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V0138:[原创]鞍区占位,定位及定性?征象描述?谢谢 [打印本页]
作者: xcct 时间: 2006-11-14 03:08
标题: V0138:[原创]鞍区占位,定位及定性?征象描述?谢谢
患者男,53岁时物模糊2年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6-11-14 15:59:00 修改过]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6-11-14 04:37
鞍区等低混杂密度影,以等密度为主,夹杂少许斑点钙化灶,mri为高等低混杂信号,以高等信号为主,增强等信号灶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向后压迫脑干,向上占据下丘脑及视交叉区此区结构不清,向下压迫垂体,垂体结构不清,病灶压迫推压韦氏环。考虑1颅咽管瘤。2畸胎瘤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6-11-14 06:43
定位:发自鞍区,向上 向后生长.
特点:形态不规则,占位效应明显,明显压迫视交叉 桥脑,桥前池消失,ct示等低混杂密度,内见点状钙化,mri示t1wi高信号或略高信号,期间搀杂不均匀低信号,增强病灶不均匀强化.
定性:鞍区肿瘤,首先考虑:颅咽管瘤.
鉴别诊断:鞍区脑膜瘤_t1wi信号低于颅咽管瘤.因瘤内成分不同所致.
作者: 守望可可 时间: 2006-11-14 17:24
标题: 回复:[原创]鞍区占位,定位及定性?征象描述?谢谢
以下是引用jiangjing在2006-11-13 20:37:00的发言:[br]鞍区等低混杂密度影,以等密度为主,夹杂少许斑点钙化灶,mri为高等低混杂信号,以高等信号为主,增强等信号灶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向后压迫脑干,向上占据下丘脑及视交叉区此区结构不清,向下压迫垂体,垂体结构不清,病灶压迫推压韦氏环。考虑1颅咽管瘤。2畸胎瘤
分析的那么好,附议!不需要考虑脑膜瘤,鞍背骨质看起来没有明显改变。
作者: sxdongfang 时间: 2006-11-14 23:16
标题: 回复:[原创]鞍区占位,定位及定性?征象描述?谢谢
病 史:男,53岁,视物模糊2年。
影像表现:
定位:垂体窝及鞍上池,依据:束腰征。
垂体窝及鞍上池见囊实性占位,实性为主,病灶有分叶;大脑脚受压变形。
诊断考虑:
1.颅咽管瘤:鞍上池囊性性占位,临床无明确内分泌改变的表现。
2.垂体瘤:临床无骨分泌改变不支持。


[本贴已被 sxdongfang 于 2006-11-14 15:19:13 修改过]
作者: dyqct 时间: 2006-11-15 00:13
标题: 回复:v0138:[原创]鞍区占位,定位及定性?征象描述?谢谢
以下是引用jiangjing在2006-11-13 20:37:00的发言:[br]鞍区等低混杂密度影,以等密度为主,夹杂少许斑点钙化灶,mri为高等低混杂信号,以高等信号为主,增强等信号灶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向后压迫脑干,向上占据下丘脑及视交叉区此区结构不清,向下压迫垂体,垂体结构不清,病灶压迫推压韦氏环。考虑1颅咽管瘤。2畸胎瘤
[emb6][emb6]
[本贴已被 dyqct 于 2006-11-14 16:14:13 修改过]
作者: xhsmx 时间: 2006-11-15 17:33
有道理!支持颅咽管瘤!
作者: lushijun 时间: 2006-11-16 07:08
大家分析的很多了,支持颅咽管瘤
作者: 豫章 时间: 2006-11-19 02:10
标题: 回复:v0138:[原创]鞍区占位,定位及定性?征象描述?谢谢
以下是引用jiangjing在2006-11-13 20:37:00的发言:[br]鞍区等低混杂密度影,以等密度为主,夹杂少许斑点钙化灶,mri为高等低混杂信号,以高等信号为主,增强等信号灶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向后压迫脑干,向上占据下丘脑及视交叉区此区结构不清,向下压迫垂体,垂体结构不清,病灶压迫推压韦氏环。考虑1颅咽管瘤。2畸胎瘤
支持颅咽管瘤
作者: 克山 时间: 2006-11-19 16:29
从病变位置、信号变化特点分析,符合鞍上颅咽管瘤。
作者: xn2ylwg 时间: 2006-11-19 20:27
室管膜瘤有可能吗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6-11-21 04:04
蝶鞍右后上方不规则形高等低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内见小点状钙化,边缘不规则,周边血管与脑组织受压移位,垂体结构显示欠清,蝶鞍局部骨质无破坏增生征象,t1wi呈高信号,增强呈不均匀信号,mri血流成像示颅底血管无病变征象.
