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石明国:影像设备发展与高素质医学影像人才培养
[打印本页]
作者:
hellolinda
时间:
2015-2-16 13:40
标题:
石明国:影像设备发展与高素质医学影像人才培养
从医学史上的三次革命到影像技术发展
我们知道医学史上有三次大的革命,推动了影像技术事业的发展。第一,描述疾病,离不开我们影像;用现代科学解释疾病,离不开我们影像。第二,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我们现在的针对性治疗就是在做这个事。第三,根据疾病发生与发展有关的遗传背景及相应环境,行为与生活方式,来设计个性化综合干预方案。而这三次大的革命,推动和带动了我们影像技术的发展。
三次大的革命,体现了我们医学转变的三个特点:由治病的医学转向预防保健的医学;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也就是我们这次大会的主题——关爱生命;在重视科技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文关怀。这次我们在泰山医学院举行全国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的时候,特别把人文关怀作为考核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比如,在照片的时候,是否遮盖了该遮盖的部位。
围绕着三大革命、三大特点,WHO《迎接21世纪的挑战》指出:“以治病为目的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由此引出了以下三个观点:第一、以健康为主导,重视影响健康的诸因素;第二、根据系统生物医学观点。采用多元非线性模式,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第三、对复杂疾病采取多靶点、多环节的综合处理模式,树立生命全过程干预的理念。
围绕着这些大的方向性的问题,我们影像学该去向何处,我们影像技术如何发展的问题摆在我们在座的每位骨干、每位技术人员的面前。对此,我们现代医院影像的发展特点又是怎样的呢?现代微电子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物理学、现代材料学推动了我们影像技术事业地快速地向前发展。
具体表现有:1、分子影像学的诞生,生理成像技术、功能成像技术、代谢成像技术、基因治疗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影像学的重要支撑项目,我们的科研基金,很多的都是来自于这些大的研究课题。2、成像设备的进步推动了我们影像技术的向前发展。多层螺旋CT、3T MRI、热成像CT等等把我们影像技术推向了发展的新阶段。成像及显示技术发展。三维仿真技术、仿真内窥镜技术、血管成像技术、水成像技术MR频谱技术、图像融合技术、实时三维技术、肺功能成像使我们影像技术在成像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从我国医疗设备配置概况到目前关注的问题
围绕着上述的发展,我们国家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概况,我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大家知道,自2006年开始,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负责组织评估选型工作,每年开展一次,各生产厂商自愿报名参加,在北京举行,所有这些信息都登在《中国医院采购》这一杂志上。
评估选型的类型有这么几类:X线机类;大型影像设备类 ,包括CT、MRI、超声、放疗。在评估的同时,我们卫生部对大型设备实行了配置证,对各个省市下发大型设备配置证,CT、MRI、放疗、核医学设备,都必须有配置证,有了配置证,你才能买设备;有了配置证,你才能开展这项工作。所以技师要上岗证,我在陕西是大型设备评审组的,对这个要求特别高。我前段时间花了两个星期到三十几个县市检查工作,没有技师的不发配置证,推动我们影像技术发展。
简单看各个省市设备配置概况表,对CT,大城市配备相对高一些,边远省份,特别是西北边境,大型设备配置相对滞后;对MR,数字减影也是一样。从2009年的统计数据看大型设备蛋糕怎么切分,我们民族产品占得非常少,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
长期以来,影像设备都有一个GPS的神话,被G.E、西门子、飞利浦三大家垄断。来源于中国技术专科学会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我们国家的设备,远远超过了十二五规划2010年制定的时候的数据。发展很广阔,需要大批量人才来使用这些设备。
看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国医疗器械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约为15年。外资品牌对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尤其是高端医疗器械市场拥有强大的掌控力。我国高端医疗器械70%以上依赖进口,其中高端膝关节、心脏起搏器等几乎100%依赖进口,在CT设备领域,西门子、东芝等5家企业占据国内市场的份额就高达90%。另外, 我国进口医疗设备价格普遍高于欧美日等原产国50%~100%,这都是我国国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概况,一、二、三类设备都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沿海城市。
从全球医疗环境到影像技术人才培养
设备如此,那全球医疗环境又是如何?老龄化、慢性病增加、中产阶级增加、肥胖人口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每年在增加,医疗开销高于GDP增长,面临一个全球的挑战。而发展趋势是这样的,“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超过600亿人民币,其中医疗影像诊断市场规模超过220亿人民币。随着城市化和老龄化时代到来,医疗器械行业将涌现机会。未来几年,包括医疗影像在内的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还将会继续保持30%的增长率。”“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医药总市场规模14%,与全球的42%水平相差较大;另外,与全球人均器械消费水平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在人均消费水平方面还有5-6倍的上升空间。”
我们需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设备的发展方向:CT方面,宽体探测器方向、双源方向、能谱成像方向,前景是覆盖范围宽、扫描剂量低、图像质量优、成像速度快;MR也是同样。
设备如此高速发展,如何培养高素质现代医学影像学人才摆在在座各位面前。我国1999年,开设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院校已增至近40所,2008年,开设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院已超过80所,专业招生人数达美年10000多人。专业设置有4年制、5年制、7年制。我在河南新乡的时候,很多学生想不通影像从诊断变成技术,我跟他们说,影像技术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我做了这样一个课题。5年之内,影像技术队伍都是本科学历,发展很快。
美国高校培养与放射技术人才有关的教育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4年制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其任职资格为: 放射线技师,可从事放射线摄影、核医学和放射治疗等工作;第二种模式,大学设立医学物理专业。
我国影像技术人才社会需求状况是三级医院:硕士2%、本科40%、专科及以下58%,二级医院:本科20%以下。所以我们基本不能满足医疗结构人才需求(基层医院医技不分),二、三级医院对人员的学历要求主要为本科,对大专学历人员仍有少量需求;一些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尤其是教学医院,不仅需要本科学历的技术人员,还需要硕士甚至更高学历的人员。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有研究生(博、硕)、本科、专科(高职),我认为我们影像技术研究生的培养就要从学科型发展:侧重培养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教学、规划、决策等学科型高级人才;我们的专科生从技能型培养:面向培养基层第一线从事与工作过程直接相关的具体操作技术工作的人才。还有就是继续医学教育:知识更新很快,需要不断地掌握本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从中外技师对照可看出,我国的配比有值得向有关部门反映的方面,因为我们的技师真的工作负荷过大,很累。
我提倡的理念是:爱一行干一行;影像精准 ,技术先行;设备交给技师,影像交给医师;管理事情,领导人心。
来源:医学影像技术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