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对于多排螺旋CT的一些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wulingfeng329    时间: 2004-10-19 20:54
标题: 对于多排螺旋CT的一些看法
为了适应现阶段病人不断要求的高质量医疗水平的需要,全国大范围的采购医疗器械阶段到来了!
而ct机的普及率也是前所未见,大凡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如没有ct,病人根本留不住!
具不全了解,我们浙江省的ct机差不多都普及到镇一级的医院了(至少一个县三^五台是跑不掉的)^
而对于新购ct机,院领导绝对相当重视,目的性很强---一定要比周边医院先进!
所以攀比之风胜形!双排,四排,八排,十六排的ct屡屡问世,
在感叹当今科学技术进步之快之余,不时抛给自己的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好的ct用于临床工作吗?
试想一个县一级的医院,用上16排的ct和用二排的ct机有什么区别吗?
虽然对外宣传方面有很多有利的一面,可恰恰也对病人造成误导!
(就像电脑商推销时,重之又重的强调cpu的主频一样),在这个对病人本就很不清晰的医疗服务行业里又搅了趟混水!
其中领导层在采购中的利益关系就不多说了!
(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个人观点)
我院本是镇级医院被提升至区级二院,引进的是西门子欢悦双排螺旋ct,
从个人角度出发,能有机会在工作中接触新技术,新机器绝对是件好事!
但从大范围看,我真的觉得太浪费了!
至今我们还没有开展增强的业务,你说这么高档的机子放在那不是浪费吗?
也许是我杞人忧天吧@
也希望各家尽其言!

[emb5][emb5]
作者: hjj0818    时间: 2004-10-20 00:28
[emb6]
作者: wxy7406    时间: 2004-10-20 05:02
我个人感觉一般的单排螺旋应该可以决大部分的日常工作,多排螺旋射线量多,对病人身体特别是经常复查的病人是非常有害的.应该说现在的医疗资源是一种浪费.[emb11]俺现在还是ge pace机器增强效果好差,有时就是骗病人,好伤心啊!
作者: searchtrue    时间: 2004-10-20 05:41
[emb1][emb1]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4-10-21 05:58
多层螺旋ct应该有其非同一般的价值,比如就是一个ct增强扫描,动脉期还分早、中、晚期呢,一般ct能做得到吗?
    有些医院虽然买了多排ct,但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这不是多排ct的错。
作者: 扬仪    时间: 2004-10-21 06:05
人类大脑的思维速度0.0000000001秒/次,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1-2年/次,
书本的更新速度4-5年/次,老婆换代速度10年/次,大家说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代了!
何况ct的更新换代呢?
合理利用不是你我可以说服的,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人人做好,那不是成了理想社会了,
可能吗??领导的吃喝玩乐,是需要我们这些人来为他们牺牲的!!
还是回家自己想想吧!什么生活态度,再次迎接为领导……
还是老婆好!书本好,至少我说什么就是什么!~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4-10-21 06:54
同意向医生的意见,多层螺旋ct应该有其非同一般的价值,它有着普通ct乃至单层螺旋ct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也是ct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是事实,早已有了定论。
  各家医院竞相购买多层ct,说明医院发展了,要求更高了,经济效益更好了,购买力增强了,同时也充分说明医疗市场的竞争的激烈性,不否认有谋私利的和资源浪费的,也可能不在少数,但是不能以一个来否认多层ct的发展的总的趋势,曾记否?八十年代有几家医院有b超?九十年代有多少家医院有普通ct?九十年代ge8800、岛津4500的ct已经是十分了得,但是现在看ct已经普及到了乡镇一级医院了,我看,3-5年多层ct要普及到地市一级和三级医院,5-8年将全国普及,我的估计可能是保守的,因为到几年后将不再生产单层ct了,我们地区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有四家二级(县级)医院购买了双层和多层ct。
    闲置或者说没有发挥多层ct的优势有以下几种情况:1、人员素质不高,对多层ct的功能知晓不够,不能很好掌握设备,如果连双期、三期扫描都做不到或不知晓,更谈不上做其它一些工作;2、选购设备时没有很好的选择好配置,有很多医院买了四层、八层ct却没有配一个好的后处理工作站,还有的选配一些很少用的软件,或者选配一些不适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的软件,如一些二级医院选配灌注软件,大多数医院用的少;
   “多层ct的多排螺旋射线量多,对病人身体有害的”认识上有个误区,如果在同样的扫描范围、同样的扫描部位来对比的话,多层螺旋ct肯定比普通螺旋ct的放射线量小,因为它的曝光时间仅仅是普通螺旋ct的1/4、1/8、1/16。
作者: pp    时间: 2004-10-22 05:19
望各位版主多多讲讲多层ct的原理和临床的应用!
