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6827:左颞叶大片低密度影左大脑体积减少 [打印本页]

作者: glyy    时间: 2007-2-21 00:47
标题: CT6827:左颞叶大片低密度影左大脑体积减少
m 9 抽搐1次,烦躁,双侧瞳孔不等大,无明确外伤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2-20 20:25:17 修改过]

作者: wqs571018    时间: 2007-2-21 01:00
感觉像是位置不正.左颞部大片低密度灶,边缘清楚.无明显占位.考虑:蛛网膜囊肿.
作者: 心柳    时间: 2007-2-21 01:24
左侧大脑半球体积减小,颞叶见大片状低密度区,似与第四脑室相通,未见明显占位效应。
考虑:左侧脑裂畸形可能性大。建议mri检查。
作者: 心柳    时间: 2007-2-21 01:29
左侧大脑半球体积减小,颞顶叶见大片状低密度区,似与侧脑室相通,未见明显占位效应。
考虑:左侧脑裂畸形可能性大。建议mri检查。
作者: dyqct    时间: 2007-2-21 01:42
左额后、顶叶、颞叶及中央叶见大片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内侧边缘似与侧脑室相通,并无灰质层,明显负占位效应。
考虑:左侧脑穿通畸形囊肿。
作者: 克山    时间: 2007-2-21 02:07
本例主要ct表现是:左侧额颞顶叶区大面积不规则csf密度,边缘清楚;病变与左侧侧脑室相通;左侧大脑半球较小,而脑沟不深;左侧皮层较薄。符合先天性孔洞脑。
先天性孔洞脑又称脑穿通畸形,先天性孔洞脑与蛛网膜囊肿及脑内其它囊性病变不同,孔洞脑具有负占位效应,而蛛网膜囊肿以及脑内其它囊肿有占位效应。另外孔洞脑与脑室和脑池相通,邻近脑回体积小而无形态上无变化。
作者: 李晓阳    时间: 2007-2-21 02:31
与脑室不相通,所以不支持脑穿通畸形囊肿的诊断,但从其表现上应该符合脑软化灶的诊断,应该进一步询问病史或mra进一步诊断。
作者: YXR97    时间: 2007-2-21 02:37
支持左侧脑穿通畸形囊肿。
作者: ysxyy    时间: 2007-2-21 02:43
m 9 抽搐1次,烦躁,双侧瞳孔不等大,无明确外伤
支持脑穿通畸形并左颞顶叶发育不良;
建议mr助诊;
作者: guzhongliangddd    时间: 2007-2-21 02:47
标题: 回复:左颞叶大片低密度影左大脑体积减少
以下是引用dyqct在2007-2-20 17:42:00的发言:[br]左额后、顶叶、颞叶及中央叶见大片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内侧边缘似与侧脑室相通,并无灰质层,明显负占位效应。[br]考虑:左侧脑穿通畸形囊肿。

伴胼胝体发育不良(请大家看看有无此征象)?
作者: 晓杰    时间: 2007-2-21 03:24
以下是引用dyqct在2007-2-20 17:42:00的发言:
左额后、顶叶、颞叶及中央叶见大片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内侧边缘似与侧脑室相通,并无灰质层,明显负占位效应。
考虑:左侧脑穿通畸形囊肿。建议作mri检查
作者: 老爱克斯    时间: 2007-2-21 04:22
支持脑穿通畸形.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7-2-21 04:55
左侧颞顶区大片脑脊液性低密度区,边缘锐利,与侧脑室间似有间隔,局部脑组织缺失,脑室扩大呈负占位效应,颅骨未见异常考虑:1.脑裂性孔洞脑。(脑裂性孔洞脑是脑发生上的真正缺损,其特征是大脑皮层灰质异位,多小脑回和纤维变性,一般为双侧。对称性与脑室相通,也可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其囊壁为室管膜。而脑穿通畸形的囊壁为结缔组织,有时伴有淋巴细胞浸润。借此可将两者区别开来)。
2.良性脑囊肿:即所谓的假性脑穿通畸形。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o.4~1%,是一类不与脑室交通的单发性或多发性脑空洞。由透明的菲薄的膜包裹着无色清亮的液体。其病因可能为生产时脑血管损伤所致,多沿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发生。借助ct可将两者鉴别出来。
作者: 悟空    时间: 2007-2-21 05:13
患者头位基本正,左侧脑体积明显缩小,且软化区尚局限,支持脑穿通畸形并左颞顶叶发育不良,建议mri
作者: gsjyiyr    时间: 2007-2-21 05:20
患者头位基本正,左侧颞叶体积明显小,左侧外侧裂蛛网膜囊肿。不考虑脑穿通畸形。mr扫描可以明确诊断。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7-2-21 05:27
zhichi
左额后、顶叶、颞叶及中央叶见大片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内侧边缘似与侧脑室相通,并无灰质层,明显负占位效应。
考虑:左侧脑穿通畸形囊肿。[无占位征,颅骨无受压]
作者: 天南地北    时间: 2007-2-21 05:34
支持左侧脑穿通畸形囊肿
作者: 天地睹狭    时间: 2007-2-21 06:31
标题: 回复:ct6827:左颞叶大片低密度影左大脑体积减少
以下是引用ysxyy在2007-2-20 18:43:00的发言:[br]m 9 抽搐1次,烦躁,双侧瞳孔不等大,无明确外伤 [br]支持脑穿通畸形并左颞顶叶发育不良;[br]建议mr助诊;

