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V0095:上腹部病例,请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zhanyong 时间: 2006-9-23 02:33
标题: V0095:上腹部病例,请讨论
男,42岁,左上腹部疼痛两天,加剧3小时入院。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273)
平扫

增强

[本贴已被 zhanyong 于 2006-9-22 18:35:18 修改过]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6-10-2 23:17:37 修改过]
作者: xiaoniu 时间: 2006-9-23 05:36
标题: 回复:v0095:上腹部病例,请讨论
所见肝脏各叶大小比例如常,肝脏实质未见异常强化病灶,胆囊大小尚可,内见分层样不同密度改变,上方密度呈液性,中下密度较高甚至钙化阴影,增强未见强化表现,胆囊壁欠清晰,结合临床腹部疼痛两天,加剧3小时,考虑:胆囊泥沙样结石可能是疼痛的直接原因。
另外胰尾部稍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增强后明显强化,强化幅度几乎同血管,胰腺周围间隙结构尚清晰,未见渗出性改变。鉴于胰腺恶性肿瘤一般为相对乏血管肿瘤,因此分析该占位性病变不像恶性病变,根据强化特点还是考虑:胰尾血管性病变可能性大。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6-9-22 21:39:43 修改过]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6-9-23 06:53
所见肝脏各叶大小比例如常,肝脏实质未见异常强化病灶,胆囊大小尚可,内见分层样不同密度改变,上方密度呈液性,中下密度较高甚至钙化阴影,增强未见强化表现,胆囊壁欠清晰,结合临床腹部疼痛两天,加剧3小时,考虑:胆囊泥沙样结石可能是疼痛的直接原因。
另外胰尾部稍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增强后明显强化,强化幅度几乎同血管,边缘见小斑状等密度不强化影,胰腺周围间隙结构尚清晰,未见渗出性改变。鉴于胰腺恶性肿瘤一般为相对乏血管肿瘤,因此分析该占位性病变不像恶性病变,根据强化特点还是考虑:胰尾血管性病变可能性大[脾动脉瘤]。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6-9-23 17:11
胆囊泥砂样结石可以确定,疼痛原因也可能是结石发作.但患者疼痛主要是左上腹部,与位于右上腹的胆囊结石不符合,现胰尾区与脾门之间团片影是什么?会不会是疼痛的主要原因?
平扫 增强分析:低于胰腺密度实质性肿物,边界清楚,与胰腺关系密切,富血供,增强扫描呈局限性强化的血管团.多考虑:富血供的胰岛细胞瘤_破裂出血.
作者: drzhang8888 时间: 2006-9-24 05:09
征象不赘述。患者左上腹疼痛位置明确,进行性加重,持续疼痛,时间长。其表现与胆囊疼痛不符。胆囊疼痛多为痉挛疼痛。如有结石嵌入则疼痛剧烈,位置明确,但不应该在左上腹。本例病变强化明显近似腹主动脉。
支持结石诊断但考虑不是腹痛的原因。
支持胰尾部动脉瘤诊断(考虑与脾动脉关系密切)。
作者: xcc106 时间: 2006-9-25 04:49
影像:胰尾处可见一结节状影,边缘似见一弧形高密度影(似钙化),增强示动脉期明显强化,可惜无v期及延期相。胆囊内示高密度影。余正常。
诊断:首先考虑胰腺肿块,胰岛细胞瘤,以非功能性可能大。胆结石。
分析:
这样高的强化来看,来看胰腺的有胰岛细胞瘤或动脉瘤。胰外有castleman等。后者表现影像相同,但持续时间较长,本例无v期与延期,不易鉴别。但从以上影像假如那是钙化的话,可以诊断胰岛细胞可能性较大。
作者: 守望可可 时间: 2006-9-26 01:13
标题: 回复:v0095:上腹部病例,请讨论
以下是引用卜一在2006-9-23 9:11:00的发言:[br]胆囊泥砂样结石可以确定,疼痛原因也可能是结石发作.但患者疼痛主要是左上腹部,与位于右上腹的胆囊结石不符合,现胰尾区与脾门之间团片影是什么?会不会是疼痛的主要原因?[br]平扫 增强分析:低于胰腺密度实质性肿物,边界清楚,与胰腺关系密切,富血供,增强扫描呈局限性强化的血管团.多考虑:富血供的胰岛细胞瘤_破裂出血.
