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V0286:[原创]肾脏占位病变(有结果) [打印本页]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7-8-18 08:47
标题: V0286:[原创]肾脏占位病变(有结果)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667)
女性,12岁,左侧腹部不适一月余,间断性疼痛并放射至腰背部一周,无肉眼血尿。
查体:左侧中上腹部扪及包块,质中,触痛。
血常规正常;尿检:镜下红细胞(+++)。
ct图像


平扫:












动脉期











静脉期











延时3分钟扫描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8-23 18:51:35 修改过]

作者: 还珠格格    时间: 2007-8-18 16:09
左侧中上腹部肾下极可见一巨大葫芦样肿块影,其中心部见不规则钙化影,完整包膜,肠管受压右移,增强扫描示,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内见更低密度区,根据病史、年龄、强化特点 考虑 左肾母细胞瘤可能性大。
肾母细胞又称wilms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90%发生在7岁以前,高峰为 3-4岁,起源于肾实质,5%瘤内有钙化。鉴别诊断:1、肾细胞癌 多发生在成人,儿童少见;2、神经母细胞瘤 多发生在交感神经节或肾上腺,钙化率低。
期待结果!!
作者: liaizhi    时间: 2007-8-18 21:47
左侧肾脏后前外间隙内有类圆形囊实性软组织密度影,前内缘壁厚。边缘稍强化。左肾实质受压变薄,肾盂呈囊性扩张,左肾结石,输尿管无扩张,肠管向右移位。考虑1左肾结石2肾盂囊肿可能性大。腹部肿瘤?期待结果。
作者: 小初学者    时间: 2007-8-19 00:42
考虑肾盂癌
作者: 余辉    时间: 2007-8-19 03:07
支持考虑肾母细胞瘤,病灶起源于肾下极,合并肾结石.视其他情况与肾细胞肉瘤及肌源性肉瘤等鉴别,另腹内容物看起来较\"脏\",不排除有腹转移.
作者: 克山    时间: 2007-8-19 03:58
病变主要位于肾下极水平和肾窦并呈哑铃状突出于肾外,强化扫描不均匀强化,肾脏明显受压,部分层面显示“抱球状”,但无明显破坏表现,肾排泄较好,无积水。
综合以上表现不太支持肾细胞ca和肾盂ca,考虑起源于肾间质的特殊tumor.
作者: 同    时间: 2007-8-19 05:52
考虑左肾母细胞癌可能性大
作者: sdqzwyx    时间: 2007-8-19 07:10
标题: 回复:v0286:[原创]肾脏占位病变(有结果)
首先考虑肾母细胞瘤(wilms瘤)!
依据:1   病人年龄12岁 ,小儿肾母细胞瘤最多见,占15岁以下小儿恶性泌尿生殖系肿瘤的80%以上。
      2   临床“左侧腹部不适一月余,间断性疼痛并放射至腰背部一周,无肉眼血尿。查体:左侧中上腹部扪及包块,质中,触痛。尿镜下红细胞(+++)。”肾母细胞瘤腹部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肉眼血尿少见,但镜下血尿较常见,肿瘤压迫腹部脏器引起腹部不适。
      3   肿块较巨大,边缘光整(考虑有完整包膜),肿块大部分位于身外,小部分位于肾内(肾母细胞瘤易突破被膜向外生长),肾盂肾盏被挤压变形,周围肠管受压移位,病灶内密度不均,轻度不均匀强化,周缘被膜区可见线状钙化(此为肾母细胞瘤的钙化特征,多为既往肿瘤坏死区),与神经母细胞瘤之分散钙化点不同。病灶虽较大,但位于一侧(肾母细胞瘤很少超过中线,而神经母细胞瘤则否)。
     

     谢谢雷老师的好病例!期待结果!



[本贴已被 sdqzwyx 于 2007-8-18 23:11:53 修改过]

