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6652:出书病例(典型病例2),希望大家支持,参加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7-2-3 23:45
标题: CT6652:出书病例(典型病例2),希望大家支持,参加讨论
男性,56岁。因“左上肢乏力、麻木2周,加重2天”入院,入院诊断为“脑梗塞、高血压”。入院查大便肝吸虫卵(+),肝吸虫抗体(+),肝功能正常。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2-3 19:14:21 修改过]
作者: 天南地北 时间: 2007-2-4 01:08
肝脏外围中小胆管扩张,部分扩张胆管内可见稍高密度影。肝外胆管亦扩张。肝外胆管与外围胆管扩张比例不对称。
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灶。
结合病史:高度考虑肝华支睾吸虫。
作者: hhcckk 时间: 2007-2-4 02:45
标题: 回复:出书病例(典型病例2),希望大家支持,参加讨论
‘入院查大便肝吸虫卵(+),肝吸虫抗体(+)’,楼主资料齐全,诊断应该是明确的,肝血吸虫病早期肝脏增大,ct无特征性表现,慢性者虫体在肝脏内死亡形成低密度灶,肝脏萎缩,肝裂增宽

作者: ysxyy 时间: 2007-2-4 02:49
男性,56岁。因“左上肢乏力、麻木2周,加重2天”入院,入院诊断为“脑梗塞、高血压”。入院查大便肝吸虫卵(+),肝吸虫抗体(+),肝功能正常。
肝内胆管普遍扩张,呈树枝样,肝脏体积饱满,边角圆钝;
虽然病史明确,但是肝血吸虫病书上没有提到可引起这么广泛的肝内胆管扩张,不知哪位老师能否给讲解一下;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7-2-4 02:50
标题: 回复:出书病例(典型病例2),希望大家支持,参加讨论
平扫显示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呈枯树枝状,边界较模糊,扩张的胆管以肝外周明显以致肝外周胆管与肝门区胆管不成比例,肝表面不规整,左叶局限性肥大,肝门裂增宽,脾脏增大。增强扫描扩张的肝内胆管显示更清楚,肝实质内未见异常强化灶。
诊断:华支睾吸虫肝病。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7-2-4 03:15
华支睾吸虫肝病
作者: zyyths 时间: 2007-2-4 03:32
结合临床资料,符合血吸虫肝病--ct表现(1)肝硬化;(2)汇管区扩大,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分支增粗迂曲;(晚期病例可见肝脏钙化、门脉血管钙化等,关于本例肝内胆管扩张,教科书中少见,分析可能与肝内纤维化反应有关)
作者: 同 时间: 2007-2-4 04:18
标题: 回复:ct6652:出书病例(典型病例2),希望大家支持,参加
以下是引用天南地北在2007-2-3 17:08:00的发言:[br]肝脏外围中小胆管扩张,部分扩张胆管内可见稍高密度影。肝外胆管亦扩张。肝外胆管与外围胆管扩张比例不对称。[br]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灶。[br]结合病史:高度考虑肝华支睾吸虫。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7-2-4 04:20
结合临床资料,符合血吸虫肝病--ct表现(1)肝硬化;(2)汇管区扩大,肝内胆管扩张,门静脉分支增粗迂曲;(晚期病例可见肝脏钙化、门脉血管钙化等,关于本例肝内胆管扩张,教科书中少见,分析可能与肝内纤维化反应有关)
支持!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7-2-4 04:48
平扫肝内胆管扩张,外围明显,失去正常分支规律的比例,增强扫描有些胆管可以看到明显的双轨征,结合临床入院查大便肝吸虫卵(+),肝吸虫抗体(+),肝功能正常。考虑:华枝睾吸虫肝病。多有生食生鱼片、生虾、蟹、蚌等。
华枝睾吸虫肝病胆管扩张的特点:
1.肝外胆管无明显扩张,肝内以小胆管扩张为主,与肝门区较大胆管扩张不成比例。2.肝内胆管扩张的直径之比多小于1:10。3.囊状扩张的小胆管以肝外周分布为主,具有诊断特异性。分四型:a.细长枝型:肝内胆管呈管状扩张为主且长度大于6cm;b.小囊型:胆管以囊状扩张为主;c.细短枝型:胆管以管状扩张为主,但长度小于6cm;d.混合型。
作者: 如醉卧风 时间: 2007-2-4 05:18
长见识了.
