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MRI0574:[原创]看看是不是“骨巨细胞瘤” [打印本页]

作者: ojh114    时间: 2006-11-14 05:43
标题: MRI0574:[原创]看看是不是“骨巨细胞瘤”
(查看结果: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184)
女 24,病历摘要:右股骨下段疼痛伴跛行半年,加重2月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12-29 17:21:55 修改过]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5-24 21:49:57 修改过]

作者: ojh114    时间: 2006-11-14 05:45
请各位老师指点。
作者: 张CT    时间: 2006-11-14 06:32
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小翟    时间: 2006-11-14 06:38
骨巨细胞瘤
作者: hnyzzxw    时间: 2006-11-14 17:31
标题: 回复:[原创]看看是不是“骨巨细胞瘤”
恶性骨巨细胞瘤
作者: lirfeng    时间: 2006-11-15 00:57
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6-11-15 02:18
标题: 回复:mri0574:[原创]看看是不是“骨巨细胞瘤”

支持楼主意见!
作者: cefcmj    时间: 2006-11-15 16:27
标题: 回复:mri0574:[原创]看看是不是“骨巨细胞瘤”
支持右股骨下段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肿瘤部位的疼痛与肿胀。疼痛特征为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20—40成人(3/4),10岁以下儿童罕见,股骨下端最多见,其次为胫骨上端及挠骨下端,三处占全部骨巨细胞瘤的60—70%,病灶位于骨端,邻关节面(不累及骨骺的巨细胞瘤诊断基本不存立)。

病理基础:它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其来源不明,现在多认为主要为基质细胞、可能来自未分化结缔组织细胞。其生物学特性为具有较强侵蚀性,采通常的刮除法复发率较高。少数病例可出现局部恶性变或肺转移,属于临界性肿瘤。

骨巨细胞瘤分型:
分房型:破坏区内可见数量不等、细线状的骨脊,将骨质破坏区分隔成大小不等的小房。
溶骨型:骨质破坏区内无骨脊,而表现为单一的破坏区。

影像特点:
溶骨性
偏心性
膨胀性
皂性改变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肿瘤内一般无钙化或骨化致密影。
病变周围一般无骨膜反应。
病变骨性包壳不完整,并于周围软组织中出现肿块表示肿瘤生长活跃。
肿瘤边缘出现筛孔状和虫蚀状骨破坏,骨脊残缺紊乱,软组织肿块较大者,提示为恶性骨巨细胞瘤。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5-24 21:49:17 修改过]

作者: 千里草    时间: 2006-11-16 00:15
考虑骨巨细胞瘤
作者: 千里草    时间: 2006-11-16 00:23
考虑骨巨细胞瘤
作者: cefcmj    时间: 2006-12-30 05:24
标题: 回复:mri0574:[原创]看看是不是“骨巨细胞瘤”
此病例病变在股骨下端,紧邻近关节面,略呈偏心状,年龄为24岁(20-40之间),这都有点象骨巨的特点。但病理是动脉瘤样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属非肿瘤性病变,大多数骨病理学家认为abc是在原发病灶基础上发生的一种继发性血管性改变,在病变的退化过程或由于外伤等诱因,使病灶内形成异常的动静脉交通,通过血液动力学作用形成骨的反应性改变。病理上囊肿由充满血液的互相交通的海绵样腔隙组成,外面包绕一薄壁的囊状骨壳,上覆骨膜和由骨膜形成的薄层骨,血池间有棕红色纤维组织间隔。abc发病年龄大多在20岁以下,女性略多于男性,一半以上的病变发生于长骨,其次为脊柱,而骨盆占扁骨病变的一半。ct表现为:病变呈囊状膨胀性骨破坏,骨壳菲薄,其内面凹凸不平,有多数骨嵴。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区可有硬化,并可见液—液平面。液—液平面征象是abc特征性表现,是因为囊内血流绶慢以致出现血液分层现象,血液有形成份沉淀;为了更好显示液液平面,最好让患者静止10分钟再扫描。也有人认为液—液平面还可见于其它数种疾病,但多数资料表明液液平面仍以abc的出现率最高。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5-24 21:49:37 修改过]

作者: qiuleiyu    时间: 2007-1-1 19:43
24y女性,病史较长,近来加剧.影像表现;1,股骨下段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2,大部边界清,后部骨皮质中断伴局部软组织肿块.3,其内示多个纤薄间隔.4,有明显强化.考虑;1骨巨细胞瘤伴病理性骨折或恶变.建议ct观察骨质破坏及骨膜反应情况.2,动脉瘤样骨囊肿伴病理性骨折.
作者: radio8201    时间: 2007-1-10 16:24
考虑骨巨细胞瘤
作者: zsy1116    时间: 2007-1-10 16:39
支持骨巨细胞瘤,骨皮质有破坏,考虑有恶变。动脉瘤样骨囊肿也不完全除外。
作者: 清清楚楚    时间: 2007-5-25 21:01
支持楼主意见!
作者: zxczxc    时间: 2007-5-26 02:36
考虑骨巨细胞瘤。
作者: shenhs    时间: 2007-5-26 07:28
学习了
作者: husiling    时间: 2007-5-28 16:06
考虑恶性肿瘤
作者: 龙在野    时间: 2007-5-28 18:07
巨细胞瘤 不排除恶变
作者: yxwsd    时间: 2007-5-29 05:03
学习了
作者: shenjiu    时间: 2007-5-29 17:52
应该是骨巨细胞瘤,好病例
作者: 霸气    时间: 2007-5-31 00:52
骨巨细胞瘤
作者: xf3320    时间: 2007-5-31 02:47
动脉瘤样骨囊肿可肯定,是否合并恶性骨巨细胞瘤也不完全除外。
作者: hahajing123456    时间: 2007-6-9 06:37
可以看到典型的液平面 可以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李晓阳    时间: 2007-6-11 04:28
学无止境
作者: huanyingt    时间: 2007-6-17 08:31
片中可以看到液液平面,即上边是的是细胞成分较少的上比较纯的液体,所以信呈变化是长t1长t2.而下边的是有多量细胞沉积的较稠的的液体,所以信号变化是等或稍长t1(即t1的信号并不是很低),而t2的信号由于并非是新鲜血液(有含铁血黄素成份),所以下边的液体在t2又不是很高.以上特点就造成了同样是液体,但却出现两种不同的信号,不知道分析的对不对.而且我注意到了,同样是t1像的几个片子,tr时间不一样,是不是也是囊内信号变化不一致的一个原因,请知道的各位老师告知一下.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8-4-27 06:34
动脉瘤样骨囊肿    学习了

  
   
.
作者: zxczxc    时间: 2008-4-27 09:22
右股骨下端呈混杂信号,有低信号,高信号,右股骨下端呈膨胀性。但右股骨下端背侧骨皮质突破,背侧软组织内有肿块影。
考虑右股骨下端骨巨细胞瘤,恶变可能。
作者: ZHONGXINMR    时间: 2009-3-19 17:15
好病例,收到
作者: 晨风    时间: 2009-3-19 22:34
动脉瘤样骨囊肿,学习了
作者: zxczxc    时间: 2011-3-28 11:41
图像模糊 ,动脉瘤样骨囊肿,鉴别骨巨细胞瘤。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