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V0101:腹部包块,请大家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zhanyong 时间: 2006-10-4 07:09
标题: V0101:腹部包块,请大家讨论
男,39岁;上腹部不适数月;体检左上腹部触及一包块;b超提示腹部包块,未定位、未定性;请大家讨论!谢谢平扫:




动脉期:



门静脉期:



延迟期:



肝ⅳ段平扫呈低密度结节,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强化消退,延迟期又呈相对低密度改变。

[本贴已被 zhanyong 于 2006-10-3 23:40:40 修改过]
作者: xcc106 时间: 2006-10-4 07:28
诊断:胃恶性间质瘤伴肝转移,侵犯腹直肌。
影像:左上腹部胃前方可见一巨大肿块,内有坏死灶,与胃关系较为密切,与腹直肌的脂肪间隙消失,增强示不均匀强化,坏死区无强化,肝4段示一低密度灶,呈快进快出征象,余未见明显异常。
鉴别:
1、肠系膜肿瘤。影像表现类同,难于鉴别,较少见,与胃关系不密切。也示需考虑。
2、神经源性肿瘤。强化较为明显,常位于腰大肌前方,不考虑。
作者: 绿水青山 时间: 2006-10-4 19:17
定位:腹膜腔内,胃左外侧前方、胰、脾前。
定性:恶性肿块?平滑肌肉瘤可能大。(肿块大、密度不均有坏死、肝门低密度结节考虑转移)
作者: drzhang8888 时间: 2006-10-4 21:12
胃大弯侧巨大软组织肿块,中央密度不均匀。少许斑片样坏死。强化明显坏死区无强化。肿块内侧与胃壁部分分辨不清。外界尚清。相邻的胰腺与脾脏受压表现与之分界清晰。肝方叶似见快尽快出的结节影余无异常
考虑胃壁来源恶性肿瘤可能要大。肝脏方叶先考虑血管影。
建议mri检查。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6-10-5 02:26
定位:腹膜腔内,胃左外侧前方、胰、脾前。定性---恶性肿瘤[胃间质瘤或外生性肝癌--结合肝5段病灶的强化特征更支持肝癌诊断,大病灶以有快进快出的强化特征。另外巨大的间质瘤往往有溃疡形成]--如果是多排ct作cta重建搞清血供诊断以就明确了。可作dsa检查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6-10-5 02:35
定位:来源于胃体部大弯侧及胃窦部偏前方。
影像特征:左上腹部胃前方可见一巨大肿块,内有不规则坏死灶,与胃大弯侧及胃窦部关系较为密切,与腹直肌的脂肪间隙消失,增强示不均匀强化,坏死区无强化,肝4段示一低密度灶,动脉期强化,门脉期及延时期消退,余未见明显异常。
考虑:1 胃平滑肌肉瘤。2 肝内低密度灶—考虑 a 局灶性结节增生。b 血管瘤。
作者: zrs 时间: 2006-10-5 02:47
腹腔内胃大弯侧巨大软组织肿块,邻近脏器受压推移尤以胃及胰受压明显,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内有班片状坏死,可见强化的不完整的包膜。考虑来源于胃的恶性肿瘤。
作者: lkc8963 时间: 2006-10-5 05:58
标题: 回复:v0101:腹部包块,请大家讨论
左上腹腔巨大肿块,密度不均,强化方式同典型phc,周边结构血供为类肝实质结构,首选考虑源于肝脏外侧段的肝癌。另外肝4段亦见小结节灶,强化方式类同,亦作同源性病灶考虑,多中心癌或肝内子灶。
另外,胃腔明显受压及血供特点不支持胃源性肿块。
[本贴已被 lkc8963 于 2006-10-4 21:59:39 修改过]
作者: ysxyy 时间: 2006-10-6 00:52
标题: [讨论]
定位:
胃大弯胃底体部巨大实质性肿块,介于脾胃间隙;
征象:
肿块巨大,其与脾、胰界限清楚,与胃外后壁界限不清,平扫可见其内有低密度区,增强扫描见肿块中度强化,其内低密度区更加明显;
肝方叶平扫见一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呈快进快出表现;
定性:
胃恶性平滑肌肉瘤或胃平滑肌母细胞瘤;肝转移;


