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天南地北在2007-5-31 18:19:00的发言:[br]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2级)[br]又称特发性呼吸窘迫征群(irds)或肺表面张力物质缺乏疾病(sdd)。本病具有典型的临床,病理和x线表现,为新生儿早期最常见的肺泡生化发育不成熟病。早产为主要诱因,也可发生糖尿病孕妇,剖宫产或宫内缺氧窒息胎儿。有关文献报道此病发病率占早产儿的10-14%,其死亡率则占50-70%。占早产儿发病率的近三分之一,为早产儿死亡主要原因。[br]妊娠35周以下胎儿肺泡ⅱ型细胞发育尚不成熟,肺泡表面张力物质(ps)缺乏以致出生后吸气期不能克服肺泡扩张的阻力;呼气期也不能保存肺泡内功能性残气,随着呼吸活动形成进行性生理性呼吸性肺泡萎陷,肺泡血气交换面积减少导致缺氧酸中毒。缺氧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旦白渗出进入肺泡腔,末梢气道形成透明膜。随着缺氧程度加重,肺小血管痉挛和肺灌注不足,肺内短路更加重缺氧进一步损害ps合成导致恶性循环。临床表现:早产儿,妊娠不足35周的约占50%,生后可有窒息或为正常呼吸,生后不久至8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呻吟、呼吸不规则或有呼吸暂停,肺部呼吸音减低和有代谢性酸中毒,病情严重者多在24-72小时内死亡。[br]x线表现:〈1〉两肺呈广泛颗粒影,并逐渐融合,肺透亮度减低;〈2〉支气管充气征;〈3〉胸腔容量正常或变小。根据肺泡萎陷范围一般分为4级ⅰ级:肺内广泛颗粒影,含气肺泡范围多于萎陷肺泡,心影轮廓清楚。[br]ⅱ级:颗粒影部分融合,充气肺泡与萎陷肺泡大致相等,肺透亮度减低,肺底可见支气管充气相,心脏、横膈轮廓尚清楚。[br]ⅲ级:肺颗粒影广泛融合,含气肺泡少于萎陷肺泡,肺透亮度明显减低,支气管充气相呈秃树枝状,心脏横膈轮廓模糊。[br]ⅳ级:几乎全部肺泡萎陷。肺野呈均匀致密影(称为白肺),心脏,横膈界限消失,支气管充气相清楚或消失。[br][br][br][本贴已被 天南地北 于 2007-5-31 18:19:48 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