作者: jone-baby    时间: 2007-2-21 06:40
考虑:蛛网膜囊肿.
作者: 国窖1573    时间: 2007-2-21 06:53
支持左侧脑穿通畸形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7-2-21 09:23
左侧颞叶脑软化病灶。这种情况大多数是新生儿或婴儿时期缺血缺氧或维生素k缺乏出血的后遗改变。

m 9 抽搐1次,为继发癫痫发作。
作者: jinning    时间: 2007-2-21 17:06
1:脑室穿通畸形,2:蛛网膜囊肿,3:左侧大脑发育异常
作者: wangaiying11    时间: 2007-2-21 17:17
左侧大脑体积缩小,左侧颞顶部可见大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清晰,似与脑室相通,考虑脑串通畸形囊肿.
作者: anbo5502    时间: 2007-2-21 17:23
左额后、顶叶、颞叶及中央叶见大片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内侧边缘似与侧脑室相通,并无灰质层,明显负占位效应。
考虑:左侧脑穿通畸形囊肿。
作者: qc80012345    时间: 2007-2-21 18:27
脑裂畸形依其形态可分为融合性和分离性两种,一型多为单侧,位于大脑外侧列旁区,从大脑半球表面延伸到侧脑室,裂隙前后壁融合。二型常见,多为双侧不融合,裂隙成脑脊液密度,裂隙由脑室而延伸到颅内面,内窄外宽两侧宽度对称或不对称,裂隙的表面覆以灰质。多伴发有透明隔缺如,多微脑回,胼胝体发育不全等畸形。脑穿通畸形,是大脑半球内非典型的囊腔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相交通,多为圆形,内衬室管膜无灰质内衬。囊腔周围的脑组织正常,有明显的负占位效应,我认为考虑脑穿通畸形囊肿更好一些。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2-21 19:44
支持左侧脑穿通畸形囊肿。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7-2-21 20:33
标题: 回复:ct6827:左颞叶大片低密度影左大脑体积减少
有关脑穿通畸形的认识  

