(1)概念
(2)范围
2.睡眠障碍
(1)失眠症的主要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夜惊和梦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39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神经病学
一、神经病学概论
1、运动系统
(1)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2)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3)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
(4)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
2.感觉系统
(1)浅感觉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2)深感觉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3.脑神经
第ⅱ、ⅲ、ⅴ、ⅵ、ⅶ、ⅸ、ⅹ、ⅻ对脑神经的解剖生理、临床表现
4.神经系统检查
(1)反射:常见深、浅、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临床意义
(2)腰椎穿刺术
(3)脑脊液检查
二、周围神经病
1.面神经炎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2.三叉神经痛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3.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及呼吸肌麻痹的急救处理
三、脊髓病变
1.脊髓压迫症
(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2.脊髓炎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四、脑血管疾病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概念
(2)临床表现(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2.脑血栓形成
(1)常见病因
(2)临床类型
(3)临床表现(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闭塞)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急性期治疗方法
3.脑栓塞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原则
4.脑出血
(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基底节区出血、小脑出血)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急性期治疗方法
5.蛛网膜下腔出血
(见“神经外科”部分)
五、帕金森病
(1)生化变化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
六、癫痫
(1)概念
(2)病因和发作形式分类
(3)临床表现(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
(4)诊断原则
(5)对症治疗方法
七、偏头痛
(1)临床表现
(2)诊断要点
(3)治疗方法
八、神经-肌接头与肌肉疾病
1、重症肌无力
(1)概念
(2)临床表现与分型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
2.周期性麻痹
(1)临床表现
(2)诊断要点
(3)治疗原则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40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基本概念
定义与分类
(1)微生物的定义
(2)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二、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
2.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
(2)肽聚糖的结构
(3)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
(4)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意义
3.细菌特殊结构
(1)荚膜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2)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3)菌毛的分类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4)芽孢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4.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
三、细菌的生理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
(2)根据对氧需求,细菌的分类
2.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1)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
(2)细菌产生的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
3.细菌的人工培养
(1)培养基的概念
(2)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3)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
四、消毒与灭菌
1.基本概念
消毒、灭菌、无菌、防腐的概念
2.物理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2)紫外线消毒的原理和应用
3.化学消毒灭菌法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应用
五、噬菌体
1.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噬菌体的概念、形态、化学组成及主要应用
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1)毒性噬菌体的概念
(2)温和噬菌体的概念及其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
六、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细菌遗传物质的种类
2.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机制
(1)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的概念
(2)耐药质粒及与耐药性的关系
七、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1)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医院感染的概念
(2)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
2.细菌的致病性
(1)细菌的毒力
(2)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3.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1)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
(2)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后果
(3)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点
4.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1)细菌感染的来源