作者: zhw974247 时间: 2007-2-4 05:28
结合临床:男性,56岁。入院查大便肝吸虫卵(+),肝吸虫抗体(+),肝功能正常。平扫显示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呈枯树枝状,边界较模糊,扩张的胆管以肝外周明显以致肝外周胆管与肝门区胆管不成比例,并伴有小囊状扩张,肝表面不规整,左叶局限性肥大,肝门裂增宽,脾脏增大。增强扫描扩张的肝内胆管显示更清楚,肝实质内未见异常强化灶。诊断:华支睾吸虫肝病。需要与梗阻性黄疸及肝囊肿鉴别。
作者: 余辉 时间: 2007-2-4 05:48
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呈枯树枝状,边界较模糊,扩张的胆管以肝外周明显以致肝外周胆管与肝门区胆管不成比例,肝表面不规整,左叶局限性肥大,肝门裂增宽,脾脏增大。增强扫描扩张的肝内胆管显示更清楚,肝实质内未见异常强化灶,入院查大便肝吸虫卵(+),肝吸虫抗体(+)结合病史,符合肝吸虫病
作者: 倒骑驴 时间: 2007-2-4 06:16
好病例,没见过。谢谢分享。
作者: 流星1234 时间: 2007-2-4 06:48
标题: 回复
弥漫性肝内胆管扩张,呈枯枝样,且为肝内胆管与较大胆管非比例扩张,肝脏饱满尾叶增大,脾脏增大,结合临床的大便肝吸虫卵(+) 肝吸虫抗体(+),诊断华支睾吸虫性肝硬化
[本贴已被 流星1234 于 2007-2-3 22:51:17 修改过]
作者: 夏明华 时间: 2007-2-4 07:16
学习了.
作者: 宝天曼 时间: 2007-2-4 14:04
诊断:华支睾吸虫肝病。需要与梗阻性黄疸及肝囊肿鉴别。
作者: haha215315 时间: 2007-2-4 16:34
典型
作者: 狙击手 时间: 2007-2-4 18:06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肝吸虫成虫寄生肝内胆管所引起。虫卵随胆汁入肠,由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池塘;被淡水螺吞食,在螺体内发育形成尾蚴而出螺体,再侵入淡水鱼或小虾肌肉内,即成囊蚴,人或其它肉食或杂食动物吞食带囊蚴的鱼虾,即被感染。成虫寿命达15-25年,我国华东、华南、西南、东北等共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此病分布。轻中度感染时肝内胆小管病变不明显,虫数多时肝内胆小管因机械性堵塞、胆汁淤积而扩张,胆管增厚。急性重度感染时可有细胞浸润及胆小管周围充血等炎症变化。慢性感染则以结缔组织及弹力纤维增生为主,肝细胞可有脂肪变性萎缩,肝吸虫感染偶有引起胆汁性肝硬化,也可诱发肝胆管及胆囊内胆色素结石,本病与原发性胆管细胞癌间可有一定关系。
作者: dyqct 时间: 2007-2-4 22:41
标题: 回复:ct6652:出书病例(典型病例2),希望大家支持,参加
以下是引用拾荒者在2007-2-3 20:48:00的发言:[br]平扫肝内胆管扩张,外围明显,失去正常分支规律的比例,增强扫描有些胆管可以看到明显的双轨征,结合临床入院查大便肝吸虫卵(+),肝吸虫抗体(+),肝功能正常。考虑:华枝睾吸虫肝病。多有生食生鱼片、生虾、蟹、蚌等。[br]华枝睾吸虫肝病胆管扩张的特点:[br]1.肝外胆管无明显扩张,肝内以小胆管扩张为主,与肝门区较大胆管扩张不成比例。2.肝内胆管扩张的直径之比多小于1:10。3.囊状扩张的小胆管以肝外周分布为主,具有诊断特异性。分四型:a.细长枝型:肝内胆管呈管状扩张为主且长度大于6cm;b.小囊型:胆管以囊状扩张为主;c.细短枝型:胆管以管状扩张为主,但长度小于6cm;d.混合型。 [br]
支持!!人是终宿主,其他哺乳动物为保存宿主,螺丝及淡水鱼为中间宿主。