图中红线为肿块与胃的交界线;蓝线为胃的形态;
肿块与胃的交界面很长,而且界限并不清楚;
不知能否解释得通?
[本贴已被 ysxyy 于 2006-10-5 17:04:49 修改过]
作者: dyqct 时间: 2006-10-6 01:10
我支持肿块来源于胃(平滑肌肉瘤)伴肝转移。期待结果。
作者: hejie 时间: 2006-10-6 01:12
标题: v0101:腹部包块,请大家讨论
肝左叶外侧段肝细胞肝癌并肝4段肝内子灶。
左上腹腔巨大病灶,未见肝左叶外侧段原因:1.肝左叶外侧段受压移位变形,但强化时应有受压边界及与正常肝组织强化方式一样,但未见这种原因.2肝左叶外侧段本身被肿瘤全部占据.所以考虑.动脉期肿瘤强化与腹主动脉,肝动脉同步强化,门静脉时病灶虽有轻度强化但比正常肝组织强化明显低,说明病灶是肝动脉门静脉供血.延迟期病灶密度更低,并见坏死区及假包膜强化影.这种强化方式只有肝癌.3.动脉期,病灶右侧肝右叶有异常扭曲强化的血管影通向病灶与病灶内强化密度一致.更加说明病灶来源于肝脏并有动静脉短路.另外肝4段亦见小结节灶,强化方式类同,亦作同源性病灶,考虑肝内子灶。转移灶应该为典型的\"牛眼征\",可排除.
[本贴已被 hejie 于 2006-10-7 13:53:44 修改过]
作者: leesen 时间: 2006-10-6 06:00
标题: 回复:v0101:腹部包块,请大家讨论
首先这个病例因为肿块较大而使得定位有一定难度.我认为来源于胃的可能性较大.
理由:1、如果肿块来源于肝脏则只可能是左叶外侧段来源。但肝脏的正常形态和左叶内外段均在,胆囊窝与肝圆韧带之间为左叶内侧段,肝圆韧带外侧为左叶外侧段,外侧段形态正常,与肿快界限清楚.所以来源于肝的可能性较小.2、肿块的部位只有胃和大网膜,所以胃来源的可能性较大。肿块强化的特点与间质瘤比较符合。
作者: wxy7406 时间: 2006-10-6 08:37
外生性肝癌可能性大.
作者: aosangwa 时间: 2006-10-6 21:51
该肿块位于肝胃与脾之间,肿块体积大,密度不均,边缘光滑,其内可见坏死呈囊性,增强时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较大时可压迫摔倒移呢管,有时从ct角度难以完全区别。考虑肠系膜平滑肌瘤。期待正确结果
作者: woaixct 时间: 2006-10-7 07:20
1.病史:男,39岁;上腹部不适数月;体检左上腹部触及一包块;b超提示腹部包块,未定位、未定性;
2.影像表现:胃体至大弯侧见巨大软组织密度包块,密度不均,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影,动脉期病灶不规则强化,门静脉期强化更明显,延迟期病灶双恢复为相对低密度改变。观察全程图片,感觉病灶于胃之间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肿块呈膨胀性生长,有完整包膜,胃在大部分层面表现的仅是胃的受压后形态的改变,而无明确局限性或者是广泛的胃壁的增厚。
3.考虑:肠系膜恶性占位,平滑肌瘤或肉瘤及淋巴瘤。
作者: liujf 时间: 2006-10-7 18:16
影像表现:平扫,腹腔内于肝,胃,脾和腹壁之间可见一较大肿块影,大部分边缘比较清晰,部分边界模糊尤其是与肝左叶,部分胃前壁和前腹壁的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更低密度病灶;周围脏器受压移位,胃向后右移位,胰腺和脾脏受压后移.肝方叶内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腹腔内未见明显的肿大的淋巴结.
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强化明显,但不均匀,同时肝左动脉迂曲扩张,肿瘤的包膜呈低密度不强化环形影
静脉期肿瘤的包膜强化明显与肝实质相近,而且与胃和腹壁的界限变得清晰,延时扫描包膜强化显得更加清晰
肝内病灶始终强化不明显;其他就简略不说了.
个人意见:外生性肝癌伴肝内转移(建议完善各项检查,期待结果)
讨论:定位上,首先在平扫上来源于肝,胃,腹壁都要考虑.但增强扫描定位比较明确些.依据1肝左动脉增粗迂曲
2包膜的强化特征及边缘情况,3肿瘤的三期强化特点
作者: zjh196425 时间: 2006-10-13 00:12
引用楼主的话“该肿块位于肝胃与脾之间,肿块体积大,密度不均,边缘光滑,其内可见坏死呈囊性,增强时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考虑肠系膜平滑肌瘤。”如果来源于肝脏的话,只能是肝脏左叶,而肝脏左叶还是比较完整的,来源于胃的话,与胃的边缘分界还是清楚,所以,我还是支持平滑肌肉瘤的诊断。而恶性间质瘤也不除外。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7-3 07:43
持肿块来源于胃(平滑肌肉瘤)伴肝转移。期待结果。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