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AJNR2014年12月号封面文章 [打印本页]

作者: hellolinda    时间: 2015-2-13 09:43
标题: AJNR2014年12月号封面文章
AJNR2014年12月号封面文章——(吕鹏,林江,等)两种非增强MRA及双源CTA在检出颈动脉狭窄中的比较
根据小编有限的了解,本文是继汤浩去年6月的Radiology封面文章之后又一登上国际著名杂志封面的中国影像学者的论著。巧合的是,两者都是涉及非增强MRA,两位作者都是体部影像学博士。希望有更多中国学者被封面!

Detection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 Comparison between 2 Unenhanced MRAs and Dual-Source CTA
AJNR 2014 35: 2360-2365

延伸阅读双源CT自动去骨及钙化斑块技术评价颈动脉狭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编辑部邮箱,
2014年11期
【作者】 吕鹏; 林江; 张维升; 王莉莉; 侯凯;
【Author】 LYU Peng;LIN Jiang;ZHANG Wei-sheng;WANG Li-li;HOU Kai;Department of Diagnostic Radiology,Zhong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Medical Imaging Research Institute;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摘要】
目的
评价颈动脉双源CTA中CT自动去骨去钙化斑块技术评价颈动脉狭窄的价值。
方法
纳入接受颈动脉双源CTA的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43例,采用标准MIP及自动去骨去钙化斑块MIP技术重建图像,评估两种重建方法评价颈动脉狭窄与DSA结果的相关性,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重建方法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
DSA和CTA均发现53处颈动脉杈狭窄。去骨去钙化斑块MIP重建图像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与DSA间相关性(r2=0.96)高于标准MIP重建图像与DSA间相关性(r2=0.83)。去骨去钙化斑块和标准MIP重建图像诊断颈动脉闭塞敏感度均为100%(6/6),特异度为100%(47/47)和89.36%(42/47),诊断重度颈动脉狭窄敏感度为100%(15/15)和73.33%(11/15),特异度为94.74%(36/38)和89.47%(34/38),诊断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敏感度为90.63%(29/32)和81.25%(26/32),特异度为100%(21/21)和95.24%(20/21)。
结论
颈动脉双源CTA中,采用去骨去钙化斑块技术可提高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准确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颈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作者简介

吕鹏(出生年1987),男,汉族,甘肃平凉市,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主动脉、外周血管及肝脏疾病影像诊断,目前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论著3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200032

林江,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和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放射诊断科副主任,2013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新百人计划)培养计划。作为课题申请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与教育部科研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为心血管和腹部疾病影像诊断。以第1或通讯作者在美国神经放射学杂志、欧洲放射学杂志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著20余篇,在国内权威或核心期刊发表论著50余篇。为欧洲放射学(ER),国际磁共振杂志(JMRI)、国际肝胆胰病杂志(HBPD int)等国际期刊以及中华放射学杂志、复旦大学学报医学版和磁共振等国内核心期刊审稿人。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的同行评审专家和上海市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并担任上海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组副组长。

来源:吕鹏,林江等医学影像学英语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