作者: men    时间: 2004-10-23 00:44
望各位版主能多讲讲ct的原理和临床应用,谢谢
作者: wulingfeng329    时间: 2004-10-24 05:15
各家说的都挺有道理,
惟独是只有让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它的潜在功能!
才能对的起这个机器,对的起自己,对的起人民-------说高了!呵呵!
作者: zylocomo    时间: 2004-10-27 03:01
[emb6]
作者: yz819    时间: 2004-10-28 07:18
我院虽引进高档多排螺旋ct机,但工作站太差,实在郁闷.谁知道ct增强扫描的具体方法.步骤.什么部位造影剂量(?/秒,用高压注射器)用多少达到理想的效果.请告知,谢谢!
作者: yz819    时间: 2004-10-28 21:15
[emb20]
作者: hongwu    时间: 2004-10-31 08:03
完全同意 听蝉观竹说 的
作者: sdhct    时间: 2004-11-3 04:35
我看了非常的郁闷,ge,philips,东芝,西门子……,有哪个是中国的名字啊?
我国怎么就造不出ct机?
现在父母不是要小孩字学跳舞,就是学画画,中国人就只能当明星?
现在什么绝对男人,超级女声,明星学院,等等在我    眼里真的象小丑一样。
我以后一定让我 的孩子6岁就学做电动机。
作者: 陈培强    时间: 2004-11-3 05:25
[emb6]
作者: haa3206216    时间: 2004-11-12 21:57
[emb6][emb28]
作者: 锦青    时间: 2004-11-13 01:24
[emb16][emb16]
作者: thigatiandy    时间: 2004-11-13 06:46
[emb10][emb16]
作者: yanliang    时间: 2004-11-17 05:08
[emb6]
作者: clcts    时间: 2004-11-18 05:33
有新机器用很不错了,虽说一些业务开展不起来,但院方好象不仅仅考虑这些,还有ct的影响问题.这样似乎能给你们医院带来一些综合效益.既然买了,那就把握好机会,利用好它,这样才能不负院领导的信任,好给医院带来更好的效益.其实我好羡慕你们,因为我们至今还在用西门子的全身ct在做病人,好辛苦哦!
作者: guicai    时间: 2004-11-20 03:11
多排ct有他优势的一面,单不应提倡一味追求,只有在有需求的地方就可以,最新报道说协和进了一个64排的,但在我们西部部分县级医院都是用二手货
作者: yangxuedong    时间: 2004-11-28 02:55
奥,我们医院已经预定了siemens的64层ct了
作者: 刘光张    时间: 2004-12-4 02:54
[emb15]
作者: 刘光张    时间: 2004-12-4 03:04
[emb6]我是福建的,你那里这么有钱?我这理每个县里这有1台,我是市2甲医院。才单排,惭愧,但我表示同意你的观点。
作者: 何慕    时间: 2004-12-6 00:50
既然买了,就要好好利用,买是领导的事,我们只管用,发挥他的最佳水平![emb28]
作者: yjdthankyou    时间: 2004-12-7 04:09
我门一个县级医院要上16排了,个人感觉是大大的浪费,只不过添饱了领导的腰包。
我们3年前买的单螺旋,进了高压注射器,高压注射器放那儿根本没用过,据说是针
管太贵,老百姓负担不起,my god,什么道理啊!!!!!!!!这水平用个单螺
旋还不够吗?????????[emb5][emb5][emb5][emb14][emb14]
作者: yangchen0715    时间: 2004-12-13 22:41
现在医院竞争很激烈的,好多哦拿ct作为宣传,的工具,其实基层医院,普通ct完全可以够用的,一般问题都能解决的。不能因为攀比,浪费医疗资源。谁知道16、64排螺旋ct多少钱??
作者: dd-4328149    时间: 2004-12-14 23:15
感慨归感慨。时代在进步,设备自然需要更新。如果我们都不去购买,生产厂家将没信心、也没资金搞科研与设计,事物总有好的一面。好好干好自己的工作,活得快乐一点。
作者: 3123420    时间: 2004-12-16 06:59
[emb6]
作者: cyanage    时间: 2004-12-19 04:04
[emb4]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4-12-20 08:18
不知谁将被揍?建议站长把上面“欠揍”帖图删除掉,一是没有任何意义,二是被人常常使用给他人带来不快。
作者: wenyong    时间: 2004-12-20 09:45
听蝉观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您不用管他揍谁,也许他根本就是无心插柳,不针对任何人。
作者: 许仙多    时间: 2005-1-5 00:15
对于多层ct剂量水平有很多说法:有的说大,因为kv,mas增大了,另外由于薄层扫描,每层重叠比较多,导致增加.有的说小,是因为扫描快了,出来图像多了.我是搞辐射防护的.个人暂时偏向前者看法,但不敢肯定,待权威求证.希望有哪位前辈不吝赐教.联系我xzy_406@sina.com.在此多谢了.
