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9341:男性 47岁,鞍区病变!! [打印本页]

作者: ailuanfei    时间: 2007-8-11 01:49
标题: CT9341:男性 47岁,鞍区病变!!
患者 男性 47岁,视力模糊及头痛4个月,伴加重,余(-).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8-10 19:14:06 修改过]

作者: wqs571018    时间: 2007-8-11 02:05
鞍区占位,周围有水肿及占位效应。考虑1、垂体瘤;2、脑膜瘤。
作者: 范胜坤    时间: 2007-8-11 02:17
同意楼上意见
作者: xjlaodao    时间: 2007-8-11 02:25
支持此诊断
作者: LIUJIANWU    时间: 2007-8-11 02:34
ct示鞍上池内等低密度结节,右侧后视路[视束、外侧膝状体至视放射]呈低密度,并有占位效应。mri上病变定位应定在下丘脑,累及视交叉,并沿右侧后视路延伸,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下丘脑病变有坏死囊变。强化扫描下丘脑病灶有强化,囊变区无强化。三脑室受压变形。
  考虑下丘脑胶质瘤累及视交叉,并沿右侧后视路蔓延。
作者: 余辉    时间: 2007-8-11 03:11
视交叉上后方下丘脑区可见囊实性肿块影,视交叉受压向前下方移位且有形态改变,病灶临近及右后视路区可见低密度改变,增强后见病灶实性区明显强化,边界较清楚,临近低密度区未见明显强化,垂体存在,未见明显脑膜尾征等改变,结合病史考虑下丘脑区胶质瘤,脑膜瘤不排除.临近及右后视路低密度区考虑水肿可能性大(主要累及白质,考虑视交叉受压引起反应性水肿,视交叉受侵犯不排除,局部加高分辨也许可能看得清点),
作者: 清清楚楚    时间: 2007-8-11 03:18
鞍区占位,周围有水肿及占位效应。考虑1、垂体瘤;2、脑膜瘤。支持
作者: 万安医院    时间: 2007-8-11 04:24
鞍区占位,周围有水肿及占位效应。考虑1、垂体瘤;2、脑膜瘤。支持
作者: 同    时间: 2007-8-11 04:36
考虑 1 垂体瘤  2 脑膜瘤
作者: 宝天曼    时间: 2007-8-11 05:26
考虑1、垂体瘤;2、脑膜瘤。
作者: jsgdoctor    时间: 2007-8-11 05:38
考虑胶质瘤
作者: luochengyi    时间: 2007-8-11 06:03
鞍区占位,周围有水肿及占位效应。考虑1、垂体瘤;2、脑膜瘤。
作者: xulianj    时间: 2007-8-11 06:06
视交叉上后方下丘脑区可见囊实性肿块影,视交叉受压向前下方移位且有形态改变,病灶临近及右后视路区可见低密度改变,增强后见病灶实性区明显强化,边界较清楚,临近低密度区未见明显强化,垂体存在,未见明显脑膜尾征等改变,结合病史考虑下丘脑区胶质瘤,脑膜瘤不排除.临近及右后视路低密度区考虑水肿可能性大(主要累及白质,考虑视交叉受压引起反应性水肿,视交叉受侵犯不排除,局部加高分辨也许可能看得清点),
作者: zjzjr    时间: 2007-8-11 06:26
考虑1、垂体瘤;2、脑膜瘤。
作者: zyyzzy    时间: 2007-8-11 06:50
mri片上能看到垂体呀!!!同意胶质瘤的诊断!!!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7-8-11 15:04
首先考虑右侧下丘脑区胶质瘤,脑膜瘤不排除。
作者: 龙在野    时间: 2007-8-11 15:19
脑膜瘤 2垂体瘤
作者: huobingsheng    时间: 2007-8-11 17:53
视交叉上后方下丘脑区可见囊实性肿块影,视交叉受压向前下方移位且有形态改变,病灶临近及右后视路区可见低密度改变,增强后见病灶实性区明显强化,边界较清楚,临近低密度区未见明显强化,垂体存在,未见明显脑膜尾征等改变,结合病史考虑下丘脑区胶质瘤,脑膜瘤不排除.临近及右后视路低密度区考虑水肿可能性大(主要累及白质,考虑视交叉受压引起反应性水肿,视交叉受侵犯不排除,局部加高分辨也许可能看得清点),
作者: hcllj7074    时间: 2007-8-11 18:03
病变位于鞍上,垂体显示清.考虑:1 胶质瘤  2 脑膜瘤
作者: jzx    时间: 2007-8-11 18:20
支持:首先考虑右侧下丘脑区胶质瘤,脑膜瘤不排除。
作者: liaizhi    时间: 2007-8-11 18:34
标题: 回复:ct9341:男性 47岁,鞍区病变!!
以下是引用余辉在2007-8-10 19:11:00的发言:[br]视交叉上后方下丘脑区可见囊实性肿块影,视交叉受压向前下方移位且有形态改变,病灶临近及右后视路区可见低密度改变,增强后见病灶实性区明显强化,边界较清楚,临近低密度区未见明显强化,垂体存在,未见明显脑膜尾征等改变,结合病史考虑下丘脑区胶质瘤,脑膜瘤不排除.临近及右后视路低密度区考虑水肿可能性大(主要累及白质,考虑视交叉受压引起反应性水肿,视交叉受侵犯不排除,局部加高分辨也许可能看得清点),

作者: zxczxc    时间: 2007-8-11 19:19
垂体影似乎还在。
鞍区占位,考虑颅咽管瘤。
作者: zhangding589343    时间: 2007-8-12 01:05
鞍区占位,周围有水肿及占位效应。考虑1、垂体瘤;2、脑膜瘤。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7-8-12 06:12
鞍区囊实性肿块,周围有水肿及占位效应。考虑1、颅咽管瘤,2. 垂体瘤。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