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X2614:N一例典型消化系统疾病奉献给战友们分享 [打印本页]

作者: 遵义枫叶    时间: 2007-8-15 04:31
标题: X2614:N一例典型消化系统疾病奉献给战友们分享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512)
女 18岁 上腹部疼痛伴餐后呕吐。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8-2-26 18:45:44 修改过]

作者: bjj12345678    时间: 2007-8-15 04:57
哈哈  抢个沙发!! 无力型胃!!几乎看不见蠕动波!!
作者: xiaoniu    时间: 2007-8-15 05:06
标题: 讨论
  十二指肠水平部笔杆样压迹,造影济通过轻度受阻,临床症状餐后呕吐,基本符合:十二指肠壅积症

【病因病理】 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约在第一腰椎水平开口于主动脉,向下进入肠系膜根部,十二指肠上升部于第三腰椎水平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通过,其远侧被屈(treitz)氏韧带固定于后腹壁,一般说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角度超过45度,距离超过7毫米,当小肠系膜与后腹壁固定过紧;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过低或与主动脉成角变小;内脏下垂或系膜内脂肪过少;腰椎严重侧凸等都可能诱发本病的出现。故称之谓“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临床表现】十二指肠壅积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亦可没有明显症状,一般有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暖气或其他腹部不适,部分病人可取右侧卧位或俯卧位而缓解症状。
【影像学表现】本病见到十二指肠有舒张,其宽度超过正常十二指肠肠腔的横径,蠕动亢进,并可见逆蠕动多次发生,可持续10分钟至半小时以上。钡餐于十二指肠曲内来回徘徊如钟摆样,十二指肠球部亦扩大,钡餐可由十二指肠内,经逆蠕动而返回胃内。十二指肠的远段可见笔杆样压迹,肠管紧贴于脊柱,粘膜变平,钡餐排空受障,并于站立位、仰卧位或俯卧位仍不消失.当患者取右侧卧位、胸膝位或加压下腹部,可促使钡餐通过而减轻壅积。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7-8-14 21:19:41 修改过]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8-19 18:24:13 修改过]

作者: gujialin    时间: 2007-8-15 05:35
标题: 回复:x2614:n一例典型消化系统疾病奉献给战友们分享
十二指肠淤滞症
作者: susandhd    时间: 2007-8-15 05:37
考虑:十二指肠淤积症。还是比较典型
作者: ml2007    时间: 2007-8-15 05:54
十二指肠淤积症
作者: 名师出高徒    时间: 2007-8-15 06:05
谢谢 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作者: vtaminlb    时间: 2007-8-15 06:12
十二指肠淤积
应该没什么疑问
作者: 黑白光影    时间: 2007-8-15 06:22
非常典型。
作者: 天南地北    时间: 2007-8-15 06:47
标题: 回复:x2614:n一例典型消化系统疾病奉献给战友们分享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7-8-14 21:06:00的发言:[br]十二指肠水平部笔杆样压迹,造影济通过轻度受阻,临床症状餐后呕吐,基本符合:十二指肠壅积症[br][br]【病因病理】 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约在第一腰椎水平开口于主动脉,向下进入肠系膜根部,十二指肠上升部于第三腰椎水平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通过,其远侧被屈(treitz)氏韧带固定于后腹壁,一般说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角度超过45度,距离超过7毫米,当小肠系膜与后腹壁固定过紧;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过低或与主动脉成角变小;内脏下垂或系膜内脂肪过少;腰椎严重侧凸等都可能诱发本病的出现。故称之谓“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br]【临床表现】十二指肠壅积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亦可没有明显症状,一般有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暖气或其他腹部不适,部分病人可取右侧卧位或俯卧位而缓解症状。[br]【影像学表现】本病见到十二指肠有舒张,其宽度超过正常十二指肠肠腔的横径,蠕动亢进,并可见逆蠕动多次发生,可持续10分钟至半小时以上。钡餐于十二指肠曲内来回徘徊如钟摆样,十二指肠球部亦扩大,钡餐可由十二指肠内,经逆蠕动而返回胃内。十二指肠的远段可见笔杆样压迹,肠管紧贴于脊柱,粘膜变平,钡餐排空受障,并于站立位、仰卧位或俯卧位仍不消失.当患者取右侧卧位、胸膝位或加压下腹部,可促使钡餐通过而减轻壅积。[br][br]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7-8-14 21:19:41 修改过]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7-8-15 06:51
标题: 回复:x2614:n一例典型消化系统疾病奉献给战友们分享
以下是引用gujialin在2007-8-14 21:35:00的发言:[br]十二指肠淤滞症

