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ZT0060:X线诊断问答
[打印本页]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7-12 04:04
标题:
ZT0060:X线诊断问答
无私奉献:x线诊断问答
x线诊断问答
第二版
李铁一 主编
李 纬 冀景玲 张忠嘉 陈金城 范连春 吴熙增 贾绍田
人民卫生出版社
前 言
从1978年《x线诊断问答》自第一版1979出版至今已有十余年了,这几年国内外影像诊断学的发展超过了过去几十年。我们根据几年来读者提出的宝贵意见和我们自己的临床总结,对《x线诊断问答》内容作了全面修改,并补充了ct、磁共振及数字减影等影像诊断方法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传统x线诊断方法是基础影像诊断方法,其它影像诊断方法一般在传统的x线诊断方法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择应用。因而《x线诊断问答》内容仍以传统x线诊断为主,适当的介绍其它影像诊断方法和介入放射学。这本《x线诊断问答》是从我院每天临床读片以及举办的x线诊断学习班中收集的。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骨与关节、颅脑、五官、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疾病诊断问题。根据我们的认识水平,并参考了一定文献回答书中的问题,因此不象教科书那样系统完整。本书对象主要是从事放射专业的住院医师。
由于我们理论水平不高,经验有限,回答这些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肯定是不够的,可能有不少错误,请同道们批评指正。
本书中的插图由周大桂同志协助绘制,特在此致谢。
编者
1990年4月
目 录
一、呼吸系统
1、如何避免把一些胸部正常影像误认为病变?
2、胸部高电压摄片适用于那些情况?
3、分析胸部体层摄影片时应注意哪些技术问题?
4、作气管-支气管冠状面体层摄影时,如何根据基础层的x线所见判断向前或向后取层?
5、在气管-支气管冠状面体层摄影片上有哪些影像容易被误认为病变?
6、怎样理解胸部x线照片发现病变的限度?
7、胸部病变的x线检查常用哪些体位?
8、为了鉴别诊断,在胸部透视时可让病人做那些动作?
9、什么是气管后腔?
10、如何认识正常肺门阴影?
11、如何分析肺门阴影增大?
12、报告“肺纹理增强”说明什么问题?
13、如何在胸部正位片上发现肺门淋巴结增大?
14、如何在胸部侧位片上发现几组常见的淋巴结增大?
15、怎样在斜位支气管体层片上观察淋巴结肿大?
16、在ct诊断中如何发现纵隔淋巴结增大?
17、怎样判断横膈运动是否正常?
18、判断纵隔是否增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9、如何对待肺部x线检查的既往材料?
20、如何把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与胸部x线表现结合起来分析问题?
21、某些胸部x线表现和气短有什么关系?
22、咯血常见于那些呼吸系统疾病?
23、胸部ct检查对咯血病人的诊断有何价值?
24、新生儿呼吸困难在胸片上可发现哪些变化?
25、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进行胸部x线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26、x线检查可以诊断“支气管感染”吗?
27、弥漫性细致气管炎患儿进行胸部x线检查能发现病变吗?
28、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通气障碍会引起哪些肺部x线改变?
29、在胸片上未发现异常就不可能是气管、支气管异物吗?
30、支气管内异物的x线表现与异物落入的时间有关系吗?
31、仅从x线影像能区分开是哪一种细菌引起的肺炎吗?
32、间质性肺炎和肺泡性肺炎在x线上有何表现?
33、在大叶肺炎的x线诊断中容易出现哪些错误?
34、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有哪些x线表现?
35、小儿病毒性肺炎在x线上有何表现?
36、非典型肺炎就是肺炎支原体肺炎吗?
37、过敏性肺炎有哪些x线特征?
38、阻塞性肺炎在x线上有何表现?
39、什么是机遇性肺炎?
40、何谓慢性肺炎?
41、肺纹理增强是小儿肺炎的早期征象吗?
42、怎样在x线片上发现新生儿、婴儿肺炎病灶?
43、老年肺炎有什么特点?
44、肺大泡可见于哪些情况?
45、肺炎为什么会合并肺不张?
46、肺炎的哪些x线表现容易误诊?
47、支气管内膜结核在胸片上有何表现?
48、在胸片上哪几种表现的肺结核容易误诊为其它疾病?
49、肺结核灶附近出现浸润阴影可以诊断肺结核继发感染吗?
50、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在x线片上出现阴影以及经治疗发生变化各需多长时间?
51、不典型抗酸杆菌引起的肺部病变在x线片上有和特点?
52、可以根据x线所见判断肺癌的组织类型吗?
53、早期肺癌在x线上有何表现?
54、胸部ct检查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何价值?
55、肺癌所致的大叶肺不张在出现大片阴影之前可有什么样的异常阴影?
56、什么纵隔型肺癌?
57、发生在肺段支气管的肺癌有哪些x线表现?
58、对发生在下叶背支支气管的肺癌病人为什么要重视观察较大支气管?
59、在肺癌的发展过程中,应如何解释从肺段阴影到团块阴影这一演变过程?
60、肺段阻塞型肺炎(或肺不张)一定是肺癌的早期表现吗?
61、周围型肺癌瘤灶外形的病理特征在x线上能够反映出来吗?
62、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中应该怎样看待典型征象?
63、周围型肺癌所形成的空洞有何特点?
64、孤立肺转移瘤的球形病灶形态与原发周围型肺癌的病灶形态有何区别?
65、消化系统肿瘤肺转移的x线影像有何表现?
66、怎样分析肺部病灶体层摄影片?
67、肺癌为什么容易引起左侧声带麻痹?
68、肺<
作者:
zhongguolong518
时间:
2006-7-13 16:48
标题:
回复:无私奉献:x线诊断问答
这本书我想的家大部分都看过感谢realzyc战友把提问上传,望大家查书或抄原著回答问题使大家
温故而知新。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7-14 19:58
标题:
11
1、如何避免把一些胸部正常影像误认为病变?
(一)正位 在正位胸片上有哪些正常阴影容易误认为病变?这个问题不少教科书已叙述过,在这里我们补充一些实例,以便从中吸取教训。例如:
(1)将患高热的女患者乳房误诊为大叶肺炎,将肿瘤患者的乳头诊断位肿瘤肺转移。
(2)将肋骨前端分叉畸形误诊位肺炎,将肋骨骨桥误诊为病灶,将胸骨柄误诊为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将胸骨上骨、胸骨旁骨误认为结核病灶,将锁骨化骨点误认为骨软骨瘤,将锁骨菱形窝误认为锁骨结核、骨髓炎或其他病变。
(3)将正常肺门血管影误诊位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将右心膈角正常纹理误诊为支气管感染或肺炎。
(4)将心包脂肪垫误诊为肺炎。
(5)将老年人肋膈角顿误诊为胸膜粘连。
(6)将横位心误诊为心影增大,将主动脉弓延长弯曲误诊为主动脉瘤。
(二)侧位 在胸部侧为片上,由于左右两侧的各种结构互相重叠,形成的影像比较复杂。如不认真观察,有些正常影像易被误认为病变。例如:
(1)肋骨或钙化的肋软骨与胸骨重叠,易被误认为胸骨破坏。
(2)胸廓前壁的软组织投影易被误认为胸膜病变及纵隔病变。如胸锁关节后方显示的胸壁正常软组织投影易被误认为胸膜增厚或胸内甲状腺肿;在胸骨下部后方的正常软组织投影易被误认为胸膜增厚或心包囊肿。
(3)肩胛带肌、胸背肌阴影与上纵隔阴影重叠,易被误认为纵隔肿物。但上述肌肉与纵隔的重叠阴影无清晰明确的轮廓,借此点可与纵隔肿物鉴别。
(4)头、臂血管阴影的走行方向与气管方向一致,在气管的前方更为明显,易被误认为气管旁淋巴结增大,鉴别时应重视与胸部正位片对照观察。
(5)女性乳房影与心影重叠时,易被误认为心影增大。亦可将乳房重叠影误认为时心包囊肿。
(6)在心影后方,两下肺动脉及肺静脉重叠阴影易被误认为肺内病变。
(7)老年人的右叶间动脉投影易被误认为肿瘤。
(8)两侧肋椎关节重叠阴影易被误认为球形病灶。
(9)一侧横膈与心影重叠,易被误认为叶间包裹性积液及中叶病变。
(10)升主动脉和肺动脉重叠出密度较高,易被误认为肿块。
若想在诊断工作中避免这些错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无论是通过胸部透视还是拍胸片进行诊断,都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必须有科学的态度。透视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如做好眼睛的暗适应、请病人脱去棉衣等等,否则可造成误诊。必须用质量合格的胸片进行诊断,不合格的胸片常能导致误诊。
(2)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照片与透视各有优缺点,不能认为照片一律比透视好。在应用时应发挥其所长,避其所短。我们感到,如能在透视下利用各种体位认真观察,上述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3)熟悉胸部正常表现:应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不同年龄、不同体型、不同性别以及在不同体位下的胸部正常影像。
(4)x线检查与临床密切联系:我们主张在准确的认识x线影像的基础上密切联系临床。一方面要防止以影论影,忽视临床表现;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牵强附会,失去x线检查的客观性。
2、胸部高电压摄片适用于那些情况?