作者: ayi    时间: 2005-2-15 07:47
同意7楼!
作者: laomao    时间: 2005-2-25 22:32
多层螺旋ct肯定比普通螺旋ct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一.在扫描速度上更快,二,图象更为清晰,三,后处理功能更为强大,四,应用范围更广.
至于某单位需要这种仪器否,我认为这是必然趋势.当然要量力而行.[em16]
作者: yunh251    时间: 2005-2-27 00:03
我也认为“多层ct的多排螺旋射线量多,对病人身体有害的”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这只能说明对螺旋ct的无知。要知道所谓的8层、16层主要是在探测器的性能上做文章,进一步提高x射线的使用效率,再一个就是在球管的容量上进一步提高,ge的16排螺旋ct球管据说可以达到8m,号称大力神球管。
作者: 巩力中    时间: 2005-3-9 16:42
支持[emb6]
作者: zhaiyanlong    时间: 2005-3-12 06:40
我同意第一位说的,也同意第二位说的,买ct应该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我听说过一个镇级医院买乐一个16排ct,我觉得停可笑的,希望人家真是能用的上。
我觉得问题可能在于买机器的人往往都是院长之类的,他们懂ct的人很少,真正使用的人不能参与买机器,而买机器的人大多是不懂的,
作者: cyanage    时间: 2005-3-14 20:31
现在影像学的发展同样存在像计算机发展一样的问题,就是软件的发展始终跟不上硬件的发展,我们使用的是软件产生的功能,硬件是一个载体,如果有普通医院要进多层ct,我想4排就足以应付,像16排或更高的层数,其优势在于其扫描的快速,强在其心脏成像和功能成像。如果诊断水平和治疗水平有限,那就出现功能的浪费,像电脑一样,如果只进行一般的文字处理,需要p4超线程的cpu和工作站型的配置吗?[emb10]
作者: ctc2800    时间: 2005-3-30 22:08
我们是基层小医院,用的是东软的单排ct,感觉还可以。增强全是手推的,呵呵,效果一般吧。
作者: xflyf    时间: 2005-4-17 20:23
[emb6][emb21]强烈支持各位的精辟见解,看来对螺旋ct的确需要更深入的认识
作者: trendsta    时间: 2005-4-19 05:44
多螺旋ct对患者接受射线总量的确是增加的。
作者: doctorwk    时间: 2005-5-11 07:50
各位同道:你们好!我院正在分别和西门子(欢悦6层),飞利浦(6层),ge(light speed plus4层)谈判,让我们影象科选择,请指教这三种机器中哪一种更好一些,给排个名吧!谢谢各位!
作者: doctorwk    时间: 2005-5-11 08:15
多层螺旋ct肯定好,速度快,图象清晰,三维重建等等,优势很多.但是县级医院4层足够用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钱去买16层,让老外赚钱,就象彩电一样总有一天中国也能生产,影象科发展太快,知识更新太快,医生待遇太差(比临床医生).呼吁影象部门提高待遇扑在眉睫.
作者: windowsqhb    时间: 2005-5-15 23:11
[emb6]听蝉观竹的观点
作者: shengnaping    时间: 2005-5-16 17:58
ct到底要用多少排的呢?是不是可以不休止的增加?钱就是这样被洋人赚走的!!!
