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9340:女,54岁,少见病例 [打印本页]

作者: caihe    时间: 2007-8-11 01:36
标题: CT9340:女,54岁,少见病例
患者,女,54岁,左季肋区外伤1天,深呼吸及活动后疼痛加剧。既往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体格检查:左季肋区压痛明显,胸廓挤压实验阴性,局部皮肤无明显青紫、瘀肿,未闻及骨擦音。体温 36.8℃、脉搏 80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30/70mmhg。化验检查:血常规正常。请网友分析,帮助定位、定性、鉴别诊断及其他相关检查.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8-10 19:12:58 修改过]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7-8-10 23:20:30 修改过]

作者: wqs571018    时间: 2007-8-11 01:58
1、是否为膈下改变?建议继续扫肝脾。2、心包息室待排除。
作者: 小初学者    时间: 2007-8-11 02:13
考虑膈疝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7-8-11 02:16
胸腔异位脾可能
作者: xjlaodao    时间: 2007-8-11 02:20
考虑膈疝,做个胃肠造影看看
作者: rongzhangyile    时间: 2007-8-11 02:36
胸腔异位脾可能
作者: 天南地北    时间: 2007-8-11 03:08
标题: 回复:少见病例

作者: 清清楚楚    时间: 2007-8-11 03:15
胸腔异位脾可能
作者: 余辉    时间: 2007-8-11 03:24
病灶位于胸腔内,膈面与胸壁间,可能起源于膈面心包,也可能是肺内病灶,异位脾也有可能,建议增强检查
作者: 管理    时间: 2007-8-11 03:31
标题: 回复:ct9340:女,54岁,少见病例
以下是引用余辉在2007-8-10 19:24:00的发言:[br]病灶位于胸腔内,膈面与胸壁间,可能起源于膈面心包,也可能是肺内病灶,异位脾也有可能,建议增强检查

作者: 22222222    时间: 2007-8-11 04:09
胸腔异位副脾可能
作者: 同    时间: 2007-8-11 04:34
多考虑胸腔异位脾可能
作者: 幸福像花    时间: 2007-8-11 04:38
标题: 回复:ct9340:女,54岁,少见病例
异位脾,或血肿有可能吗?
作者: 万安医院    时间: 2007-8-11 04:48
多考虑胸腔异位脾可能
作者: 老爱克斯    时间: 2007-8-11 04:49
1定位在胸腔,2心包外,3不是脾脏(最后俩层后方可见到脾脏)4软组织密度成类三角形,左舌下段肺不张可能大,
作者: zhaz2    时间: 2007-8-11 04:57
标题: 回复:ct9340:女,54岁,少见病例
以下是引用清清楚楚在2007-8-10 19:15:00的发言:[br]胸腔异位脾可能

作者: 宝天曼    时间: 2007-8-11 05:22
病灶位于胸腔内,膈面与胸壁间,可能起源于膈面心包,也可能是肺内病灶,异位脾也有可能,建议增强检查
作者: jsgdoctor    时间: 2007-8-11 05:25
考虑膈疝
作者: bhyuan    时间: 2007-8-11 05:38
建议胸腹联扫,结合超声心动图,排除心包病变
作者: xulianj    时间: 2007-8-11 06:14
标题: 回复:ct9340:女,54岁,少见病例
以下是引用天南地北在2007-8-10 19:08:00的发言:[br][br]

作者: zjzjr    时间: 2007-8-11 06:15
标题: 回复:ct9340:女,54岁,少见病例
以下是引用余辉在2007-8-10 19:24:00的发言:[br]病灶位于胸腔内,膈面与胸壁间,可能起源于膈面心包,也可能是肺内病灶,异位脾也有可能,建议增强检查

作者: zyyzzy    时间: 2007-8-11 06:39
左侧胸廓轻度塌陷,纵隔向左轻度移位。考虑舌段肺不张!!!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7-8-11 07:06
左前下胸壁可见一鸡蛋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光整,与胸膜、肋骨分界不清。
考虑胸壁良性病变,孤立性纤维瘤可能性大。
作者: woyaokaoyan    时间: 2007-8-11 07:56
期待结果····,建议增强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7-8-11 08:20
标题: 考虑球形肺炎可能性大
感觉这个病例的纵隔窗好像少了两个层面,就是最后两幅纵隔窗图像之间应该再有两幅图像。
定位应该是膈上的,如下图所示:

