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X3166:男,78岁,胃底占位 [打印本页]
作者: heshiyd 时间: 2007-12-27 05:15
标题: X3166:男,78岁,胃底占位
男,78岁,胃底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乏力,稍有消瘦,大便潜血阳性,偶有黑便,贫血。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12-26 21:48:06 修改过]
[本贴已被 heshiyd 于 2007-12-26 22:08:04 修改过]





[本贴已被 heshiyd 于 2007-12-27 12:52:48 修改过]
作者: livingod 时间: 2007-12-27 05:20
图象太少了。考虑胃底间质瘤。
作者: 光线 时间: 2007-12-27 05:20
图象太少了。考虑胃底间质瘤。
作者: zp-jnch 时间: 2007-12-27 05:25
胃底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光整,考虑胃间质瘤,建议ct检查。
作者: cmj 时间: 2007-12-27 05:27
边缘光整,考虑良性肿瘤?
作者: 随光逐影 时间: 2007-12-27 05:30
胃底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光整;考虑为:胃间质瘤。建议:行ct扫描检查。
作者: wy232326 时间: 2007-12-27 05:33
考虑胃底间质瘤
支持
作者: xulianj 时间: 2007-12-27 06:00
考虑为:胃间质瘤。
作者: ml2007 时间: 2007-12-27 06:51
考虑良性肿瘤
作者: 黑白光影 时间: 2007-12-27 07:09
胃底充气得很好,病变部位显示清楚,肿块边缘光整,钡剂涂抹块影可见其表面有凹凸,无明显分叶,考虑胃底间质瘤。大便潜血,应注意瘤块恶变可能。
胃肠间质瘤(gist)的定义为主要发生于消化管道含有梭形细胞、非普通型上皮样细胞或含有两种细胞并显示cd117活性的间叶细胞瘤。所谓间质瘤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也叫胃肠间质瘤或胃肠道间质肿瘤,因为肿瘤起源不清,位置多在胃肠之间而定为间质.临床表现跟胃溃疡差不多,不太典型,有一些黑便之类的.往往伴有腹部疼痛和压迫感。
作者: 石门之剑 时间: 2007-12-27 07:59
胃底充气得很好,病变部位显示清楚,肿块边缘光整,钡剂涂抹块影可见其表面有凹凸,无明显分叶,考虑胃底间质瘤。大便潜血,应注意瘤块恶变可能。
胃肠间质瘤(gist)的定义为主要发生于消化管道含有梭形细胞、非普通型上皮样细胞或含有两种细胞并显示cd117活性的间叶细胞瘤。所谓间质瘤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也叫胃肠间质瘤或胃肠道间质肿瘤,因为肿瘤起源不清,位置多在胃肠之间而定为间质.临床表现跟胃溃疡差不多,不太典型,有一些黑便之类的.往往伴有腹部疼痛和压迫感。
支持!!
作者: liuyue 时间: 2007-12-27 08:03
考虑胃底间质瘤.
支持.
作者: 8314337 时间: 2007-12-27 18:22
考虑良性肿瘤
作者: hqr123 时间: 2007-12-27 18:24
gst是有争论的肿瘤,是不成熟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的异常增殖,因肿瘤细胞系列不清楚,其与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的关系未定,因而各学者认识不一。 hjermsfad bm根据肿瘤的主要成分,将gst 分为肌源性和神经源性两类;hurliman j依据组织学将gst 分为平滑肌肿瘤、可能平滑肌肿瘤、可能神经鞘瘤、未定分化肿瘤;mettinen 依造血干细胞抗原 cd34表达情况将胃的间质性肿瘤分为典型的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及间质瘤。
g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出血或胃穿孔等。见于任何年龄,40--60岁者多见。肿瘤多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多位于胃体沿胃小弯或大弯后壁生长。少数可以恶变。胃镜检查可见胃壁呈外压状改变,胃黏膜可有炎症或溃疡改变;活检因肿瘤的部位,阳性率很小。
二维超声显示左中上腹肿物,肿块位于胃粘膜下,突向胃腔,回声不均匀,以等低回声为主,内镜超声是目前胃间质瘤检出比较先进的成像方法,并可行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吸取活检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对诊断胃间质瘤有很大帮助,由于受胃肠道气体干扰及超声内镜尚未普及,超声对gst尚不能做为首选检查方法。
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表现为胃腔内形态较规则,边缘整齐的充监缺损、或局部胃腔外压移位改变,轮廓光整若肿瘤坏死液化可见对比剂涂布,胃腔变窄,瘤体周围局部粘膜撑开、展平、弧形移位,但无连续性中断,壁柔软,蠕动正常,可见龛影形成,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可从胃整体上显示gst的部位、形态、范围,更敏感发现龛影,对胃腔内病变及粘膜细微改变和胃的蠕动显示较好,但对胃腔外生长肿瘤、淋巴结及脏器转移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可作为ct检查的重要补充或作为筛选检查。