(2)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八、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细菌学诊断
(1)标本的采集原则
(2)检验程序
2.血清学诊断
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3.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1)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2)人工免疫的概念和常用的免疫制剂
九、球菌
1.葡萄球菌属
(1)形态、染色和分类
(2)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
(3)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2.链球菌属
(1)形态、染色和分类
(2)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
(3)链球菌溶血素和临床检测的关系
3.肺炎链球菌
(1)形态和染色
(2)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4.脑膜炎奈瑟菌
(1)生物学性状
(2)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3)标本采集和分离鉴定
5.淋病奈瑟菌
(1)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防治原则
十、肠道杆菌
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
(1)形态、染色和结构
(2)生化反应的特点
2.埃希菌属
(1)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
(2)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及所致疾病
(3)大肠埃希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应用
3.志贺菌属
(1)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标本采集、分离培养与鉴定
4.沙门菌属
(1)主要致病菌种类、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免疫特点
(2)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及分离鉴定
(3)肥达试验和结果判断
十一、弧菌属
1.霍乱弧菌
(1)生物学性状
(2)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副溶血性弧菌
所致疾病
十二、厌氧性杆菌
1.厌氧芽胞梭菌
(1)破伤风梭菌的形态、染色、抵抗力、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2)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染色、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
则
(3)肉毒梭菌形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无芽胞厌氧菌
致病条件、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种类
十三、棒状杆菌属
1.白喉棒状杆菌
(1)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41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预防医学
一、绪论
1.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
(1)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
(2)定义、内容和特点
2.医学模式与健康观改变
(1)医学模式
(2)健康观
(3)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二、人类和环境
1.人类环境的特点
(1)环境的组成
(2)人类环境的生态平衡
2.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特点
3.环境污染与健康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
三、物理因素与健康
1.噪声
(1)噪声的来源
(2)对机体的影响
2.高温
(1)高温作业
(2)类型
(3)对机体的影响
3.电离及非电离辐射
(1)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电离及非电离辐射的主要防护措施
四、化学因素与健康
1.刺激性与窒息性气体
(1)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2)常见窒息性气体的分类
(3)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氢中毒机制、临床表现、急救措施、特殊解毒药物
和作用机制
(4)预防
2.铅
(1)接触方式及中毒类型
(2)毒理、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及防治措施
3.苯
(1)接触机会
(2)毒作用表现及诊断
(3)防治原则
4.汞
(1)理化特性
(2)毒作用表现及诊断
5.农药
农药中毒的预防和控制
6.生产性粉尘
(1)生产性粉尘定义、特征
(2)影响矽肺(肺硅沉着症)发生的因素
(3)矽肺的预防和控制
五、食物因素与健康
1.合理营养
(1)基本概念:食物营养、营养素、平衡膳食
(2)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功能、营养价值评价及
供给量
2.常见营养失调所致的疾病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病因及预防
3.人群营养状况的评价
4.食物中毒
(1)概念、特点
(2)常见的几种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属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好
发食品、临床特点、处理原则与预防
(3)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5.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1)河豚中毒
(2)毒蕈中毒
(3)亚硝酸盐中毒
六、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
1.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
(1)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2.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1)集中趋势指标
(2)离散趋势指标
(3)正态分布的特点、面积分布规律
3.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推断
(1)均数的抽样误差
(2)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及其估计方法
(3)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4)u检验和t检验
(5)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及注意事项
4.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相对数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2)相对数应用注意事项
5.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1)率的抽样误差、总体率的可信区间及其估计方法
(2)u检验和χ2检验
6.直线相关和回归
(1)直线相关分析的用途,相关系数及其意义
(2)直线回归分析的作用,回归系数及其意义
7.统计表和统计图
(1)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要求
(2)统计图形的选择,制图通则