高电压摄片通常指摄片时使用100kv以上的电压。高电压摄片曝光时间短,病人接受x线量小(有人经试验证明,用130kv摄胸片时,病人接受的x限量仅为用80kv摄胸片时的1/10),特别是在诊断方面比低千伏摄片有许多优点。例如:
(1)由于高电压胸片减少了肋骨与肺的对比,而对肺血管和肺的对比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在高电压照片上肺内病变被肋骨掩盖的情况大为减少,而肺血管的影像显示得更为清晰。此外,由于胸大积及乳房显影较淡,对于观察肺内病变的干扰大为减少。
(2)在高电压胸片上,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支气管显示较为清楚。
(3)对于多种结构互相重叠的部分,高电压胸片常能较清楚的显示各种结构的层次和轮廓,如纵隔及肺门内的不同结构、与心影重叠的肺内病变等在高电压胸片上均较常规胸片看得清楚。
根据上述优点,高电压胸片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观察肺部病变的形态:高电压胸片对于观察肺部片状阴影中有无肿块、空腔和钙化等结构,常有很大帮助。
(2)观察支气管情况:疑肺内有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时,高电压胸片可进一步观察大气管有无狭窄或截断。
(3)观察纵隔肿瘤及心血管疾病:高电压胸片对于观察纵隔肿瘤的轮廓和形态,与主动脉的关系以及对于观察某些心血管疾病(如观察动脉导管未闭时的漏斗征)有帮助。
(4)观察胸壁情况: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时可用高电压胸片观察胸膜上有无结节阴影及肋骨有无破坏。
此外还应注意,需观察的部位不同时,摄高电压胸片所用的毫安秒也不完全一致。例如:用相同的电压拍摄要重点观察肺内病灶与要重点观察纵隔肿瘤的高电压胸片所需的毫安秒是不同的。关于这一点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经验。
3、分析胸部体层摄影片时应注意哪些技术问题?
分析胸部体层照片与分析平片不同。球管摆角的大小、取层的厚度、球管移动的方向、曝光时间的长短等条件对x线影像均产生影响。
(1)体层的厚度与球管摆<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7-14 19:59
标题:
32
21、某些胸部x线表现和气短有什么关系?
呼吸困难是一个临床症状,这种病人常主诉“气不够用”,胸部检查可能发现一下变化。
(1)气管及较大支气管狭窄与阻塞:多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深而慢,多有高调喘鸣音,锁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部在吸气时常呈凹陷状态。这种情况可见于气管肿瘤和累及大支气管的支气管肺癌、甲状腺肿瘤等。在x线平片上有的可见纵隔肿块阴影,有时也可为正常,但在高电压胸片上或大气管体层片上可见气管狭窄或气管内软组织肿物。
(2)小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多呈呼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气的时间延长,可有哮鸣音,这种情况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气肿,在x线上可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强、肺透亮度增加、横膈下降且活动范围小及胸廓增大等。
(3)肺内广泛病变及胸膜病变:多表现为呼吸快而浅,这种情况可见于广泛的结核或肺炎、矽肺、肺间质纤维化、肺转移瘤、肺泡癌、肺内巨大肿瘤(平滑肌瘤、错构瘤等)、胸腔积液、胸膜肿瘤。在x线上可见阴影多样化,有斑片状、大片状、结节状、球形大肿块等,病变广泛,两肺弥漫性病变者常见。
(4)其他:纵隔和胸膜的巨大肿瘤可引起气短。胸腺病变,可表现为前上纵隔肿物,有重症肌无力时,肿物虽不大,也可有比较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有时近于窒息。
我们认为对于一个气短病人,在胸透之前要先做临床分析,对于重要部位要着重观察。
22、咯血常见于那些呼吸系统疾病?
一般把血液从气管、支气管以及肺部咳出称为咯血,x线检查在鉴别咯血的原因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咯血的特点是,常伴有咳嗽,血可混在泡沫或痰中,呈鲜红色,为碱性。病人通常有呼吸系统病变或心脏病,少数情况下咯血也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
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从胸部x线诊断出发,首先应了解那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引起咯血。有人统计,肺癌出现咯血者为29.5~31.9%,支气管扩张为22.7~26.5%,肺结核为57.8~73.0%,肺化脓症为4.2~9.0%,肺炎为3.0~4.2%(其中慢性肺炎比较常见,据我们统计占62.6%),各著者统计的数字可能会有差别。在主诉咯血各种原因中以肺结核、肺癌和支气管扩张为最常见。必须在询问病史和细心体检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用各种检查方法。
(1)肺结核:咯血量较大,问诊和体检是必要的,此外还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和痰细菌学检查。
(2)肺癌:咯血量小,问诊和体检同样是最主要的一项,还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痰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做支气管镜检查。
(3)支气管扩张:咯血量较大,胸部x线检查和支气管造影占重要地位。
x线检查应注意什么?
肺结核时咯血多见于空洞和继发支气管扩张,大量咯血时应注意有无空洞,有人统计咯血100ml以上的患者有空洞的占80%。
一般肺癌灶周围支气管动脉血管网较多,并向病灶内伸进,因而组织坏死时容易引起咯血。肺癌时咯血量较少,有时甚至不足以引起患者重视。已有咯血症状者经x线检查可以正常,也可发现肿块、肺门淋巴结增大或肺不张。
支气管扩张所致咯血一般来自粘膜下支气管动脉系毛细血管,大量咯血原因是支气管动脉的血管增生、扩张、迂曲,与肺动脉支吻合间发生动脉瘤破裂,咯血量较大。胸部普通x线检查可无疑常发现,或只见肺纹理增强,有时可见典型蜂窝影像,支气管造影是确诊方法。
主诉咯血而胸片为阴性时有哪些可能?我们认为最常见的为肺癌和支气管扩张。发现阳性变化时要思考胸部表现是否可以解释咯血,有时因把肺部不重要的变化误解为咯血的原因而误诊,那种简单地认为肺部无异常发现又有咯血者就是支气管扩张是不够全面的。我们曾遇到过这样的病例,病人反复大量咯血,但胸部平片、支气管造影、ct检查等均未见异常,手术证实为血管瘤。
最后必须指出,虽然咯血由于气管、支气管及肺出血所致,但并不仅仅见于呼吸系统疾患,例如二尖瓣狭窄也可导致咯血,某些少见病变也可引起咯血,所以在解释咯血与胸部x线所见的关系时必须了解病人的全面情况。
23、胸部ct检查对咯血病人的诊断有何价值?
咯血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以咯血为主诉到医院就医者不少。针对咯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胸片、血管造影、支气管造影、核素及ct等),胸片是基本的检查方法。近年来,ct的应用日趋广泛,ct对咯血病人的诊断有何价值呢?据统计,常规胸片检查可确定出血源的占65.4%,胸部ct检查可确定出血源者占88.5%。46.9%的ct受检者获得了关于咯血的进一步资料。近来还有人报导了ct检查诊断支气管扩张的经验。
我们认为,胸部ct检查在发现病灶和观察病变形态方面是普通x线检查的重要补充。当胸片、体层摄影、支气管造影、ct等检查方法均未能发现咯血原因时,支气管动脉造影往往对诊断有帮助。
24、新生儿呼吸困难在胸片上可发现哪些变化?
引起新生儿呼吸困难最常见的疾病是肺炎,因此在观察呼吸困难患儿的胸片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找肺炎病灶。
事实上,引起新生儿呼吸困难的疾病很多,除肺炎之外,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7-14 20:00
51、不典型抗酸杆菌引起的肺部病变在x线片上有和特点?
不少作者研究过不典型抗酸杆菌引起的肺部病变的x线表现,一致认为有如下特点:1、多发生在两上叶;2、薄壁空洞多见;3、支气管播散灶少见;4、结节病变少见;5、胸膜反应少见;6、看不到钙化。据文献报告,不典型抗酸杆菌引起的肺部病变表现为空洞者占76.3%,其中薄壁空洞占63.3%,这比一般结核的空洞发生率要高。表现为弥漫播散结节者易发生在中叶和舌叶为主。还有以支气管扩张为主要表现的病变。病变初期为从胸膜向肺野走行的线性或索状阴影。肺大泡和胸膜肥厚也不算少见。不典型抗酸杆菌引起的肺部病变进展缓慢,从初期变化到形成空洞的时间较长者居多,其中有半数在2~4年之间。不典型抗酸杆菌引起的肺部病变的诊断往往需要临床、x线和细菌学检查互相结合,无疑x线检查能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52、可以根据x线所见判断肺癌的组织类型吗?
由于不同组织类型的肺癌的治疗和预后不同,判断肺癌的组织类型有重要价值。我们的x线与病理对照研究表明,判断中央型肺癌组织类型的正确率可达66%,其中鳞癌为70%;判断周围型肺癌组织类型的正确率为51%,其中鳞癌为60%,腺癌为54%。可见,根据x线所见判断肺癌的组织类型是可能的,但有一定的限度。
不同组织类型的x线所见有何区别呢?