周围胆管扩张,主要为肝吸虫寄居于肝内小胆管所致。此外由于胆管炎症,扩张胆管边缘常较模糊。
鉴别诊断:因本病肝外胆管不扩张,所以应同肝门区病变引起的梗阻鉴别;
肝门区肿块压迫胆管、胆管内结石或肿瘤导致高位梗阻时的肝内胆管扩张特点:
1、自肝门向周围呈比例扩张(而本病以周围胆管扩张明显,明显不成比例);
2、扩张胆管外缘清楚,而本病不清;
3、仔细观察肝门部可发现引起梗阻的原因;
4、结合大便检查及询问病史诊断不难。
作者: 守望可可 时间: 2007-2-4 23:33
十分典型的华支睾吸虫病,谢谢听蝉观竹老师的好病例!我也搜罗并综合整理了一些资料,觉得还比较实用,特奉上请老师们指正!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
主要流行于亚洲,广泛分布于国内中南、东北、华东、西南23个省市,是因食用了含有华支睾吸生囊蚴的淡水鱼而感染的一种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特性
在其流行过程中,人是终宿主,其他哺乳动物为保存宿主,螺丝及淡水鱼为中间宿主,因而,是一组人畜共患性疾病.但人体感染较多集中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及潮汕地区,多由食\"鱼生\"、\"鱼生粥\"而感染叉。当人食入未煮熟而含有囊蚴的鱼肉(\"鱼生\")或螺丝后,蚴虫在十二指肠破囊而出,经胆总管开口入胆管,并上行定居于肝内小胆管。成虫可在肝内存活20-25年(有30-40年的记载)。
囊蚴对调味品的抵抗力比较强,在酱油内(含氯化钠19.3%)可维持5小时,在食醋内(含醋酸3.36%)可维持两小时才死亡。因此,吃鱼生的人将生鱼片加调味品后即生食,很容易感染本病。厚度1mm,含囊蚴的鱼肉片,在90℃和60℃水中,分别于1秒钟或10秒钟内囊蚴全部死亡,因此,吃\"鱼生粥\"时,如果生鱼片切的较厚,或鱼片数较多,放入粥内后可使粥的温度下降,就不容易杀死囊蚴。经烧烤的小鱼,若内部鱼肉未熟透,囊蚴不能被杀死,人们吃下这种食品就容易感染本病。至于生吃鱼虾的人,感染本病可能性就更大了。
临床表现
病程多为数天至2个月,其临床表现依感染程度及有无并发病而异,轻者可无任何症状,较重者症状、体征亦不典型,不具特征性。主要症状为上腹隐痛、不适,其他症状有腹胀、纳差、消瘦、疲倦、畏寒、发热及尿色黄等。体征主要为肝大,多为轻度,以左叶为著;肝区触压痛或叩痛,以及皮肤、巩膜黄染。
一般将本病分为以下临床类型:
①肝炎型:
最为常见,有乏力、上腹不适、腹胀、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隐痛。体检有肝脏轻、中度肿大,常无压痛,部分病人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如不注意询问流行病史,易将本病误诊为病毒型肝炎。
②胆管炎型:
病人有畏寒、寒战、发热,同时伴有上腹阵发性绞痛,有时有黄疸,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增高,此型病人常并发胆管炎或胆囊结石。
(3)胃肠炎型:
表现为腹胀、腹泻,大便每日约3~4次,无脓血,镜检常无异常发现。
(4)肝硬化型:
表现为肝脏肿大,质硬,有腹水、脾肿大、血浆白蛋白降低、贫血和下肢浮肿,此型在流行期以儿童为多见,多伴有营养不良。
(5)侏儒型:
此型常同时伴有肝硬化,多发生于严重肝感染的儿童病例。
(6)隐匿型:
此型最为多见,一般无症状,仅在体检、流行病学调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而发现。
(7)混合型:
在患病期间同时伴有上述各类型。
ct表现
分型
