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06182:共同学习 [打印本页]

作者: 求知若渴    时间: 2007-1-23 04:06
标题: CT06182:共同学习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171
男,70岁,鼻塞2年.稍后公布结果

00947699 (87 KB, 下载次数: 164)

a01.jpg

00947700 (125 KB, 下载次数: 150)

a02.jpg

作者: zhxl1127    时间: 2007-1-23 04:54
考虑 淋巴类疾病。
作者: xclzq_910    时间: 2007-1-23 05:36
看鼻咽部吗?片子太少点了吧,不过能看到鼻咽顶部软组织增厚,后鼻孔受阻,鼻咽癌?淋巴瘤?
作者: 尚峰    时间: 2007-1-23 05:42
乳头状瘤?
作者: 22222222    时间: 2007-1-23 05:47
鼻咽癌
作者: 9876543210    时间: 2007-1-23 05:50
不支持鼻烟癌,血管瘤?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1-23 05:51
考虑 鼻咽癌?淋巴瘤?
作者: 朱磊    时间: 2007-1-23 06:00
鼻咽腔顶部软组织肿块,后鼻孔受阻,鼻咽癌可能性大。淋巴瘤?
作者: x-man    时间: 2007-1-23 06:00
鼻咽顶部软组织肿块影,1、考虑淋巴瘤?1、残留腺样体增生?建议增强或穿刺活检。
作者: 如醉卧风    时间: 2007-1-23 06:05
标题: 回复:共同学习
以下是引用朱磊在2007-1-22 22:00:00的发言:[br]鼻咽腔顶部软组织肿块,后鼻孔受阻,鼻咽癌可能性大。淋巴瘤?

作者: 守望可可    时间: 2007-1-23 06:16
  不支持鼻咽癌:临近无骨质破坏、无淋巴结肿大、咽旁间隙正常、病史长。
  不过,楼主的图片质量确实比较差,以至于都拿不准病灶究竟是均匀密度,还是多个筛孔状低密度(楼主的图片所示软组织均是这样的密度,实在不好分辨)。如果是前者,倒是可以考虑腺样体肥大或纤维血管瘤等良性疾病;如果是后者,则需要考虑脓肿或蜂窝织炎。
作者: dyqct    时间: 2007-1-23 06:40
支持鼻咽癌。图像太少。
作者: zjzjr    时间: 2007-1-23 06:46
增殖腺肥大.
作者: chmb    时间: 2007-1-23 06:56
支持守望可可西里老师的意见。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7-1-23 07:55
不支持鼻咽癌:临近无骨质破坏、无淋巴结肿大、咽旁间隙正常、病史长.鼻咽顶后壁增厚并图象鼻后孔。考虑为良性增生性病变
作者: dyqct    时间: 2007-1-23 16:34
结果收到。学习了。谢谢楼主!以后传病例时要把检查资料完善。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1-23 16:52
结果收到,谢谢!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07-1-23 17:27
标题: 回复:ct6182:共同学习
以下是引用朱磊在2007-1-22 22:00:00的发言:[br]鼻咽腔顶部软组织肿块,后鼻孔受阻,鼻咽癌可能性大。淋巴瘤?

作者: 狙击手    时间: 2007-1-23 17:44
标题: 回复:ct6182:共同学习
以下是引用chmb在2007-1-22 22:56:00的发言:[br]支持守望可可西里老师的意见。

作者: zhaochen    时间: 2007-1-23 20:11
增殖腺肥大
作者: 晓杰    时间: 2007-1-23 22:32
鼻咽顶部软组织肿块影,1、考虑淋巴瘤?1、残留腺样体增生?建议增强或穿刺活检。
作者: 守望可可    时间: 2007-1-23 23:09
  原来是鼻咽部淋巴瘤啊!谢谢小崔兄弟的好病例!下附资料:

  “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
  鼻腔鼻窦nhl,在欧美属罕见病,预后差,在亚洲国家发病率较高。
  鼻咽部虽与鼻腔鼻旁窦相邻,但该部位发生的淋巴瘤属韦氏环,后者由扁桃体、鼻咽、舌底及咽后壁淋巴组织组成,在病理类型上几乎均为nhl,t淋巴细胞型;且韦氏环淋巴瘤发病率高于鼻腔鼻旁窦。
   
  ct影像学表现
  根据发病或主要受累部位分为两类,即鼻咽部为主型和鼻腔鼻咽同时受累者。
  第l类:为鼻咽部附壁肿块,大小不等,对称或不对称,咽隐窝可狭窄或闭塞,咽旁间隙变窄,均有慢性鼻腔、鼻窦炎,但大多数病例咽缝间隙存在,均未见颅骨破坏。
  第2类:鼻咽及鼻腔病变以对称性黏膜增厚或腔内铸型肿块为主,其中鼻腔为主者病变前后范围广,可达鼻前庭并伴鼻部皮肤增厚,鼻中隔骨破坏等,无咽缝间隙改变;鼻咽鼻腔同时受累者多有咽鼓管咽口及咽隐窝消失及咽缝间隙消失,无骨质破坏。

  二者均有淋巴结肿大,均有以下特点:①病变范围广,累及单侧或双侧鼻腔或鼻咽,表现为局限性肿块、铸型肿块或黏膜增厚;②不同受累部位表现形态略有差异:鼻腔为主者多为铸型肿块,可伴皮肤改变及骨质吸收;鼻咽部为主者也以腔内肿块为主;二者皆受累者主要为黏膜增厚;③病变等密度,同邻近软组织相近;④受累结构与发病部位有关:鼻腔为主者伴发筛颌窦炎多明显且为双侧,鼻咽部为主者伴邻近间隙的闭塞为主,但咽缝间隙少有累及,常无颅底骨破坏;⑤病灶对放疗敏感。

鉴别诊断
①腺样体增殖症:
  nhl以肿块充填鼻咽腔需与腺样体增殖症鉴别,后者多为儿童,常伴有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后壁或顶后壁中线软组织弥漫性对称性增厚,病变较浅,侧隐窝不受累,咽缝间隙多清楚;
②鼻息肉或慢性炎症:
  鼻腔受累为主或病变广泛者需与之鉴别,鼻息肉常位于中鼻道,也可充填全鼻腔,密度低而不均,可见低密度线包绕,增强无强化,无骨质破坏,鼻腔前部无皮肤受累;
③npc:
  nhl表现为单侧鼻咽肿块者,尤其是t/nk细胞淋巴瘤需与鼻咽癌等常见肿瘤鉴别。npc起源于咽隐窝和顶后壁,以咽隐窝为中心,侵及范围深,可伴有颅底骨破坏,翼腭窝、咽旁间隙受累及淋巴结肿大,与t/nk淋巴瘤相似;但后者(nhl)病变较广泛而颅底骨质破坏并不明显,多为吸收且少见。此外,nhl绝大多数病例咽缝间隙存在,而半数npc之咽缝间隙可消失,早期仅现局部肿块则鉴别困难。
  其他良性病变如鼻咽纤维血管瘤发病年轻,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其他恶性肿瘤多形态不整,病变深层浸润,伴咽缝间隙消失及颅底骨骨质破坏。上述病变鉴别困难时仍依赖活检。”

  学习归学习,资料中的“npc”究竟是什么玩意儿还没有查出来。如果哪位老师知道,麻烦指导一下可否?先表示感谢了!
作者: yuhg    时间: 2007-1-23 23:22
淋巴瘤?
作者: swyyy2007    时间: 2007-1-23 23:25
学习了,谢谢守望可可西里老师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7-1-24 05:56
谢谢守望可可西里老师的精彩点评。关于npc以老师的聪明才智不会想不到是鼻咽癌,也即nasopharyngeal  cancer的缩写,可能是考考我们吧,献丑了!
作者: 蚂蚁    时间: 2007-1-25 03:04
学习了,谢谢守望可可西里.
作者: zxczxc    时间: 2010-10-21 00:00
左上颌窦骨纤维瘤。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