七、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1.流行病学概述
(1)流行病学的定义
(2)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用途
2.疾病的分布
(1)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
(2)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
(3)疾病的三间分布
3.描述性研究
(1)现况调查的概念、种类和目的
(2)抽样调查的方法、优缺点、样本大小的估计
(3)现况调查的偏倚及其控制
4.病例对照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特点和样本量估计
(2)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指标及其意义
(3)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5.队列研究
(1)队列研究的概念和特点
(2)队列研究分析方法、指标及其意义
(3)暴露与发病关联强度的指标
(4)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
6.实验性研究
(1)临床试验的定义及特征
(2)临床试验设计三大组成部分及原则
(3)临床试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标准和指标
7.病因探索
(1)现代病因的概念
(2)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
(3)确定病因与疾病因果关联的标准
8.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
(1)<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43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心理学
一、绪论
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其地位
(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与性质
(2)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分支与方法
(1)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分支
(4)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
(1)精神分析基本理论
(2)心理生理学理论
(3)行为主义理论
(4)人本主义理论
(5)认知学派理论
二、医学心理学基础
1.心理活动
(1)心理学的概念
(2)心理活动的定义与分类
2.心理实质
(1)动物心理的发展
(2)心理实质的内容
3.认识过程
(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与特征
(2)学习与记忆的概念与规律
(3)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4)想象与创造的概念
4.情绪过程
(1)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3)情绪的有关理论
(4)情绪的作用
5.意志过程
(1)意志的概念
(2)意志的特征
(3)不良意志的品质
6.需要、动机与挫折
(1)需要定义与分类
(2)需要层次论
(3)动机定义与分类
(4)冲突的类型
(5)挫折
7.人格
(1)人格的定义
(2)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3)气质的概念、生理基础、分型与意义
(4)性格的概念、特征与分型
(5)人格的理论
(6)人格形成的标志
8.行为
(1)行为的定义
(2)本能行为与社会行为
(3)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
(4)c型行为与癌瘤发生
三、心理卫生
1.心理卫生概述
(1)心理卫生概念
(2)心理健康的标准
2.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1)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3)中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4)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与维护
四、心身疾病
1.心身疾病的概述
(1)心身疾病的定义
(2)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3)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生
2.心理应激与应对
(1)心理应激的定义
(2)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与机理
(3)心理防御机制
(4)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3.心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1)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
(2)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五、心理评估
1.心理评估的概述
(1)心理评估的概念
(2)心理测验的分类
(3)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2.心理测验的原则和条件
(1)心理测验的原则
(2)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条件
3.常用的心理测验与评定量表
(1)智力测验
(2)人格测验
(3)评定量表
六、心理治疗与咨询
1.心理治疗的概述
(1)心理治疗的概念
(2)心理治疗的性质
(3)区分(与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咨询)
(4)心理治疗的分类
(5)心理治疗的适应证
2.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
(1)精神分析的常用方法
(2)行为主义的常用方法
(3)人本主义疗法的特点
3.心理治疗的原则与要求
(1)心理治疗中医患关系的特点
(2)心理治疗的工作原则
(3)对心理治疗师的基本要求
4.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的概念
(2)心理咨询的方式和手段
七、病人心理
1.病人角色
(1)病人角色的概念
(2)病人角色的变化
2.求医与遵医行为
(1)求医行为
(2)遵医行为
3.病人的心理问题
(1)病人的心理需要
(2)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八、医患关系
1.医患关系的概念
(1)什么是医患关系
(2)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3)医患交往的两种形式
(4)医患交往的两种水平
2.医患交往中的问题
(1)医患间的冲突
(2)医患间交往障碍的原因
3.医患关系的模式
(1)医患关系模式的类型
(2)医患关系模式的转化
4.医务人员的心理素养
(1)医务人员应具有的心理素质
(2)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44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免疫学
一、绪论
基本概念
(1)免疫
(2)免疫系统及其组成
(3)免疫的三大功能
(4)克隆选择学说
二、抗原
1.基本概念
(1)抗原和抗原的两种性能
(2)抗原决定簇
(3)t细胞抗原决定簇和b细胞抗原决定簇的概念及区别
(4)抗原结合价
(5)共同抗原(共有决定簇)
(6)交叉反应
(7)耐受原与变应原
2.抗原的分类
(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2)胸腺依赖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3)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
(4)异嗜性抗原
3.超抗原
(1)概念
(2)种类
(3)与普通抗原的区别
4.佐剂
(1)概念
(2)种类