肝内胆管呈不同程度、不同形态的扩张改变,个别的病例胆囊中有软组织密度团块影及结石影。据扩张的肝内胆管形态不同,我们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细长枝型:
肝内胆管呈管状扩张为主,且长度>6cm;
小囊型:
胆管以囊状扩张为主;
细短枝型:
胆管亦以管状扩张为主,但长度<6cm;
混合型:
兼具上述2种或3种改变。
特征性ct表现
1.肝内胆管广泛扩张,但肝内末梢小胆管扩张重于肝门区较大胆管,使胆管树扩张程度不成比例,而肝外胆管较少扩张。这是由于肝吸虫主要寄居于肝内小胆管所致。此外,由于胆管炎症,故ct所见扩张的胆管边缘常较模糊。
2.本病肝内扩张胆管的ct特征之一为扩张胆管呈细长树枝状或较短的细枝状,后者常为3级以下小胆管,故多较远离肝门区,也可能部分为前者在ct扫描中的某一断面所致。
扩张胆管的特点为直径与长度比小于1:10。此型的形成机理可能为寄生虫及其毒性代谢产物直接引起不完全性胆道梗阻及继发性胆管炎、胆管上皮增生、管壁纤维化。故虽经驱虫治疗,扩张的胆管短期内常不完全消失。
3.寄生虫及其虫卵引起末梢小胆管完全性阻塞,胆管扩张呈囊状,密度近于水,ct值0-20hu。有时可见到囊的一端连于胆管呈\"蝌蚪\"状。囊大小多为数毫米至1~5cm,少数直径可达2cm。小囊散在或聚集成簇分布,但以肝周边分布为主。此为其特征性征象,具有诊断特异性。此型临床症状常较细枝状胆管扩张者重。
鉴别诊断
混合型
由于兼具细长扩张的胆管及边缘分布为主的多发小囊特征,较易明确诊断。
细长枝型
需与梗阻性黄疽致胆管扩张进行鉴别:后者胆管扩张程度多较重,扩张胆管以肝门为中心呈藤状,边缘多较清晰,其直径与长度比远大于1:10,ct常可发现肝外胆管扩张及导致梗阻的致病因素。临床上存在较重黄疽,实验室检查可协助诊断。
小囊型
常需与多发性小肝囊肿及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肝囊肿病灶边缘锐利,无沿肝周边分布的规律及与胆管相连通的迹象,且临床多无症状,可资鉴别。
有时肝吸虫病小囊型成簇状分布者与周围型胆管癌的ct改变类似,但前者仍可见到其他肝区沿肝周边分布的散在多发小囊状扩张胆管;而后者虽可呈多囊融合状改变,但以团块分布为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7-2-5 05:40
最后诊断:肝内胆管普遍扩张,华支睾吸虫感染.
[imp]http://www.radida.com/news_view.asp?id=633&view_id=633[imp]
作者: ysxyy 时间: 2007-2-5 21:33
多谢楼上各位老师,又学习了一个新东东;
作者: xcct 时间: 2007-2-7 06:27
标题: 回复:ct6652:出书病例(典型病例2),希望大家支持,参加
以下是引用ysxyy在2007-2-5 13:33:00的发言:[br]多谢楼上各位老师,又学习了一个新东东;
9494
为我们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了好的素材
作者: 行云有影 时间: 2007-2-8 17:50
好东西,学习了!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2-11 06:39
典型的华支睾吸虫病
作者: 青莲居士 时间: 2007-2-11 21:48
平扫显示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呈枯树枝状,边界较模糊,扩张的胆管以肝外周明显以致肝外周胆管与肝门区胆管不成比例,肝表面不规整,左叶局限性肥大,肝门裂增宽,脾脏增大。增强扫描扩张的肝内胆管显示更清楚,肝实质内未见异常强化灶。
诊断:华支睾吸虫肝病。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