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MRI0432:[讨论]颅内占位性质? [打印本页]
作者: 世民 时间: 2006-5-25 00:17
标题: MRI0432:[讨论]颅内占位性质?
患者40岁,发作性抽风七年.不是很频繁,一年几次.七年前行头颅mri和最近mri相比病灶变化不大,七年前增强mri 无明显增强效应.
这是最新的mri平扫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5-24 17:45:08 修改过]
作者: 肖波 时间: 2006-5-25 01:07
第1感觉:良性占位可能性大。(囊实性)
第1:有7年的漫长病史,先后mri对比病灶变化不大,且增强无明显强化。(如果是恶性,估计早就应该到西方极乐报到了。)
第2:病人有继发性癫痫,7年病程。那么右侧额叶的巨大占位是否就是责任病灶??
第3:病灶在t1,t2上边界清楚,周围无水肿带,病灶本身的信号不均匀。似乎有分隔的表现。中线结构居中,未见确切移位。
考虑:1.中风囊2.星形细胞瘤(i级)3.脑囊虫病4.结核瘤.
建议再行增强扫描,必要是行手术病理明确.
建议
作者: lygxpygl 时间: 2006-5-25 03:48
建议进一步询问病史,有无外伤史,考虑成旧性外伤软化形成
作者: 老林 时间: 2006-5-25 04:13
我认为是肿瘤,以胚胎发育不良性上皮瘤可能大
作者: 老林 时间: 2006-5-25 04:18
应该是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6-5-25 04:51
支持dnt[dnet]---理由[发生余额叶皮层,t1低信号t2高信号,其内似有分隔影,无水肿。增强无强化,病史长达7年,症状为癫痫]
作者: 腾龙阁 时间: 2006-5-25 05:07
标题: 0432
能把正中层面包括脑室在内的图片传上就更好了。支持5、6楼意见,但也不除外脑穿通畸形可能。
[本贴已被 腾龙阁 于 2006-5-26 1:32:32 修改过]
作者: 世民 时间: 2006-5-25 16:43
标题: 回复:mri0432:[讨论]颅内占位性质?
有脑室的一些层面





作者: 世民 时间: 2006-5-25 16:45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作者: first8868 时间: 2006-5-25 20:10
星形细胞瘤(1-2级)
作者: first8868 时间: 2006-5-25 20:13
星形细胞瘤(1-2级)
作者: sunhua666 时间: 2006-5-26 00:49
pnet?
作者: 世民 时间: 2006-5-26 02:10
这是我在我们的网站搜索到的有关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文章.由于这种病我以前确实没有遇到过,希望有经验的同道给予帮助。看此病例是否确实是dnt?因为这也决定着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和处理方案。
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12154
who分类与分级(2000年):1、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1.7 神经元和混合神经元-胶质瘤 1.7.4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who 1级)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neuroepithelialtumor,dnt)是一种多发于幕上的、混合性的神经胶质 神经元肿瘤,多结节结构为主,主要定位于大脑皮层内和皮层 白质交界部位,可能与大脑皮层发育异常有关。daumas duport等[1]于1988年首先描述,至今报道的病例不多,尚未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长期的、难以治愈的癫痫。绝大多数的dnt患者是在癫痫药物治疗无效而采用外科治疗时被发现,最常见发生部位为颞叶,其次为额叶、顶叶、枕叶。发生癫痫的年龄从刚出生至45岁不等(平均7岁),90%的患者在20岁前发生癫痫。男女均可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2]。
组织学上dnt的共同特点是肿瘤主要由少突胶质细胞样细胞、神经元和星形细胞3种细胞成分混合组成,但细胞成分所占比例变化很大,细胞在分布和排列上有很大的不同。
影像学表现:ct平扫,病灶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影,可见钙化,增强后可见局灶性强化[1]。在mri上,局限者表现为皮层内边界清楚的结节,t1wi上信号比灰质低,t2wi上为高信号,通常没有水肿和明显占位效应。增强后极少的病例可以显示轻度的、点状或边缘性强化。弥漫分布者界线不清,皮层肿胀,在mri上类似巨脑回,但病变包围正常皮质,呈长t1、长t2信号。约1/3病例增强后可见环状强化。部分患者肿瘤局部颅骨变形,提示病变的慢性过程
dnt的鉴别诊断在影像上主要是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少枝胶质细胞瘤、低级星形细胞瘤等。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也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以癫痫为主要症状,最常见于颞叶,影像上多表现为囊实性占位,边界不清,钙化较前者常见,增强后实质部分呈不均匀强化。少枝胶质细胞瘤好发于30~35岁成人,小儿很少患病,约50%发生在额叶,其次为顶叶、颞叶、枕叶。钙化率约70%,条索状钙化颇具特征。低度星形细胞瘤好发于20~40岁成人,为局限性或弥漫生长的低度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大脑半球和儿童桥脑,定位主要在白质。
正确认识本病,可让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本例mri表现比较典型
点击阅片: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12075
作者: zhangkening 时间: 2006-5-26 02:33
考虑外伤性脑软化灶,如果是胶质瘤的话现在应该占据整个大脑半球了,如果是寄生虫囊变的话病灶应该是逐渐萎缩吧.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6-5-26 04:42
请各位看一看2006年第5期中华放射学杂志----467页及485页有两篇关于dnet[dnt]的文章。
作者: 蓝天1号 时间: 2006-5-27 05:58
考虑dnt
作者: lihaixue800 时间: 2006-5-28 02:16
考虑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1.脑回状长t1长t2信号,局部脑沟变浅,脑灰白质界面无移位;2.发作性抽风七年.不是很频繁,一年几次.七年前行头颅mri和最近mri相比病灶变化不大,七年前增强mri 无明显增强效应.发病部位,脑回状病变,信号特点,无增强无占位,多年无变化综合考虑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作者: lincy 时间: 2006-5-29 00:27
软化灶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8-5-30 01:34
见识了
作者: dangjiancai 时间: 2015-5-23 16:15
考虑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作者: jzp0434 时间: 2015-7-22 15:14
右侧额叶星形细胞瘤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