支持卜一老师,考虑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恶变。请各位老师看下图:

除了我们所关注的这个异常强化的病灶外,其周围有多个结节状阴影,请再看下图,它们没有强化,显然与该病灶不是一个性质。

我考虑这几个结节为肿大的淋巴结,因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恶性变,浸润胰腺并引起周围淋巴结肿大。同时,“无功能胰岛细胞瘤一般无症状,后期因肿瘤生长和胰周浸润及远处转移而引起腹痛、黄疸、消瘦等症状”,这也可以很好的解释左上腹部疼痛的临床症状起因。
正因为这些病灶没有强化,与显著增强的病灶不属于同一个性质的病变,所以可以排除stleman病--也叫巨大淋巴结增生、淋巴结错构瘤、良性巨淋巴结、血管滤泡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组织肿瘤样增生等名字。
当然,如果楼主能上传其他各期的强化图片,诊断相对就容易许多,也明确许多。
作者: fumaogui 时间: 2006-9-30 16:28
首先定位在胰腺尾部,富血管性的,平扫边缘示弧形钙化,非功能性胰鸟细胞瘤最有可能,同意7楼的分析。
作者: tsxhfsk 时间: 2006-9-30 16:29
胆囊泥砂样结石可以确定,疼痛原因也可能是结石发作.但患者疼痛主要是左上腹部.与右上腹的胆囊结石不符合.故本人认为;胰尾区与脾门之间团片影是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
.胰尾部稍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增强后明显强化,强化幅度几乎同血管,边缘见小斑状等密度不强化影,胰腺周围间隙结构尚清晰,未见渗出性改变。鉴于胰腺恶性肿瘤一般为相对乏血管肿瘤,因此分析该占位性病变不像恶性病变多考虑:富血供的胰岛细胞瘤_破裂出血.
作者: frzh 时间: 2006-9-30 20:21
胆囊泥砂样结石可以确定,胰尾可见形状不规则的占位影,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囊变坏死区,与周围界限不清晰,浸润。增强动脉期可见成血管团状强化,但是没有其他各期图片,单纯依靠现有图片只能怀疑血管病变。
作者: 吕军浩 时间: 2006-10-1 02:38
机器扫描很快,造影剂的量及速度都很大,分期很截然,给诊断帮助很大。
左上腹痛,可能与胆囊无关,胆囊炎一般右上腹痛,莫氏点压痛。
胰腺后方低密度影、胰腺稍上层面左侧肾前筋膜增厚,提示可能有胰腺炎存在。
症状突然加重三小时,又发生了什么事?
胰尾部团块状影,似有包膜,与胰尾分界清,不像胰腺来源。胰腺的肿瘤都无特意性症状,富血供胰岛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神经鞘瘤、巨淋巴结增生生症都不会剧痛。
当只有动脉显影的时候,胰尾部的肿块已与动脉同步显影了,而且强度与动脉相当,前面所有富血供的肿瘤的强化都不会这么快,这么强,所以考虑病灶为动脉来源是顺理成章的。许多战友都认同。
那么一个大胆的推断:症状突然加重三小时,是否为胰腺炎胰液外渗后,累及脾动脉,引起内膜撕裂,而形成了假性动脉瘤?再找依据:病灶高密度部分为椭圆型,象血管,而后方的尖状突起,为破口?周围的无强化部分为血栓?平扫时病灶周缘一圈高密度影,为血液进入假腔?
综上所述诊断为:
胆源性胰腺炎,胰腺炎相关性脾动脉假性动脉瘤。
故事讲的很生动,吹的天花乱坠,不知结果如何?汗颜!!! 期待病理。
作者: wxy7406 时间: 2006-10-1 07:40
很困惑的是脾门区的肿块影平扫可看见环状的稍高密度影,增强后反而看不见了,难道是肿块强化明显使其表现不出来,如果这样可以解释的话,我考虑脾动脉瘤破裂.