【定义】
  heschl于l859年最早提出\"脑穿通畸形\"这一术语。关于这种疾病的称呼十分混乱,人们对其认识不一,最初本病是指大脑半球脑实质先天性缺损并与脑室相通。以后许多学者也曾沿用过\"脑穿通畸形\"这一概念,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所包括范畴也就不一样。文献中本病曾用过的名称有\"脑穿通囊肿\"、\"先天性脑空洞症\"、\"脑积水性空洞脑\"、\"脑憩室\"、\"良性脑囊肿\"等。1925年lecount将之定义为\"与脑室相通的囊或表面覆盖蛛网膜的并由一薄层脑组织与脑室相隔的囊肿\"。脑穿通畸形又分真性脑穿通畸形及假性脑穿通畸形。前者指大脑皮层原发性异常的囊肿,与脑室相通;后者即所谓的\"良性脑囊肿\",不与脑室相通,单发或多发脑空洞,主要是继发于脑血管闭塞,并常沿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发生。目前,脑穿通畸形多指真性脑穿通畸形而言,一般定义为大脑半球内有空洞或囊肿与脑室相通,其内充满脑脊液,有时扩延至软脑膜,但不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疾病。其囊壁为结缔组织。
  【发生率】
  脑穿通畸形的发生率很低,迄今文献中报道约有300余例。本病可为单发,也可为多发,绝大多数为单发,占87%以上。脑穿通畸形文献中报道约占颅内良性囊肿的0.3~0.9%。在draw等(1948)报道的30例良性脑囊肿的病例中,仅有1例脑穿通畸形;naef(1958)报道其发生率为0.3%;bisgaard-frantzen(1951)则报道为0.9 %。早产儿、过期儿、难产儿的脑穿通畸形发生率高。
  【病因及发生机制】
  (一)病因 脑穿通畸形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大类。naef(1958)提出了这种疾病的病因多变性。
  (1)先天性脑穿通畸形:一般认为先天性脯穿通畸形与胚胎期的发育异常或母体的营养障碍有关,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性脑穿通畸形已有报道,l983年berg报道一组5例家族性脑穿通畸形,1986年zonana报道2个家族中6个成员患婴儿偏瘫,其中5例有先天性脑穿通畸形。
  (2)后天性脑穿通畸形:后天性脑穿通畸形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脑组织破坏所致,包括产伤、颅脑外伤(尤其是颅脑火器伤)、颅内血肿、颅内炎症、窒息、脑部手术、脑梗塞等各种造成脑血管循环障碍的疾病。另外,脑脊液循环障碍、脑室穿刺、脑积水、颅内良性囊肿自发破入脑室及脑变性疾病等, 亦可能为其病因。jaffe于1929年强调了产伤及新生儿脑外伤在病因学中的重要性,未成熟脑对腔隙形成具有敏感性,这一点己被许多学者注意到。barret(1965)报道3例外伤性脑穿通畸形,其中2例为脑室或硬膜下穿刺所致。许多学者认为多数后天性脑穿通畸形是继发于血官病变。以往关于血管性病因的证据很少,主要是根据动脉供血区和静脉回流区的损害分布;有些学者认为血管病变为静脉性的,marburg根据解剖表现,提出脑穿通畸形的病因过程是血管出血、血栓形成、大脑大静脉淤血或皮层血管淤血。norman认为动脉栓塞或动脉末稍压力变小,形成脑组织坏死和腔隙形成,而发生脑穿通畸形。动脉血栓性脑穿通畸形,在尸解报告中仅有2例,第3例是由动脉造影证实的。因此,有关血管性病因的病理学证据不足。脑积水可能与脑穿通畸形有关,但解释不足。脑积水可能使在先前存在的裂隙扩大而形成囊肿。颅内蛛网膜囊肿自发破入脑室也可为本病的病因之一。
  【发生机制】 一般认为上述诸因素造成脑组织的局限性软化坏死、吸收,脑脊液渗入。脑组织搏动及脑室内压增高,使脑室\"疝入\"囊腔内,即形成脑穿通畸形。反复多次脑室穿刺或造影,可造成脑组织缺损,赤可形成脑室通畸形。脑积水、脑脊液循环障碍或先天性脑室系统阻塞引起脑室内压增高。脑室颞角或第三脑室就会疝出.形成憩室样囊肿,在先存在有脑裂隙或脑室壁坏死的情况下,由于局部阻力变小,脑积水造成脑室压力增高,使裂隙或囊肿扩大而形成脑穿通畸形。jaffe(1929)指出伤中,由于脑组织坏死、软化、出血而发展成脑穿通囊肿,这种倾向随年龄的变大而减小,而在整个婴儿期似乎这一倾向重要,在脑积水的病人中这种倾向更明显。出血性囊肿的扩大其机制与硬膜下血肿相似或者直接与脑室相通。barret(1965)指出婴儿前囟不闭合亦是易感因素之二,存在两种危险性。一是导致脑室向脑组织缺损的区域畸形发育,并在前囟区更明显。脑室内的脑脊液搏动可加速前囟门区脑腔隙的形成;二是前囟门不闭台具有医源性危险,临床上常通过前囟门进行诊断性穿刺或治疗,而每次操作都是一次危险。因此,前囟不闭合在脑穿通畸形的发生学上有一定意义。
  【临床表现】
  (一)年龄与性别 脑穿通畸形可见于任何年龄。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难产儿、过期儿。后天性脑穿通畸形可见于任何年龄,外伤者多见青壮年,脑血管性者多见于老年人。朱树干(1991)报导45例脑穿通畸形,年龄80天至58岁,平均i4岁。本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
  (二)病程 本病病程长短不一,朱树干(i991)报道的45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为80天到22年,平均7年。个别病例可因外伤或囊内出血而急骤发病,酷似颅内血肿或脑血管病。
  (三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7-2-21 20:49
这个病例的影像特点:

左侧大脑半球萎缩,脑中线结构向左侧明显移位,左侧侧脑室牵拉扩大,病灶整体观察呈“扇形”。这说明病变:1、没有张力;2、没有占位效应;另外病变没有囊壁或包膜,右侧大脑半球结构正常。
所以这个病例应该是假性脑穿通畸形,而不是真性脑穿通畸形;属于后天性脑穿通畸形,而不是先天性脑穿通畸形。
作者: hnyzdjb    时间: 2007-2-21 22:48
囊肿并左侧脑穿通畸形形成
作者: zylcq608    时间: 2007-2-21 23:50
左侧脑穿通畸形
作者: 王守平    时间: 2007-2-22 00:13
左侧大脑半球发育不良并脑穿通畸形囊肿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