(一)中央型肺癌 中央型肺癌可分为管内型、管壁型和管外型。管内型肺癌的肿块主要位于支气管腔内,其中大多数为鳞癌,在x线上有时可见支气管腔内有息肉状肿块。管壁型肺癌的癌组织在支气管壁内浸润,使之明显增厚,并可形成肿块。此型既可以是鳞癌,又可以是小细胞癌,二者的区别是:1、鳞癌常常是肺叶和肺段支气管均受累,而小细胞癌常常是仅肺段支气管受累;2、小细胞癌引起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转移的机会较鳞癌为多。管外型肺癌肿块主要在支气管外生长,肿块多呈椭圆形,其长轴与支气管的长轴一致。此型中以小细胞癌占大多数。此外,鳞癌引起支气管狭窄时,狭窄段形状多不规则;引起支气管梗阻时,梗阻端多为突发截断。鳞癌常引起较明显的肺内阻塞性变化。与此相反,小细胞癌引起支气管狭窄时,狭窄段常常细而长,比较规则;引起支气管梗阻时,梗阻端常呈锥形。小细胞癌引起肺内阻塞性变化的机会较鳞癌为少。
根据x线征象判断中央型肺癌组织类型的要点可归纳如下:
1、中央型肺癌以鳞癌和小细胞癌为主,腺癌和大细胞癌均少见;
2、中央管内型多为鳞癌;
3、中央管外型多为小细胞癌;
4、中央管壁型肺癌同时累计肺叶和肺段支气管,支气管呈不规则狭窄或突发截断,肺内阻塞变化较明显时,以鳞癌多见;
5、中央管壁型肺癌仅累及肺段支气管,纵隔和肺门淋巴结增大,支气管呈规则狭窄或锥形梗阻,肺内阻塞变化轻或无阻塞变化时,以小细胞癌多见。
(二)周围型肺癌 在周围型肺癌中,肺炎样肺癌(无论是限局性的还是弥漫性的)多为腺癌或肺泡细胞癌。在x线上表现为边界模糊的片状阴影,可以是弥漫性的,亦可仅腺局于一个肺叶或一个肺段。在其余的周围型肺癌中,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的特点不明显。周围型腺癌和周围型鳞癌的主要区别在于:1、在直径小于3cm的肿块中,以腺癌多见;在直径大于6cm的肿块中,以鳞癌多见;2、在肿块中出现空洞者以鳞癌多见;肿块中存在多数小透明区者以腺癌多见;3、肿块边缘模糊者以腺癌多见;4、肿块周围有胸膜凹陷征者以腺癌多见;5、周围型肿块累及第三级支气管(即肺段支气管)者,以鳞癌多见。
根据x线征象判断周围型肺癌组织类型的要点可归纳如下:
1、肺炎型肺癌多为腺癌或肺泡细胞癌;
2、肿块直径小于3cm,肿块中可见多数小透明区、伴有胸膜凹陷征且边缘较模糊者以腺癌多见;
3、肿块直径大于6cm,累及第三级支气管,肿块中有空洞且边缘较清楚者,以鳞癌多见;
4、周围型小细胞癌和周围型大细胞癌缺少特征。
53、早期肺癌在x线上有何表现?
早期肺癌的中央型可分为管内型、管壁型和管外型。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查痰找癌细胞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具有重要意义,但x线检查常可提供发现早期肺癌的依据。其x线表现为肺段或肺叶阴影。可逐渐发展,也可在同一个部位反复出现。在病理上为肺不张或阻塞型肺炎,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支气管体层可发现肺段或肺叶支气管狭窄或梗阻。当胸部x线检查正常,查痰找到细胞时,可诊断为隐形肺癌,也是早期肺癌表现。
周围型肺癌是指病灶直径2cm或小于2cm者,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在x线上可分为结节型、浸润型及空洞型。绝大多数为结节型,其具有特征性的表现为孤立结节,有分叶,边缘毛刺,肿瘤阴影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小透明区(小泡征),肿瘤阴影于胸膜之间可出现线性或幕状阴影,称此为胸膜凹陷;浸润型x线表现呈无特征性的边缘模糊阴影;空洞型在x线上表现为壁厚薄不均匀之小空洞,其边缘可有分叶。
54、胸部ct检查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何价值?
自从ct检查在临床上应用以来,胸部ct检查对肺内结节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引起了不少著者的重视。sieglman氏用ct<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7-14 20:01
101、仰卧位胸片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有价值吗?
立位透视和胸片是诊断胸腔积液的常用方法,肺底积液则常用卧位透视或拍片的方法进行诊断。那么,对于不能站立的病人,仰卧位胸片对于胸腔积液的诊断有价值吗?据文献报导,仰卧位胸片对于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为67%。胸腔积液在仰卧位胸片上表现为一侧肺密度增加,横膈失去正常时的清楚边缘,膈角模糊,一侧横膈升高,下叶肺纹理减少,水平裂显著,有时可见肺尖帽。在一般情况下,肋膈角模糊是胸腔积液的重要x线征象。而一侧肺野密度增加及横膈边缘模糊是较有价值的x线征象。此外还应注意,仰卧位胸片正常并不能除外胸腔积液。
102、仅根据x征象可以鉴别胸水的性质吗?
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有感染(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wegener氏肉芽肿)、肿瘤(肺癌、恶性淋巴瘤、间皮瘤、骨髓瘤)、血栓、心血管疾病(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奇静脉及上腔静脉梗阻)、外伤及其他(石棉肺、结节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粘液水肿、肾积水、家族性反复发作浆膜炎、尿毒症胸膜炎)。由此可见,胸水x线征没有特异性,常常需要结合临床情况确诊。
在日常x线诊断工作中,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鉴别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肿瘤(肺癌、转移瘤、恶性淋巴瘤、间皮瘤)以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胸水。特别是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的鉴别非常常见。实践表明,可以依靠恶性肿瘤直接征象(如胸膜上的肿块结节、肋骨破坏)进行鉴别的机会并不多,但我们看到一些其它x线征象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价值。如:1、胸膜增厚进展较快而明显;2、胸廓及脊柱变形严重;3、胸腔积液存在时间较长而不形成包裹。
在胸水的鉴别诊断方面,ct和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胸膜结节。当仍不能确诊时,常不得不依靠活检进行鉴别。值得提出的是,即使活检未发现肿瘤,也不能完全否定肿瘤的可能性。根据临床症状和过程进行鉴别也很重要。在抗痨治疗的过程中病变仍继续发展、剧烈的胸疼常提示恶性病变。
103、从胸膜炎到胸膜肥厚在病理上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在胸部透视时发现胸腔积液和胸膜肥厚的机会不算少,从胸膜炎到胸膜肥厚在病理上经过什么样的变化呢?有人根据动物实验将这种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致害物侵袭24小时之内,上皮发生破坏,胸膜下组织肿胀,纤维生长,这三者被认为是致害物侵袭的直接结果。
第二阶段:血管形成期。大量类纤维母细胞出现,上皮细胞和间质均发生变化,吞噬细胞吞噬纤维素,经10~14天纤维素可完全消失,胸膜肿胀肥厚,细胞成分主要形成脉管细胞进而形成血管,15天后其中残留的真正动静脉比周围组织血管内压低,于是出现管腔闭塞,脉管形成细胞变成纤维形成细胞进而形成硬化组织。
第三阶段:发生在第二阶段后10天,即纤维形成期。纤维化由浅层发展到深层,全过程即从上皮细胞破坏,胸膜下组织肿胀,血管形成到纤维形成需要30天左右时间。
我们在x线上往往只能看到渗出变化和胸膜增厚粘连变化,但实际上这个过程的病理变化要比x线所见细致的多。那种一见胸膜增厚阴影统统认为是治愈变化的看法是不够全面的,应结合临床表现提出诊断。
104、为什么在胸膜增厚的底地上肺纹理有时比健侧显强?
大家知道,在结核性胸膜增厚,或卧位观察少量胸腔积液时,患侧肺野的透明度较低。我们发现在这种情况下患侧肺纹理比对侧显强,在体层摄影片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们考虑这可能于胸膜增厚和胸腔积液使患侧吸收x线较多有关,因为患侧吸收x线比健侧要多些。给人们的印象好像是肺纹理增强,实际上并非增强。这犹如照胸片条件稍低时肺纹理显得较重一样。
当发现这种情况时,应注意与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恶性淋巴瘤)所形成的索条状阴影相鉴别。有些肺癌病例在肺门旁可见阳光状索条阴影,恶性淋巴瘤向肺内浸润时也可呈不规则索条状阴影,而且二者均可伴有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这两种情况就需要与结核性胸膜病变所至的“肺纹理显强”鉴别,不应把结核性胸膜病变所至的“肺纹理显强”无根据的解释为恶性征。鉴别时应充分了解病史和检查材料。必要时可抽胸水化验检查。
105、如何计算气胸时肺被压缩的程度?