作者: wydlf_513    时间: 2005-8-14 20:48
[emb6]
作者: cxg966504    时间: 2005-8-16 07:33
标题: 回复:对于多排螺旋ct的一些看法
以下是引用yunh251在2005-2-26 16:03:00的发言:[br]我也认为“多层ct的多排螺旋射线量多,对病人身体有害的”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这只能说明对螺旋ct的无知。要知道所谓的8层、16层主要是在探测器的性能上做文章,进一步提高x射线的使用效率,再一个就是在球管的容量上进一步提高,ge的16排螺旋ct球管据说可以达到8m,号称大力神球管。

探测器是增多了,x射线使用效率怎么提高?固体探测器光子吸收率已经达到了99%,可以提高么?虽然多层采用锥形线束可以重叠,但是每排接受的光子数还是理论上平均分派。个人认为同样的部位用单层和多层扫完多层螺旋ct射线是要多的,单层16mm就是1m*16,如果16排螺旋其中一排探测器接受射线还要小于1/16单螺旋的量,光子数少了这么多,噪声太厉害了吧(欧洲是很注重防护的,单排的射线恐怕也是尽量控制到最低了)。当然扫完效果完全不一样。说射线少大概是指同样部位同样层厚的扫描,就像听蝉老师说的“多层螺旋ct肯定比普通螺旋ct的放射线量小,因为它的曝光时间仅仅是普通螺旋ct的1/4、1/8、1/16”。siemens的还有号称零兆球管呢,阳极用绝缘油散热,恢复到扫描前温度仅要20秒,无论每天多少病人球管保用一年。
作者: cxg966504    时间: 2005-8-20 05:53
标题: 回复:对于多排螺旋ct的一些看法
以下是引用听蝉观竹在2004-10-20 22:54:00的发言:[br]同意向医生的意见,多层螺旋ct应该有其非同一般的价值,它有着普通ct乃至单层螺旋ct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也是ct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是事实,早已有了定论。[br]  各家医院竞相购买多层ct,说明医院发展了,要求更高了,经济效益更好了,购买力增强了,同时也充分说明医疗市场的竞争的激烈性,不否认有谋私利的和资源浪费的,也可能不在少数,但是不能以一个来否认多层ct的发展的总的趋势,曾记否?八十年代有几家医院有b超?九十年代有多少家医院有普通ct?九十年代ge8800、岛津4500的ct已经是十分了得,但是现在看ct已经普及到了乡镇一级医院了,我看,3-5年多层ct要普及到地市一级和三级医院,5-8年将全国普及,我的估计可能是保守的,因为到几年后将不再生产单层ct了,我们地区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有四家二级(县级)医院购买了双层和多层ct。[br]    闲置或者说没有发挥多层ct的优势有以下几种情况:1、人员素质不高,对多层ct的功能知晓不够,不能很好掌握设备,如果连双期、三期扫描都做不到或不知晓,更谈不上做其它一些工作;2、选购设备时没有很好的选择好配置,有很多医院买了四层、八层ct却没有配一个好的后处理工作站,还有的选配一些很少用的软件,或者选配一些不适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的软件,如一些二级医院选配灌注软件,大多数医院用的少;[br]   “多层ct的多排螺旋射线量多,对病人身体有害的”认识上有个误区,如果在同样的扫描范围、同样的扫描部位来对比的话,多层螺旋ct肯定比普通螺旋ct的放射线量小,因为它的曝光时间仅仅是普通螺旋ct的1/4、1/8、1/16。


和最初厂家介绍多层采集的螺旋ct设备时谈到的重要优点-“因采集层面呈4的倍数增加,故射线剂量将减低”相反,由于多层采集时采集层厚很薄,每次扫描覆盖的范围通常比单层螺旋ct大,以及采集中的剂量效率因素等,故实际的病人受线量在扫描范围内会明显增加而不是降低。尽管和4层扫描设备相比,8层设备的扫描剂量有所降低(约30%),但16层设备的扫描剂量则明显增高。
摘自《安盛影像学》2002年第一期《2001年北美放射学会(rsna)第87届年会——大型影像学装备的技术进展》
这个听蝉老师大概不会反对吧?嘿嘿
作者: yanshencun    时间: 2005-8-22 06:50
建意大家再现有的条件下。相互沟通介绍相同档次品牌机使用状况经验。以达到共同进步提高水平,请版主烦心!!!!![emb28]  物尽其用[emb6]
作者: salor666666    时间: 2006-2-3 19:45
支持影像主任当院长
作者: yanghd11    时间: 2006-2-11 18:47
都别说了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6-3-14 04:28
我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影像工作者,提高业务,跟上时代的需要是我们的本分,不要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各个医院买什么样的仪器这应该由各地的政府和医院领导共同把关,时代进步了,要用新眼光看问题,病人看病追求的是准确、及时,各个医院都追求仪器最好,这既是病人的兴事也是我们影像工作者的兴事。战友们,努力吧!不要糟蹋了机器,让它发挥作用,才是我们的责任。
作者: yemin92007    时间: 2006-3-16 02:51
将自己手中现有的设备功能发挥到极限,是我们影像医生的最大追求;论坛上交流一下使用经验应该是主题!