作者: 天南地北    时间: 2007-8-19 07:20
标题: 回复:v0286:[原创]肾脏占位病变(有结果)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7-8-19 14:21
定位:左肾盂,并向外生长。特征:1 病灶巨大,具有完整包膜,占位效应明显。2 轻度 不均匀强化,呈边缘性强化为特点。3 肾功能正常。考虑:左肾占位性病变—首选“肾母细胞瘤”!
作者: zjzjr    时间: 2007-8-19 17:52
考虑左肾母细胞瘤可能性大
作者: qiuleiyu    时间: 2007-8-20 04:38
考虑来源于后腹膜恶性肿瘤,原发区域位于肾门---神经来源肿瘤;1,肾中下极实质以肾门为中心开大.而非向后方压迫侵蚀改变.2,肾盂及血管呈现推压移位表现;3,肾积水不明显基本排除尿路上皮来源肿瘤.4,增强特点呈轻中度强化.病灶内部斑片状强化.较符合其细胞(antoni a\\b)强化特点.
作者: 汪涛同志    时间: 2007-8-20 07:19
该病例有几个特点:
(1)12岁女孩,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2)整个病变非侵润性而是膨胀性生长如葫芦状改变。
(3)起源于左肾下缘皮质向上发展,残余正常皮质受压变薄,强化后和病灶分界非常清楚。
(4)无肉眼血尿而镜下红细胞(+++)。
2、3、4项均支持肾母细胞瘤

不支持肾母细胞瘤特征:
(1)年龄偏大,我记得肾母细胞瘤发病一般都是几岁小孩,很少发生在10岁以上。
(2)病灶强化明显,肾母细胞是乏血供肿瘤,一般为轻度强化。

鉴别诊断:
(1)肾癌?不支持!肾癌发病年龄大,这么大的肿块一定是侵润性生长,和正常皮质分界不清。
(2)肾盂癌?不支持!该例肾盂正常,只是受压移位改变,如果这么大肾盂肿块那么其造影剂的排泄一定是迟缓的,但该例左肾集合系统排泄和正常肾脏完全一致。
(3)神经母细胞瘤?不支持!神经母细胞瘤一般发生在肾上腺,肾脏受压后下移位,而该例肾脏位置基本正常,位置不低反而略高。
(4)横纹肌肉瘤?不支持!横纹肌肉瘤和肾癌一样,侵润性生长为其特点,不会象此例一样为膨胀性改变。
(5)淋巴瘤?不太支持。淋巴瘤一般也是成人发病,腹膜后多见增大淋巴结。病灶很少会单个长到这么大,而且其血供也是不丰富的。
(6)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比如女孩常见的内胚窦瘤之类?有可能,年龄也支持。但需要有afp显著升高作为诊断依据,否则很难鉴别。

通过以上分析,那么考虑可能性最大应该是肾母细胞瘤或恶性生殖细胞瘤之类,建议afp测定,如果正常,倾向前者,如果显著升高就考虑后者。

谢谢雷老师这么详细经典的图片,期待您的结果!
作者: 宝天曼    时间: 2007-8-21 05:11
左肾盂,并向外生长 病灶巨大,具有完整包膜,占位效应明显。 轻度 不均匀强化,呈边缘性强化为特点。
考虑:肾母细胞瘤可能性大
作者: 清清楚楚    时间: 2007-8-22 00:17
考虑左肾母细胞癌可能性大.支持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7-8-23 22:15
标题: 回复:v0286:[原创]肾脏占位病变(有结果)
首先感谢大家参与病例讨论,尤其是“汪涛同志”分析详尽、入微,令人佩服。

这个病里手术病理结果----- 肾母细胞瘤。


[综述]
  儿童肾肿瘤的发生率目前呈增多趋势,而肾母细胞[1]又名肾胚胎瘤、wilms瘤,是儿童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儿童肾脏原发性肿瘤的85%,占儿童肾脏恶性肿瘤的90%以上。
肾母细胞瘤大多起源自肾包膜下的肾实质,外生性(指肿瘤起源于迷走异位的肾胚细胞或中
肾残余物,可位于肾脏附近、脊柱旁、腹股沟、骶骨前、阴囊甚至纵隔内)和中心性(肾盂
起源)罕见。肾母细胞瘤发病高峰为1~4岁,75%在5岁以下,90%于7岁以前发病,新生
儿罕见(0.16%)[2]。
    肾母细胞瘤的ct诊断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发病年龄及发病率,一般并不很困难。ct平扫
可见起自肾脏一极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或囊实性肿块,少数可为不规则形;肿瘤内密
度低于或接近肾实质,内有片状坏死、囊变,少数病灶内可见钙化、脂肪组织密度;增强扫描
肿瘤呈不均匀强化,低密度坏死、囊变区无强化。残余的肾脏见于瘤体周围或上下极,与肿瘤
分界较清楚,肿瘤侵蚀、压迫残余肾脏,使残余肾实质呈新月形强化,为肾母细胞瘤的典型表
现。肿瘤较少侵犯腹膜后结构,但少数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侵犯周围的结构,使腹膜后结构不
清,血管受压移位或被包绕[3]。ct增强扫描对发现肿瘤于腹膜后、膈脚后淋巴结转移和胸
部转移较敏感,两下肺野、胸膜下及肺门为胸部转移的好发部位。位于右肾上极的肿瘤可直接
侵犯肝右叶[4]。极少数病例可表现为囊性肿块[5]。