作者: woaixct 时间: 2006-10-1 15:17
病 史:男,42岁,左上腹部疼痛两天,加剧3小时入院。
c t 表现:平扫示胰尾部见类圆形囊性低密度,境界尚清晰,边缘见条弧形高密度影,胰尾部前侧内可见
斑点状低密度,境界欠清晰,增强后,胰尾部类圆形低密度明显强化,胰尾部前侧低密度无强
化,胰管轻度扩张。吉氏筋膜增厚,胆囊内见泥沙样高密度钙化。
印 象:1.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假性动脉瘤;2.胆囊结石;
建 议:行血管造影。
本病人病史较简单,平时无特殊(猜测),以急腹症行ct扫描,胰尾部出现囊性低密度病灶,首先考虑为急性胰腺炎所致,胰腺尾部的良、恶性占位暂不考虑。
建议上传完整的胰腺及能说明上下结构的图片。
作者: ctboy2005 时间: 2006-10-2 01:11
1、胆囊结石
2、胰尾区病变支持jiangjing意见,胰尾血管性病变可能性大如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等。
但病灶似与胰尾存在分界而与脾关系密切,所以也应该考虑脾门血管性病变。
作者: guzhongliangddd 时间: 2006-10-2 05:12
标题: 回复:v0095:上腹部病例,请讨论

作者: 乡医 时间: 2006-10-2 05:17
1、胆囊结石(前面的战友已经阐述不少,不在赘述)
2、\"胰尾区病变\"与胰腺关系密切,增强后近似动脉密度,首先考虑为血管性病变,以动脉瘤破裂可能性大。至于是真性还是假性就不好说了。
吕军浩 老师的朗朗发言也叫我茅塞顿开一点缝,好像看到了病理的曙光,感觉很有道理,表示支持。
作者: guzhongliangddd 时间: 2006-10-2 05:19
标题: 回
胰腺体尾部体积增大。{由于没有宽窗,故对胰周筋膜是否有异常改变不好判断}。胆囊内高密度影考虑是结石。
结合图标我的诊断意见:1}慢性胰腺炎{d级}伴胰实质内假性囊肿和胰周假性动脉瘤形成。
2}胆囊泥沙样结石。
[本贴已被 guzhongliangddd 于 2006-10-1 22:09:04 修改过]
作者: sxdongfang 时间: 2006-10-2 05:49
标题: 回复:v0095:上腹部病例,请讨论
好病例,不能干坐着,扯两句,错了不扣奖金:
病 史:男,42岁,左上腹部疼痛两天,加剧3小时。(菜鸟自觉临床资料不够用!)
影像表现:患者左上腹,相当于胰尾、脾门处见一结节样略低密度影(ct值不详),病灶周围见环状等高密度影,增强扫描见病灶与脾血管关系密切,且与脾动脉同时强化,强化程度接近。胰腺体尾部体积稍增大,肾前筋膜增厚。胆囊内不规则高密度影,泥沙样结石可能。
分析病情:病人壮年男性,左上腹痛两天,结合胰腺体积增大、吉特氏筋膜增厚,诊断胰腺炎问题不大。但胰腺炎引起血管病变:发病率较低,血管破裂往往发生较为缓慢,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假性动脉瘤,受影响的以脾血管为多,本案发生的速度较快,况且这个病人即使胰腺炎诊断成立,也只能是单纯性的胰腺炎,达不到浸蚀脾血管的程度。胰腺癌乏血管,增强强化不明显;囊腺癌囊内容不应该强化;出血平扫时应为出血密度。
我个人认为:考虑脾门血管性病变(什么病变?)较为合理,想不明白!!
请高手赐教。请楼主出示结果!谢谢!

焦急等待着...........
作者: 不解 时间: 2006-10-2 14:56
男,42岁,左上腹部疼痛两天,加剧3小时。
平扫见:脾门与胰腺尾部间类圆形病变,边缘似有环形改变。
增强见:动脉期该病灶明显强化,同同层主动脉密度,初步考虑是血管性病变,该病灶内下方见有条带影,似血管走行,因为没有静脉期没办法确定是引流血管。
诊断:考虑为脾门与胰腺尾部间血管畸形。
作者: zhanyong 时间: 2006-10-2 19:54
标题: 回复:v0095:上腹部病例,请讨论
感谢大家精彩讨论。图片有不全之处敬请原谅。
公布v0095病例结果:1、胰腺炎,胰尾部坏死;脾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
2、胆囊泥沙样结石。
作者: 森哥 时间: 2006-10-2 22:15
zhanyong老师动作真快,看图的时候还没出结果,看到最后25楼,结果居然出来了,
没啥说的,想提个可能很肤浅的问题,胰尾部坏死灶和脾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怎么分界?
再一个平扫病灶壁的钙化两天就可以形成吗??
作者: 国王 时间: 2006-10-5 05:26
1,胆囊内斑片样高密度影考虑胆囊结石,胆囊炎,
2胰尾肿大,密度减低,肾前筋膜增厚,考虑坏死性胰腺炎
3脾门区高密度强化影与血管密度一致,考虑来源脾动脉病变
作者: lkc8963 时间: 2006-10-5 06:37
本来还想说几句的,但是大家观察仔细,解释合理,尤其是吕版的几个为什么及其精妙诠释,弄得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呵呵,向大家学习!!