作者: 小红帽    时间: 2007-8-15 07:07
标题: 回复:x2614:n一例典型消化系统疾病奉献给战友们分享
以下是引用天南地北在2007-8-14 22:47:00的发言:[br][quote]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7-8-14 21:06:00的发言:[br]十二指肠水平部笔杆样压迹,造影济通过轻度受阻,临床症状餐后呕吐,基本符合:十二指肠壅积症[br][br]【病因病理】 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约在第一腰椎水平开口于主动脉,向下进入肠系膜根部,十二指肠上升部于第三腰椎水平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通过,其远侧被屈(treitz)氏韧带固定于后腹壁,一般说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角度超过45度,距离超过7毫米,当小肠系膜与后腹壁固定过紧;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过低或与主动脉成角变小;内脏下垂或系膜内脂肪过少;腰椎严重侧凸等都可能诱发本病的出现。故称之谓“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br]【临床表现】十二指肠壅积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亦可没有明显症状,一般有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暖气或其他腹部不适,部分病人可取右侧卧位或俯卧位而缓解症状。[br]【影像学表现】本病见到十二指肠有舒张,其宽度超过正常十二指肠肠腔的横径,蠕动亢进,并可见逆蠕动多次发生,可持续10分钟至半小时以上。钡餐于十二指肠曲内来回徘徊如钟摆样,十二指肠球部亦扩大,钡餐可由十二指肠内,经逆蠕动而返回胃内。十二指肠的远段可见笔杆样压迹,肠管紧贴于脊柱,粘膜变平,钡餐排空受障,并于站立位、仰卧位或俯卧位仍不消失.当患者取右侧卧位、胸膝位或加压下腹部,可促使钡餐通过而减轻壅积。[br][br]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7-8-14 21:19:41 修改过]
[br][/quote]
作者: 小红帽    时间: 2007-8-15 07:09
谢谢 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作者: 471792    时间: 2007-8-15 07:20
可以诊断,但要慎重。1 ,有无频繁逆蠕动?2,12指肠郁张吗?仅有笔杆征不可靠。真要手术!
作者: zhanyong    时间: 2007-8-15 09:13
标题: 回复:x2614:n一例典型消化系统疾病奉献给战友们分享
典型的  十二指肠淤积症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07-8-15 14:48
十二指肠淤滞症.
作者: hzadhong    时间: 2007-8-15 17:28
学习了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8-15 17:35
十二指肠淤积症
作者: dyqct    时间: 2007-8-15 17:55
支持 十二指肠淤积症。
作者: zjzjr    时间: 2007-8-15 17:56
典型的十二指肠淤积症.动态下应更典型.
作者: zhangkai    时间: 2007-8-15 18:55
标题: 回复:x2614:n一例典型消化系统疾病奉献给战友们分享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7-8-14 21:06:00的发言:[br]十二指肠水平部笔杆样压迹,造影济通过轻度受阻,临床症状餐后呕吐,基本符合:十二指肠壅积症[br][br]【病因病理】 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约在第一腰椎水平开口于主动脉,向下进入肠系膜根部,十二指肠上升部于第三腰椎水平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通过,其远侧被屈(treitz)氏韧带固定于后腹壁,一般说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角度超过45度,距离超过7毫米,当小肠系膜与后腹壁固定过紧;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过低或与主动脉成角变小;内脏下垂或系膜内脂肪过少;腰椎严重侧凸等都可能诱发本病的出现。故称之谓“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br]【临床表现】十二指肠壅积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亦可没有明显症状,一般有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暖气或其他腹部不适,部分病人可取右侧卧位或俯卧位而缓解症状。[br]【影像学表现】本病见到十二指肠有舒张,其宽度超过正常十二指肠肠腔的横径,蠕动亢进,并可见逆蠕动多次发生,可持续10分钟至半小时以上。钡餐于十二指肠曲内来回徘徊如钟摆样,十二指肠球部亦扩大,钡餐可由十二指肠内,经逆蠕动而返回胃内。十二指肠的远段可见笔杆样压迹,肠管紧贴于脊柱,粘膜变平,钡餐排空受障,并于站立位、仰卧位或俯卧位仍不消失.当患者取右侧卧位、胸膝位或加压下腹部,可促使钡餐通过而减轻壅积。[br][br]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7-8-14 21:19:41 修改过]

作者: 灿烂阳光    时间: 2007-8-15 19:28
比较典型且常见:十二指肠淤滞症.
作者: sq7600    时间: 2007-8-15 21:25
十二指肠淤滞症.
作者: lgl2007    时间: 2007-8-15 22:03
又有收获了.谢谢了
作者: zch9522    时间: 2007-8-16 00:32
学习 了 谢谢
作者: 清清楚楚    时间: 2007-8-16 02:08
十二指肠淤积症。还是比较典型的
作者: sdw662    时间: 2007-8-16 02:27
典型的  十二指肠淤积症
作者: zhangxiangjun    时间: 2007-8-16 03:09
考虑:十二指肠淤积症。还是比较典型
作者: rener    时间: 2007-8-16 03:17
相当之典型啊.可以放到教科书里了.
作者: 受了点伤    时间: 2007-8-16 04:01
学习了
作者: cxc1971101    时间: 2007-8-16 04:07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7-8-14 21:06:00的发言:
十二指肠水平部笔杆样压迹,造影济通过轻度受阻,临床症状餐后呕吐,基本符合:十二指肠壅积症