发生气胸后,大致计算肺被气体压缩的程度对临床有一定意义。kircher氏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法,即:
肺被压缩的比率=(患侧胸廓面积-患侧肺的面积)/患侧胸廓面积x100%=(ab-a`b`)/abx100%
显然,这个公式只是一个近似的计算方法。用这个方法计算,当胸腔内气带宽度相当于患侧胸廓宽度1/4时,肺被压缩大约35%左右;当胸腔内气带宽度相当于患侧胸廓宽度1/3时,肺被压缩约50%左右,当胸腔内气带宽度相当于患侧胸廓宽度1/2时,肺被压缩约65%左右。由于胸廓形状的个体差异,上述数值在不同患者可有一定的差别。
106、气胸可以引起气腹吗?
我们曾与到一外伤病人,照片显示右侧气胸及气腹。由于气腹的存在,临床上又有腹膜炎体征,就认为有胃肠道穿孔并进行了急诊开腹探查,术中发现有肝破裂而无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7-14 20:03
151、在胸部侧位片上斜裂呈底向横膈的三角形阴影可见与哪些情况?
在侧位胸片上,斜裂呈底向横膈的三角形阴影可见于叶间积液和斜裂内脂肪存在。叶间积液的常见原因有结核和心功能不全,而斜裂内脂肪存在为正常表现。由于二者的性质完全不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gale氏等回顾分析了212例胸部ct材料,发现其中39例有程度不同的脂肪存在,发生在一侧或双侧斜裂内。
因为斜裂内脂肪组织和斜裂内积液在侧位胸片上均可表现为底向横膈,尖端向上的三角形阴影,仅根据这一x线表现去鉴别二者比较困难。参考有无胸强游离积液和临床情况常有助于这两者的鉴别。结核性叶间积液及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斜裂内叶间积液可与其他部位的叶间积液和胸腔游离积液并存,结核及心功能不全也都有其相应的临床症状。由于ct值可以分辨脂肪组织和液体,故ct对于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152、如何鉴别结核性胸膜炎和胸膜间皮瘤?
结核性胸膜炎和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borek氏等将弥漫性胸膜间皮瘤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渗出性胸膜炎,第二期为不均匀或板状胸膜增厚,第三期为肿瘤向周围器官蔓延,,引起肺组织皱缩变形及患侧胸廓塌陷。
第一期与结核性胸膜炎的不同点是胸膜腔内液体增加快。胸腔积液开始为浆液性渗出,以后很快变为血性。全身状态差,不发烧,患侧胸疼。抗痨治疗无效。应注意检查身体其余部位以除外转移。
第二期胸膜呈板状或结节状增厚。呈板状增厚时需与结核性胸膜炎鉴别。有人认为,大量胸腔积液而纵隔不移位,是胸膜间皮瘤的特征,也有人认为胸膜间皮瘤时抽出大量积液后纵隔位置无变化,而结核性胸膜炎看不到这些征象。在胸膜间皮瘤的第二期,肿瘤可侵及邻近的肺、胸比、纵隔和横膈。
第三期胸膜间皮瘤侵犯邻近器官及组织,并可有局部或远隔淋巴结转移,经血行可转移到对侧肺及其他脏器。这时和结核性胸膜炎鉴别比较容易。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就曾有过把胸膜间皮瘤误诊为胸膜肥厚、结核性胸膜炎的情况。我们感到在诊断中以下两点可供参考:1、临床症状:顽固胸痛为肿瘤侵犯肋间神经引起;咳嗽痰中带血为肿瘤侵及肺脏所至。此外还有喘及全身情况逐渐恶化,抗痨治疗无效,而且胸水增长较快;2、x线表现:沿胸壁发现结节阴影时对于胸膜间皮瘤的确诊很有帮助,有时并可见肋骨破坏,纵隔不移位不是诊断的唯一根据,因有时肿瘤引起的大量胸腔积液也可使纵隔向健侧移位。应该注意,当单凭x线影像鉴别比较困难时,必须把x线所见与临床表现结合起来,以下三点值得重视:1、x线上显示病变广泛而临床症状和全身状况较轻者常为结核性胸膜病变;2、结合性胸膜病变在抗结核治疗下其症状可有改善,x线上可见病变范围也缩小;3、胸腔穿刺对于诊断有帮助。
153、如何鉴别局限性胸膜病变与肺内病变?
这里所说的限局性胸膜病变系指包裹性胸腔积液、包裹性液气胸及限局性胸膜肥厚而言。这些病变有时在x线上可表现为以下几种形态:1、肺野内的圆形阴影,可有偏心“空洞”征象;2、环形阴影,类似肺内空洞;3、多发含液气空腔;4、片状阴影。如果对于上述几种形态观察不全面,或理解不正确,容易误诊为肺结核、肺包虫、肺脓肿、肺癌、肺炎等。在分析影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肺野内的圆形阴影:与肺内病变的区别是往往阴影的某一边(多为靠内侧的一边)清楚,而另一边较模糊。在切线位观察时,阴影的边缘与胸壁成钝角,靠胸壁的基底较宽,其附近可有胸膜增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胸膜病变,在体层上也可表现为“偏心空洞”征象。
(2)环形阴影:与肺内的厚壁空洞相似。其特点是腔较大,壁不规则,附近或同侧有胸膜增厚征象。正侧位片上,“空洞”的大小,形态不一致。
(3)多发含液气空腔:这种形态的限局性胸膜病变多位于中下野内,转动体位观察可见其靠近胸壁,腔壁外缘清晰,腔内的液平面变化较快。
(4)大片阴影:胸膜增厚也可在肺野内呈大片阴影,多位于下野,转动位观察,可证明其与肺叶肺段的分布不一致,切线位可见典型的带状胸膜增厚表现。
我们感到,限局性胸膜病变虽然有时在某一体位照片上可酷似肺内病变,但如转动体位多轴观察,特别是注意切线位观察,一般是可以鉴别的。
154、包裹性胸膜病变如何与横膈、纵隔及胸壁深层肿瘤鉴别?
包裹性胸膜病变除需与肺内疾病鉴别外,有时还需要与横膈、纵隔及胸壁深层肿瘤鉴别。如:
(1)包裹性胸膜炎表现为胸壁局限性单发或多发类圆型阴影时,容易误诊为胸膜间皮瘤或胸壁深层其它肿瘤;
(2)包裹性胸膜炎表现为靠近纵隔的半圆形阴影时,容易误诊为胸膜间皮瘤或纵隔肿瘤。
(3)包裹性胸膜炎表现为膈上半圆形阴影时,容易误诊为横膈肿瘤或膈膨出。
鉴别诊断时,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包裹性胸膜炎多发生在后胸壁和侧胸壁的下部,但肿物可发生于任何部位。
(2)包裹性胸膜炎单发多见,恶性胸壁深层肿瘤可为多发,但也可单发。
(3)包裹性胸膜炎可伴有液平面(即形成液气胸),肿瘤无此征象。
(4)包裹性胸膜<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7-14 20:04
201、选择性右心造影术用于哪些疾病?
选择性右心造影包括右心房造影和右心室造影。选择性右心房造影主要用于三尖瓣狭窄、三尖瓣闭锁和三尖瓣下移畸形。选择性右心室造影用于法乐氏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右心室双出口、艾森曼格综合征等在心室水平右向左分流的畸形,也用于右心室流出道狭窄、肺动脉狭窄和三尖瓣关闭不全等病变。
选择性右心造影使用6f、7f或8f导管,导管末端有端孔(或末端封闭)及2或6个侧孔。此种导管在加压注射时使造影剂从不同方向喷出,故注射速度快,导管摆动小。选择性右心房造影时,导管先端置于右心房中部。造影剂用量为40~45ml,注射压力为5~6kg/cm2,流率为15~18ml/s。儿童酌减。一般采用正、侧位投照。选择性右心室造影时导管先端置于右心室中部或流出道,造影剂量为40~60ml,注射压力为6~7kg/cm2,流率为15~20ml/s。儿童相应减少。取正、侧位投照或增用15~20°右前斜位。须注意勿使导管先端触及心壁,以免在高压注药时穿破心肌。
202、心血管造影常见哪些异常x线征象?
心血管造影可显示心脏和大血管内腔的形态、大小、位置、功能和血流方向。造影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即静脉心血管造影、心腔和大血管造影以及选择性内脏血管造影,根据不同需要选用。与心脏大血管有关的常见异常征象有:
(1)早期显影:这是异常分流的x线征象,分流的平面可不相同。主动脉-肺动脉平面的分流见于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心室平面的分流见于室间隔缺损、法乐氏四联症等,心房平面的分流见于房间隔缺损。
(2)延迟显影:这是排血受阻的x线征象,受阻部位可在瓣膜或左、右心室的流出道。右心瓣膜狭窄见于三尖瓣狭窄、ebstein畸形和肺动脉狭窄,左心瓣膜狭窄见于主动脉瓣狭窄等。瓣膜狭窄可伴有狭窄后扩张。心室流出道的狭窄常与瓣膜狭窄合并存在。
(3)逆流:这是瓣膜关闭不全的x线征象,表现为造影剂的逆流,可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关闭不全等。
(4)房、室腔增大:正常情况下,在前后位片上左右房和左室呈椭圆形,右室呈圆锥状;在侧位片上右房在心影中下方偏后,右室在心影前下放,左房在心影后上方,左室在右室后方,呈尖向下的三角形。当房、室腔增大时,增大的房、室影形状和大小均发生变化。右室增大时有时还可见梁柱影。
(5)肺动脉及其分支、主动脉及其分支和冠状动脉的狭窄及扩张。
203、继发性高血压病人应作哪些x线检查?