    肾母细胞瘤的分期认识是重要的,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ⅰ、ⅱ期肿瘤经合理治疗存活
率可达90%以上。肾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期(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临床分期,nwts-v)
[6,7],ⅰ期:肿瘤局限于肾内,肾包膜完整,可完整切除。肾床内无肿瘤,肾窦的血管未
受侵犯。ⅱ期:肿瘤侵及肾外但可完整切除。如肿瘤穿破肾周组织,肾外血管内有瘤栓或被肿
瘤浸润,术前或术中有针刺活栓,或瘤组织有溢出但限于肾窝,切缘无肿瘤残存。ⅲ期:腹部
有非血源性肿瘤残存。肾门、主动脉旁淋巴结受侵;腹膜有转移;肿瘤未能完全切除。术前肿
瘤有自发破裂或术中破裂,肿瘤成分溢出严重污染腹腔。ⅳ期:有血行淋巴转移至肺、肝、骨
、脑及远处淋巴结。ⅴ期:双侧肾母细胞瘤。
    现有分期仅说明肿瘤侵犯范围和肿瘤可切除性,而对预后的评价欠完善。以上分期方法是
临床的方法,目前尚缺少影像学的分期方法,且这方法还有以下误区:ct对判断肿瘤穿过包膜和
邻近组织侵犯不十分准确,对ⅰ期或ⅱ期的区分有一定的困难;肾母细胞瘤可引起淋巴结肿大,
但淋巴结肿大的性质不能由ct表现来判断;组织分型、肿瘤大小等影响预后的因素未包括在分
期方法之内。
    儿童肾母细胞瘤主要需与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鉴别。当肾细胞瘤发生在肾脏的前内侧或中
上极的外生性肾母细胞瘤则与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相似,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
常跨中线呈浸润性生长,对肾脏以压迫为主;多呈等实性不规则形肿块,坏死、囊变亦较常见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钙化率高于肾母细胞瘤。如尿中的vma(3-甲氧基-4-羟基杏仁酸)
升高则支持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8]。
    此外,肾母细胞瘤需要与儿童其他肾脏恶性肿瘤(如肾透明细胞肉瘤、肾透明细胞癌、
肾恶性横纹肌瘤等)鉴别,透明细胞肉瘤为不伴钙化的实质性肿块,有早期骨转移倾向,转移
灶可以是成骨性也可以是融骨性;恶性横纹肌瘤具有早期脑转移的特点。当肿瘤巨大时,还需
要与常见于儿童的腹膜后恶性肿瘤(如恶性畸胎瘤及巨大的肝母细胞瘤等)相鉴别。在多数情
况下,肾母细胞瘤的肾脏正常轮廓消失,肾脏皮质与髓质分界不清,肾实质和肾盏破坏,即使
肿瘤为外生性,与肿瘤相邻近部分的肾实质仍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与肾外肿瘤压迫肾脏不同
,后者增强扫描后显示肾实质是完整的。此外,肾母细胞增生症与肾母细胞瘤并存时需与单纯
肾细胞增生症和淋巴瘤相鉴别,还应注意先天性中胚叶肾瘤及其他少见肿瘤如外源性神经源性
上皮细胞瘤等。囊性肾母细胞应与儿童肾囊肿性病变、多房性囊性肾瘤、恶性杆状细胞瘤等相
鉴别,可见儿童囊性病变不能作为良性病变的可靠依据,因为很多囊性病变组织学分化不稳定
,应建议影像学随访。
    同时,在临床工作中如怀疑为肾母细胞瘤而临床表现不很典型时,如发病年龄特别小,甚
至在婴儿期或伴有骨骼转移、颅内转移或肺内见多发结节时,应考虑其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建议进行尿midkine检查,肾母细胞瘤患儿尿midkine检查为阳性[9]。
    肾母细胞瘤的检查方法较多,根据患儿的年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可以明确诊断。但
传统的影像检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静脉肾盂排泄造影时肾脏显影功能差,尤其是不显影时
诊断较难,而且只能显示肿瘤的轮廓,内部结构不清<
作者: pujunzhi    时间: 2012-6-23 07:58
手术病理结果----- 肾母细胞瘤。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8-15 10:10
肾母细胞瘤。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6-6-23 09:32
肾母细胞瘤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6-6-23 10:04
左肾母细胞癌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