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0560:K) [讨论]两肺弥漫性病变,请指教 [打印本页]

作者: dandanly    时间: 2004-8-25 07:45
标题: CT0560:K) [讨论]两肺弥漫性病变,请指教
男,26岁,反复咳嗽、消瘦2周余,加重4天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2-14 21:03:26 修改过]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6-4-28 22:20:52 修改过]

作者: gaozhengyi    时间: 2004-8-25 08:39
能介绍一下病史吗?aids?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4-8-25 14:24
考虑hiv感染。
作者: long128    时间: 2004-8-25 16:41
间质性肺炎?
aids?[emb10]
作者: chongsuzhi    时间: 2004-8-25 19:28
双肺弥漫性改变,血播?弥漫性肺出血?
作者: zhaozilong    时间: 2004-8-25 23:56
弥漫性间质病变
作者: slc0002slc    时间: 2004-8-26 05:01
肺水肿
弥漫性间质病变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4-8-26 05:27
还考虑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急性肺出血的改变。
作者: www123456    时间: 2004-8-26 05:32
双肺下叶多见的沿肺纹理分布的病变,边缘模糊。
考虑为过敏性肺炎
作者: Huxuelong    时间: 2004-8-26 06:06
标题: 回复:ct560:[讨论]两肺弥漫性病变,请指教
以下是引用chongsuzhi在2004-8-25 11:28:15的发言:[br]双肺弥漫性改变,血播?弥漫性肺出血?
应详细询问患者接触史,及结合临床资料(hiv等)
作者: 寻芳者    时间: 2004-8-26 06:16
这年纪,这临床症状————详细病史很重要!!!
作者: dandanly    时间: 2004-8-26 20:30
病人入院没三天就死翘翘了,检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好可惜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4-8-26 20:56
这样的病例相信看一遍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emb26][emb26]
作者: 想学    时间: 2004-8-26 22:56
有纵膈窗图像吗????
作者: x-ray    时间: 2004-8-27 02:36
标题: 回复:ct560:[讨论]两肺弥漫性病变,请指教
双肺磨玻璃样改变,血管纹理粗,还是考虑弥漫出血
作者: 寻芳者    时间: 2004-8-27 02:50
好想知道临床的考虑????
尤为这类没有结果的“结果”,但印象又实在太深了————————
好想好想有个比较清晰的印象————————————
作者: 寻芳者    时间: 2004-8-27 06:32
两肺弥漫性浸润,呈毛玻璃状,可见支气管征——“白肺”。
但心影轮廓“尚清”--------------
还是考虑——ards吧!!
作者: sxdongfang    时间: 2004-8-27 06:34
两肺病变如此均匀一致,肺水肿?间质炎症?过敏?aids?都不太象。病程仅两周,加重四天,如此消瘦!
hiv资料好象没见过这样的片子,所用窗宽与窗位是否为长用的窗宽与窗位。
劳dandanly大夫跑一趟,看看临床死亡讨论的资料,能多一点病史,我等少一点困惑,有劳了!!![emb12][emb12]
作者: wchgh    时间: 2004-8-28 00:11
标题: 回复:ct560:[讨论]两肺弥漫性病变,请指教

