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X1408:颅颈联合区病变 [打印本页]
作者: lzdyjg 时间: 2006-12-30 07:26
标题: X1408:颅颈联合区病变
男性,14岁,行走不稳4年伴进行性加重.




[本贴已被 cefcmj 于 2006-12-30 9:59:29 修改过]
作者: dyqct 时间: 2006-12-30 16:25
典型的颅底陷入。
作者: whp 时间: 2006-12-30 17:44
颅底凹陷症
作者: cefcmj 时间: 2006-12-30 18:22
标题: 回复:x1408:颅颈联合区病变
支持颅底凹陷症。
颅底凹陷是指枕骨大孔周围的颅底骨向上方凹陷进颅腔,并使之下方的寰枢椎,特别是齿状突升高甚至进入颅底。这种畸形极少单独存在,常合并枕骨大孔区其他畸形,如寰椎枕骨化、枕骨颈椎化、枕骨大孔狭窄及齿状突发育畸形等。
本症常并有寰枢椎畸形,或arnold-chiari畸形,此时神经受损的表现更为复杂。
先天性颅底扁平或颅底凹陷在未出现神经症状之前不易诊断,患者可能不到医院就诊,有时也因医师不能认识而被忽略。但部分患者伴有低发际,头面部发育不对称,斜颈或短颈畸形,这些表现常常引导医师作进一步的x线检查。
以寰椎为中心颅颈侧位x线片可以做以下测量。
chamberlain线 由枕骨大孔后缘至硬腭后端的上缘边线。齿状突尖位此之上超过3mm为异常。有时,枕大孔后缘常在x线平片上显示不清,也可因颅底凹陷后缘也随之内陷,影响测量结果。
mcgregor线 枕骨大孔后缘的最低点至硬腭后端连线。正常时齿状突尖位于此之上,但小于4.5cm。大于此值则说明颅底凹陷。此线避免了chamberlain线的缺点。
mcrae线 枕大孔后缘至斜坡最低点的连线。此线无助于诊断,而用以表明齿状突凸入枕大孔程度。据mcrae观察,齿突位于此线之下时很少出现症状。反之则多有症状。
有时由于面部畸形,硬腭的位置发生改变,或齿突发育不良,上述测量准确性则受影响,在冠状面断层片上做下面的测量有助于诊断。
fishgold-metzger线 两侧二腹肌沟连线(即双侧乳突基部内侧面连线)。齿状突尖与此线距离小于10.7mm,或与双侧寰枕关节边线之间距小于11.6mm时,则表明颅底凹陷。
klaus高度指数 由鞍结节向枕内粗隆作一连线,齿状突顶点向此线所作垂线的长度即为高度指数。正常为40mm~41mm,36mm~40mm为颅底扁平,>30mm为颅底凹陷。
断层摄片及ct扫描对了解该部位骨性结构的形态、相互关系,确定其发育缺陷有一定的帮助。ctm(脊髓造影加ct)及mri对了解神经受压的部位和程度是必要的。mri尚可以观察神经结构内部的病损状况。
颅底凹陷通常分为两类:原发性与继发性。前者指先天性畸形,较常见。常合并寰、枢椎畸形,寰枕融合,寰椎前弓、后弓或侧块发育不良,齿状突发育异常,以及所谓klippel-feil综合征等亦为常见的合并畸形。有时也可因为严重的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肾性骨病等因素造成颅底凹陷,因骨质变软,受头颅重力作用而下沉,引起颅底凹陷,称为继发性。本型极少见,其临床重要性远不如先天性重要。
颅底扁平是指后颅窝发育位置较高,即由蝶鞍中心至枕大孔前缘与鼻根至蝶鞍两线交角的基底角增大导致整个颅底平坦。在正常成人为132°~140°。基底角减少无临床意义,而增大则表示颅底发育畸形。
临床表现:先天性颅底凹陷常在中年以后逐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通常在20~30岁以后,常因轻微创伤、遗失倒,促使脑干或脊髓受损。此时,即使幼童也可能发病,然而多数患者往往因年龄增长,椎间关节退变及韧带松弛,逐渐发展而引起症状。先天性颅底凹陷易累及小脑、脑干及前庭功能。不仅表现四肢运动及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还可能出现眩晕、眼震及第五、九、十、十二脑神经受损的症状与体征,性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异常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也可出现。呼吸肌功能衰减常常使患者感觉气短,说话无力,严重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性呼吸抑制,睡眠性呼吸困难等。
作者: 天南地北 时间: 2006-12-30 20:17
支持颅底凹陷症。
作者: lxj909 时间: 2006-12-30 23:14
支持颅底凹陷症。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6-12-31 01:13
标题: 回复:x1408:颅颈联合区病变

作者: zhw974247 时间: 2006-12-31 01:31
支持颅底凹陷症。
作者: 冰雪阳光 时间: 2006-12-31 03:35
典型!
作者: 学之者 时间: 2006-12-31 03:59
支持颅底凹陷症
作者: dlf 时间: 2006-12-31 04:27
经典!学习了。
作者: 仲景传人 时间: 2006-12-31 04:38
支持颅底凹陷症,谢谢4楼老师的理论说明。
作者: lkc8963 时间: 2006-12-31 17:15
1 寰枕融合2 齿突高位3 延髓及颈髓受压成角,未见小脑扁桃体疝4 鼻咽部肿块,腺样体增生?
有一点疑问:楼主为何要贴出4年治疗后平片,鼻咽部肿块依然存在,为何?但鼻咽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与前4年相比平片无明显变化,请楼主答疑。
作者: 欧阳双全 时间: 2006-12-31 18:36
支持颅底凹陷症。
作者: lzdyjg 时间: 2006-12-31 20:43
标题: 回复:x1408:颅颈联合区病变
以下是引用lkc8963在2006-12-31 9:15:00的发言:[br]1 寰枕融合2 齿突高位3 延髓及颈髓受压成角,未见小脑扁桃体疝4 鼻咽部肿块,腺样体增生?[br]有一点疑问:楼主为何要贴出4年治疗后平片,鼻咽部肿块依然存在,为何?但鼻咽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与前4年相比平片无明显变化,请楼主答疑。
很典型的病例,发帖目的是在于年轻人多看看类似的片子,加深印象,原来发帖的时候仅是颈椎片,后来考虑分析有点难度,故将mr与ct均一起放上来,很直观就很容易记上.
该病例是5年前在我院的病例,但手术在外院做的,考虑资料的完整性,故将病人术后的平片一起收藏起来了,在图片处理的时候,拼装在一起了,发帖时也就在一起,故出现了\"注释4\"术后说明,平片影像上不同在于颈后部有一钛合金固定,这样也好,大家可以知道颅底凹陷的术后改变啊.从中也可以说明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啊.大家一样可以拿出自己\"看家\"的东西来支持网站的建设.很欣赏ikc8963的阅片,观察很细致,鼻咽部肿块是腺体样肥大无疑,腺样体肥大就是咽扁桃体增生,腺样体隐藏在鼻腔后部,是鼻咽顶部的淋巴组织,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并随年龄而增生,6岁左右最大,以后逐渐退化,一般10岁以后开始萎缩。
[本贴已被 lzdyjg 于 2007-1-4 21:23:04 修改过]
作者: lkc8963 时间: 2007-1-1 05:52
也看到了颈后部的条状高密度影,当时考虑是不是伪影,也真的没见过颅底陷入症的术后改变,谢谢楼主!
作者: zhangkening 时间: 2007-1-4 03:24
颅底凹陷症这个诊断是公认的了.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2-13 20:25
颅底凹陷症!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3-1-15 17:49
颅底凹陷症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