作者: xn2ylwg 时间: 2006-10-8 01:10
向吕军浩学习,
1,胆囊内斑片样高密度影考虑胆囊结石,胆囊炎,
2胰尾部肿大,密度减低,胰管扩张,肾前筋膜增厚,考虑坏死性胰腺炎
3脾门区病灶强化呈高密度强化改门类与脾动脉血管强化一致,考虑来源脾动脉病变,(假性动脉瘤形成.)
作者: 过江龙 时间: 2006-10-8 23:34
向吕老师学习!重新复习一遍他的精辟论述!!!
胰尾部团块状影,似有包膜,与胰尾分界清,不像胰腺来源。胰腺的肿瘤都无特意性症状,富血供胰岛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神经鞘瘤、巨淋巴结增生生症都不会剧痛。
当只有动脉显影的时候,胰尾部的肿块已与动脉同步显影了,而且强度与动脉相当,前面所有富血供的肿瘤的强化都不会这么快,这么强,所以考虑病灶为动脉来源是顺理成章的。许多战友都认同。
那么一个大胆的推断:症状突然加重三小时,是否为胰腺炎胰液外渗后,累及脾动脉,引起内膜撕裂,而形成了假性动脉瘤?再找依据:病灶高密度部分为椭圆型,象血管,而后方的尖状突起,为破口?周围的无强化部分为血栓?平扫时病灶周缘一圈高密度影,为血液进入假腔?
综上所述诊断为:
胆源性胰腺炎,胰腺炎相关性脾动脉假性动脉瘤。
作者: zjh196425 时间: 2006-10-10 00:21
该病例诊断一班没有问题: 胆囊泥砂样结石可以确定。但本次“疼痛以左上腹部疼痛两天,加剧3小时入院”,应该考利胰腺炎所致,平扫或增强基本清楚。在作个试验室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 我要说的是:该病例还应该作us检查,胆囊病变以us正确性较高,ct有其局限性。几年前,中华放射杂志曾讨论过,虽然当时认为胆囊口服ct效果较好,但经过多年的实浅,胆囊病变的诊断还是us较好,us专家及我们影像学都这样认为。另外胰腺炎的诊断该病例临床及ct都比较明确。诊断应该没有问题,关键是还需要作血尿定粉酶检查。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6-10-17 21:49
标题: 回复:v0095:上腹部病例,请讨论
总结:假性动脉瘤是胰腺炎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均可并发假性动脉瘤,以慢性胰腺炎多见。
胰腺炎时胰蛋白酶及胰弹性蛋白酶腐蚀胰腺周围血管,当动脉部分破裂出血形成血肿后,血肿外层可形成机化的纤维组织,当动脉破口仍与血肿腔相通时,形成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不具备正常的血管壁结构,其瘤壁为血管内膜或周围纤维组织,其内容物为血凝块或机化,瘤壁与血管相通。被累及的血管以脾动脉最常见,其次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胰十二指肠动脉及其分支,胰横动脉少见。
假性动脉瘤在未破裂之前一般不会引起特异性症状,瘤体较大时偶尔可触及搏动性肿块;主要表现为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本病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dsa、血管造影、ct、彩色多普勒等。病灶增强扫描时ct表现特点为:ct值与同层面腹主动脉一致;薄层扫描可见病灶与脾动脉关系密切。
作者: pujunzhi 时间: 2012-6-24 00:53
公布v0095病例结果:1、胰腺炎,胰尾部坏死;脾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 2、胆囊泥沙样结石。
谢谢楼主!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8-4 06:44
1、胰腺炎,胰尾部坏死;脾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 2、胆囊泥沙样结石。
谢谢楼主!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6-6-6 15:40
胆囊泥砂样结石可以确定,疼痛原因也可能是结石发作.但患者疼痛主要是左上腹部.与右上腹的胆囊结石不符合.故本人认为;胰尾区与脾门之间团片影是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
.胰尾部稍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增强后明显强化,强化幅度几乎同血管,边缘见小斑状等密度不强化影,胰腺周围间隙结构尚清晰,未见渗出性改变。鉴于胰腺恶性肿瘤一般为相对乏血管肿瘤,因此分析该占位性病变不像恶性病变多考虑:富血供的胰岛细胞瘤_破裂出血.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