在临床上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对于治疗比较重要。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应作哪些x线检查呢?首先需要分析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继发性高血压可分为:
(1)肾性:①肾血管性(肾动脉狭窄);②肾实质性(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妊娠期肾病、肾囊肿、肾结核、肾发育不全、肿瘤);③肾周围性(肾周围炎、血肿);④尿路梗阻(上尿路结石、输尿管肿瘤压迫)。
(2)内分泌性:cushing氏综合征、原发醛固酮症、嗜铬细胞瘤。
(3)大血管性:大动脉缩窄症、大动脉炎。
(4)神经性:颅压升高、脑干损害。
针对上述原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需作如下x线检查:
(1)腹部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观察肾、输尿管区有无结石、肾影有无增大或缩小、肾影轮廓是否清楚及其他异常改变。
(2)腹膜后气造影:观察肾上腺大小和形态。
(3)腹主动脉造影:观察肾动脉、腹主动脉有无狭窄。
(4)颅骨平片:观察有无颅压增高和蝶鞍改变。
(5)ct检查、“b”形超声检查可观察肾实质及肾上腺改变,如大小、形态、密度等。
上述各种x线检查对于确定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无疑有重要作用,但必须根据临床资料有目的地选用,在鉴别诊断中结合临床和化验也是很重要的。
204、什么是假性动脉瘤?
动脉血管壁因某种原因破裂后可形成局部血肿。当血肿表层的机化形成纤维组织囊壁、并且囊腔与血管相通时称为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的常见原因有外伤和血管重建术后。此外,胰腺炎、白塞氏综合征、动脉硬化等也可引起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周围血管,也可以发生在胸、腹主动脉等大血管。在临床上常可触及搏动性肿块、闻及血管杂音。
经血管造影检查,假性动脉瘤充盈显示的大小与其实际大小可能不符合,因为腔内常有大量的血栓形成。显影的假性动脉瘤可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如果假性动脉瘤与血管间的通道被血块堵塞,假性动脉瘤则不显影。当假性动脉瘤显影时,以远的动脉可显影差或不显影此病可合并动静脉瘘。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
三、消化系统
205、腹部透视和腹部平片最常用于哪些情况?有何表现?
腹部透视和平片除可用于观察金属避孕环、胎儿位置和形态及误咽不透x线异物外,最常用于观察某些急腹症、血尿或腹部肿块。一般急腹症病人多先采用腹部透视,必要时再拍腹部平片进一步观察。由于腹部照片显示的影像较透视清楚,故观察腹部异常钙化和腹部实质性脏器时需照腹部平片。在分析腹部影像时应重视观察一下x先征象:
(1)肠管外异常气体:最常见者为膈下游离气体,多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所致。<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7-14 20:05
251.如何鉴别小肠的腔内器质性狭窄?
能引起小肠狭窄的原因有腔内的和腔外的、功能性的和器质性的,这里只谈一下小肠腔内器质性狭窄的鉴别。能引起小肠腔内器质性狭窄的常见病有结核、crohn氏病、良性肿瘤(腺瘤、肌瘤等)、癌、恶性淋巴瘤等。这些疾病所引起的肠管管腔狭窄和通过障碍在x线上表现很相似,因此作好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鉴别小肠腔内器质性狭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狭窄是单发还是多发:多发狭窄可见于克隆氏病、结核、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等。单发狭窄可见于癌、良性肿瘤、结核、crohn氏病、肉瘤等,以癌和良性肿瘤多见。
(2)狭窄发生的部位:癌好发生在空肠,肉瘤好发生在回肠,转移瘤好发生在屈氏韧带附近,恶性淋巴瘤发生在回肠比空肠多,结核、crohn氏病好发生在回盲部。
(3)病变形态:环形狭窄可见于癌、克隆氏病和结核。癌瘤时肠管较僵硬,恶性淋巴瘤引起的肠管管腔狭窄较轻。充盈缺损征象可见于癌、恶性淋巴瘤和良性肿瘤,有龛影者可见于平滑肌肉瘤和恶性淋巴瘤。
还应指出,进行鉴别诊断时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如果仅凭x线征象而不结合临床,鉴别诊断常会发生困难。
252.回盲瓣异常见于哪些疾病?
回盲瓣由两个组成,瓣膜呈半月形状,位与大肠内,垂直于肠管的长轴。根据文献报道,回盲瓣位于后内区者占85%,位于后区者占10%,位于外区者占1%,不能定位者为4%。在x线上,回盲瓣的厚度为1.2~2.5cm,超过2.5cm者应视为病变。
回盲瓣的病变可表现为回盲瓣增厚。在能引起回盲瓣异常的疾病中,良性病变比恶性肿瘤多,可见于阑尾及其周围组织炎症、结核、克隆氏病、阿米巴性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回盲瓣脂肪瘤病、特发性回盲瓣炎等。边缘不正或边缘不清是恶性征象,借此可与良性病变鉴别。
253.钡灌肠能引起肠穿孔吗?
钡灌肠可以引起结肠穿孔,这是一种少见但很严重的情况。根据近年文献报告,其发生率在1/12000导1/40000。穿孔可发生在钡灌肠的当时,也可发生在钡灌肠以后(有报告在钡灌肠后24小时发生)。穿孔后,钡剂及肠内容物可进入腹膜腔内或在腹膜外,前者常引起突然而严重的疼痛与休克,而后者在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如不熟悉其x线表现可以延误诊断。
为了防止钡灌肠引起肠穿孔,首先,在检查前必须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病人的一些特殊情况如肠坏死、先天发育异常、老年人大肠萎缩性改变,曾大量应用激素等均易引起肠穿孔。其次,操作要轻巧合理,操作不当是引起穿孔的主要原因。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不恰当地使用带囊的导管(foley氏管),有人认为,在已行结肠造瘘术的病人最好不要使用foley氏管。此外,钡灌肠的压力不能过高,在肠套叠复位时尤应注意掌握适当的压力,如改用气钡灌肠复位,就可以避免万一发生结肠穿孔时钡剂溢至腹腔内。
254.结肠非特异性炎症和结肠癌为什么有时不好鉴别?
一般来说结肠癌对于结肠组织破坏明显而结缔组织反应较轻,常形成肿块。结肠非特异性炎症一般无肿块,组织破坏较结肠癌轻微且浅表,而结缔组织反应较重。作为这些病理变化的反映,它们的x线表现也不相同,据此可以鉴别结肠非特异性炎症和结肠癌。但是在少数情况下,结肠癌呈浸润性生长,肠壁增厚、肠管短缩、不形成肿块,容易误诊为结肠非特异性炎症;非特异性炎症侵犯肠管全层形成较大肿块时又容易误诊为结肠癌。应如何鉴别结肠非特异性炎症和结肠癌呢?以下几点可供鉴别诊断时参考:①结肠癌时粘膜皱襞为不规则破坏,而结肠非特异性炎症的粘膜皱襞则为息肉或溃疡改变;②结肠癌的病变范围较非特异新型炎症限局;③结肠癌时腹部肿块与x线上粘膜皱襞改变的范围一致,非特异性炎症时粘膜皱襞改变的范围远较腹部肿块的范围广泛。孤立的把肿块和肠管短缩作为鉴别诊断的根据可发生诊断错误。
255.为什么乙状结肠结核容易误诊为肿瘤?
乙状结肠癌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发生在乙状结肠的结核比较少见,故在乙状结肠发现管腔狭窄性病变时容易首先考到癌瘤。根据我们的观察,乙状结肠结核可有以下几种表现:①在平片上可见结肠普遍胀气;②造影时可见肠管环形狭窄或偏心不规则狭窄;③粘膜皱襞破坏变形或呈息肉样变化;④肠管移动性受限,并可触到肿块;⑤病变范围有时比较限局。可见,在x线上鉴别乙状结肠癌和乙状结肠结核确实比较困难。当乙状结肠癌与结核鉴别困难时,应作乙状结肠镜检查。
256.回盲部炎症(结核、局限性肠炎)与肠癌应如何鉴别?
回盲部淋巴组织丰富,是结核和局限性肠炎的好发部位,二者均可同时侵犯盲肠和回肠末端。少数回盲部肠癌也能侵及盲肠和回肠末端。因此回盲部炎症和肠癌的鉴别诊断成为x线诊断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
炎症和癌在病理上根本不同,其x线表现也不相同。回盲部肠癌以胶样癌较常见,癌体大,易溃烂,粘膜皱襞破坏和充盈缺损是其特征性x线表现。而结核的病变为粘膜层的溃疡,也可主要为粘膜下层的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局限性肠炎的病理变化和增殖型结核相似,这两个疾病易使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和短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7-14 20:06
301、什么是肱骨上髁炎?
