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3267:[经典]两例经典病例,值得收藏,病理结果以公布2006- [打印本页]
作者: 影像同路人 时间: 2006-4-22 22:54
标题: CT3267:[经典]两例经典病例,值得收藏,病理结果以公布2006-
[原创]病例1:男,58岁,咳嗽、咳痰就诊。


[转贴]病例2:男,55岁,呼吸困难,以哮喘就诊。

病例2同图库病例ct2789:http://www.radida.com/news_view.asp?id=2008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4-22 17:56:36 修改过]
[本贴已被 影像同路人 于 2006-4-27 15:15:24 修改过]
作者: qian 时间: 2006-4-22 23:42
生长于气管壁上的肿瘤,向内向外生长,气管腔变狭窄。
作者: wjs62 时间: 2006-4-23 00:17
好病例,典型
作者: xiaoniu 时间: 2006-4-23 00:50
标题: 回复:[经典]两例经典病例,值得收藏,有病理2006-4-22
两例应该都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
粘液表皮样肿瘤是一种起源于上呼吸道浆液和粘液腺或唾液腺的少见的肿瘤,约占所有肺肿瘤的0.2% ,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粘液表皮样癌分低、中、高分化三种,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此肿瘤可以起源于气管支气管树的小唾液腺,最常见于气管后壁高密度粘液腺。此类病人常常有渐进性呼吸困难、支气管扩张、哮喘、复发性肺炎等临床病史,其治疗方法依赖于外科手术。婴幼儿患者应与气管异物鉴别。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4-22 19:09:39 修改过]
作者: duguo 时间: 2006-4-23 01:08
鳞癌机会更多。
作者: 牟言科 时间: 2006-4-23 02:47
标题: ct3267:[经典]两例经典病例,值得收藏,有病理2006-4-22
非常典型的少见病历,谢谢楼主!
[本贴已被 牟言科 于 2006-4-22 18:48:16 修改过]
作者: lkc8963 时间: 2006-4-23 03:22
标题: 1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大多生长于软骨环与膜部交界处。鳞状上皮细胞癌可呈现为突入气管腔的肿块或溃破形成溃疡,有时癌变可浸润长段气管。晚期病例常有纵隔淋巴结转移或扩散入肺组织,并可直接侵犯食管、喉返神经和喉部。囊性腺样癌一般生长较为缓慢,较晚发生转移,有时呈现长段粘膜下浸润或向纵隔内生长。有的肿瘤呈哑铃状,小部分突入气管腔,大部分位于纵隔内,晚期病例可侵入纵隔和支气管。
原发性气管良性肿瘤种类多,形态不一。在多数肿瘤生长缓慢。表面光滑,粘膜完整,常有瘤蒂,不发生转移。但如切除不彻底易复发。乳头状瘤多发生于气管膜部,突入气管腔底部,常有细蒂,大小自数毫米至2cm。有时为多发性,表面呈疣状,质软而脆易脱落,破裂时出血。
本组第一例倾向于恶性,壁呈不规则增厚,但从所示层面来看,恶性的依据不足;第二例已知结果了。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4-22 19:36:27 修改过]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6-4-23 05:02
标题: 1
两例应该都是气管恶性肿瘤,鳞癌可能性大。
两例均表现为气管壁上软组织密度肿块,宽基底与气管壁相交,气管呈偏心性狭窄,第二例向周围侵犯。
与例1 鉴别:1、良性肿瘤:常有蒂与气管壁相连,肿瘤表面光滑,气管壁不发生环状增厚,无外侵。2、炎性狭窄气管壁呈不均匀性增厚,而肿瘤多为偏心性狭窄。3、气管内血凝块或痰块:多见于咯血、呼吸道变态反应等,血凝块常较小,并附着于气管侧壁上,急性期呈高密度;痰块的密度较低,在用力咳嗽后其形态位置发生变化,随访中可消失。
例2因有壁外侵犯无需与良性病变鉴别。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4-23 6:57:35 修改过]
作者: 山野樵夫 时间: 2006-4-23 05:46
原发性气管肿瘤少见!良恶性病变鉴别确实不易!
作者: guzhongliangddd 时间: 2006-4-23 07:16
该病例少见!但支气管肿瘤以恶性多见,主要是鳞癌.
