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ZT0082F:肝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
[打印本页]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6-11-20 04:59
标题:
ZT0082F:肝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
《全国ct、mri和x线综合影像鉴别诊断和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笔记6
[center]
肝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
[/center]
[center]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郑可国
[/center]
重要收获:两个关键观念的更新
一、“快进快出”:
肝细胞癌增强扫描的经典描述,以前的解释是造影剂动脉期即进入肿瘤内,密度高于正常肝实质;门脉期则迅速出来,密度低于正常肝实质。但是郑老师的观点,癌灶内造影剂“快进”没有错,“快出”则是不对的,实际上动脉期癌灶内增强部分的ct值,在门脉期并不会减少很多,甚至反而有所增高。门脉期癌灶低密度的原因是因为正常肝实质密度明显增高而造成的相对低密度。所以准确的描述应该是:
癌灶动脉期密度高于正常肝实质,门脉期低于正常肝实质
。
二、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密度的描述
:
一般的说法:是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高于/等于/低于正常肝实质。
郑老师认为,对密度高于正常肝实质的病灶,还应该与腹主动脉作比较。描述为: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密度高于同层面正常肝实质,近似于(/低于)同层面腹主动脉
。
之所以这么改动,是因为肝细胞癌、肝转移瘤动脉期的强化程度明显较腹主动脉低,而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的强化程度则与腹主动脉大致相仿,以此可做鉴别。
授课内容:
一、ct诊断要点
:
1、平扫及常规增强扫描的ct特征
2、动态增强扫描的ct特征
二、肿瘤转移的ct表现:
三、肝细胞癌的少见ct表现:
1、外生的肝细胞癌
2、腹膜后肝细胞癌
3、等密度或高密度的肝细胞癌
4、动脉期无明显强化的肝细胞癌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7-6-9 23:35:54 修改过]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6-11-20 05:16
标题:
平扫及常规增强扫描的ct特征
一、肿瘤的内部ct特征
:
1、三多现象:低密度的瘤灶内,在
多个扫描层面
,可见
多处、多形态
的更低密度区。
2、常规增强扫描瘤内可出现分隔状改变
二、肿瘤边缘的ct特征
:
1、肿瘤边缘的晕圈征:膨胀性生长的肝细胞癌肿瘤边缘清楚,部分病例周围可见一圈低密度影环绕,称“晕圈征”。病理上是肿瘤的假包膜。
2、增强扫描病灶“缩小”征:浸润性生长的肝细胞癌,平扫表现边缘不清,常规增强以后边缘变清晰,并较平扫时缩小。病理基础是浸润性肝细胞癌的边缘部分与正常肝细胞混杂,增强扫描后正常肝细胞强化,导致癌灶“缩小”。
三、其他征象
:
1、肿瘤周围“卫星”灶
2、门脉主干或分支内癌栓
备注
:ct常规增强扫描指的是手推造影剂后进行肝脏扫描。我的理解,应该相当于高压注射器注射后螺旋ct扫描的平衡期(或者实质期)。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6-11-20 05:18
标题:
动态增强扫描的ct特征
一、结节型肝细胞癌的动态强化特点
:
二、巨块型肝细胞癌的动态强化特点
:
三、弥漫型肝细胞癌的动态强化特点
: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6-11-20 05:21
标题:
肿瘤转移的ct表现
一、肝内转移的ct表现:
二、门静脉转移的ct表现:
三、淋巴转移的ct表现:
四、肝内胆管扩张:
五、远处转移: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6-11-20 05:25
标题:
外生的肝细胞癌
诊断上注意观察肿瘤的起始部,瘤体有一个比较窄的基底部与肝实质相连。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6-11-20 05:28
标题:
腹膜后肝细胞癌
推测可能是肿瘤起自肝脏裸区,由于裸区后上方有横膈限制,肿瘤就转向裸区后下方的腹膜后间隙生长。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6-11-20 05:42
标题:
等密度或高密度的肝细胞癌
一、肝细胞癌ct平扫呈等密度的原因
:
1、肿瘤太小,直径小于1.0cm,因部分容积效应而不能显示
2、肿瘤细胞分化好,与正常肝实质密度相近
3、脂肪肝
二、肝细胞癌ct平扫呈高密度的原因
:
1、肿瘤内有新鲜出血
2、脂肪肝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6-11-20 05:47
标题:
动脉期无明显强化的肝细胞癌
原因
:
1、瘤内肿瘤血管被癌肿阻塞(坏死或出血所致)
2、弥漫型肝细胞癌,肿瘤性血窦与癌旁肝组织肝窦相通,来自肝窦的门脉血,稀释了血窦内含碘的肝动脉血
3、部分小肝癌动脉供血不丰富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6-11-20 05:48
标题:
后记
后记,占个位子
作者:
程军建
时间:
2006-11-21 01:23
谢谢翁老师。。。
学习啦》
作者:
shenjun18
时间:
2006-11-21 22:43
真棒!!
作者:
xf3320
时间:
2006-11-22 04:12
有些心得体会在教科书上都难见到
作者:
迎客松abc
时间:
2006-11-24 18:01
谢谢翁老师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6-11-25 00:25
谢谢楼主!!!
作者:
zdd6799
时间:
2006-11-25 02:42
受益非浅呀
作者:
jssht0891
时间:
2007-2-4 23:49
谢谢翁老师。。。
作者:
dianzi
时间:
2007-4-1 23:48
好笔记
作者:
流云
时间:
2015-9-20 11:16
谢谢老师,学习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5-9-21 13:55
谢谢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5-9-21 16:55
谢谢
作者:
肖龙
时间:
2015-9-23 17:18
谢谢,很好的笔记,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者:
bryt2580
时间:
2015-10-8 20:39
谢谢翁管的学习笔记,某些细节是教科书上学不到的
作者:
lyb999
时间:
2018-6-14 15:34
谢谢!
作者:
mnbvcxz1234
时间:
2018-12-6 17:33
谢谢翁老师
作者:
刘宾馆
时间:
2019-7-17 10:15
准确的描述应该是:癌灶动脉期密度高于正常肝实质,门脉期低于正常肝实质。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9-8-10 08:38
学习
作者:
影象王
时间:
2019-8-25 10:24
讲的非常好!感谢翁站长!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