定性比较困难,用排除法看看:
1、膈疝?那么疝内容物只能是脾——这个部位只有脾呈软组织团块状——但是在下方层面可以看到脾,那么只能是副脾了,这也太巧了吧?所以我不太赞成膈疝或副脾。
2、胸腔内异位脾?我查阅手头的文献资料没有找到相关报道,应该是非常罕见的吧?暂不考虑。
3、心包囊肿?肿块位于心包外,而且密度比较高(ct值40hu),可以排除心包囊肿。
4、胸腔内血肿?血肿应该不会呈那么规则的团块状,而且邻近肋骨见不到明确的骨折征象。
5、胸壁肿瘤?肿块与胸壁不是宽基底相连。
6、上叶舌段肺不张?不张的肺叶(段)体积应该缩小,边缘平直或凹陷,而不会膨隆呈肿块样。
……
但是zyyzzy会员的“舌段肺不张”的诊断,倒让我想起一种比较少见的炎症性改变——球形肺炎!

诊断:考虑球形肺炎可能性大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7-8-11 15:07
支持 胸腔异位脾可能
作者: 龙在野    时间: 2007-8-11 15:13
胸腔内病变
作者: jkydlj    时间: 2007-8-11 17:51
膈疝,期待结果
作者: zhanyong    时间: 2007-8-11 17:56
标题: 考虑胸腔副脾
左下胸腔内见类三角形肿块影,轮廓清晰,内密度均匀,ct值为49.2hu,其下方正常脾脏ct值为50.9hu;病灶周围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影。
定位:块影位于膈上、心包外、左侧胸腔内;
定性:良性肿块影
诊断:左侧胸腔内副脾
鉴别诊断:
1.外伤性血肿:病人虽有外伤史,但肋骨未见骨折,胸壁软组织未见血肿;
2.异位脾脏:肿块下方层面可见正常脾脏影;
3.肺癌、肺不张等:有时难以鉴别,但该肿块形态规则,轮廓清晰,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有鉴别意义。
副脾的发生可能与间质细胞融合有关,也是胚胎脾多基因发育的结果。副脾组织结构与正常脾相同,颜色质地也相似,并有单独的血液供应,其血管多呈蒂状与其相连。
副脾多位于脾门或邻近胰尾处,但也可位于脾血管旁、脾胃韧带和脾肾韧带内,也少见于胰尾、胃肠壁内,甚或出现在盆腔、输卵管、卵巢和阴囊、大阴唇之内。副脾通常大小1 cm左右,但小者仅在显微镜下可见,大者可达9 cm。副脾数目可为单个或多个,副脾外形类似淋巴结,多呈圆形或卵圆形。
正常副脾无临床症状,无需进行临床诊断。如遇到的临床病症考虑到副脾病变或与副脾有关时,则应做相应检查,以明确诊断。
副脾ct上多显示为圆形或卵圆形结节,很像肿大的淋巴结。平扫和增强平扫表现与正常脾组织相同。在少见部位,副脾多被诊断为淋巴结或肾上腺、胰腺、胃肠道肿瘤。
建议增强扫描以明确诊断。


[本贴已被 zhanyong 于 2007-8-11 10:06:13 修改过]