(3)作用机制
三、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
(1)概念
(2)组成
(3)主要功能
2.外周免疫器官
(1)组成
(2)主要结构
(3)主要功能
四、免疫细胞
1.t淋巴细胞
(1)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2)tcr-cd3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
(3)t淋巴细胞亚群及功能
(4)th细胞的亚型及其功能
2.b 淋巴细胞
(1)b 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2)bcr复合物的组成
(3)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特征
3.自然杀伤(nk)细胞
(1)nk细胞的表面标志
(2)nk细胞的受体
(3)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4.抗原呈递细胞
(1)抗原呈递细胞的概念
(2)抗原呈递细胞的种类
(3)外源性抗原呈递过程
(4)内源性抗原呈递过程
五、免疫球蛋白
1.基本概念
(1)免疫球蛋白(ig)
(2)抗体(ab)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3)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
(4)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3.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类、亚类、型和亚型
(2)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异型
(3)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
(2)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
5.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1)igg的特性和功能
(2)igm的特性和功能
(3)iga的特性和功能
(4)ige的特性和功能
(5)igd的特性和功能
6.抗体的制备
(1)多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工程抗体
六、补体系统
1.基本概念
(1)补体系统的概念
(2)补体系统的组成
2.补体系统的激活
(1)经典(传统)激活途径
(2)旁路(替代)激活途径
(3)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激活途径
3.补体激活的调节
(1)补体的自身调控
(2)补体调节因子的调控
4.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1)膜攻击复合物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2)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七、细胞因子
1.基本概念
细胞因子
2.细胞因子的种类
(1)白细胞介素
(2)干扰素
(3)肿瘤坏死因子
(4)集落刺激因子
(5)生长因子
(6)趋化因子
3.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1)理化特性
(2)产生和分泌特点
(3)细胞因子受体的种类和特点
(4)作用特点(网络性)
4.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1)天然免疫效应
(2)特异性免疫效应
(3)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分化
(4)细胞毒效应
八、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1.基本概念
(1)白细胞分化抗原
(2)分化群(cd)
(3)粘附分子
2. cd分子
(1)参与t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子
(2)参与b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子
3.粘附分子
(1)种类
(2)共性
(3)功能
九、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1.基本概念
(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3)mhc的单元型、基因型、表现型
2.hla复合体及其产物
(1)hla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
(2)hla复合体的分类
(3)hla复合体的遗传特性(多基因性、多态性、单元型遗传、共显性遗传、连
锁不平衡)
(4)hla编码的产物
3.hla-i类抗原
(1)结构
(2)分布
(3)主要功能
4.hla-ii类抗原
(1)结构
(2)分布
(3)主要功能
5.hla在医学上的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45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伦理学
一、医学与医学伦理学
1.医学伦理学及其与医学实践的关系
(1)医学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2)“医乃仁术”,医生应是医德高尚的人
(3)医学实践的道德内涵
2.医学模式转变的伦理意义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是医学道德进步的重要标志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学与医学伦理学
(1)市场经济对医学实践的正、负效应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医学伦理教育的重要性
二、医学伦理学的规范体系
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不伤害
(2)有利
(3)尊重
(4)公正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
(1)医学伦理学规范的本质、形式
(2)医学伦理学规范的内容(1988年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
法》)
3.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1)权利与义务
(2)情感与良心
(3)审慎与保密
三、医患关系
1.医患关系的性质
(1)医患关系是契约关系
(2)医患关系是信托关系
2.医患关系中病人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
(1)病人的道德权利
(2)病人的道德义务
3.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与医学道德
(1)医患关系的民主化趋势对医德的要求
(2)医患关系的法制化趋势对医德的要求
(3)医患关系的物化趋势对医德的要求
四、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1.正确处理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意义
(1)有利于医学事业发展
(2)有利于医院集体力的发挥
(3)有利于医务人员成才
(4)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2.正确处理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
(1)共同维护病人利益和社会公益
(2)彼此平等、互相尊重
(3)彼此独立、互相支持和帮助
(4)彼此信任、相互协作和监督
(5)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
五、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
1.医德修养
(1)医德修养的意义
(2)医德修养的内容
(3)医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2.医德评价
(1)医德评价的意义
(2)医德评价的标准
(3)医德评价的依据
(4)医德评价的方式
六、医学研究与医学道德