作者: 书生1997    时间: 2006-3-18 04:58
对于一般的医院,过于要求机器的先进性,是资源的浪费,主要是对机器的功能开发与应用。领导可不管这些,他不会用,也就不能别人去开发,中国医学的可悲
作者: 影像小烧卖    时间: 2006-3-23 00:32
今天我们老师说最新的已经有256层了
作者: moxiaojin    时间: 2006-3-25 06:49
公说易有理,婆讲也有道!
作者: zjx8267    时间: 2006-3-30 06:25
我是在县及医院工作,用上十六排螺旋ct有一年了,如上大家所述,有很多感受:1:机器好,诊断也较明确了,也比较有把握,但是病人也越多,奖金在下降,感觉累,积极性也下降2:有些新业务去开展,没人支持,做好了没人表演,做不好,却要负责任的,况且有很多临床医生都不懂开单,不会利用这么好的机器3:机器好,坏了维修费也贵,上次换了一个盘花了二十万.等等很多,有利也有弊
作者: gerard023    时间: 2006-5-1 07:30
总之一句话,人才的知识更新要赶得上机器的更新,说说容易做做难啊,希望各位同仁再接再厉哈.
作者: pasico    时间: 2006-12-8 12:55
msct(多层)优势在应用中进一步发挥,目前国内已有“双源”ct 及256层ct、平板ct用户,在16层以下的多层ct性能和图像上差别不大。以最基本可应用于的ct表述:16层采集的螺旋ct相关的技术进展:
1、 锥形线束算法 :随锥形线束覆盖的探测器列数与宽度增加,螺旋扫描中信息采集的几何学误差会进一步增大 因而锥形线束地影会比4层和8层者更严重。为此 已发展了相应的16层采集锥形束扫描重建算法。如为了对应采集平面的位相而采用的倾斜成像平面采集算法
2、螺旋滤过伴交叉校准算也非线性插入重建算法:一次采集16层的原始数据 然后作逐层二次重建算法等。这些新的重建算法目标在于减少锥形线束伪影;保证z轴上的分辨力和保证采集速度。
3、降低扫描剂量
         最初多层采集的螺旋ct设备时谈到的重要优点一“因采集层面呈4的倍数增加 ,故射线剂量将相应减低 ,由于多层采集时采集层厚很薄每次扫描覆盖的范围通常比单层螺旋ct大,以及采集中的剂量效率因素等,实际的病人受射线量在扫描范围内会明而增加而不是降低 尽管和4层扫描设备相比8层设备的扫描剂量有所降低(约30%)但16层设备的扫描剂量则明显增高。在16层扫描设备上 采用了以下降低剂量的措施:
(1)智能滤过技术
        根据扫描方案,采用智能方式自动设置x线滤过 当增加 smm铝当量的钛滤过片时,在不降低图像锐度的情况下可使x线剂量不仅不增加,反而降低达一半,故图像噪声也下降。

(2)自动ma调制
        根据开始扫描后检测器反馈的信息,自动调节ma输出 以达最低剂量的技术,可降低15%左右的扫描剂量。
(3)自动ma设置
        不再使用正位定位像,仅采用侧位定位像来决定身体不同部位的扫描ma值,包括设法降低敏感器官的剂量 大约可降低25%左右的扫描剂量。
(4)可变速扫描和期相选择性曝光技术
            二者均是用于降低心脏扫描剂量的技术。可变速扫描技术是去年已经提出的,根据病人的心动周期 特别是心律不齐者,调节扫描速度的方式。期相选择性曝光则可在心电门控下仅选择舒张期曝光,收缩期不曝光的节省剂量的扫描方式,尤适于冠状动脉的观察。
(5)全自动心电延迟算法
        扫描设备可在心电门控状态下准确推算出下一个r波到达的时间,启动扫描,实现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
   所以大不必担心射线伤害的问题,另外增强扫描造影剂用量较普通螺旋节省40~50%,由于扫描速度快,扫描周期特短,一天扫描40~50个病人是很轻松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强大,对病变定位、定性很有帮助。由于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健康更加得到重视,改善医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相当重要,希望各位老师喜欢msct,由此给各位老师带来新的工作成效。pasico,谢谢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6-12-11 00:26
标题: 回复:对于多排螺旋ct的一些看法
多层螺旋ct具有的优势和其迅速的发展趋势是无容置疑的,这一点是达成广泛的共识!那种认为多层ct是“华而不实”、“射线量多,对病人是非常有害的. ”的观点应该摒弃
作者: 陈一文    时间: 2007-1-7 00:03
有了多层螺旋ct给诊断真的是帮助不少啊,真是科技改变生活呵呵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