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V0077:[原创]胸部病变 [打印本页]

作者: zhuxinli    时间: 2006-8-2 18:39
标题: V0077:[原创]胸部病变
结果:http://www.radida.com/forum_view.asp?id=14848&view_id=14848&forum_id=6
男 56 体检发现 有病理(请指教 我照的片子怎么太黑,)
(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8-12-11 7:27:22 修改过]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6-8-2 21:22
左肺下叶实性团块影,边界清楚,密度比较均匀,周边纹理明显收压,局部胸膜反应少许增厚.从形态及周边特点分析应多考虑:1 肺隔离症 2 不除外周围性肺癌.
作者: lnhsdm    时间: 2006-8-2 22:05
左肺下叶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影,略呈分叶状,边界清楚,病灶后缘与后胸壁相连,纵隔内未见异常结构。首先考虑:周边型肺癌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6-8-4 23:48
左肺下叶背后基底段较大片团影,密度欠均匀,边缘模糊,浅分叶,邻近外下肺野见小斑片模糊影显示,病灶宽基底与胸膜相贴,局部胸膜增厚,邻近肺纹理增多。肺门纵隔无异示。体检发现。考虑1炎性假瘤。2肺癌待排
作者: 医博云天    时间: 2006-8-5 00:33
标题: 回复:v0077:[原创]胸部病变
肺内肿块病变建议给完整图片。
病灶较实,边界模糊。与肺门看见血管束相连,增强后不均匀不同程度强化,其间未见钙化,所给图片其余肺野未见病灶。考虑周围型肺癌!
作者: wawaquan    时间: 2006-8-5 16:52
左下肺后基底段胸膜下类圆形肿块影,内部密度欠均;边缘模糊,有浅分叶;肺门侧血管集束征阳性,与胸壁肋骨间有线样低密度影相隔;邻近胸膜钙化、粘连。纵隔淋芭结不大。胸壁骨质结构完整。
   考虑:左下肺炎性假瘤可能大。
   鉴别诊断:肺癌:短毛刺,纵隔淋芭结增大,胸壁骨质破坏;临床上有咳血丝痰等。
作者: leesen    时间: 2006-8-5 22:53
左下叶基底段团块影,边界欠清楚,密度较均匀,其内未见钙化及“空泡”征。结合患者是体检时偶尔发现,说明平时症状不明显。所以首先考虑:肺隔离症!
因为是中老年患者,本例最需与之鉴别是周围型肺癌:肿块可见分叶(发生率60%),边缘毛刺(28%~100%),内可见空泡征(24%~48%)或偏心性空洞、胸膜凹陷征(50%)。另外,肿块这么大,临床表现一般不可能不明显。
作者: xcc106    时间: 2006-8-6 17:02
影像表现 :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可见一块状影,边缘欠清,宽基底与胸膜相连,胸膜线存在,余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首先炎症假瘤的可能性。
鉴别:
1、隔离症。。是好发部位,但须增强化,即可确诊,有一支a与之相连,该块影似无a相连,不考虑。
2、肺癌。不考虑,影像表现不符合。
3、结核。发病部位不对,除非是不典型。 男 56 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须考虑。鉴别难,建议抗炎治疗后复查。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8-12-11 17:48
本例就其ct表现来看,可以用球形肺炎来解释。
    球形肺炎是肺部急性炎症的一种特殊类型,x线及ct 表现多为孤立的圆形、椭圆形、楔形或方形病灶。形成机制有如下几种推断 : (1) 肺的炎性渗液通过肺泡间孔向周围呈离心性等距扩散,而呈球形轮廓; (2) 大叶性肺炎从边缘开始吸收消散,影像可为球形灶; (3) 肺化脓症在空洞形成前或排脓不畅时,亦可为球形灶; (4) 支气管内痰栓引起相应支气管梗阻性炎症和肺不张。当炎性渗出物扩散受胸膜或小叶间隔阻挡时可不成球形而形成“方形征”。