肘关节伸展时如反复作旋内或旋外运动,可引起肘关节的外方、特别是肱骨外上髁部位的疼痛,这种情况称为肱骨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也叫“网球肘”。
有人认为肱骨上髁炎是外伤性的骨膜炎,还有人认为是伸肌腱在外上髁附着处的损伤或断裂,亦可由于皮下及深部滑囊炎而引起疼痛。肱骨上髁炎在x线上可有以下几种表现:
(1)x线上无异常所见。
(2)肌腱或滑囊钙化:有时在肱骨外上髁旁软组织内可见钙化影。如不认识,可误诊为骨折。
(3)限局性骨膜炎:于肱骨外上髁处可见密度增高影。
302、肱骨滑车骨折为什么容易误诊?
肱骨滑车骨折为肘关节内骨折,比较少见,从滑车断下的骨折片可向肱骨后上方或前上方移位。对其x线表现不熟悉可导致误诊。这是因为在骨折的x线诊断中,一般的习惯是除注意观察骨折片外,还要寻找被撕下骨片的骨端。滑车骨折多系滑车的一部分断下,由于投影关系,在肘关节照片上,特别是正位片上常不易发现滑车的骨折痕迹。由于找不到骨折的痕迹,虽然在照片上发现了断下的骨片,常搞不清骨片是从哪一部断下的,甚至把断下的滑车骨折片误认为是软组织钙化。
为了减少误诊,在诊断肱骨滑车骨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滑车骨折有明确急性外伤史,临床检查可见发现肘关节明显肿胀,肘关节处于不完全的伸展位,活动受限,并有明显疼痛。
(2)滑车骨折片可向后上方或前上方错位,骨折片长径与肱骨干近似平行,仔细观察可发现骨折片的某一面有滑车的形态,并有骨纹结构。而软组织内钙化的位置则与此不同,无一定规律,可呈各种形状,无骨纹结构。
(3)如疑为滑车骨折,应在侧位片上寻找肱骨骨折断端,必要时还可采用斜位照片,此时根据骨折片形状和密度易与钙化鉴别。
303、鹰嘴滑囊炎有哪些x线表现?
鹰嘴滑囊位于鹰嘴突与皮肤之间,创伤和 经常磨擦是其发炎的原因。由于多发生于矿工,所以常称之为“矿工肘”。根据临床表现,诊断鹰嘴滑囊炎并不困难。有时为了观察有无骨折线或除外其他疾病而拍肘关节正侧位片。鹰嘴滑囊炎在肘关节侧位像上的表现为:1、鹰嘴滑囊部位肿大的软组织阴影,在不同病例,肿胀的程度不同;2、鹰嘴滑囊的钙化,可呈各种形状,大小亦不相同。鹰嘴滑囊的特有解剖部位出现软组织肿胀和钙化是x线诊断鹰嘴滑囊炎的主要根据。
304、如何认识桡骨小头脱位?
肘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及桡尺近侧关节共同构成,三关节同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关节囊的前后松弛薄弱,尤以后部更著。两侧有桡侧副韧带及尺侧副韧带加强。因此肘关节脱位时最常发生的是后脱位。桡尺骨的连接在近侧是由桡骨小头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上端外侧关节面构成。桡骨环状韧带环绕于桡骨小头的环状关节面并附着于尺骨,使桡尺骨紧密相连。四岁以下小儿因桡骨小头发育不全,环状韧带松弛,故常发生桡骨小头脱位。因尺骨上端与桡骨小头形成的关节面紧靠喙突下方,因此正位像上桡骨小头的关节面略低于喙突,小儿更低些(因桡骨小头未化骨)。侧位像上桡骨小头大部与喙突重叠。
当桡骨小头发生脱位时,正位像可见桡骨小头关节面高于喙突,桡骨小头投影位置有变化。侧位见桡骨小头位于喙突前方,与喙突不重叠。观察桡骨小头脱位时还应注意有无桡骨小头骨折。
305、桡骨远端的骨骺线与骨折愈合后改变如何鉴别?
从生后10个月到2岁桡骨远端骨骺开始骨化,化骨点呈三角形,底向外,尖向内。随着年龄增长,化骨点逐渐增大,至8~10岁时骨骺部分的宽度可与干骺端的宽度近似。19岁至20岁干骺愈合,但尚能看到愈合痕迹,x线上表现为桡骨远端横行致密线,一般称之骨骺线。骨骺线的走行因人和中心线不同而略有差异,如果只认识骨骺线最常见的走行,在诊断时可将骨骺线误认为陈旧性骨折,这点应引起注意。干骺愈合后可借助骨骺线辨认骨骺形状。骨骺的大小因人和中心线不同而有差异,骨骺呈小三角形比大三角形更容易误诊为桡骨茎突陈旧性骨折。但骨骺线有一定形态,边缘整齐,桡骨茎突陈旧性骨折线不整齐。如注意以上的区别点,不致于把骨骺线误认为陈旧性骨折线。如鉴别实在困难,可拍对侧照片对比观察。至于其他形状陈旧性骨折其走行与骨骺线不相同,结合临床更易鉴别。
306、股骨颈骨折愈合过程中为什么骨痂不明显?
据统计,四肢骨折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指骨二周,掌骨、跖骨、肋骨三周,锁骨四周,前臂骨五周,肱骨、腓骨六周,肱骨颈、胫骨七周,股骨十周,股骨颈十二周。可见,股骨颈骨折是四肢骨折愈合最慢的部位。一般认为骨折后三个月不发生骨性愈合应视为异常。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看到股骨颈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不明显,这是为什么?有人认为其原因是:①股骨关节内部分缺少骨膜;②由于血管分布的特点,正常来自股骨颈侧的血管因骨折容易中断,从而使股骨头营养不良;③骨折愈合的有利条件是压迫力,而股骨颈骨折时断端因受垂直力作用,同时又受肌牵引力、截断力及旋转力的影响,不容易得到压迫力;④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
既然股骨颈骨折不容易形<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7-14 20:07
351、关节内游离体见于哪些疾病?
在x线照片上,骨性游离体能显影,但没有钙化的软骨或滑膜游离体则不能显影。绞锁是关节内游离体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时由于游离体嵌入关节间隙而发生剧烈疼痛,不能运动。关节内游离体见于骨性关节炎、关节内软骨骨瘤症、离断性骨软骨炎、骨折、神经性关节病、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其中以骨性关节炎、离断性骨软骨炎比较常见。
在x线诊断工作中首先应注意不要把子骨(例如膝关节的腓肠小骨)、各关节外软组织中钙化等误认为游离体。游离体的特征是在关节内可移位,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不一,有绞锁症状。
其次要鉴别是什么疾病引起的游离体。离断性骨软骨炎有游离体时,常在肱骨小头或股骨内髁十字韧带附着处见到骨质缺损;骨性关节炎时可见多关节面缘骨质增生,多见于大关节;关节内骨软骨瘤症比较少见,应把其他疾病除外才可诊断,此病以发生在膝关节或髋关节为常见,游离体多者可达100个以上,多为单关节疾病。
352、限局性骨硬化常见于哪些疾病?
当发现限局性骨性硬化区时,在鉴别诊断方面应注意区别骨岛、成骨转移、骨肉瘤、骨样骨瘤、骨瘤、骨髓炎、骨结核及陈旧性骨折等。
骨岛:常见于骨盆和肱骨上段,其它部位也可能出现骨岛。大者可长达3~4cm,甚至更大些。一般无临床症状,在少数病例骨岛可增大。边缘不清楚,放射状或毛刺样边缘是骨岛的特点。
成骨肉瘤:常见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好发生于青少年,增长迅速,可见针形骨膜增生或三角形骨膜反应。
骨样骨瘤:好发生于管状骨骨干,在临床上有隐痛或剧烈疼痛,于硬化区内可见小透明区。
成骨转移:见于前列腺癌、乳癌、胃癌及肺癌等的转移。好发生于脊椎和骨盆,病灶多发剧烈疼痛和发展较快是其特点。在x线上硬化灶不如骨岛密度高。
骨瘤:大多数突出于骨表面,因投影关系可在x线片上表现为限局性密度增高影,应利用不同体位照相,以观察硬化区是否突出于骨表面。
骨髓炎:某些慢性骨髓炎亦可表现为限局性骨质硬化,但较骨肿瘤及骨岛少见。此时应注意了解临床情况并在x线片上寻找有无骨感染的其他征象。
骨结核:治愈的骨结核可表现为骨内限局性硬化灶。
353、胫骨结节前方钙化见于哪些情况?
在日常x线诊断工作中有时于胫骨结节前方可见钙化或骨化阴影,其性质可能是髌韧带钙化,胫骨结节碎裂或胫骨前滑囊炎钙化,这些改变均可能和外伤有关。应如何鉴别者三种情况呢?我们认为需注意三点:
(1)钙化或骨化阴影的位置:首先要注意阴影和髌韧带的关系。髌韧带钙化多在髌韧带走行靠近胫骨结节处,髌韧带前方或后方钙化均可能为滑囊炎钙化,但比较少见。
(2)分析胫骨结节的变化:骨性关节炎或软组织外伤引起的髌韧带钙化多无胫骨结节变化;胫骨结节无菌坏死可有胫骨结节密度增高、碎裂,在胫骨结节无菌坏死恢复期,胫骨结节可以正常或畸形。
(3)有无附近软组织肿胀:胫骨结节发生无菌坏死时,其附近滑囊发炎,这是胫骨结节前软组织肿胀的原因,也是引起疼痛的原因。由此可见诊断无菌坏死时除注意胫骨结节的改变外,还应重视胫骨限局性软组织肿胀这一x线表现。
应提醒注意的是经验少的同志看到胫骨结节附近有小斑状骨性阴影往往怀疑撕脱骨折,而实际上此处不易发生骨折。
354、长管状骨骨皮质增厚及骨质硬化常见于哪些疾病?