作者: dandanly    时间: 2004-8-28 01:57
今天跟主管医生了解了一下情况:病人在97年前曾有过吸毒病史(并非肌注),但97年至今均未接触过,入院查血除血氧低外无其他异常,hiv病毒阴性,病人次日死于呼吸衰竭
作者: 寻芳者    时间: 2004-8-28 03:26
哈哈,ards可能性极大啊!!!!
作者: songying    时间: 2004-8-28 08:20
[emb28]
作者: gaozhengyi    时间: 2004-8-30 00:13
成人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简称ards)是指患者在严重损伤如休克、严重创伤和严重感染后所发生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困难及顽固性低血氧症。
  此征曾被称为成人肺透明膜症、休克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等。由于ards不仅仅发生于成人,也见于儿童,故1992年美国胸科协会提出将此症命名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也简称为ards),并将重度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mage,简称ali)定义为ards。ards的发生与机体的严重损伤有关,经过潜伏期,最终发生肺脏严重病理改变。死亡率可达50-80%。ards的早期诊断可减少死亡率。本病主要依靠x线检查。x线与临床相结合,可观察疾病的动态变化,判断有无胸部合并症及预后。
  ards的常见原因有:(1)肺脏的间接损伤:休克、严重外伤、严重感染、体外循环术后、药物中毒等。(2)肺脏的直接损伤:刺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氧气、光气、烟雾)和液体(如胃液、淡或海水)吸入,肺内严重感染(细菌性、病毒性、霉菌性)和胸部外伤等。
  ards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目前仍在研究之中。一般认为,各种病因可直接或通过炎症反应,损伤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通透性增加,水分及大分子蛋白质转移到血管外,引起间质性和肺泡性肺水肿。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使表面活性物质生成障碍,肺泡的表面张力增加,使肺泡萎陷并加重肺水肿。这些改变导致氧的弥散障碍,肺顺应性下降及肺内分流增加,严重影响了血液循环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最终导致氧分压顽固性下降,从而发生ards。最近的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导致毛细血管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炎症反应通过炎细胞及体液发生作用。炎细胞包括多核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体液因素有细胞因子,脂类介质,氧自由基,蛋白酶补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等。ards是因上述多种因素在多个发病环节发生作用而引起。
  ards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性肺水肿。其他的病理变化为肺透明膜形成,肺出血,小血管血栓和小灶性肺梗塞等。
  临床表现:患者起病急,在肺脏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后突然发生。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紫绀,并进行性加重。主要体征为呼吸急促,呼吸频率一般在35次/分以上。胸部听诊在早期有干性罗音和哮鸣音,进而可听到湿罗音,有肺部实变体征。化验室检查氧分压低于8kpa(60mmhg)一般给氧治疗氧分压不能恢复,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26.7kpa。
  影像学表现
  使用x线胸片对本病可做出正确诊断,一般不采用ct检查。ct检查用于与其他肺弥漫性病变的鉴别。也可发现合并感染时出现的空洞、胸腔积液等。
  1、x线检查:在发病12小时以内胸部x线检查可能无异常改变,此阶段为潜伏期。在发病12-24小时内,主要为间质性肺水肿x线表现,如肺纹理增重,模糊。也可有小片状模糊阴影,但一般无间隔线影,也无血流重新分配征象,肺野上、下部血管粗细与正常时相似,或血管纹理变细。心脏一般正常。也有的病人无异常x线表现。在发病后1-3天,两肺内有斑片融合及大片状模糊阴影,位于内、中及外带,外带病变常较重。此阶段主要为肺泡性肺水肿改变,也合并肺内出血,毛细血管内凝血及小的肺不张。在发病2-3天后,两肺内有广泛的片状阴影。当肺脏几乎完全实变时,双肺野普遍变白,称之为“白肺”。其x线表现为两侧肺部广泛密度增高,心影轮廓消失,仅在肋膈角处残留少量透亮影像,病理上为广泛的肺水肿和肺泡出血,有血栓形成,小灶性坏死和肺不张及肺透明膜形成。合并感染时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病毒和霉菌感染,可见肺叶、段实变阴影,团块阴影和空洞。可合并脓胸。在发病7天后x线阴影逐渐消失,少数病人残留两肺纤维化。
  2、ct表现;小叶间隔线比心源性肺水肿少见。肺内有弥漫性或斑片状毛玻璃密度或肺实变影像。有的可见小叶中心密度增高影。病变分布可为外围肺野较重,或中央性分布而外围部病变较轻微。
  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病的诊断需将x线表现与临床表现相结合。诊断标准为:(1)急性起病,有引起此症的机体严重损伤;(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pao2/fio2)≤26.7kpa,(无论是否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3)x线片有双肺浸润阴影;(4)肺动脉楔压(paw)≤2.4kpa或无左心房高压的临床证据。
  本病需与其它原因的肺水肿鉴别。心源性肺水肿有肺血重新分配,上肺血管影增粗而下肺血管影变细,有间隔线,左心增大。肺内斑片状实变阴影位于肺基底部或中央性分布。肾性肺水肿肺纹理普遍增粗,血管蒂增宽。肺实变阴影中央型分布较多。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6-11-20 09:01
ards可能性大
作者: hexue    时间: 2009-7-29 19:37
谢谢 学习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