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ZT0108:肝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打印本页]
作者:
realzyc
时间:
2007-3-3 00:14
标题:
ZT0108:肝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就目前的影像检查技术,螺旋ct在肝脏检查中的优势非常明显,除具有一般共性优点外,其最突出的优点即利用肝脏双重血供的特点,发挥其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以控制扫描时相的优势,实施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即双期或者多期增强扫描。这较以往的常规ct有着绝对明显的优势,(以往的常规ct即使采用动态扫描也难以完成某一期相的全肝扫描),但是我们的肝脏增强扫描至于采用何种方式扫描,必须紧密结合具体病例和临床诊断的要求而随需选择。螺旋ct不仅可以提高肝脏小的局灶性占位病灶的检出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强扫描可以对这些病变进行明确诊断。因此,我们提倡对于肝脏病变,将增强扫描列为常规(目前,在我们医院,我们正在实施腹部常规平扫+增强),但是究竟采用何期扫描,以及采用单相、双相还是多相(多期)扫描,应视具体病例而定。参考文献综合多数学者以及我们自己的经验我们认为,凡富血供的病灶动脉期扫描最具诊断价值,故动脉期扫描必不可少,但单纯动脉期扫描,有其固有的缺点,门脉期扫描可克服和弥补其不足,因此一般作常规双期扫描为宜。如临床上考虑常见的富血供病灶: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肝海绵状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腺瘤和部分肉瘤,以及部分转移性病灶(甲状腺癌、肾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平滑肌肉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结肠癌、胃癌),而对于少血供病灶,进行门脉期增强扫描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动脉期,即作单相门脉期扫描即可,如临床上主要见于大多数转移性肝癌,以及少数原发性肝癌和机化性血管瘤等。当然,也有部分学者推荐采用常规双期扫描,其优点为检出率也许略有增加,但势必增加患者的曝光量,延长检查时间,摄片数量也增加,故各有得失,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灵活应用扫描方法。下面就我们实际工作中常见的肝脏病变进行讨论。
一、肝脏局灶性病变
(一)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为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在亚洲和中国发生率甚高,其中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占90%以上。临床上最有效的检测手段仍然为甲胎蛋白(afp)。即使afp具有很高的阳性率,临床的确诊和定位也必须结合影像学检查,因此,螺旋ct的扫描在肝脏的诊断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螺旋ct的出现和临床应用使得小肝癌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螺旋ct在肝癌检查中的技术和方案选择与肝癌的一些病理特点是分不开的,国内hcc的发生绝大部分病例与乙型肝炎感染后肝硬化有关,包膜型肝癌较多,浸润生长型较少。肿块型肝癌不少病例伴有结节灶,或者结节灶散布于肿块所在的区域以外的肝段或肝叶。结节型病例可以单发或多发,临床上单个结节病灶手术切除后复发率甚高,其中重要原因是手术前检查不彻底,小的病灶术前甚至术中均未曾发现,术后增大而误诊为复发病灶。 真正的弥漫性肝癌比较少见,预后也最差。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形成,肝内血管如门静脉、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的受侵和癌栓形成,也是肝癌的常见表现。归纳起来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肝癌的病理特点为:1、假包膜形成;2、肿瘤血供丰富;3、动静脉分流;4、门脉侵犯和癌栓形成。
ct检查的目的:(1)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对肿块型病例,重要的是确定是否有卫星灶或散在结节灶存在;对结节型病例,究竟是单个还是多个,必须彻底了解。(2)病灶定性。在发现病灶的基础上,确定病灶的良恶性为第二步目标,尤其是小的结节灶,发现难,定性也难。(3)确定hcc诊断后,尽可能做到术前明确的分期,包括了解病灶的大小、数目、分布,肝内血管有否受侵,以及肝外有无转移存在。(4)术后随访,了解有否复发或转移。彻底和全面的检查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
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无论是对病灶的检出、定性、分期和术后随访都明显优于常规ct检查。
现就我们医院的肝脏检查常规归纳如下,以供参考:(1)增强前先作全肝平扫,采用应用hispeed ge螺旋ct机;(2)双期增强扫描,造影剂总量80-100 ml,静脉内造影剂注射速率2.5-3ml/s,动脉期延迟时间为15-25s,门脉期延迟时间为60-70s,个别病例定性困难时,双期扫描结束后,作延迟期(平衡期)扫描。(3)动脉期扫描采用5-7mm层厚,螺距为1.2-1.5,以确保微小病灶不遗漏。门脉期扫描可采用7mm或10mm层厚,螺距为1。对可疑区域可进行3mm薄层扫描。
1、ct表现
(1)平扫:hcc在平扫中多表现为低密度,也有等密度和高密度的,这取决于病灶本身的分化和成分,还取决于原来的肝脏基础,如肿瘤细胞分化良好的,其密度和肝实质接近。脂肪肝或肝硬化伴脂肪浸润的病例,由于肝实质密度下降,与病灶间密度差异小,因而病灶可成为等密度甚或高密度,大的病灶密度往往不均匀,其中可发生坏死、出血、钙化或脂肪变性。病灶越小,平扫的检出率越低,直径≤1cm的hcc病灶,以往常规ct平扫发现率<3%-5%。螺旋ct由于容积扫描,并在一次屏气之内完成,不受呼吸运动的影响,无疑优于常规ct。须注意的是有些小的病灶,尤其是直径≤1cm者,平扫
作者:
李小光
时间:
2007-3-3 07:40
好帖啊!楼主辛苦了!
作者:
gsl-86298
时间:
2007-3-3 19:43
很好的帖子,谢谢。
作者:
宝天曼
时间:
2007-3-4 14:42
好帖啊!楼主辛苦了!
作者:
心愿
时间:
2007-3-6 16:15
谢谢
作者:
赵起
时间:
2007-3-10 16:26
终结的非常全面,有水平
作者:
LIMMM
时间:
2007-3-10 23:58
谢谢。
作者:
lhm_hero
时间:
2007-3-12 06:22
谢谢。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7-3-14 17:28
很好的帖子,谢谢。
作者:
zhangyuxin1
时间:
2007-3-14 20:56
谢谢
作者:
dianzi
时间:
2007-3-15 17:21
太好了,收藏了
作者:
宇宙CT
时间:
2011-5-17 19:26
好帖啊!楼主辛苦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