长管状骨骨皮质增厚及骨质硬化可见于:①蜡油样骨病;②慢性硬化性骨髓炎;③婴儿骨皮质增殖症;④骨梅毒;⑤血管瘤;⑥肺性骨关节病;⑦下肢静脉曲张。此外文献报告网状细胞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尤文氏瘤、骨纤维异常增值症、霉菌性骨髓炎、一侧牙釉质骨硬化、疲劳骨折等也可有类似表现。
从x线影像出发,管状骨骨皮质增厚及骨质硬化可分为多骨及单骨两类:
(1)多骨:又可分为单侧多骨和非单侧多骨两类。①单侧多骨:可同时发生于一侧肋骨和一侧肢体,如同时累及一侧肋骨和上肢,也可同时发生于一侧股骨、胫腓骨及跖趾骨等。这种情况可见于蜡油样骨病;②非单侧多骨:可见于婴儿骨皮质增殖症、肺性骨关节病、下肢静脉曲张、梅毒等。
(2)单骨:可见于慢性硬化性骨髓炎、血管瘤、下肢静脉曲张、网状细胞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尤文氏肉瘤、骨纤维营养不良、霉菌性骨髓炎等。下面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介绍几种疾病。
蜡油样骨病:骨小梁为纤维组织浸润,骨髓为纤维组织代替,骨皮质增厚,骨膜增生及硬化。本病多发生于长管状骨及短管状骨的一侧,呈蜡油流注样。
婴儿骨皮质增殖症:多发生于不足五个月的婴儿。文献报告也有发生在4岁7个月、10岁、12岁、14岁及15岁小儿的病例。本病患者的长管状骨除骨骺及干骺端外骨皮质均增厚,颌骨、肩胛骨、髌骨、顶骨、额骨可见骨质硬化及增厚。病变可以发生在一侧,也可发生在双侧。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可有骨髓炎的病史及症状,也可不明显。长管状骨明显增生硬化。
血管瘤:软组织血管瘤可伴有骨皮质明显增厚和硬化,在软组织内可见环形钙化。
肺性骨关节病:管状骨骨膜增生颌皮质增厚多见,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7-14 20:08
401、分析蝶鞍的x线影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寻找蝶鞍:乳突小房气化范围大,影响观察蝶鞍时,应注意先找到斜坡,此时斜坡对于观察蝶鞍可起“指示”作用,借此可找到蝶鞍轮廓。
(2)蝶鞍大小:正常成人蝶鞍的前后径为7~16mm,平均约为11.7mm,深径为7~14mm,平均约9.5mm。可见,正常人的蝶鞍大小有一个范围。肿瘤到了一定大小才可引起蝶鞍大小和形状的变化。临床症状往往早于x线表现,有时临床症状已相当明显,x线上可仍无改变。在作诊断时不可机械地使用正常平均值,更不可以因x线检查阴性而否定垂体瘤地诊断。微小垂体瘤时,蝶鞍可正常。此外,分析蝶鞍是否增大应以平片为基础。在体层摄影片上,蝶鞍可比平片大得多,不要误认为是蝶鞍增大。
(3)蝶鞍底:分析蝶鞍骨质时,要注意鞍底骨质白线是否连续,是否清晰。一般来说鞍底可呈1mm左右清晰白线,白线不清晰可能由骨质疏松萎缩所致,不连续可表示破坏。我们认为,在蝶鞍标准侧位片上,双底现象是有病理意义的。如两底的形态很不一致,意义就更大。但体位不标准时则不能肯其临床意义。
(4)蝶鞍背:正常蝶鞍鞍背的变异很大,蝶窦气化良好时鞍背也可能很薄。因此在鉴别鞍背是否正常时应注意蝶鞍的大小、鞍背与斜坡的角度变化以及蝶窦气化情况等。
(5)蝶鞍内钙化:多见于垂体瘤钙化和虹吸动脉钙化。垂体瘤的钙化呈斑点状,虹吸动脉钙化呈条状。但应注意不要把骨嵴和其他部位钙化投影于蝶鞍内误认为是蝶鞍内钙化。
402、哪些原因可以引起蝶鞍增大?
引起蝶鞍增大常见的原因有垂体瘤、颅咽管瘤、颅内压增高、空泡蝶鞍、后组筛窦粘液囊肿、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迂曲等。那么在x线上怎样鉴别这些变化呢?
(1)鞍内肿瘤:垂体瘤是常见的鞍内肿瘤,颅咽管瘤、胆脂瘤等也可以位于鞍内。肿瘤的压迫可使蝶鞍增大,鞍底骨质吸收或呈双边,鞍背与枕骨斜坡成角,前床突移位或其下方骨质受侵蚀等。当发现上述表现时,若无颅内压增高,则98%为鞍内肿瘤;若临床上有双颞侧偏盲、垂体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的症状,则可诊断为垂体瘤。如果除有以上x线征象外,如还合并有鞍上或鞍内钙化,临床上又有垂体性侏儒,则常为颅咽管瘤。
(2)颅压增高:在成人中蝶鞍变化是颅内压增高的常见征象。据北京宣武医院统计,颅内压增高患者中约71~90%有蝶鞍变化,其中以骨质吸收为主,扩大变形较少见。吴恩惠氏统计了214例颅内压增高的病例,约20%的患者有蝶鞍增大。蝶鞍之增大以前后径明显,深径次之。如果既有蝶鞍增大,又有脑回压迹增多、增深,则颅内压增高之可能性较大。如以上两个x线征象出现在小儿,同时又有颅缝增宽,亦应考虑颅内压增高之可能。应该怎样解释颅压增高引起的蝶鞍变化呢?众所周知,任何原因产生的脑脊液循环通路障碍,均可引起脑脊液在脑室内和蜘蛛膜下腔内积液。有人认为第3脑室前部扩大,鞍内蜘蛛膜下腔扩大是导致蝶鞍改变的两个主要因素。鞍背上部破坏因第3脑室前部扩大所致,鞍内蜘蛛膜下腔扩大可引起蝶鞍扩大,鞍底骨皮质破坏。
(3)空泡蝶鞍:空泡蝶鞍近年来报导逐渐增多。1974年有人统计了323例空泡蝶鞍,多数人认为空泡蝶鞍系因鞍隔不完整或缺损时,鞍上的蛛网膜进入鞍内,以后蛛网膜下腔逐渐扩大,压迫垂体先组织使其变扁铁于鞍底,并致使蝶鞍扩大、变形或骨质吸收。也有人认为鞍内肿瘤经放疗或手术后,由于垂体供血不足,也可以引起空泡蝶鞍。空泡蝶鞍的增大以深径明显,呈球形,前后床突变直,若行气脑造影,可见鞍内有气体充盈,此点可区别于因其他原因引起之蝶鞍增大。
(4)后组筛窦粘液囊肿:后组筛窦粘液囊肿时,随着囊肿的增大,破坏了筛骨迷路及筛骨纸板,进而向后伸入蝶鞍,使其增大,前壁骨质破坏,极易误诊为鞍内肿瘤。此时如果我们注意筛窦的变化,如筛窦气泡间隔及筛骨纸板破坏消失,再结合临床症状有助诊断。行筛窦穿刺则可确诊。
403、x线平片检查对眩晕患者有何作用?
眩晕可分耳性眩晕(中耳炎、前庭炎、内耳炎、美尼尔氏病)、中枢性眩晕(神经系循环障碍、桥脑小脑角肿瘤或炎症、癫痫、外伤等)及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贫血、低血压等)。
x线检查常用于耳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鉴别诊断。鉴别听神经瘤等疾病时,常用的投照方法是枕位(汤氏位)和内耳道经眶位,有时以内耳道正位体层摄影补充观察。鉴别中枢性眩晕有时照颈椎正、侧、斜位片,为观察有无颈肋和横突过长,可照颈胸段正位片。这些检查的选择应以临床检查为基础。
美尼尔氏病:占耳性眩晕75%,有人认为本病是由于内淋巴积水,膜性迷路向外膨胀,引起听力障碍和眩晕。神经性耳聋、发作性眩晕及耳鸣是三个主要症状,一般x线检查无异常表现。
桥脑小脑角肿瘤:这个部位肿瘤多为神经纤维瘤。听力障碍、末梢性神经麻痹及同侧角膜反射消失是三个主要症状,在汤氏位,经眶位上可见内耳道扩大和骨质变化。
颈椎病: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部过度伸展、屈曲或回转时,椎动脉受压发生循环障碍,此时可产生眩晕。
前斜角肌及周围组织肥大、颈椎横突过长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6-7-14 20:11
终于都传上去了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6-7-14 23:42
太感动了,快喝杯茶,休息一下。[emb20][emb21][emb2]
作者:
anbo5502
时间:
2006-7-15 17:18
标题:
[原创]回复:无私奉献:x线诊断问答
以下是引用
jiajie在2006-7-14 15:42:00
的发言:
[br]太感动了,快喝杯茶,休息一下。[emb20][emb21][emb2]
作者:
rjg199343
时间:
2006-7-16 02:34
感谢realzyc战友上传《x线诊断问答》一书.