作者: zhuxinli 时间: 2006-4-23 07:29
第二例病理已知,但第一例和第二例有不同,肿瘤沿气管壁环行浸润达三分之二还多,故考虑恶性可能,但病灶边缘太清,与周围组织脂肪层存在目前还不能除外良性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6-4-23 08:49
气管肿瘤[鳞癌,类癌等]
作者: hpyea 时间: 2006-4-23 12:08
经典
作者: w_jianhua 时间: 2006-4-23 18:06
原发性气管肿瘤少见,比较典型。
作者: renewliu 时间: 2006-4-23 18:51
标题: 回复:ct3267:[经典]两例经典病例,值得收藏,有病理2006-4-22
以下是引用lkc8963在2006-4-22 19:22:00的发言:[br]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大多生长于软骨环与膜部交界处。鳞状上皮细胞癌可呈现为突入气管腔的肿块或溃破形成溃疡,有时癌变可浸润长段气管。晚期病例常有纵隔淋巴结转移或扩散入肺组织,并可直接侵犯食管、喉返神经和喉部。囊性腺样癌一般生长较为缓慢,较晚发生转移,有时呈现长段粘膜下浸润或向纵隔内生长。有的肿瘤呈哑铃状,小部分突入气管腔,大部分位于纵隔内,晚期病例可侵入纵隔和支气管。[br][br]原发性气管良性肿瘤种类多,形态不一。在多数肿瘤生长缓慢。表面光滑,粘膜完整,常有瘤蒂,不发生转移。但如切除不彻底易复发。乳头状瘤多发生于气管膜部,突入气管腔底部,常有细蒂,大小自数毫米至2cm。有时为多发性,表面呈疣状,质软而脆易脱落,破裂时出血。[br]本组第一例倾向于恶性,壁呈不规则增厚,但从所示层面来看,恶性的依据不足;第二例已知结果了。[br][br][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4-22 19:36:27 修改过]

作者: sjh753 时间: 2006-4-23 19:39
平滑肌瘤
[病理]部位:此瘤可位于气管、支气管内,也可位于周围肺组织,两种部位上发生率相近,也有气管支气管内多见的报告。
起源:支气管内平滑肌瘤来源于支气管壁的平滑肌层,肺实质型可能来源于小气道或血管的肌层。多发者也可来源于肺外平滑肌瘤的转移。
大体:气管、支气管内的平滑肌瘤多位于气管下1/3 段的膜部(后段),左、右侧及各叶支气管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为腔内息肉样生长,如舌状,基底较宽,偶见细长的蒂。球形或表面略呈结节状,多小于4cm ,个别可大于6cm ,有包膜、实性、质硬韧,切面呈灰色、粉红色瘤样组织。
肺实质内的此瘤多为单发,大小不等,最大可达13cm ,球形,可呈分叶状,有包膜,其它特点近似支气管内生长的此瘤,并可有囊性变,囊性变者多呈大的囊肿样表现。肺周边的此瘤可呈带蒂息肉样肿瘤,向胸膜腔内生长。
镜下:气管内此瘤以平滑肌为主要成分,血管及纤维组织较少,而肺实质内此瘤较前者的纤维组织及血管成份多。镜下见瘤细胞呈梭形,胞浆丰富,深染,无分裂像,可见纵行肌原纤维。瘤细胞呈束状或漩涡状交错分布,瘤组织中间杂纤维及血管组织。如纤维组织成分较多,也被称为纤维平滑肌瘤。
[诊断]
以青年及中年人多见,在5~67 岁之间,平均为35 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为2:3 。另有报告:气管平滑肌瘤男稍多于女,肺平滑肌瘤女多于男近1 倍。放射学无特征性表现,其阴影密度较脂肪瘤为高。
[治疗及预后]
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支气管内不伴远端肺损害者也可经气管镜激光切除。见于女性的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在切除卵巢后可消退。见于新生儿的先天性多发性平滑肌瘤病常导致肠梗阻及肺炎等致命并发症。
上面是我摘录的图库病例ct2789的部分内容,与大家共赏,由此看来,病例1也应该属于此病。
实在经典,我已收藏!!!!!
作者: elity69 时间: 2006-4-23 20:11
定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1、基底宽窄,2、夹角大小、3、是否带缔 4、密度欲边缘(有钙化多为良性,边缘不平多为恶性) 5、临近侵犯、6、肿大淋巴结。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4-23 22:22
好病例、典型
作者: zsxzsx1977 时间: 2006-4-24 05:03
两例应该都是气管恶性肿瘤,鳞癌可能性大。
两例均表现为气管壁上软组织密度肿块,宽基底与气管壁相交,气管呈偏心性狭窄,第二例向周围侵犯。
与例1 鉴别:1、良性肿瘤:常有蒂与气管壁相连,肿瘤表面光滑,气管壁不发生环状增厚,无外侵。2、炎性狭窄气管壁呈不均匀性增厚,而肿瘤多为偏心性狭窄。3、气管内血凝块或痰块:多见于咯血、呼吸道变态反应等,血凝块常较小,并附着于气管侧壁上,急性期呈高密度;痰块的密度较低,在用力咳嗽后其形态位置发生变化,随访中可消失。
例2因有壁外侵犯无需与良性病变鉴别
作者: gxlzhy42988 时间: 2006-4-24 19:49
经典病例,顶!!!!!
作者: 迎客松 时间: 2006-4-25 05:35
确实经典 谢谢lz
作者: 影像同路人 时间: 2006-4-27 18:07
标题: 回复:ct3267:[经典]两例经典病例,值得收藏,有病理2006-4-22
原发于气管的肿瘤相对比较少见.这两个病例应该算是比较经典的病例.希望能于各位分享.
这两个病例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我暂且作一个马后炮式的回顾性分析,不对之处,还望多指教.
相同之处:1.均为中年男性.