作者: layman8888    时间: 2007-8-11 17:57
同意10楼意见.倾向于左下舌叶实变.
作者: 裴德医生    时间: 2007-8-11 18:31
个人认为做增强是有必要的
作者: jzx    时间: 2007-8-11 18:49
胸腔异位脾。
作者: zxczxc    时间: 2007-8-11 19:21
异位副脾。
肺阻离症。
作者: liaizhi    时间: 2007-8-11 19:22
考虑间皮囊肿[胸膜心包囊肿]可能性大。
作者: gaoshengjiang    时间: 2007-8-11 19:32
标题: 回复:ct9340:女,54岁,少见病例
以下是引用zhanyong在2007-8-11 9:56:00的发言:[br]左下胸腔内见类三角形肿块影,轮廓清晰,内密度均匀,ct值为49.2hu,其下方正常脾脏ct值为50.9hu;病灶周围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影。[br]定位:块影位于膈上、心包外、左侧胸腔内;[br]定性:良性肿块影[br]诊断:左侧胸腔内副脾[br]鉴别诊断:[br]1.外伤性血肿:病人虽有外伤史,但肋骨未见骨折,胸壁软组织未见血肿;[br]2.异位脾脏:肿块下方层面可见正常脾脏影;[br]3.肺癌、肺不张等:有时难以鉴别,但该肿块形态规则,轮廓清晰,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有鉴别意义。[br]副脾的发生可能与间质细胞融合有关,也是胚胎脾多基因发育的结果。副脾组织结构与正常脾相同,颜色质地也相似,并有单独的血液供应,其血管多呈蒂状与其相连。[br]副脾多位于脾门或邻近胰尾处,但也可位于脾血管旁、脾胃韧带和脾肾韧带内,也少见于胰尾、胃肠壁内,甚或出现在盆腔、输卵管、卵巢和阴囊、大阴唇之内。副脾通常大小1 cm左右,但小者仅在显微镜下可见,大者可达9 cm。副脾数目可为单个或多个,副脾外形类似淋巴结,多呈圆形或卵圆形。[br]正常副脾无临床症状,无需进行临床诊断。如遇到的临床病症考虑到副脾病变或与副脾有关时,则应做相应检查,以明确诊断。[br]副脾ct上多显示为圆形或卵圆形结节,很像肿大的淋巴结。平扫和增强平扫表现与正常脾组织相同。在少见部位,副脾多被诊断为淋巴结或肾上腺、胰腺、胃肠道肿瘤。[br]建议增强扫描以明确诊断。[br][br]
[本贴已被 zhanyong 于 2007-8-11 10:06:13 修改过]
分析透彻理由充分,支持!
作者: zorrolove    时间: 2007-8-11 21:48
副脾胸腔内确实少见,它的血供哪里来.肺隔离症可能?
作者: zhangding589343    时间: 2007-8-12 00:25
异位脾
作者: 汪涛同志    时间: 2007-8-12 01:43
标题: 回复:ct9340:女,54岁,少见病例

作者: xiaoniu    时间: 2007-8-12 03:59
这位患者是以外伤就诊,但是没有明确的外伤性病变,左侧肋膈角三角形软组织密度肿块阴影,外形酷似脾脏阴影,而且密度与脾脏几乎相似,部位应该是膈上没有什么争议,因此首先考虑:膈上异位脾。
   接着疑问也来了,患者为什么临床压痛明显,尽管肿块形态规整,没有外伤性特征表现,有疼痛的临床症状和接近血肿的密度,因此肺底血肿不能完全除外。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7-8-12 05:24
标题: 回复:ct9340:女,54岁,少见病例
以下是引用zhanyong在2007-8-11 9:56:00的发言:[br]左下胸腔内见类三角形肿块影,轮廓清晰,内密度均匀,ct值为49.2hu,其下方正常脾脏ct值为50.9hu;病灶周围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影。[br]定位:块影位于膈上、心包外、左侧胸腔内;[br]定性:良性肿块影[br]诊断:左侧胸腔内副脾[br]鉴别诊断:[br]1.外伤性血肿:病人虽有外伤史,但肋骨未见骨折,胸壁软组织未见血肿;[br]2.异位脾脏:肿块下方层面可见正常脾脏影;[br]3.肺癌、肺不张等:有时难以鉴别,但该肿块形态规则,轮廓清晰,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有鉴别意义。[br]副脾的发生可能与间质细胞融合有关,也是胚胎脾多基因发育的结果。副脾组织结构与正常脾相同,颜色质地也相似,并有单独的血液供应,其血管多呈蒂状与其相连。[br]副脾多位于脾门或邻近胰尾处,但也可位于脾血管旁、脾胃韧带和脾肾韧带内,也少见于胰尾、胃肠壁内,甚或出现在盆腔、输卵管、卵巢和阴囊、大阴唇之内。副脾通常大小1 cm左右,但小者仅在显微镜下可见,大者可达9 cm。副脾数目可为单个或多个,副脾外形类似淋巴结,多呈圆形或卵圆形。[br]正常副脾无临床症状,无需进行临床诊断。如遇到的临床病症考虑到副脾病变或与副脾有关时,则应做相应检查,以明确诊断。[br]副脾ct上多显示为圆形或卵圆形结节,很像肿大的淋巴结。平扫和增强平扫表现与正常脾组织相同。在少见部位,副脾多被诊断为淋巴结或肾上腺、胰腺、胃肠道肿瘤。[br]建议增强扫描以明确诊断。[br][br]
[本贴已被 zhanyong 于 2007-8-11 10:06:13 修改过]

