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医界好声音 :两会提案 “拯救”医生 [打印本页]

作者: haohaizi    时间: 2015-3-5 09:54
标题: 医界好声音 :两会提案 “拯救”医生
本帖最后由 haohaizi 于 2015-3-5 09:56 编辑

两会开幕以来,代表委员们审议讨论时发出不少真知灼见,而在最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医疗问题上,不少代表的建言献策,汇成振奋人心的两会“医界好声音”。中国医生执业环境究竟如何?医改进程怎样?如何破解医患矛盾?两会代表委员们针对中国医疗问题的现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及解决之道。

以下小编就为大家盘点本次两会上关于医疗卫生问题的“好声音”。

谈医患关系
李斌:医生不是神仙,医学不是万能的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回应“近年来暴力伤人事件频发,医患关系不断恶化”时表示,医学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包治百病,医生也不是神仙,也不可能时时、处处、个个都能妙手回春,都能手到病除,所以医患之间大家要互相理解,理解万岁。

刘玉村:暴力伤医伤害患者利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委员:学医、从医当下成了一件危险的事。愈演愈烈的医患冲突伤害了医生,更伤害了患者利益。“优秀学生不学医,医生子女不学医,势必影响我国医学国际竞争力。再过一二十年,我们把生命健康交给医生时是否放心?”

白岩松:设立医生日,尊重医生
     政协委员白岩松今年的提案之一是:设立医生日,这个刻不容缓,医患关系如此恶劣,全社会缺乏对医生的尊重,最后倒霉的是我们。实际上,去年白岩松的提案中就已经提到这点,一年来,医生执业环境并无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

陈鑫:看病难看病贵不是医务人员造成的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鑫:三问南京暴力伤医案:①护士被打,假设打人的不是官员,会是什么结果?②常说看病难看病贵,这是医务人员造成的吗?③越来越多孩子不愿学医,长此下去谁当医生?最后受伤的是我们每个可能成为病人的人。

谈医生收入

黄洁夫:签协议不收红包是对医生的侮辱
    全国政协常委、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如果公立医院维持目前这个体制,很难解决好现在的医患关系。“不准收红包”的政策已经制定几十年了,医生一进院就知道,现在要他们再来签这个协议,是对医生人格的一种侮辱。绝大多数医生不会是因为收了红包就对你更多一些服务。

钟南山:医生劳动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人大代表钟南山:大医院检查多、处方多、价格贵;就诊排队长、看病短、交流少,医患间易纷争。国际上,医生靠技术吃饭,而国内医生靠卖药、用设备等来生存,医生劳动价值在就医费用里没能体现,是造成医患矛盾的内在症结。与其批评医德缺陷,不如多反思医院体制的功利性。

刘玉村:收取回扣违法,建议提高手术费
    刘玉村:现在三甲医院做胃癌手术,手术费在1000元以内,全程需3个大夫、2个护士、2个麻醉师。我建议,干脆手术费提高,比如1000元提高到10000元,但手术中所用耗材、药物由医院承担。这样,医院管理者会约束医疗行为。

宗庆后:请给医生加工资
   全国人大代表、哇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培养医生的成本很高,医学生从学医到工作需要十多年,工作时已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然而,一线医务人员收入偏低,过去医院靠“以药补医”来给医务人员增加收入,而取消“以药补医”之后,医院光靠挂号费是不能维持开支的。应该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让他们有尊严、有医德地工作。

谈医院安全
凌锋:“紧急提案”--建议将医院纳入公共场所范畴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凌峰:“2013年全年各医院的门诊量已达73亿人次之多,高于春运两倍。这么大的人流量,而且患者来就医,都要面对医生一对一的接诊治疗。医生一天接诊几十位患者,甚至还要跟他们的数百位家属面对面交流。这为什么不是公共场所?只有公安成为医院治安的主体,才能有效遏制、弹压日益频发的恶性伤医案件。”
“医患矛盾可以调解,但无论如何,暴力伤医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警察必须像对待飞机场、火车站的恶意滋事那样,严厉处置。”

来源:亦健康


作者: tianbo    时间: 2015-3-5 10:42
早上也看了这篇
作者: 731208    时间: 2015-3-5 10:59
估计到头来还是空欢喜,没有具体实施、解决,每年医疗问题提的还少吗?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