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X2223:患者 女 38 发现前额肿块1月余,无痛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初学者    时间: 2007-5-14 04:36
标题: X2223:患者 女 38 发现前额肿块1月余,无痛
患者 女 38  发现前额肿块1月余,无痛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8-2-26 20:23:53 修改过]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7-5-14 04:56
额骨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建议ct检查。
作者: shang2    时间: 2007-5-14 04:59
支持
作者: chenjian2006039    时间: 2007-5-14 05:00
同意
作者: 123zhangming    时间: 2007-5-14 05:01
建议ct
作者: 眼睛    时间: 2007-5-14 05:10
请大家讲解一下! 学习中.... 谢谢
作者: 小晟晟    时间: 2007-5-14 05:19
额骨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5-14 05:31
额骨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建议ct.
作者: 魏永民    时间: 2007-5-14 05:36
支持额骨嗜酸性肉芽肿修复期
作者: zxczxc    时间: 2007-5-14 05:56
考虑嗜酸性肉芽肿。
作者: luoyanmin    时间: 2007-5-14 06:04
支持
作者: lijinzhu123    时间: 2007-5-14 06:13
应ct后再讨论
作者: 天南地北    时间: 2007-5-14 06:29
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建议ct检查。
作者: 念羊经    时间: 2007-5-14 06:46
额骨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
作者: shenhs    时间: 2007-5-14 06:50
额骨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建议ct.
作者: avril    时间: 2007-5-14 08:00
x侧额骨鳞部见一类椭圆形低密度区,界尚清,周缘见环形硬化带,余所见骨质(-),性质待定,建议ct检查。
作者: luoyanmin    时间: 2007-5-14 14:02
1 骨嗜酸性? 2问病史转移瘤?3 骨髓瘤.?
作者: zhangkai    时间: 2007-5-14 16:19
考虑:1、嗜酸性肉芽肿;2、血管瘤。建议作进一步检查。
作者: lichji-xct    时间: 2007-5-14 17:22
边缘硬化不太支持,还是进步检查
作者: 柯长存    时间: 2007-5-14 17:47
支持颅骨嗜酸性肉芽肿
作者: andymaomao    时间: 2007-5-14 19:40
1.考虑嗜酸性肉芽肿可能;
2.骨囊肿及动脉瘤样骨囊肿不除外。
作者: hcz    时间: 2007-5-14 21:00
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建议ct检查
作者: wy232326    时间: 2007-5-15 00:08
请大家讲解一下! 学习中.... 谢谢
作者: dushiguo2006    时间: 2007-5-15 01:07
支持颅骨嗜酸性肉芽肿
作者: 晓方    时间: 2007-5-15 03:05
做病检
作者: shiqingfa    时间: 2007-5-15 03:52
考虑嗜酸性肉芽肿。
作者: 老爱克斯    时间: 2007-5-15 05:03
额骨囊状骨质破坏,可见硬化环,嗜酸性肉芽肿,
作者: zhangkening    时间: 2007-5-20 05:44
支持2楼的意见。
作者: 万安医院    时间: 2007-7-22 22:37
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建议ct检查
作者: smdlt_gayy    时间: 2007-7-23 03:54
标题: 回复:x2223:患者 女 38 发现前额肿块1月余,无痛
以下是引用zxczxc在2007-5-13 21:56:00的发言:[br]考虑嗜酸性肉芽肿。

作者: 341306    时间: 2007-12-2 19:16
支持额骨嗜酸性肉芽肿。
作者: ring002    时间: 2007-12-5 04:39
血管瘤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07-12-5 14:12
嗜酸性肉芽肿
  嗜酸性肉芽肿(eg)是一种孤立性的组织细胞的非肿瘤性质的异常分化。嗜酸性肉芽肿是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的一种表现,以前称为组织细胞增多症x。嗜酸性肉芽肿多发生于5-10岁的儿童,侵犯部位为骨骼和肺。这占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病例的60-80%。黑人本症极少见。

  嗜酸性肉芽肿可见于颅骨,下颔骨、脊柱和长管骨。男女发生率比2:1。letterer-siwe病是暴发性的全身系统性的郎罕氏细胞增多症,常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迅速致命。占所有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的10%。hand-schuller-christian病(hsc)是一种慢性扩散性的郎罕氏细胞增多症形式,多见于老年患者。hsc三联征是指尿崩症,突眼症和颅骨病损。嗜酸性肉芽肿可以转变成上述全身系统疾病。

  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血沉升高。

  嗜酸性肉芽肿病灶的放射线表现无特殊性,不同的部位,表现不同。颅骨的病损表现为内外颅骨板层不规则的锋利的破坏,形成“斜边缘”,(beveled edge),骨盆的缺损边界多模糊。脊椎缺损多发生于椎体。发生在长骨,则多位于股干,干骺端的髓腔中份。病损可以造成骨内、骨膜的反应。ct扫描及mri对于明确病变髓腔内的范围及对皮质骨的破坏程度有价值。影像学诊断需与尤文氏肉瘤、骨肉瘤、转移瘤和化脓性骨炎鉴别。

  大体组织检查、嗜酸性肉芽肿是软的、肉芽状、胶质状的组织。颜色灰红、褐色或者褚黄色。

  显微镜下观,嗜酸性肉芽肿内大量郎罕氏细胞。这些郎罕氏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和髓腔内的树突状细胞。电镜下,这些细胞与郎罕氏细胞一样都含有浆内的颗粒状小体,birbeck’s颗粒。镜下尚可见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多核砼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巨细胞。早期的病灶内富含郎罕氏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晚期病损内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组织增多。嗜酯性肉芽肿产生的原因多认为是感染性和免疫源性的。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3-8-6 08:26
标题: Re:X2223:患者 女 38  发现前额肿块1月余,无痛
额骨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