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1063:[讨论]颅内是有否出血? [打印本页]

作者: kjgj    时间: 2005-3-4 04:58
标题: CT1063:[讨论]颅内是有否出血?
女,18小时,足月平产,生后青紫,哭声小,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5-3-3 22:42:51 修改过]

作者: kjgj    时间: 2005-3-4 05:01
先谢谢大家!!!
作者: yxyxjs    时间: 2005-3-4 05:13
仔细看高密度深入到脑沟里面,后矢状窦在断面位呈三角形清晰可见,结合病史和皮下血肿,考虑这是发生在横窦、后矢状窦旁及天幕部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 hejie    时间: 2005-3-4 05:19
蛛网膜下腔出血.但部分专家说正常表现!![emb10]
作者: 影子天使    时间: 2005-3-4 05:59
请问是哪部分专家说正常表现[emb12]
作者: guduchunmeng    时间: 2005-3-4 06:07
标题: 回复:[讨论]颅内是有否出血?
以下是引用yxyxjs在2005-3-3 21:13:15的发言:[br]仔细看高密度深入到脑沟里面,后矢状窦在断面位呈三角形清晰可见,结合病史和皮下血肿,考虑这是发生在横窦、后矢状窦旁及天幕部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 wxy7406    时间: 2005-3-4 06:52
左侧皮下血肿,蛛血不好讲!
作者: aomeilazuo    时间: 2005-3-4 07:14
我们是小医院,以前没碰到过,但我想还是该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吧[emb10]
作者: 九目段    时间: 2005-3-4 07:35
标题: 回复:ct1063:[讨论]颅内是有否出血?
以下是引用hejie在2005-3-3 21:19:50的发言:[br]蛛网膜下腔出血.但部分专家说正常表现!![emb10]

可能还有部分专家说两侧少量硬膜下出血吧!
哪部分专家对呢?专家是会变脸的。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5-3-4 08:03
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 xuzhiyuan51    时间: 2005-3-4 08:46
根据我们这里以前的标准和习惯:珠网膜下腔出血没有疑问.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5-3-4 15:14
支持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 gaozhengyi    时间: 2005-3-4 16:07
我的意见:正常表现
新生儿的大脑镰、小脑幕等静脉窦结构密度高于成人,原因有
1  新生儿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多,血红蛋白量亦高于成人,这是高密度形成的直接因素。(大家都知道贫血可引起血液密度降低,但不要忘了“富血”会引起血液密度增高)
2  新生儿脑组织含水量大,血窦密度相对较高。
另外由于新生儿的硬膜等结构较柔软,上述窦腔较成人相对较宽。
从这个病例来看还有一点,就是若是珠网膜下腔出血的话,为什么脑沟中没有高密度,而仅限于上述区域?再者,若是珠网膜下腔出血的话,这么大量的珠网膜下腔出血会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不会仅有生后青紫,哭声小这些表现的。
作者: 影子杀手    时间: 2005-3-4 16:13
应该还有硬膜下出血
作者: zsl6918    时间: 2005-3-4 17:08
不一定是出血,7天后复查。
作者: 陈一文    时间: 2005-3-4 18:15
呵呵,这个在我院可以准确的写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 夏辉    时间: 2005-3-4 18:20
蛛网膜下出血
作者: 雷永彦    时间: 2005-3-4 18:57
[emb6]
作者: 阿圣    时间: 2005-3-4 19:16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 lylbc    时间: 2005-3-4 20:20
可以明确出血。有缺血缺氧性脑病,额叶脑质密度低
作者: zhouhaipeng01    时间: 2005-3-4 20:33
其实专家都很怪的,同一张片子,今天和昨天就有不一样的见解,我认为是出血了!!
作者: meng-msp001    时间: 2005-3-5 01:2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此例较典型。
sah为最常见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类型。有三个特征性征像:1、矢状窦旁征(△征)为血液积累于矢状窦旁呈高密度影,静脉窦内流动的血液呈相对低密度,底边为颅骨形成空心△形征象。上图于第4幅以后的图像上均可见此征;
作者: meng-msp001    时间: 2005-3-5 01:22
2、天幕缘征(高脚杯征)即血液沉积于小脑天幕缘上下形成“y”或“v”形高密度影。上第4图很明显;3、纵裂池边缘模糊征,即纵裂池内出血高密度影边缘模糊。上第10、11等图均可见到。以上三征象的出现率可达50%~80%,为诊断sah的重要依据。此外还见于大脑外侧裂池(此例未见)、脑沟(上第3、6幅可见)、脑回表面呈高密度影,ct值>45hu。sah吸收较快,常于1~3周内完全吸收。
我们遇到类似病例实在拿不准时可1周内复查就知道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