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ZT0138:影像正常变异 [打印本页]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6 04:04
标题: ZT0138:影像正常变异
说明:实在抱歉,最近我在整理常山真人版主的帖子“x线正常变异”时,不小心搞丢了,在这里向各位道歉。

我在这里重新发起主题,谁有就发上来。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9-26 15:14:00的发言:[br]有趣的讨论:腓骨干骺端内侧背关节生长的骨性突起,这是骨软骨瘤还是正常变异?[br][br]同一患者的局部片[br][br][br][br][br]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4-27 6:47:03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9-30 14:50:00的发言:[br]看来这个病例拿来讨论是有价值的.如果是正常变异,就不用治疗,如果是骨软骨瘤,不做手术肿瘤是不会消失的.[br]         我拿这个病例给我的同事看时,80%的人都诊断为骨软骨瘤,这次网上的意见也差不多.[br]         其实这是一种正常变异,叫比目鱼机附着点引起的\"牵曳灶\",这种现象在随访过程中,病变不做任何治疗即可消失,这也本征不同于骨软骨瘤的地方.[br]         下面我再转两例从正常解剖与变异书上翻拍下来的类似个例,供大家分析时参考.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9-30 14:52:00的发言:[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9-30 14:54:00的发言:[br][br]

[quote]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10-1 14:47:00的发言:[br]请参考2000年11期实用放射学杂志p675-676[br][br][br][br][align=right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7-6-10 10:41:49 修改过]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6 04:08
以下是引用yxfjnchina在2005-2-19 21:18:00的发言:[br]男性,35岁,外伤来诊,平时无明显异常![br][br][br][br]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4-30 6:22:26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5-2-21 11:26:00的发言:[br]肱骨髁上突.[emb6][br]我也收集了两例,供大家分享.[br]这一例是不是更好看?[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5-2-21 11:29:00的发言:[br]肱骨髁上突. [br]我也收集了两例之二[br]这一例是个4岁的男孩,也够典型吧![br][br][br]
以下是引用yxfjnchina在2005-2-21 19:45:00的发言:[br]多谢大家捧场!正确,是典型的肱骨髁上突.主要和外生骨疣鉴别.[br]鉴别:1)病理组织学:本变异是单纯的骨性突起,不像外生骨疣一样有骨质,软骨,及纤维组织所构成,因此可以见到软骨成分的钙化.[br]      2)发病部位:肱骨髁上突起于肱骨骨干下1/3前内侧,如钩状突起[br]    3)生长方式:本变异是向关节方向生长多,而外生骨疣是沿肌肉走行方向背向关节生长[br]    4)临床症状:本变异无症状,而外生骨疣可以出现疼痛,[br]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6 04:47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27 9:37:00的发言:[br]病例一,骶骨韧带钙化及骶骨发育不对称.[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27 9:39:00的发言:[br]病例二,左侧骶肋.[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27 9:40:00的发言:[br]病例三,双侧骶肋.[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27 9:41:00的发言:[br]病例四,骶髂韧带钙化.[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27 9:42:00的发言:[br]病例五,骶髂韧带钙化.[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27 9:43:00的发言:[br]病例六,髂腰韧带钙化.[br][br]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6 04:50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8 16:30:00的发言:[br]男,9岁,左坐骨及耻骨无外伤,局部无疼痛。[br]x片见坐骨耻骨软骨联合不规则闭合,可类似骨折或骨软骨病。[br][br][br][br][br]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4-6-8 16:48:36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8 17:04:00的发言:[br]顺便把该患者的ct图像也传上来算了。[分别为多平面成像(1、2、3,容积成像4、5及曲面成像图6)。[br][br][br][br][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9 13:05:00的发言:[br]回复六楼: 同副骨与撕脱骨折以及骨骺线与骨折线的的鉴别一样.[br]我拿这个病例出来也是这个目的.[br]下面再传两张同样的病例(双侧性的)——书上转贴的。[br][br][br][br][br][br]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4-6-9 17:04:22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笑笑天在2006-6-13 15:49:00的发言:[br]这不是变异,而是正常发育期表现,大家平时要多多注意。————“坐骨骨化中心的发育与耻骨同期、、、、、、坐骨与耻骨的结合处,即坐耻骨软骨结合,宽度不一,并于4-8岁内融合,但并不十分确切,因为这是基于传统x片的研究结果、、、、、、、坐耻骨软骨联合梭形膨胀,或单侧出现,骨性突起、结节样、、、、才算是变异”————引自骨放射学————正常与早期病理表现的界定(第5版)徐文坚等主译。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6 04:55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10-2 23:42:00的发言:[br]正常变异——距胫骨,勿当成撕脱骨折。[br][br][br][br][br][br]
[本贴已被 常山真人 于 2004-10-4 18:59:24 修改过]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6 04:58
以下是引用遵义枫叶在2006-9-25 22:36:00的发言:[br]肘关节外伤1天。骨折?正常变异?[br][br][br][br]
[本贴已被 cefcmj 于 2006-9-26 21:23:19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drzhang8888在2006-9-26 22:35:00的发言:[br][br]怀疑“撕脱”处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明确。[br]正常处考虑肘髌骨或2次多骨化中心未愈合。[br]请战友批评指教![br][br][br]