【病因病理】 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约在第一腰椎水平开口于主动脉,向下进入肠系膜根部,十二指肠上升部于第三腰椎水平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通过,其远侧被屈(treitz)氏韧带固定于后腹壁,一般说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角度超过45度,距离超过7毫米,当小肠系膜与后腹壁固定过紧;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过低或与主动脉成角变小;内脏下垂或系膜内脂肪过少;腰椎严重侧凸等都可能诱发本病的出现。故称之谓“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临床表现】十二指肠壅积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亦可没有明显症状,一般有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暖气或其他腹部不适,部分病人可取右侧卧位或俯卧位而缓解症状。
【影像学表现】本病见到十二指肠有舒张,其宽度超过正常十二指肠肠腔的横径,蠕动亢进,并可见逆蠕动多次发生,可持续10分钟至半小时以上。钡餐于十二指肠曲内来回徘徊如钟摆样,十二指肠球部亦扩大,钡餐可由十二指肠内,经逆蠕动而返回胃内。十二指肠的远段可见笔杆样压迹,肠管紧贴于脊柱,粘膜变平,钡餐排空受障,并于站立位、仰卧位或俯卧位仍不消失.当患者取右侧卧位、胸膝位或加压下腹部,可促使钡餐通过而减轻壅积。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7-8-14 21:19:41 修改过]
作者: shiqingfa    时间: 2007-8-16 04:19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
作者: luochengyi    时间: 2007-8-16 04:32
标题: 回复:x2614:n一例典型消化系统疾病奉献给战友们分享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7-8-14 21:06:00的发言:[br]十二指肠水平部笔杆样压迹,造影济通过轻度受阻,临床症状餐后呕吐,基本符合:十二指肠壅积症[br][br]【病因病理】 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约在第一腰椎水平开口于主动脉,向下进入肠系膜根部,十二指肠上升部于第三腰椎水平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通过,其远侧被屈(treitz)氏韧带固定于后腹壁,一般说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角度超过45度,距离超过7毫米,当小肠系膜与后腹壁固定过紧;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过低或与主动脉成角变小;内脏下垂或系膜内脂肪过少;腰椎严重侧凸等都可能诱发本病的出现。故称之谓“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br]【临床表现】十二指肠壅积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亦可没有明显症状,一般有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暖气或其他腹部不适,部分病人可取右侧卧位或俯卧位而缓解症状。[br]【影像学表现】本病见到十二指肠有舒张,其宽度超过正常十二指肠肠腔的横径,蠕动亢进,并可见逆蠕动多次发生,可持续10分钟至半小时以上。钡餐于十二指肠曲内来回徘徊如钟摆样,十二指肠球部亦扩大,钡餐可由十二指肠内,经逆蠕动而返回胃内。十二指肠的远段可见笔杆样压迹,肠管紧贴于脊柱,粘膜变平,钡餐排空受障,并于站立位、仰卧位或俯卧位仍不消失.当患者取右侧卧位、胸膝位或加压下腹部,可促使钡餐通过而减轻壅积。[br][br]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7-8-14 21:19:41 修改过]

