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BG0009:CT报告书—复合性脑损伤 [打印本页]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6-7-8 08:16
标题: BG0009:CT报告书—复合性脑损伤
男性,43岁。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7-11 17:58:36 修改过]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6-7-8 08:18
标题: ct报告书写
ct所见:右额、颞、枕、顶部颅内板下见新月形略高密度影,最大宽径1.5cm,额部病灶内缘可见更高密度包膜与脑实质分隔,余部位未见明确包膜,但与脑实质分界尚清,病灶内ct值42hu。右侧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向左侧移位。左额骨内板下亦见新月形稍高密度影,宽约0.3cm,内缘可见更高密度包膜。余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改变。大脑镰密度增高。
ct诊断:1、右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2、左额部慢性硬膜下血肿。
3、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6-7-8 14:49
ct所见:右额、顶部颅内板下见新月形略高密度影,大小约0.9x11.5x10cm3,病灶内ct值42hu,脑皮质受压内陷。左额骨内板下亦见新月形稍高密度影,宽约0.3cm,内缘可见更高密度包膜。余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改变。右侧侧脑室受压变窄,大脑中线向左侧移位,中线后上部呈线样密度增高影。颅骨结构完整,未见明显骨折线影。
ct诊断:1、右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约52ml)。
2、左额部慢性硬膜下血肿(约1.2ml?)。
3、中线密度增高考虑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建议定期复查除外大脑镰钙化。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6-7-9 08:40
标题: 回复:ct报告书—复合性脑损伤
请看下面两张图片:


由图一可见右侧硬膜下血肿并非局限于额顶部,但是也似乎未涉及枕部,所以是否改成“右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较好?
由图二,我认为确实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存在鉴别诊断的必要。
作者: lkc8963    时间: 2006-7-9 22:47
同意两位管理员说法,但有两点说明:
1 颅内血肿要定位,本例同意翁管“右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和甲管的“右额、顶部颅内板下见新月形略高密度影,大小约0.9x11.5x10cm3,病灶内ct值42hu,脑皮质受压内陷。左额骨内板下亦见新月形稍高密度影,宽约0.3cm,内缘可见更高密度包膜。”简明扼要的描述。定量否我觉得意义不大,临床早就会算了,给个大小就成。
2 sah是肯定的,但是从描述上没有看出是sah。应写为“大脑镰密度增高,边缘模糊”等或“偏侧致密征”,这是有鉴别意义的阳性表现,个人觉得一定要加上去。
请大家积极跟帖。
作者: 乡医    时间: 2006-7-13 01:10
请问楼上的老师:
在实际工作中硬膜下血肿要报出血量?
作者: 我爱硬像    时间: 2006-7-14 06:04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划分:3天以内,急性;4天——3周,亚急性;3周以上,慢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多在一周以内吸收。不知道这个患者受伤多久了?三周以上还这么明显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说实话还真没见过。
作者: 杨军    时间: 2006-9-29 02:48
标题: 回复:bg0009:ct报告书—复合性脑损伤
以下是引用我爱硬像在2006-7-13 22:04:00的发言:[br]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划分:3天以内,急性;4天——3周,亚急性;3周以上,慢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多在一周以内吸收。不知道这个患者受伤多久了?三周以上还这么明显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说实话还真没见过。

同感

作者: guzhongliangddd    时间: 2006-10-24 07:06
镰征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可靠的征象。
大脑镰增宽一定要排除是否是特殊的中线硬膜下血肿{说实话在实际工作还真不好分}。
作者: wang20017    时间: 2006-10-31 05:43
标题: 回复:bg0009:ct报告书—复合性脑损伤
以下是引用我爱硬像在2006-7-13 22:04:00的发言:[br]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划分:3天以内,急性;4天——3周,亚急性;3周以上,慢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多在一周以内吸收。不知道这个患者受伤多久了?三周以上还这么明显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说实话还真没见过。

是否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三周后还持续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从理论上比较难以理解。
作者: dianzi    时间: 2007-3-15 22:43
另要加上鞍上池.三脑室受压变窄
作者: CTBIN    时间: 2007-3-24 00:11
标题: 回复:bg0009:ct报告书—复合性脑损伤
以下是引用乡医在2006-7-12 17:10:00的发言:[br]请问楼上的老师:[br]在实际工作中硬膜下血肿要报出血量?

作者: 信天游    时间: 2007-9-2 00:25
sah是肯定的,但是从描述上没有看出是sah。应写为“大脑镰密度增高,边缘模糊”等或“偏侧致密征”,
镰征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可靠的征象。(有必要)
大脑镰增宽一定要排除是否是特殊的中线硬膜下血肿{说实话在实际工作还真不好分}。(细微不好区分)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划分:3天以内,急性;4天——3周,亚急性;3周以上,慢性。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大多在一周以内吸收。不知道这个患者受伤多久了?三周以上还这么明显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说实话还真没见过。(外伤史?)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