作者:
zhongguolong518
时间:
2006-7-16 18:29
很是感动,谢谢了!!!!!
作者:
一帆风顺
时间:
2006-7-16 19:31
辛苦了!多谢了!
作者:
LIMMM
时间:
2006-7-17 22:03
很好。
作者:
cefcmj
时间:
2006-7-19 16:45
谢谢realzyc战友!!
作者:
山野樵夫
时间:
2006-7-20 05:08
谢谢realzyc战友!辛苦了
作者:
xizhwa
时间:
2006-7-25 02:06
你的无私奉献,在下衷心感谢!
作者:
蓝海豚
时间:
2006-7-26 06:33
很好!还有100题呢?
作者:
夏明华
时间:
2006-7-27 01:36
为大家服务、辛苦了。
作者:
200150625
时间:
2006-7-30 04:47
真的辛苦了
我也全部下载了
谢谢
作者:
guandong
时间:
2006-8-1 03:55
好人会有好报!
作者:
半路出家
时间:
2006-8-3 04:53
谢谢,对于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初学者来说真是太有有了啊,谢谢啊,谢谢
作者:
枫叶
时间:
2006-8-3 07:50
这本书哪儿有买???????
作者:
华佗
时间:
2006-8-3 08:07
谢谢
作者:
shaxizhao
时间:
2006-8-4 05:37
太好啦,谢谢!!
作者:
shulongd
时间:
2006-8-5 23:12
万分感谢!
作者:
wzj893
时间:
2006-8-10 07:10
太感谢了,要落泪了,这得耽务你多少个不眠之夜,我一定打印出来,详细阅读。
谢谢realzyc战友!辛苦了!
作者:
ZH2975207
时间:
2006-8-11 07:15
非常感谢!!!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6-8-13 00:33
一声谢谢真是太不能表达我此刻的心情,看都要很长时间,何况是发,真是太了不起了,谢谢、谢谢您的“无私”。
作者:
3170338
时间:
2006-8-15 05:19
太让我长知识了,非常感谢。
作者:
xiaoniu
时间:
2006-8-16 05:55
标题:
回复:zt0060:无私奉献:x线诊断问答
我感动的说不出话了,休息一下,只好请你喝杯酒吧!!!
作者:
panjww
时间:
2006-8-17 06:49
太感谢了,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一定好好向你学习!
作者:
我爱影像
时间:
2006-9-14 02:05
谢谢realzyc战友!!
作者:
国王
时间:
2006-10-17 06:49
感动,谢谢,伟大
作者:
yanwenbin
时间:
2006-10-22 16:51
有这样的同仁‘
我还能说什么呢
除 了感谢我别无他话
作者:
sn11112003
时间:
2006-10-22 18:22
感谢!辛苦啦!
作者:
未见异常
时间:
2006-10-29 05:27
实用价值很高 辛苦啦朋友 谢谢
作者:
xyfg
时间:
2006-11-3 04:16
辛苦了!多谢了!
作者:
xpsdhw
时间:
2006-11-6 06:24
感谢你:朋友!你太伟大了!给你十万份的感xie!!!!!!!!!!!!!!!!!!
作者:
sophia5201
时间:
2006-11-7 21:54
感谢你--亲爱的战友
作者:
吴克权
时间:
2006-11-25 02:11
影像工作者的福音,很感激,说心里话
作者:
小小医生
时间:
2006-12-1 00:01
感动!!谢谢!!
作者:
wuxin7374
时间:
2006-12-1 07:35
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辛苦了!!!!
作者:
meiheli
时间:
2006-12-5 05:40
非常感谢你的无私奉献!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
忧郁王子
时间:
2006-12-19 05:26
谢了,太感谢了
作者:
bin917
时间:
2006-12-24 04:57
谢谢,太好了.
作者:
zhuiqiu-168
时间:
2006-12-29 22:12
谢谢realzyc
作者:
zhhy6410
时间:
2007-1-13 14:31
非常感谢,提供这样的学习资料。
作者:
LQX
时间:
2007-1-18 00:54
非常感谢你的无私奉献!好人一生平安,平安,平安..................
作者:
wgzf
时间:
2007-1-24 05:01
太感谢了,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一定好好学习!向你学习!
作者:
实习生121
时间:
2007-1-28 02:34
太感谢了,楼主辛苦了!
作者:
fgp198
时间:
2007-2-3 06:38
太好了,非常感谢!!要是能买到这本书就好了。
作者:
眼睛
时间:
2007-2-27 16:32
谢谢 谢谢
作者:
mrdudashu
时间:
2007-3-24 23:12
谢谢!!!!!!!!!!
作者:
ysxyy
时间:
2007-4-29 05:45
标题:
回复:zt0060:无私奉献:x线诊断问答
多谢楼主,明天就去打印一份好好看看;
作者:
cxc1971101
时间:
2007-4-29 07:08
谢谢了,好东西就要和大家分享.
作者:
cyc_002
时间:
2007-5-22 03:42
谢谢!!!
作者:
@@张
时间:
2007-6-20 07:54
抄书!!!
作者:
薛奇
时间:
2007-6-24 05:51
谢谢realzyc战友!!
作者:
shgy733
时间:
2007-7-13 07:48
很是感动,谢谢了!!!!!
作者:
liaizhi
时间:
2007-8-29 04:06
这本书我看过,写的很好。对大家学习有提高。
作者:
glf666
时间:
2007-8-29 05:29
感谢你--亲爱的战友
作者:
shiqingfa
时间:
2007-8-29 20:47
多谢了
作者:
xury
时间:
2007-8-31 06:46
太谢谢了,什么时候把ct和mr部分也传上啊!!(要是有的话)
作者:
52YINGXIANG
时间:
2007-9-1 19:31
太感动了,快喝杯茶,休息一下。
作者:
zhghn2007
时间:
2007-9-8 16:55
千言万语汇聚成\"多谢\"二字!楼主,去保养贵手一下吧!
作者:
jdpengj
时间:
2007-9-10 06:26
非常感谢
作者:
朱磊
时间:
2007-9-10 06:40
很是感动,谢谢了!!!!!
作者:
chenzhong16888
时间:
2007-9-17 21:54
谢了同行
作者:
朱亮
时间:
2007-9-23 01:07
thank you very much
作者:
眼睛
时间:
2007-9-24 03:53
thanks
作者:
luoyanmin
时间:
2007-9-24 04:16
希望看350--450的问答,什么时发多谢.
作者:
小红帽
时间:
2007-9-24 06:28
你的无私奉献,在下衷心感谢!
作者:
JZG
时间:
2007-9-29 02:49
谢谢realzyc战友!!
作者:
37度
时间:
2007-10-8 06:09
太短了
作者:
捉水
时间:
2007-10-15 04:27
谢谢,
作者:
connie1212
时间:
2007-10-18 02:56
非常感谢
作者:
xixi123987
时间:
2007-10-22 07:21
这就是当医生的,别人肯定不能这样慷慨,,,,,
我相您致敬了!!!!!!!!!!!!!!!
作者:
yangyangdj521
时间:
2007-10-23 06:23
太好了,很感谢.
作者:
阿宽
时间:
2007-10-28 05:41
太感谢啦!我一定打印出来,好好阅读!
作者:
lxj.fsk
时间:
2007-10-29 07:27
非常感谢!
作者:
lsywe11
时间:
2007-11-3 04:38
太好 了 ◎◎对我 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帮助太大咯 !!谢谢
作者:
wqgui
时间:
2007-11-6 06:55
多谢啦同仁!!!!!!!!佩服佩服佩服
作者:
wangfeng9276
时间:
2007-11-9 06:56
向realzyc医生致敬,真不容易!
作者:
半生不熟
时间:
2007-11-15 01:44
好!谢谢!
作者:
xuchzh_8807
时间:
2007-11-17 03:51
已经收藏,太感谢了,向realzyc老师致敬!
作者:
leijing
时间:
2007-11-22 05:24
感动,谢谢
作者:
风云01
时间:
2007-11-22 23:13
非常感谢
作者:
doc张
时间:
2007-11-26 19:21
辛苦了,十万分的感谢.
作者:
hope
时间:
2007-12-3 03:49
请问这本书哪里有卖啊
作者:
zsfzaj
时间:
2007-12-3 06:08
向你致敬。
作者:
zhangkai
时间:
2007-12-14 02:40
影像界里的新“愚公”。向你学习!向你致敬!
作者:
bjj12345678
时间:
2007-12-15 03:28
谢谢 !!太好了!!
作者:
lucia2006
时间:
2007-12-22 22:50
很好,谢谢
作者:
lucia2006
时间:
2007-12-22 22:51
谢谢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