[本贴已被 drzhang8888 于 2006-9-26 22:39:12 修改过]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6 05:06
标题: 肝脏左叶变异
以下是引用ceopig在2006-12-14 14:02:00的发言:[br]患者中上腹部不适3月余,检验学检查wbc稍高,余无异常。[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6-12-14 20:43:30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汪涛同志在2006-12-14 23:18:00的发言:[br]此样的病例很典型。我科曾做过五例类似病例平扫+增强。其中四例强化三期和正常肝密度完全一致,考虑为正常的肝脏左叶变异。其中一例:男,27岁,派出所副所长,平时体健无不适。单位体检时b超示肝左叶异常。ct平扫发现肝左叶等密度形态改变与此例相似。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快速均匀显著强化如血管瘤样改变,但无血管瘤边缘或中心小结节样的强化特点。静脉期迅速降为等密度,延迟扫描等密度基本与肝脏一致。ct报告结果为:肝局灶样结节样增生。此病例我印象很深,所以大家以后遇到类似病例一定要增强,切不可仅以平扫下诊断。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5-25 21:08:43 修改过]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6 05:13
以下是引用jzhiqiang在2006-8-2 16:59:00的发言:[br]患者无意触到下颌角对称性骨质突起,下颌嘈缺两科切牙.其表哥有两科牙齿长入鼻腔.现病人考虑下颌角为牙齿.[br]我们考虑为下颌角对称性骨性突起为变异.[br][br][br][br][br][br][br]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8-2 17:33:27 修改过]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6 05:16
以下是引用guzhongliangddd在2006-6-4 19:32:00的发言:[br][br][br][br][br]
[本贴已被 guzhongliangddd 于 2006-6-5 7:40:02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wxy7406在2006-6-4 20:36:00的发言:[br]楼主发布的是右主动脉弓的由中动脉弓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并不是5楼战友说的全反位。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6 05:24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12 11:19:00的发言:[br]患者女,35岁,头部外伤半小时.查:神清.[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4-6-12 21:18:56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gaozhengyi在2004-6-12 13:53:00的发言:[br]扩大的大枕大池向前方延伸,和基底池相通,应首先考虑为非常大的大枕大池,为正常变异。后颅窝的硬膜下积液尚未见过。支持枕大池和左侧裂池蛛网膜囊肿。[em11][br][br]
以下是引用gaozhengyi在2004-6-12 14:33:00的发言:[br]大枕大池一般归于正常解剖变异,占人口的0.4%。枕大池正常变异的范围很大,可上达枕内粗隆,与小脑上池直接相通,甚至透过天幕缺损上突于幕上。目前认为,有些大枕大池是小脑后蛛网膜袋状囊肿,称为bloke氏袋状囊肿,可与第四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自由交通。[br]                                       以上摘自隋邦森、吴恩惠等主编的《磁共振诊断学》第469页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6 05:32
以下是引用qfy1978在2004-4-20 12:55:00的发言:[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
以下是引用qfy1978在2004-4-20 13:28:00的发言:[br][br][br][br]
以下是引用qfy1978在2004-4-27 14:30:00的发言:[br]我们自己考虑为双重又下肺动脉。该血管起始于右下肺动脉起始处,呈8字型走行,与右下肺动脉有交通支,在其起始的第一个弓部有一向外后的分支,考虑供应右下叶背段。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6 15:28
以下是引用guo6607在2006-9-1 17:48:00的发言:[br]是一位出血的病人无意中发现的.[br][br][br][br][br]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6-9-1 18:33:00的发言:[br]相当典型的:蛛网膜颗粒压迹。[br]当然还有:右基底节出血。
以下是引用gaozhengyi在2006-9-2 0:15:00的发言:[br]蛛网膜颗粒压迹往往发生于枕顶区中线两侧,有的可以出现明显的颅骨侵蚀,形成穿凿样表现(就像本例),但典型的部位往往能够确定诊断。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6-9-2 22:06:00的发言:[br]蛛网膜粒压迹(颗粒小凹):蛛网膜颗粒是吸收脑脊液到静脉窦的一种结构,它压迫颅内板构成许多小颗粒状凹陷,甚至贯穿颅骨引起局限性骨缺损。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缘不规则但较锐利的颗粒状透亮斑点,直径0.5-1.5cm,以上矢状窦两侧2-3cm处的额、顶、枕骨最多见,常常两侧对称,偶见2-3cm大小者,蛛网膜粒压迹12岁以下小儿少见,老年人明显,压迹在大小、数目、深浅上差异较大。[br]摘自《x线解剖学》 崔志潭 严加和 主编   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6 15:34
以下是引用maomaotu在2005-10-29 16:24:00的发言:[br]患者男性公民,年龄72岁,因突发性右侧肢体不灵活\\麻木\\不能治理,做ct检查,平扫有脑梗塞,发现颅骨是否异常,请大家看看?[br][br][br][br][br]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10-29 18:30:36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white_angel在2005-10-29 16:42:00的发言:[br]\"病变\"位于枕骨中线两旁,呈现压迫性骨质吸收改变,为蛛网膜粒压迹典型表现.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5-27 01:36
以下是引用dyqct在2006-11-27 11:21:00的发言:[br]第五指中节变短[br][br]一般来说第5指中节指骨变短(如图),不是单纯先天性变异,而是某些先天性疾患表现之一。因而它是一个提示性征象,例如特殊类型的侏儒(伴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侏儒、退行性阿斯丹特型侏儒和单侧肥大性侏儒)、伸舌样痴、手—足—子宫综合征以及性染色体异常综合征等,均可伴有第5指中节变短。据有关资料记载,19种以上的疾患均可出现此征。因而发现此片要注意全身其他系统的病变,根据某种或某些异常组合在一起,得出某种疾患的正确诊断。[br][br][br][br]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br][br]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3-11 22:22:49 修改过]