    球形肺炎可出现以下征象: (1) 各肺叶均可发生,大多位于肺背部,靠近或紧贴胸膜 ; (2) 病灶为单发圆形、椭圆形、方形或楔形阴影,直径以2~5 cm 多见 ; (3) 病灶多为中、低密度,较均匀,周围密度较淡,呈“晕圈样改变” ,少数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及“空泡征” ,部分可见病灶内有肺纹理通过 ,偶有钙化; (4) 病灶周围:肺纹理明显增粗、增多紊乱,绕过病灶即“局部充血征” ,多数病灶有明显胸膜反应,紧贴胸膜者病灶与胸壁呈直角,即“刀切征”或“方形征” ; (5) 一般无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6) 增强扫描可见病变明显强化; (7) 连续多次复查可见病变位置、形态随炎症吸收而发生变化,病灶离开胸壁,由圆形或方形变为不规则形,边缘毛糙 ; (8) 抗炎治疗,病变常可完全吸收,有的可遗留纤维条索 。
    球形肺炎的特点: (1)“局部充血征”。此征指肺门与病灶之间1 支或几支增粗但柔和的血管影 。它与见于周围型肺癌的“血管集中征”不同 ,前者肺血管增粗、柔和,但无僵直、牵拉现象,绕过病灶或仅达病灶边缘,但不进入病灶内;而后者血管增粗僵直,向病灶牵拉聚拢,可伸入病灶内或穿过病灶,在薄层扫描或hrct上显示更为清晰。故此征有一定鉴别诊断意义。但有时上述两种征象不易辨认,ct 难以区分血管与病灶是直接连接还是紧密相贴,需结合其他征象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才更有价值。(2) 病灶内透亮影。此影包括支气管气像、“空泡征”、空腔,在ct 上不易区别。其发生可能与炎性分泌物阻塞支气管,形成活瓣作用有关,当炎症吸收后,透亮影也随之消失,但此征无特异性,也可出现在肺癌(特别是肺泡癌) 、结核、机化性肺炎、淋巴瘤、结节病等。近期文献报道,呈小囊或多囊分隔状透亮影者多为恶性结节,具有鉴别价值。而管状或单囊状透亮影则见于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价值不大 。(3)病变的强化。文献报道良性结节平扫ct 值低于恶性结节, 增强扫描结核的ct 值增加值< 20 hu ,炎症和癌肿均呈明显强化(20~70 hu 或更高) ,不易区分,但后两者的动态ct 扫描有所不同,前者时间2密度曲线呈双峰型,后者呈单峰型,且峰值低于前者。有人提出炎症在注射对比剂后135 s 达峰值,肺癌85 s 达峰值,并低于前者,认为增强扫描对可能为良性而又不能经胸针吸活检,活检无诊断意义或不能手术者最有价值,但对直径1 cm以下者无诊断价值,对1. 5~2. 0 cm 者可供参考。也有人认为炎性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组织结构,因此其强化方式多种多样,不易把握。故谢汝明等认为以肺部孤立结节的形态为主,征象作补充,强化表现作参考,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比单纯强调某一征象或强化表现更为重要。(4) 病变的吸收和追查。发病后4周内炎症吸收为正常吸收,4~8 周为延迟吸收,8 周后吸收为不完全吸收,后两者与高龄、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以及过量使用抗生素有关 。对疗效差、吸收慢且有发展,不能排除恶性肿瘤时,应行活检,尽快确诊。
    总之,球形肺炎ct 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征象综合分析,密切结合临床,以及边治疗边追查,多能作出正确诊断,当鉴别困难时,应行活检。
作者: pujunzhi    时间: 2012-6-21 08:06
支持 球性肺炎(穿刺为炎症)。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8-23 09:29
支持 球性肺炎(穿刺为炎症)。
作者: dangjiancai    时间: 2015-6-25 13:38
支持 球性肺炎。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6-6-6 15:25
支持 球性肺炎(穿刺为炎症)。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