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V0122:老H--右枕颈部占位 [打印本页]
作者: 老H 时间: 2006-10-23 03:06
标题: V0122:老H--右枕颈部占位
患者,女,33岁,因胃部不适住院,住院期间,感头晕行头颅ct检查;十余年前,右枕部头皮肿块行手术切除(有结果),具体如何手术不详,现查局部头皮隆起,有囊性波动感,皮温未见异常,肤色无异常改变。
相似病例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82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6-10-24 13:42:07 修改过]
[本贴已被 老h 于 2006-10-24 20:55:07 修改过]
作者: hejie 时间: 2006-10-23 04:59
右侧鼻咽部见软组织占位,咽旁间隙变窄,鼻咽腔变形,茎突受压向外移,考虑鼻咽癌,右枕部头囊性病灶,包膜边缘见点状钙化,有囊性波动感,皮温未见异常,肤色无异常改变。单纯性囊肿包膜边缘少见点状钙化,暂不考虑,淋巴管瘤多分格,会出血形成液平面.考虑皮样囊肿.
作者: kbzyycm 时间: 2006-10-23 06:29
右侧鼻咽部见软组织占位,咽旁间隙变窄,鼻咽腔变形,考虑鼻咽癌
右枕部头囊性病变考虑皮样囊肿.
作者: lkc8963 时间: 2006-10-23 07:01
鼻咽部、颈枕部囊实性病变,结合临床均用淋巴管瘤来解释比较合理,影像也较支持慢性良性病变:骨质受压。用皮样囊肿来解释咽部病变不太适合,还有一个需要待排:神经源性肿瘤。以上三种疾病均易术后复发。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6-10-23 07:11
考虑1右侧皮样囊肿或脑膜膨出[囊样病灶,边清,质均,壁内小点状钙化,软组织层面第一幅图像见右侧枕骨示局限性骨缺损,病灶紧贴小脑皮质]。2右侧咽旁间隙占位无明显临床症状考虑良性病变[神经源性肿瘤]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6-10-23 13:49
标题: 回复:老h--右枕颈部占位
我觉得还是用一元论来解释比较合适.理由:1 两种病灶有很多相似之处,包括边缘 内部结构及点状钙化等.2 鼻咽部并非是鼻咽腔自身生长的肿瘤,而是外压性的改变.因此此处好发肿瘤多考虑:淋巴瘤或神经源性肿瘤.
作者: liudongxu1972 时间: 2006-10-23 20:31
考虑:淋巴管瘤!
颈部淋巴管瘤起源于颈淋巴囊,常沿神经血管轴分布,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以颈部最常见,主要位于颈后、外三角。发病年龄多为青少年。主要症状常为无痛性颈部包块。组织学上分三型:毛细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ct表现:颈部纵隔内圆形或类圆形囊性肿块,较大,边缘光滑清楚,可为多房,囊壁较薄,ct值水样密度。常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增强扫描,囊壁可有强化。该病例部位较典型,ct上形态及密度表现均较典型,诊断不难。鉴别诊断包括:1、腮裂囊肿:也好发于颈外侧区,但多为单囊,囊肿内少有出血,不沿结缔组织间隙生长;淋巴管瘤多为多囊,钻孔生长,可出现“液-液”平面。2、甲状舌骨囊肿:一般发生于颈前正中线处。3、血管瘤:边缘光滑,不均匀强化的肿块,可见静脉石。4、神经鞘瘤:亦可发生于颈部,但增强后病变可见明显强化,可与之鉴别。5、颈部淋巴结结核或转移:平扫时,病变为等密度影,增强后,病变不均匀强化,且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作者: zhuxinli 时间: 2006-10-24 00:09
1 右侧鼻咽部见软组织占位,咽旁间隙变窄,但肿块边缘清,咽旁各结构存在,知是受压改变,不考虑鼻烟癌.考虑良性占位,
2颈枕部囊实性病变,以囊性为主,结合临床手术病史,首先考虑,淋巴管瘤
从二者平扫表现来看 好象用一源论不好解释,一个为囊性一个实性,这时需要强化,排除鼻烟旁病灶是囊性合并出血可能,,强化后如果是囊性,且二者都有分割,那一源论诊断淋巴管瘤,如果鼻烟旁是实性,就要注意是血管瘤或神经源性或其他如鳃裂囊肿
建议强化
作者: kjgj 时间: 2006-10-24 23:39
标题: 回复:v0122:老h--右枕颈部占位
以下是引用jiangjing在2006-10-22 23:11:00的发言:[br]考虑1右侧皮样囊肿或脑膜膨出[囊样病灶,边清,质均,壁内小点状钙化,软组织层面第一幅图像见右侧枕骨示局限性骨缺损,病灶紧贴小脑皮质]。2右侧咽旁间隙占位无明显临床症状考虑良性病变[神经源性肿瘤]
同意jiangjing以上的分析,既然有结果,我就不乱猜了,确有难度,等待.......
不过本病本次还需要手术治疗.
作者: 老H 时间: 2006-10-25 05:56
标题: 回复分析
回顾分析:
本例患者女、33岁,前几年右枕部开过刀,右枕骨部分缺损,局部脑膜有彭出,其下部层面枕骨变薄,外板压迫性吸收,考虑为肿瘤长期压迫所致,病灶范围比较广,主要位于皮下与颈部浅层肌肉之间,右鼻咽部肌间隙肿块性质有点类似,用一元性解释比较合理,磁共振(mr-0490)也是本人遇到的病例,此患者年纪不大40来岁,病史较长,以前无手术史,因为外伤后局部受伤肿大住院治疗,术后提示瘤内囊变伴出血。
总结上述2例病人共有特点:
1.病史较长,临床症状不明显,年纪多为中年人。
2.病灶范围较广泛,多位于皮下与浅层肌肉之间,触诊有囊性波动感,不痛。
3.内部密度混杂、呈等低密度为主,如合并外伤出血,密度可以增高。
4.周围有环形厚层瘤壁,其外缘光整,这可能与囊性淋巴管瘤有一定的区别,囊性淋巴管瘤壁相对较薄,内 可有多方分隔,如合并感染,影象表现比较复杂,但淋巴管瘤一般生长于各种脉管间隙多见,皮下相对少见。
5.颅骨的改变相对较特别:兼为颅板变薄,外板压迫性吸收且光整锐利。
以上是本人对此部位该病的一点心得体会,有无意义仅供参考。
[本贴已被 老h 于 2006-10-24 22:02:03 修改过]
作者: kjgj 时间: 2006-10-27 17:17
谢谢告知结果!向----老h ----学习
作者: lkc8963 时间: 2006-10-30 15:09
心得:
颅骨的改变相对较特别:兼为颅板变薄,外板压迫性吸收且光整锐利,这点才是最特异的,淋巴管瘤和畸胎瘤均为囊性病变,未见广泛骨质受压的表现,这也可称为典型疾病的非典型部位之典型表现了。
至于皮下发生,囊性淋巴管瘤亦可但少见,多位于脉管间隙,我曾遇到过一例。
谢老h先生,看您的病例有一种极强的挑战感!
作者: 朱磊 时间: 2006-10-30 23:10
谢谢告知结果!向----老h ----学习,谢谢
作者: pujunzhi 时间: 2012-6-23 23:20
V0122:结果右枕部神经纤维瘤术后复发(瘤体囊性变),右鼻咽部肿块未穿刺活检。
谢谢楼主!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8-6 07:04
右枕部神经纤维瘤术后复发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