姓名:99重阳  发表时间:2007年3月16日 20时47分   
评论内容:小指中节的骺线在正常的情况下闭合较其它指骨要早,常导致骨干缩短,如其形态正常,可属于一种正常变异。作为一个综合征的征象,判定其意义要具体分析。
作者: yuliangzu    时间: 2007-5-31 18:55
标题: 回复:zt0138:影像正常变异
牵拽征和外生骨肉软骨瘤有本质的区别,骨软骨瘤必须有髓腔与发生骨的髓腔相通,而牵拽征无髓腔!!
对不?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6-14 04:27
以下是引用小初学者在2007-6-12 11:24:00的发言:[br]椎体呈楔形,应该视为正常变异[br][br]摘自<<正常x线变异图谱>>----孔庆德编译[br]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7-4 01:16
以下是引用zhangzhongshou在2007-7-3 14:29:00的发言:[br]是的,就发病部位和影像表现符合跟骨骨髓窦,不知道此病例做手术术中病理确诊为骨囊肿了吗[br][br]我也上传一例骨髓窦的片子,自书上照的,供参考[br][br][br][br]
[本贴已被 zhangzhongshou 于 2007-7-3 14:55:04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小初学者在2007-7-3 8:15:00的发言:[br]cl0527:【原创】跟骨囊肿[br][br][br]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26721[br][br][br]正常变异[br][br][br]以上两幅摘自<<骨关节正常变异>>[br][br]
[本贴已被 小初学者 于 2007-7-3 8:18:25 修改过]