1.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
(1)有利于医学和社会的发展
(2)受试者知情同意
(3)维护受试者利益
(4)严谨的科学态度
2.受试者的选择
(1)对受试者的负担和受益要公平分配
(2)特别关照参加试验的弱势人群的权益
3.资料的保密
(1)对研究资料保密
(2)医师与病人之间的保密
(3)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的保密
4.意外损伤的赔偿
(1)因参加试验而意外损伤者有权获得公平的赔偿
(2)死亡者家属有权获得赔偿
(3)可预见的不良反应不在赔偿之列
5.审查程序
(1)研究前必须交伦理委员会审查
(2)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开始研究
七、生命伦理学的若干问题
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
(2)我国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
2.器官移植
(1)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2)器官移植的国际准则和医师的道德责任
3.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2)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伦理原则
4.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
(1)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问题
(2)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原则
5.临终关怀
(1)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
(2)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
6.脑死亡
(1)脑死亡的哈佛标准
(2)执行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7.安乐死
(1)主动安乐死与被动安乐死的区别
(2)安乐死的伦理争论
(3)国际上安乐死的立法状况
八、医学伦理学文献
1.《希伯克拉底誓言》
2.《大医精诚》
3.《纪念白求恩》
4.《纽伦堡法典》
5.《赫尔辛基宣言》
6.《夏威夷宣言》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4-10 19:47
20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实践技能
病史采集与病历分析
(一) 病史采集
包括主诉、病史采集与记录。测试项目(症状)17项。
1.发热;
2.疼痛:头痛、胸痛、腹痛、关节痛;
3.水肿;
4.呼吸困难;
5.咳嗽与咳痰;
6.咯血;
7.恶心与呕吐;
8.呕血;
9.便血;
10.腹泻;
11.黄疸;
12.消瘦;
13.心悸;
14.惊厥;
15.意识障碍:昏迷、嗜睡、狂躁、谵妄;
16.少尿、多尿、血尿;
17.休克(感染性、失血性、心源性、过敏性)
(二) 病历分析
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进一步检查项目及治疗原则。测试项目(病种)
29项。
1. 肺炎;
2. 肺癌;
3. 结核病;
4. 高血压病;
5. 冠心病;
6. 消化性溃疡;
7. 消化道肿瘤;
8. 病毒性肝炎;
9.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10. 泌尿系统感染;
11. 贫血;
12. 白血病;
13. 甲状腺功能亢进;
14. 糖尿病;
15. 一氧化碳中毒;
16. 细菌性痢疾;
17. 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8. 脑血管意外;
19. 农药中毒;
20. 胆囊结石、胆囊炎;
21. 急腹症(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胰腺炎)
22. 腹部闭合性损伤(胆、肝、脾、肠、肾破裂);
23. 异位妊娠;
24. 尿路结石;
25. 胸部闭合性损伤(肋骨骨折、血胸和气胸);
26.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和大关节脱位;
27. 闭合性颅脑损伤;
28. 小儿腹泻;
29. 性传播疾病。
体格检查与基本操作技能
(一) 体格检查
测试项目20项。
一般检查
1. 血压;
2. 眼:眼球运动、调节反射、对光反射(直接、间接)、辐辏反射;
3. 浅表淋巴结;
4. 颈部(甲状腺、气管)。
胸部
5. 胸部视诊:
(1) 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
限;
(2) 胸壁、胸廓与乳房;
(3) 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6. 胸部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7. 胸部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底移动度;
8. 胸部听诊:听诊方法、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9. 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10. 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11. 心脏叩诊:心界叩诊及锁骨中线测量;
12. 心脏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
音改变、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
13. 外周血管检查:
(1) 脉搏:脉率、脉律;
(2) 血管杂音及射枪音:静脉杂音、动脉杂音、射枪音;
(3) 毛细血管搏动征与水冲脉。
腹部
14. 腹部视诊
(1) 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2) 腹部外形;
(3) 呼吸运动;
(4) 腹壁静脉;
(5) 胃肠型和蠕动波。
15. 腹部触诊
(1) 腹部紧张度;
(2) 压痛及反跳痛;
(3) 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
(4) 腹部包块;
(5) 液波震颤;
(6) 振水音。
16. 腹部叩诊:
(1) 腹部叩诊音;
(2) 肝浊音界;
(3) 移动性浊音;
(4) 脊肋角叩击痛;
(5) 膀胱叩诊。
17.腹部听诊:
(1) 肠鸣音;
(2) 血管杂音。
神经
18. 深反射(跟腱、肱二头肌、膝反射)、浅反射(腹壁反射);
19.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20. 锥体束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chaddock征)。
(二) 基本操作技能
测试项目20项。
1. 手术区消毒;
2. 伤口换药;
3. 戴无菌手套;
4. 穿脱隔离衣;
5. 穿脱手术衣;
6. 吸氧术;
7. 吸痰术;
8. 插胃管;
9. 导尿术;
10. 胸腔穿刺术;
11. 腹腔穿刺术;
12. 腰椎穿刺术;
13. 骨髓穿刺术;
14. 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15. 脊柱损伤的搬运;
16. 人工呼吸;
17. 胸外心脏按压;
18. 心内注射;
19. 电除颤;
20.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21.外科缝合与打结 (2006年新增)。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一) 心电图
测试项目11项。
1. 正常心电图;
2. 房性期前收缩;
3. 室性期前收缩;
4. 窦性心动过<
作者:
无影圣
时间:
2006-4-11 18:45
哎考试烦死人了.谢谢
作者:
tao
时间:
2006-4-12 18:24
标题:
[原创]回复:[转帖]2006年执业医考试大纲
谢谢啊,老兄,我正在找这个材料了
[face=宋体][/face]
作者:
无影圣
时间:
2006-4-18 23:19
谢啊
作者:
bbyw1981
时间:
2006-4-19 04:38
谢谢阿 辛苦了 !!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