ct能明确显示gst发生的部位、生长方式、瘤灶的大小、形态,有无分叶、密度、均匀性、强化程度、边缘、轮廓,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同时可显示淋巴结、脏器转移等性况,现已成为gst常规检查方法。良性gst肿块自径多小于5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偶可见细小钙化点,肿块很少坏死,或仅轻度压迫邻近器官或组织,多呈实体性均匀强化。恶性者肿块自径大多大于5cm。边界欠清常与周围器官或组织粘连,形态不规则,可分叶状,肿块密度不均匀,可见坏死、囊变,或肿块周边密度均匀,中心出现坏死、囊变及出血,肿瘤内部多呈中等或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常可见周边器官或组织受损,及肝脏、腹膜的转移灶。
mri表现gst肿块信号不均匀,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以高信号为主,内部液化坏死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中度不均匀强化,坏死区无强化。mri可多方向成像,多种成像序列联合应用,较ct更能显示肿块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清楚显示肿块坏死囊变区和出血区的范围。因此,mri可作为ct的补充检查方法,对确定肿块的来源与良恶性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胃间质瘤多呈隐匿性生长,并且多数肿瘤为腔内外型,gst的鉴别诊断首先是定位方面的鉴别诊断,单一的影像学检查,尚难全面显示肿瘤全貌,需与肝脏、胰腺、腹膜后和腹腔肿瘤鉴别,多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一般能对cst的定位作出准确的判断。
作者: guanaishengming 时间: 2007-12-27 21:35
胃底部平滑肌瘤伴溃疡形成
作者: 骄阳 时间: 2007-12-27 21:38
78岁,胃底间质瘤,有黑便应考虑恶变可能.
作者: zhangxiangjun 时间: 2007-12-27 21:50
胃底充气得很好,病变部位显示清楚,肿块边缘光整,钡剂涂抹块影可见其表面有凹凸,无明显分叶,考虑胃底间质瘤。大便潜血,应注意瘤块恶变可能。
胃肠间质瘤(gist)的定义为主要发生于消化管道含有梭形细胞、非普通型上皮样细胞或含有两种细胞并显示cd117活性的间叶细胞瘤。所谓间质瘤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也叫胃肠间质瘤或胃肠道间质肿瘤,因为肿瘤起源不清,位置多在胃肠之间而定为间质.临床表现跟胃溃疡差不多,不太典型,有一些黑便之类的.往往伴有腹部疼痛和压迫感。
很好!支持!
作者: zhangkai 时间: 2007-12-27 21:55
l胃底良性占位。
作者: zjzjr 时间: 2007-12-28 01:01
病灶主要突入腔内,间质瘤一般往腔外生长.考虑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可能性大.
作者: clj20 时间: 2007-12-28 01:28
胃底间质瘤
作者: wangjj555 时间: 2007-12-28 01:37
病灶主要突入腔内,间质瘤一般往腔外生长.考虑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可能性大.
表面见一大的溃疡,恶性程度高。
作者: 今晨随风 时间: 2007-12-28 02:45
第一次见,长见识拉
作者: ljj88 时间: 2007-12-28 03:45
考虑为:胃间质瘤。
作者: wqs571018 时间: 2007-12-28 04:01
考虑平滑肌瘤伴溃疡可能性大.
作者: 小红帽 时间: 2007-12-28 04:55
标题: 回复:x3166:男,78岁,胃底占位
以下是引用zp-jnch在2007-12-26 21:25:00的发言:[br]胃底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光整,考虑胃间质瘤,建议ct检查。
作者: luoxinjun 时间: 2007-12-28 05:20
边缘光整,考虑良性肿瘤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12-28 16:55
胃底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光整,考虑胃间质瘤,建议ct检查。
作者: dyqct 时间: 2007-12-28 19:05
胃底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光整,考虑胃间质瘤,建议ct检查。支持!!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7-12-28 20:31
多考虑胃底平滑肌瘤
作者: 康振朝 时间: 2007-12-28 21:26
胃底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光整,考虑胃间质瘤,建议ct检查
作者: hexue 时间: 2007-12-29 01:17
良性占位,胃间质瘤可能性大
作者: zhang2007 时间: 2007-12-30 05:38
考虑为:胃间质瘤
作者: qsbaomingcheng 时间: 2008-1-16 23:48
没见过,学习了
作者: 求智123 时间: 2008-1-22 17:43
第一次见,学习了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3-9-21 09:01
胃间质瘤。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