意见:1,考虑颅咽管瘤;
2,畸胎瘤不排除;
鉴别:1,垂体瘤;
2,颅底脑膜瘤;
3,血管瘤,
作者: 阿圣 时间: 2006-11-21 05:17
病变部位:鞍上及蝶鞍周围
形态:不规则
边界:清晰或不清晰
密度:混杂密度,有实性部分,也有囊性部分,还有钙化
生长方式:有侵润生长的趋势
占位效应:明显
周围水肿:没有
邻近颅骨:没有骨质破坏
诊断:1/颅咽管瘤
2/生殖细胞瘤
3/脑膜瘤--可排除,密度和形态不象
4/垂体瘤--可排除
作者: 同 时间: 2006-11-23 04:23
支持鞍上颅咽管瘤诊断。
作者: ssm999 时间: 2006-11-29 05:07
定位:鞍上占位侵犯鞍内。原因:病灶的最大径在鞍上,视交叉受压前移而不上抬、中脑受压后移且部分病灶伸入桥前池。病灶破坏鞍隔侵犯垂体、鞍底似见受压殘留的垂体影。
定性:ct平扫大部分为等密度考虑为实质性病灶、小部分为密度不均的混杂稍低密度影;mri的大部分t1wi呈极高密度影、t2wi呈高密度影信号稍低于t1wi的。
在mri上表现为t1wi高信号的病变有如下:1、血肿(ct不支持)。2、脂肪瘤((ct不支持)。3、黑色素瘤,mri上t1wi支持、但t2wi信号不支持。4、皮样囊肿,因内物的成分在mri可呈信号多样性、在ct上有时也呈均匀的等密度影,
考虑皮样囊肿。
作者: lkc8963 时间: 2006-12-13 05:59
标题: 回复:v0138:[原创]鞍区占位,定位及定性?征象描述?谢谢
以下是引用ssm999在2006-11-28 21:07:00的发言:[br]定位:鞍上占位侵犯鞍内。原因:病灶的最大径在鞍上,视交叉受压前移而不上抬、中脑受压后移且部分病灶伸入桥前池。病灶破坏鞍隔侵犯垂体、鞍底似见受压殘留的垂体影。[br]定性:ct平扫大部分为等密度考虑为实质性病灶、小部分为密度不均的混杂稍低密度影;mri的大部分t1wi呈极高密度影、t2wi呈高密度影信号稍低于t1wi的。[br]在mri上表现为t1wi高信号的病变有如下:1、血肿(ct不支持)。2、脂肪瘤((ct不支持)。3、黑色素瘤,mri上t1wi支持、但t2wi信号不支持。4、皮样囊肿,因内物的成分在mri可呈信号多样性、在ct上有时也呈均匀的等密度影,[br]考虑皮样囊肿。[br]
说得很好!
个人愚见:此例不但要从病灶形态、部位、强化方式、占位效应上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还有一个重要的诊断依据就是信号的特征。本例大部分病灶为短t1长t2信号,正同ssm999老师所言有四个方面的因素才会导致如此改变。颅咽管瘤分囊性、实质性和囊实性三种,其囊液常呈棕黄色,其内含有不同数量的胆固醇结晶、角蛋白脱屑以及正铁血红蛋白,而胆固醇结晶和正铁血红蛋白有明显的缩短t1作用,坏死、角蛋白脱屑以及正铁血红蛋白则延长t2,故个人分析此例囊液内可能还是以正铁血红蛋白为主,因t2亦呈明显高信号。所以我还是诊断为颅咽管瘤。
矢状位显示垂体信号存在为受压改变,且钙化存在,临床无垂亢表现,信号及强化方式明显不同于垂体瘤。皮样囊肿鞍区较少发生,且ct上也不太支持。
作者: 漫步云端 时间: 2006-12-18 05:53
标题: 回复:v0138:[原创]鞍区占位,定位及定性?征象描述?谢谢
以下是引用jiangjing在2006-11-13 20:37:00的发言:[br]鞍区等低混杂密度影,以等密度为主,夹杂少许斑点钙化灶,mri为高等低混杂信号,以高等信号为主,增强等信号灶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向后压迫脑干,向上占据下丘脑及视交叉区此区结构不清,向下压迫垂体,垂体结构不清,病灶压迫推压韦氏环。考虑1颅咽管瘤。2畸胎瘤
支持!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7-3 00:53
颅咽管瘤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