有理有据支持!
作者: dyqct    时间: 2007-8-13 04:26
标题: 回复:ct9340:女,54岁,少见病例
以下是引用汪涛同志在2007-8-11 17:43:00的发言:[br][br]

建议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
作者: 吕军浩    时间: 2007-8-14 05:50
标题: 回复:ct9340:女,54岁,少见病例
首先是定位,从胸膜的延续、与隔肌,的关系来看病灶应该位于肺外,隔上,病灶与心包间有脂肪间隙,故来源心包的可能不大。
病灶应该位于前肋隔角内并且被肋隔角塑型,病灶光滑、密度均匀,良性病灶首先考虑。
病灶广基紧贴肋骨,虽然肋骨没有受压破坏改变,但从常见多发病考虑,我首先考虑是否为来自肋间神经的神经源性肿瘤,比如纤维瘤。
如果把他归为前纵隔占位来考虑,那么胸腺瘤、生殖细胞瘤、霍奇金淋巴瘤、类癌、细胞囊肿是否可能。反正为不典型表现,或不典型位置。
楼上许多战友提及胸腔异位脾脏,新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中心医院有一例报道,楼上的理由是病灶的密度和腹腔脾脏的密度相仿,而恰恰是腹腔脾脏的存在,而否定了异位脾脏的诊断,既然是异位,那么原位就不应该再有,如原位有,那应该叫异位副脾。胸腔的异位副脾从胚胎发生来看不太可能,毕竟有隔肌阻挡。


[本贴已被 吕军浩 于 2007-8-13 21:55:17 修改过]

作者: lkc8963    时间: 2007-8-20 07:19
胸腹交界处软组织块影,形态规则,密度均匀,与正常脾脏密度和形态极其类似,是本例的特点.
定位:肺外病变,位于胸腹交界处,具体部位真的不太好说:从现有图片来看虽然较支持是膈上胸腔病变,但倒数第二/三帧块状影与左膈顶关系极其暧昧,如果做个mpr,可能会更清楚.
定性:多脾综合征可能性大,建议做个增强或彩超.
作者: wynyyajj    时间: 2007-8-21 23:26
增强
作者: chenni    时间: 2007-8-21 23:36
病灶应在胸腔内,左肺舌叶下段不张,陈旧性或先天性改变
作者: 雪山飞狐    时间: 2007-8-22 00:27
标题: 回复:ct9340:女,54岁,少见病例
以下是引用翁志蓬在2007-8-11 0:20:00的发言:[br]感觉这个病例的纵隔窗好像少了两个层面,就是最后两幅纵隔窗图像之间应该再有两幅图像。[br]定位应该是膈上的,如下图所示:[br][br]定性比较困难,用排除法看看:[br]1、膈疝?那么疝内容物只能是脾——这个部位只有脾呈软组织团块状——但是在下方层面可以看到脾,那么只能是副脾了,这也太巧了吧?所以我不太赞成膈疝或副脾。[br]2、胸腔内异位脾?我查阅手头的文献资料没有找到相关报道,应该是非常罕见的吧?暂不考虑。[br]3、心包囊肿?肿块位于心包外,而且密度比较高(ct值40hu),可以排除心包囊肿。[br]4、胸腔内血肿?血肿应该不会呈那么规则的团块状,而且邻近肋骨见不到明确的骨折征象。[br]5、胸壁肿瘤?肿块与胸壁不是宽基底相连。[br]6、上叶舌段肺不张?不张的肺叶(段)体积应该缩小,边缘平直或凹陷,而不会膨隆呈肿块样。[br]……[br]但是zyyzzy会员的“舌段肺不张”的诊断,倒让我想起一种比较少见的炎症性改变——球形肺炎![br][br]诊断:考虑球形肺炎可能性大

作者: duanhui007    时间: 2007-8-22 01:29
检查脾脏
作者: 汪涛同志    时间: 2007-8-22 03:15
该帖大家回复的太精彩了,翁站长和吕老师都忍不住一试身手!再顶一下。看看有没有精彩的发言!
作者: zhangkai    时间: 2007-8-22 04:57
胸腔异位脾可能.
作者: qc80012345    时间: 2007-8-22 06:13
支持;胸腔异位脾---。  心包囊肿常位于心膈角处,ct值为0/10。形态与大小有关,较小者为圆形,类圆形或梭形,较大者可沿心影塑形,而成为新月形。囊壁薄或称线状,不易显示,偶有钙化。
作者: dr.yang    时间: 2011-10-29 21:09
学习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