作者: cjhct5516    时间: 2007-8-16 05:33
标题: 回复:x2614:n一例典型消化系统疾病奉献给战友们分享
支持 十二指肠淤积症.
作者: 52YINGXIANG    时间: 2007-8-16 07:26
学习了
作者: zENGWEILIANG197    时间: 2007-8-16 21:57
学习了
作者: wangbiaoju0107    时间: 2007-8-16 23:45
十二指肠淤积
作者: zhangkening    时间: 2007-8-18 05:49
这个十二指肠淤积,不过近段肠管扩张好象不是很明显.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7-8-18 15:30
十二指肠壅积症
作者: zhaz2    时间: 2007-8-19 04:21
学习了
作者: jinning    时间: 2007-8-21 02:01
结果收到 ,谢谢
作者: wy232326    时间: 2007-8-23 23:25
典型的  十二指肠淤积症
作者: eiiu    时间: 2007-8-24 01:26
不排除球部溃疡引起幽门痉挛至呕吐。
作者: yrjw    时间: 2007-8-24 03:30
【病因病理】 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约在第一腰椎水平开口于主动脉,向下进入肠系膜根部,十二指肠上升部于第三腰椎水平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通过,其远侧被屈(treitz)氏韧带固定于后腹壁,一般说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角度超过45度,距离超过7毫米,当小肠系膜与后腹壁固定过紧;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过低或与主动脉成角变小;内脏下垂或系膜内脂肪过少;腰椎严重侧凸等都可能诱发本病的出现。故称之谓“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临床表现】十二指肠壅积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亦可没有明显症状,一般有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暖气或其他腹部不适,部分病人可取右侧卧位或俯卧位而缓解症状。
【影像学表现】本病见到十二指肠有舒张,其宽度超过正常十二指肠肠腔的横径,蠕动亢进,并可见逆蠕动多次发生,可持续10分钟至半小时以上。钡餐于十二指肠曲内来回徘徊如钟摆样,十二指肠球部亦扩大,钡餐可由十二指肠内,经逆蠕动而返回胃内。十二指肠的远段可见笔杆样压迹,肠管紧贴于脊柱,粘膜变平,钡餐排空受障,并于站立位、仰卧位或俯卧位仍不消失.当患者取右侧卧位、胸膝位或加压下腹部,可促使钡餐通过而减轻壅积。
作者: 信天游    时间: 2007-8-24 11:16
经典
作者: 保华    时间: 2007-8-29 05:10
十二指肠淤积症
作者: luoxinjun    时间: 2007-8-30 17:35
标题: 数字
见识了!可惜我们这还没有数字胃肠机,还拍不出这样经典的片子,建议院长上数字胃肠.争取2008年搞定,哪怕把公频机改装




[emb20]

[本贴已被 luoxinjun 于 2008-1-28 17:52:45 修改过]

作者: glf666    时间: 2007-8-30 21:56
学习 了 谢谢
作者: zhuchanghua2006    时间: 2007-8-31 03:00
谢谢
作者: heshiyd    时间: 2008-1-28 22:15
十二指肠壅积症
作者: 剑神    时间: 2008-1-29 03:55
典型
作者: 随便逛逛    时间: 2008-1-29 04:25
十二指肠淤积症
作者: gjj6818    时间: 2008-1-29 18:08
学习了
作者: 阿敏    时间: 2008-1-31 08:07
学习了
作者: yanbin198199    时间: 2008-3-10 04:29
经典呀    学习了   谢谢
作者: 358450m    时间: 2008-3-10 04:32
标题: 回复:x2614:n一例典型消化系统疾病奉献给战友们分享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7-8-14 21:06:00的发言:[br]  十二指肠水平部笔杆样压迹,造影济通过轻度受阻,临床症状餐后呕吐,基本符合:十二指肠壅积症[br][br]【病因病理】 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约在第一腰椎水平开口于主动脉,向下进入肠系膜根部,十二指肠上升部于第三腰椎水平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通过,其远侧被屈(treitz)氏韧带固定于后腹壁,一般说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角度超过45度,距离超过7毫米,当小肠系膜与后腹壁固定过紧;肠系膜上动脉开口过低或与主动脉成角变小;内脏下垂或系膜内脂肪过少;腰椎严重侧凸等都可能诱发本病的出现。故称之谓“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br]【临床表现】十二指肠壅积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亦可没有明显症状,一般有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暖气或其他腹部不适,部分病人可取右侧卧位或俯卧位而缓解症状。[br]【影像学表现】本病见到十二指肠有舒张,其宽度超过正常十二指肠肠腔的横径,蠕动亢进,并可见逆蠕动多次发生,可持续10分钟至半小时以上。钡餐于十二指肠曲内来回徘徊如钟摆样,十二指肠球部亦扩大,钡餐可由十二指肠内,经逆蠕动而返回胃内。十二指肠的远段可见笔杆样压迹,肠管紧贴于脊柱,粘膜变平,钡餐排空受障,并于站立位、仰卧位或俯卧位仍不消失.当患者取右侧卧位、胸膝位或加压下腹部,可促使钡餐通过而减轻壅积。[br][br]
[本贴已被 xiaoniu 于 2007-8-14 21:19:41 修改过]
[br][br]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8-19 18:24:13 修改过]

作者: 影像迷    时间: 2008-3-10 18:07
十二指肠淤积
作者: forhys    时间: 2009-4-28 21:36
学习到了.
作者: real520    时间: 2009-4-29 02:18
好贴,长见识啦
作者: qxhxf    时间: 2009-4-29 05:51
十二指肠淤积症
作者: wsndr    时间: 2009-5-10 03:57
谢谢,学习了
作者: zhanggenliang    时间: 2009-5-10 05:24
十二指肠淤滞症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4-6-2 14:57
十二指肠淤滞症
作者: mnbvcxz1234    时间: 2021-8-11 15:00
没见过,学习学习。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