作者: wysh    时间: 2007-8-1 19:36
非常好,支持。
作者: yxwsd    时间: 2007-10-10 00:00
非常好,各位辛苦了。
作者: 信天游    时间: 2007-10-10 05:29

作者: licc3024374    时间: 2007-10-31 05:26

很好
太好了
期望大家继续传些好片子让我们新人学习
我们万分感激~~
你们为了影像的发展功不可抹~~~~~~~~~~~~
谢谢!!!
作者: liheng6910    时间: 2007-12-10 06:43
以前有些东西可能误诊了,多发些这样的东西真的很有意义!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12-24 18:23
标题: 回复:zt0138:影像正常变异
副舟骨


作者: qiushi    时间: 2008-3-31 23:39
学习了
作者: parkerme    时间: 2008-5-21 19:15
ddddddddddddddd
作者: 891417166    时间: 2008-6-7 00:17
谢谢长见识了
作者: 左边    时间: 2008-8-3 07:26
谢谢
作者: fyf    时间: 2008-8-14 04:33
辛苦了
作者: fgp198    时间: 2008-8-23 18:58
辛苦了
作者: qiudaoxiao    时间: 2008-9-29 15:06
关于人体正常变异我建议大家看看《正常x线变异图谱》孔庆德等译;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作者: zhishuang    时间: 2008-10-4 00:42
学了,谢谢!
作者: wnlyq8688    时间: 2008-10-9 19:22
学了
作者: peijunlong    时间: 2008-10-20 05:45
谢谢
作者: 好好学习aaa    时间: 2008-12-12 20:25
学习了,谢谢。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9-2-19 04:28
谢谢楼主的辛勤劳动,学习了!30楼说的虽不错,但原因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资料或进修机会;所以说还是靠各位老师的无私贡献!
作者: wangmei_taian    时间: 2009-4-8 03:15
张甲杰老师,您真是太有才了,向您致以崇高的革命敬礼。
作者: 李杰    时间: 2009-5-21 02:42
学习了,谢谢!
作者: 医海一书生    时间: 2009-7-1 03:28
学习。顶
作者: wb455    时间: 2009-7-13 03:33
非常好,各位辛苦了
作者: peijunlong    时间: 2009-7-21 00:48
学习了。
又复习了。
作者: 医影拾贝    时间: 2009-8-5 19:31
双侧下颌角牙齿那个有点玄!
作者: muzi888    时间: 2010-5-19 23:08
感谢同仁无私奉献!
作者: wl25383268    时间: 2010-9-24 08:16
谢谢,大力支持
作者: Zhxp    时间: 2015-3-29 10:39
支持
作者: Zhxp    时间: 2015-3-29 12:31
谢谢了!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5-3-30 09:34
谢谢
作者: 真诚    时间: 2015-4-2 17:34
学习了,谢谢。
作者: xuejs    时间: 2015-4-17 13:09
总结的很好,学习了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5-4-17 15:22
谢谢
作者: 独行哥    时间: 2016-5-6 15:32
好的
作者: 三生有幸哈    时间: 2016-9-2 06:37
楼主辛苦了。非常感谢
作者: lyb999    时间: 2018-6-9 15:38
谢谢,学习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