2.均形成软组织肿块并突向气管腔内,使气管管腔狭窄,肿块表面尚光整.
不同之处:病例1中软组织肿块邻近气管壁增厚,与正常气管壁分界不清,表现为沿气管壁环形浸润生长.病例2无论是在长轴还是在短轴方向上均与正常气管壁之间分界清晰,与大体所见一样.
分析:气管的肿瘤起源于气管黏膜上皮或壁层组织,大部分为恶性肿瘤,其中以磷癌最多见,其次有腺样囊性癌、腺癌、黏液表皮样癌以及平滑肌肉瘤,良性肿瘤中包括腺瘤、平滑肌瘤。按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1:窄基底腔内结节型 :结节状肿块突向管腔内,基底部狭窄或有狭窄的蒂部与管壁相连,管壁无增厚,以良性肿瘤多见。2:宽基底管腔内结节型:结节状肿块突向管腔内,基底部较宽,局部管壁浸润性增厚,以恶性肿瘤多见。3:管腔内外肿块型:肿瘤沿管壁浸润性生长,管壁增厚,向管壁外侵犯,在管腔内、外形成肿块,向管腔内生长为主者,管腔明显狭窄;管腔外生长明显者,可似纵隔肿瘤;管腔内、外均明显者,可形成大肿块,此型以恶性肿瘤多见,尤其是鳞癌。其中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最主要的鉴别点在于肿块对邻近气管壁以及向气管外侵犯的程度,邻近气管壁无增厚,表现为良性;邻近气管壁稍增厚,可表现为低度恶性,如:腺样囊腺癌或黏液表皮样癌;邻近气管壁增厚越明显越不规则,恶性度越高,如鳞癌或腺癌。
鉴于这一点.我认为:
1、病例1诊断为恶性肿瘤应该没问题,至于具体哪一种恶性肿瘤可能很难确定,暂且诊断为”气管癌”吧,虽然邻近气管壁稍增厚,表面尚规则,可能考虑低度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或黏液表皮样癌可能大,但毕竟鳞癌最多见。
2、病例2虽然不是我们所说的典型的窄基底腔内结节型,但我们发现邻近气管壁无增厚,所以倾向于良性.在良性气管肿瘤中,腺瘤或息肉起源于黏膜,多不会向气管两边突出生长.而平滑肌瘤起源于肌层,似乎应该可以突向气管两边,因为我们应该见到过胃平滑肌瘤(现在多叫着间质瘤)可以一部分突向胃腔,一部分在胃壁外.所以病例2我们可以诊断为良性病变,平滑肌瘤可能大.
病理结果:
病例1: 腺样囊性癌.
病例2:大家已经知道了,平滑肌瘤.


[本贴已被 影像同路人 于 2006-4-27 15:27:22 修改过]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4-28 17:35:11 修改过]
作者: yemin92007 时间: 2006-4-28 03:43
经典,值得收藏!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6-4-28 04:25
经典,本人观察还是不够细致,谢谢!
作者: 守望可可 时间: 2006-4-28 17:04
大开眼界啊,谢谢楼主的好病例。向您致敬
作者: dingn 时间: 2006-4-28 18:07
值得收藏,确实是两则好病厉,感谢了!
作者: chengwei 时间: 2006-4-28 19:03
好病例,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4-29 00:14
非常经典,值得收藏
作者: zhouhansong 时间: 2006-4-29 01:11
气管恶性肿瘤。
作者: 不解 时间: 2006-4-29 16:17
好病例。谢谢!
作者: huxinbo2003 时间: 2006-4-29 17:46
少见!非常好,谢谢!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作者: 过江龙 时间: 2006-4-29 18:09
好病例,我已收藏!向各位老师学习!
作者: 寻芳者 时间: 2006-4-29 21:23
结果收到!!______谢谢!!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9-5-22 07:18
ct的应用使气管肿瘤的定位诊断变得容易,一般不存在鉴别诊断问题。鉴别主要是定性诊断,大多数气管良性肿瘤表现为主气管壁突人腔内的软组织密度影,直径多小于2.0cm,边缘清楚。其附于气管壁的基底多小于肿瘤最大横径,或带蒂状;肿瘤与气管内壁之间的夹角较小,多为锐角,肿瘤基底部的气管壁正常,瘤灶内有钙化的多为良性,常见于有软骨成分的肿瘤如软骨瘤、错构瘤等。气管恶性肿瘤表现为气管壁上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多起自气管的侧壁或后壁,肿块的基底部常较宽,无蒂,基底部宽度多大于肿块的最大横位,致肿块与气管内壁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肿块突人气管腔使气管产生不对称狭窄,表面高低不平,肿瘤基底部邻近的气管壁增厚。少数气管恶性肿瘤环绕全管壁生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部分病例肿瘤向周围纵隔直接蔓延,恶性肿瘤可伴纵隔淋巴结肿大。本例ct表现的就是气管恶性肿瘤的征象。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09-5-22 13:32
果然都是高手啊。
作者: 吴医师 时间: 2010-2-22 18:48
谢谢 学习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