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4292:[讨论]眼眶内壁骨折的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zmyoo8    时间: 2006-8-8 04:20
标题: CT4292:[讨论]眼眶内壁骨折的讨论
工作中常遇见要求法医鉴定的眶内壁是否骨折,只有内壁略凹陷,眶内无积气,内直肌无陷入的情况,如何下诊断.眶内壁有发育凹陷变异么?请大家跟图和说明.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8-7 21:00:44 修改过]

作者: 西北狼    时间: 2006-8-8 04:39
结合临床及是否有出鼻血来确定.
作者: drzhang8888    时间: 2006-8-8 05:14
内直肌内侧脂肪线清晰不考虑新鲜骨折
作者: 叶盟    时间: 2006-8-8 05:38
就这个病人来说,我觉得还是有骨折!
作者: linnea    时间: 2006-8-8 06:25
经常遇到此类问题,就此片而言,不报骨折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6-8-8 06:37
如果是鉴定结合以前的外伤病史[有原外伤是的ct片]就可下右侧眶内板骨折。
作者: 狙击手    时间: 2006-8-8 06:47
有明确外伤史,内直肌明显增粗,内壁凹陷等,可以诊断
作者: liuyue    时间: 2006-8-8 06:49
新鲜的眼眶内侧壁骨折ct表现:内侧壁连续性中断;内直肌增粗;筛窦骨折、积液(积血)
所以,本例不考虑新鲜骨折.
作者: 蓝星    时间: 2006-8-8 07:01
没见骨折 不考虑
作者: aomeilazuo    时间: 2006-8-8 08:52
没看到骨折
作者: lanhai    时间: 2006-8-8 15:06
此类情况在日常经常可以见到。我在今年河南郑州参加全国影像会议时听了河南省李树新教授(医学权威,治学非常严谨)做的报告----原则上得结合临床,看看眼眶外是否直接受伤,软组织是否肿胀;否则,即使眶内壁向内塌陷,同侧内直肌增粗,也得考虑先天发育所致。李教授说,对于一些人动辄就报眶内壁爆裂骨折而不结合临床,他本人非常不以为然。
作者: 笑笑天    时间: 2006-8-8 17:38
的确经常遇到,真有点难鉴别,不过,只要你先一口咬定没有,全科人都说没有,法医就当没有了.你一口咬定有,全科都说有,那法医也就当有了.不过多注意病人的临床症状.有些问题,谁都难讲清,我想不如来点艺术好了
作者: yemin92007    时间: 2006-8-8 18:42
未见骨折。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6-8-8 18:46
不支持骨折
作者: 晓杰    时间: 2006-8-8 21:10
没见骨折 不考虑
作者: pj6789    时间: 2006-8-8 22:27
标题: 回复:ct4292:[讨论]眼眶内壁骨折的讨论
以下是引用笑笑天在2006-8-8 9:38:00的发言:[br]的确经常遇到,真有点难鉴别,不过,只要你先一口咬定没有,全科人都说没有,法医就当没有了.你一口咬定有,全科都说有,那法医也就当有了.不过多注意病人的临床症状.有些问题,谁都难讲清,我想不如来点艺术好了

作者: wansheng    时间: 2006-8-8 23:51
没有看见骨折。
作者: guzhongliangddd    时间: 2006-8-9 00:19
标题: 回复:ct4292:[讨论]眼眶内壁骨折的讨论
以下是引用jiangjing在2006-8-7 22:37:00的发言:[br]如果是鉴定结合以前的外伤病史[有原外伤史的ct片]就可下右侧眶内板骨折。

在扫描时最好用hrct.
作者: 豫章    时间: 2006-8-9 03:07
右眼眶内侧壁骨折。
眼眶为四边锥体形骨性深腔,开口向前、向外、尖向后、向内,由额骨、筛骨、蝶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7块骨构成。


眶壁解剖结构
1、眶顶壁 呈三角形,额骨的眶板及蝶骨小翼构成,厚薄不均,脑回压迹可菲薄,甚至一部分可以被吸收。含有以下解剖结构:1泪腺窝:位于额骨颧突之后,容纳泪腺。2滑车小凹:眶内上角,距眶缘约4mm,邻近突出部为滑车棘,滑车软骨或韧带常见钙化。3眶上切迹(眶上孔):位于眶上缘内中1/3交界处,常见韧带骨化而形成眶上孔,有眶上神经血管经过。眶上切迹内侧10mm处可另有一沟,为滑车上神经和额神经经过所致。

2.眶内壁 呈长方形,由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纸板、蝶骨体(仅有一小部分)四块骨从前向后连接。前部为泪囊窝,向下借鼻泪管与鼻腔相通。筛骨纸板构成眶内壁的大部分,是眶壁中最薄的部分,厚度仅为0.2~0.4mm,骨壁薄如纸。筛骨纸板与额骨眶板交界处有筛前孔和筛后孔。

3、眶下壁(底壁) 大致呈三角形,是眶壁中最短的一壁,由上颌骨眶面、颧骨眶面和腭骨眶突构成,最薄处仅为0.5~1mm。在眶下壁眶下裂处可见眶下沟,向前形成眶下管,开口于眶下孔,有眶下血管和神经通过。

眶外壁 三角形,与矢状面呈45。。由蝶骨大翼的眶面和颧骨眶面组成,是眶壁中最厚的部分。

1.眶上裂:蝶骨大小翼间的裂隙,是眶外壁及顶壁之间的分界。长约22mm,外段窄而内段宽,外段为硬脑膜封闭,内段有ⅲ、ⅳ 、ⅵ、ⅴ神经第一分支及眼上静脉通过,是眼眶与颅中窝最大的通道,该区域病变可引起眶上裂综合症。

眶下裂:位于眶外壁与下壁之间,与翼腭窝及颞下窝相通,内有ⅴ的第二支、颧神经、蝶腭神经节的眶支及眼下静脉至翼丛的吻合支经过。

视神经管:由蝶骨小翼两个根构成,沟通眶尖与颅中窝,内侧为蝶窦,有时还包括筛窦,视神经管中通过视神经及其鞘(硬脑膜、蛛网膜及软脑膜)。眼动脉包绕在硬脑膜鞘内。

筛前管和筛后管:位于眶顶和眶内壁间的额筛缝或缝附近的额骨内。由额骨和筛骨组成,连通眶壁与颅前窝,内有鼻神经及筛前动脉通过;筛后管有筛后动脉通过。

眶骨缝
蝶额缝、颧筛缝、蝶颧缝、颧颌缝、肋颌缝、筛颌缝、泪颌缝、泪筛缝及额颌缝等

眶骨膜
位于眶骨眶面上,在骨缝处紧密粘连。于眶缘处增厚并与面部骨膜相续,经眶下裂、视神经管及筛前、后管与硬脑膜相连。经眶下裂连续到颞下窝骨面的骨膜,经颧孔与颧骨前面的骨膜连续,可延鼻泪管向下与下鼻道的骨膜相连。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6-8-10 01:11
右眶内前壁局部凹陷,右侧内直肌肥厚,结合外伤史应该考虑右眶内壁骨折,但一定要密切结合临床。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5-6-18 09:31
新鲜的眼眶内侧壁骨折ct表现:内侧壁连续性中断;内直肌增粗;筛窦骨折、积液(积血)
所以,本例不考虑新鲜骨折.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