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ZT0130:HIE的影像讨论及本院CT一例总结,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打印本页]

作者: 医博云天    时间: 2007-4-26 03:58
标题: ZT0130:HIE的影像讨论及本院CT一例总结,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7-6-9 22:29:07 修改过]

作者: 医博云天    时间: 2007-4-26 04:01
新生儿hie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需严格按照重新修订的临床诊断依据及分度标准(1996),要有宫内缺氧的异常产科病史,严重宫内窘迫、生后窒息尤其是生后重症窒息及生后严重心肺疾患的病史结合临床上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原始反射,肌张力,呼吸异常惊厥等)来诊断及分度。

1、对新生儿hie,头颅ct扫描检查目的是进一步明确hie病变部位和范围,确定有无合并颅内出血和出血类型。由于上述hie不同病程阶段及ct的缺陷,还存在以下问题。在ct辅胁临床hie诊断和预后评估上要慎重。生后7天左右头颅ct扫描不能完全反映hie的病变,此时观察到是脑水肿为主,也可检查有无颅内出血。而如要检查脑实质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则以3~4周为宜。作者回顾200例hie 3~12天的ct片发现脑白质软化及基底节改变分别仅为3例及4例。因此,必须在1个月时复查ct来评价脑损害。

2、有关脑白质低密度的评估问题,根据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ct脑损害的部位主要是白质,应从三方面去判断。

3.不同胎龄的新生儿在头颅ct中可存在与发育有关的低密度现象,对早产儿不能轻易去评估脑白质低密度就是脑损害,ct诊断常误导为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早产儿(尤<35周胎龄者)由于:(1)脑内含水量高,(2)脑髓质化不完全,(3)缺乏髓鞘形成,造成脑白质低密度是一个正常发育过程而非脑水肿的表现。此时诊断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要慎重。因此随着胎龄的增加,脑发育成熟,早产儿要等到纠正胎龄40周时ct扫描才能评估脑白质低密度是否存在。但应重视和观察早产儿hie主要病理改变的ct表现: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存在,前者生后就可呈现,后者则在二、三周后。

4、生后3~12天头颅ct影像不宜评估hie的预后,除非是广泛性弥漫性低密度改变、基底节损害及严重颅内出血。作者曾在1993报告60例重度窒息引起的hie,企图用生后3~12天的ct影像表现评估预后,结果评估预后的敏感性为100%,而特异性差,仅21%,根据hie病理的演变特点用ct来评估预后其扫描时间应在生后3~4周。
作者: 医博云天    时间: 2007-4-26 04:04
hie的病理生理首先是由于窒息缺氧引起脑的能量供应不足,氧和葡萄糖代谢障碍产生过多的乳酸和co ,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使细胞膜受到损害,造成脑水肿,问质性水肿又使动脉阻力增加,加重脑缺血,脑水肿又使颅内压增高,使脑室、脑沟变窄或消失,加上毛细血管壁水肿,管腔狭窄,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从而导致脑缺血、脑坏死。而组织缺氧坏死、静脉压增高以及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可引起脑实质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其病理改变可出现相应低场mri表现,主要有脑水肿、腑出 、脑白质损害、基底节区和脑干受损等征像。
hie的脑损害以脑水肿及脑白质损害最为常见,脑水肿低场mr表现主要为脑室系统、脑池、脑沟变窄,灰白质界限不清,mri的脑水肿表现町反映hie的严重程度。hie的脑白质损告以双侧额叶及侧脑室三角区最为多见,表现为长t wi长t wi异常信号,但由于正常新生jln白质中含水量较高,对于轻度脑白质损害并不容易清晰 示。hie的低场mri表现以脑实质出血最具特点,表现皮质及皮质下的点条状出血,不像成人那样呈现大块状出血,其深部白质内出血仅在额枕部为小点状、斑点状,出血在t wi序列上呈高信号,t wi上为等低信号,mr在发现白质点状、斑点状f¨血明显较ct、b超敏感 。基底节区t wi上异常高信号的原因可能有出血、胶质增生及过度髓鞘化,表现为均匀高信号。flodmark_¨ 报道hie颅内脑外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为常见,但mr对蛛网膜下腔的出血敏感性差,少量 血不易显示,可能是少量出血被脑积液稀释所致,因此本组病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多见。
作者: yz-6023    时间: 2007-4-26 07:05
不论病理如何,从临床实践来看,本病例诊断为hie是没有问题的.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7-4-29 19:2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iii度)
作者: wqs571018    时间: 2007-4-29 23:4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作者: 红樱枪    时间: 2007-4-29 23:5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作者: sunhua666    时间: 2007-4-30 00:35
我科曾有一患儿,出生后结合临床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双侧额颞顶枕叶白质密度对称性减低)。2个月时复查ct脑白质密度仍较低,诊断意见为:脑缺氧后白质脱髓鞘。
我觉得这个诊断是错误的,在2个月时端脑的髓鞘大多没有形成,那又怎么能称之为脱髓鞘呢?
请各位老师指点迷津!给出一个合适的诊断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7-4-30 05:13
谢谢楼主的总结,新生儿hie的诊断是有些乱,不过作为ct室医生也有很多的无奈,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你不报,而别的医院或医生说有事,病人会不满意,甚至会有纠纷,相反亦然。还是应密切结合临床。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5-8 22:4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作者: fumaogui    时间: 2007-5-9 16:54
双侧额颞顶枕叶内片状低密度区,延续到皮层下,影像上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没问题的.这要首先要有难产史,症状也很重要的.评价预后不好说.有遇见过好多很重的(是指影像上)还合并脑实质内出血,可现在也很好的.
作者: fumaogui    时间: 2007-5-9 17:06
关于分度:轻度:散在局灶分布两个脑叶内;中度:低密度区超进两个脑叶但不累及全部脑实质(指各叶);重度:弥漫分布,脑回沟变窄,灰白质界限不清.
作者: fumaogui    时间: 2007-5-9 17:14
附:正常新生儿颅脑ct表现:颅板薄,有囟门,颅缝宽大,鼻窦乳突未见气化,颅骨前小后大,岛盖不发育.脑沟裂宽大,相对地脑室小,脑组织发育小,皮髓质界限不清,生理性钙化见不到,透明隔囊肿存在.2岁以上脑叶接近成人,脑沟池3岁以后接近成人.新生儿四脑室不小.
作者: hexue    时间: 2009-8-27 05:27
谢谢楼主
楼主辛苦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