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5122:左肾病变,请大家会诊 [打印本页]

作者: 8314337    时间: 2006-11-3 17:33
标题: CT5122:左肾病变,请大家会诊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6-11-3 15:18:39 修改过]

作者: dyqct    时间: 2006-11-3 17:42
盂旁囊性占位(盂旁囊肿?先天性双肾盂、肾盏、输尿管发育畸形?);建议做ivp进一步检查。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6-11-3 19:23
考虑:左肾或肾盂旁外生性囊肿.
作者: mfszxc    时间: 2006-11-3 19:49
继续往下扫描,左输尿管扩张蛮明显的
作者: zrs    时间: 2006-11-3 19:54
标题: 回复:左肾病变,请大家会诊
以下是引用dyqct在2006-11-3 9:42:00的发言:[br]盂旁囊性占位(盂旁囊肿?先天性双肾盂、肾盏、输尿管发育畸形?);建议做ivp进一步检查。

作者: ssmmxx    时间: 2006-11-4 00:12
考虑:左肾肾盂旁外生性囊肿.
作者: 1390528    时间: 2006-11-4 01:14
左肾及肾门结构受压外移,与囊实性病灶[ct值?]间以低密度影相隔,病灶纵行生长{18cm未扫完},密度均匀,边缘清,左侧输尿管扩大,考虑左侧腹膜后良性占位.1.神经源性,2.囊肿.
作者: yemin92007    时间: 2006-11-4 02:06
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伴肾盂积水,建议向下继续扫描或静脉肾盂造影。
作者: xclzq_910    时间: 2006-11-4 02:20
病灶与左侧肾门关系密切,左肾盂受压变形,肾盏显示尚可,首先考虑肾盂旁囊肿,建议增强或mru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6-11-4 03:13
左肾上极前缘低密度囊性肿物,肾上极内侧皮质变薄,肾门结构受压外移,向下该囊状影位于肾外,左肾下极前缘受压。左侧输尿管扩张,还应继续下扫,观察该囊状影性状及输尿管扩张原因。考虑:左侧肾盂旁囊肿,左侧输尿管扩张原因待查。
作者: 宝天曼    时间: 2006-11-4 03:36
考虑:左肾肾盂旁外生性囊肿.拌左肾受压并肾盂积水
作者: 光线    时间: 2006-11-4 04:35
考虑肾盂旁囊肿,左侧输尿管扩张,建议增强、ivp检查。
作者: zylcq608    时间: 2006-11-4 05:42
支持10楼意见。
作者: haha215315    时间: 2006-11-4 19:38
左侧肾盂旁囊肿,左侧输尿管扩张原因待查。
作者: 张嘉航    时间: 2006-11-4 20:01
考虑双肾盂双输尿管,建议肾输尿管增强ct扫描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6-11-4 23:07
考虑肾盂旁囊肿,左侧输尿管扩张,建议增强、ivp检查。
作者: 守望可可    时间: 2006-11-5 00:05
标题: 回复:ct5122:左肾病变,请大家会诊



  肾窦囊肿  
  
  1.肾窦囊肿的发病率为肾囊肿的1%~3% ,老年人居多,amis和tronan  提出将起源于肾窦的囊肿命名肾盂周围囊肿(perapelvic cysts)。而起源于肾窦外,侵入肾窦的囊肿命名为肾盂旁囊肿(peripelvic cysts)。
  肾盂旁囊肿通常为单个囊肿,组织来源为肾实质或陈旧性含尿囊肿 。肾盂周围囊肿是小的、多发的,而且外形不规则。肾盂周围囊肿的起源仍未明确,但是很多迹象表明其为淋巴源性的,是淋巴管扩张或淋巴管梗阻所致  。
  组织学研究表明肾盂周围囊肿壁为内皮细胞  和淋巴细胞  。因此淋巴管扩张的说法被提出,取代了肾盂周围囊肿的说法,从而防止与肾盂旁囊肿相混淆  。

  2 临床表现 由于肾窦囊肿所处部位决定了以下临床表现:
  (1)腰痛、腰胀、腰部不适及绞痛,是由于囊肿压迫肾盂、输尿管使平滑肌痉挛,或囊中生长牵拉包膜所致,此为较常见症状。
  (2)血尿:由于平滑肌痉挛不产生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但囊肿破裂与肾盂相通后则为肉眼血尿甚至蚓状血条。
  (3)高血压为压迫肾盂梗阻后致使肾缺血而肾素、血管紧张素增高所致。
  (4)囊肿较大或肾积水巨大者还可以触及腹部包块。
  (5)部分病人无症状系体检时偶然发现,囊肿较小或位于上极,对肾盂、输尿管压迫轻微而无上述临床表现。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因本病症状不典型且较轻微,故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因简便易行无损伤而为首选。b超检查可见肾门附近有一液性暗区,显示囊肿大小,但当囊肿进入肾窦引起肾盏积水或囊肿在肾窦深处时易被误诊为肾盂积水,而在一些非梗阻条件下集合系统可以显示扩张。如肾外肾盂,较大的肾漏斗部,不扩张性肾盂及因返流性肾疾病所致肾盏扩张。而且肾脏的血管结构,特别是静脉,也常与扩张的集合系统相似,因此超声诊断的肾盂肾盏扩张的假阳性率达11%~26%  。无论是肾盂旁囊肿还是肾盂周围囊肿都与肾盂肾盏扩张极为相象。但是严密的超声分析不显示肾盂周围囊肿壁延至肾门,与肾盂中集合系统的液体不连续,因而与肾盂、肾盏扩张相鉴别。
  ivp表现为肾门旁有一圆形肿物压迫肾盂、肾盏及输尿管上段,出现弧形压迹,变形、移位和拉长的改变,肿物内无造影剂,但当囊肿较小时可能不显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本组有3例曾疑为肾肿瘤,后经b超、ct检查而排除。
  ct检查确诊率较高,可达100%,表现为肾门附近边界清晰均匀低密度的圆形包块,使肾盂、肾盏受压变形和移位,与肾盂之间仅隔一层很薄的膜,ct值在20hu以下,无增强效应。ct检查不明确囊肿大小、数量与肾盂的关系及向肾门内伸展程度等。但ct对囊内出血,特别是血肿机化后与实质性肿物相鉴别上缺乏特异性。
  mri检查在t 1 加权影像表现为低信号强度,而t 2 加权影像则表现为高信号强度,尤其
对于囊内出血、血肿机化及良、恶性肿瘤之间鉴别上mri较为特异。
  肾盂周围囊肿还可经递行造影检查发现囊肿与肾淋巴管相通  。
  囊肿穿刺造影可使囊肿显影,囊腔与肾盂、肾盏不相通,此种检查为损伤性检查,大多数病例通过b超、ivp及ct即可诊断,故很少用。

  另外应与肾的淋巴瘤及其它一些恶性肿瘤相鉴别,然而肾的淋巴瘤和恶性肿瘤是实质性的,而且很少或从不表 现为单侧或双侧多发的界限清楚的肾窦肿物。
作者: elity69    时间: 2006-11-5 04:00
盂旁囊性占位(盂旁囊肿?先天性双肾盂、肾盏、输尿管发育畸形?);建议做ivp进一步检查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5-6-29 08:28
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伴肾盂积水,建议向下继续扫描或静脉肾盂造影。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