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11123:女,77岁,流涎、言语不清一天 [打印本页]

作者: wpf    时间: 2007-12-31 05:07
标题: CT11123:女,77岁,流涎、言语不清一天
女,77岁,流涎、言语不清一天,查:血压180/140mmhg。请大家帮忙看看右侧颞顶叶片状低密度影为大面积脑梗塞还是肿瘤周围水肿?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12-31 11:54:55 修改过]

作者: xulianj    时间: 2007-12-31 05:33
应是水肿吧!肿瘤考虑是什么性质的,脑膜瘤?胶质瘤?建议增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腔梗。
作者: huichuan.2007    时间: 2007-12-31 05:39
良性肿瘤样病变并水肿.可以强化ct得到更多的诊断信息,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 石门之剑    时间: 2007-12-31 05:40
是水肿。还有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脑膜瘤吗,请增强检查。
作者: 嫉风笑月    时间: 2007-12-31 05:42
1。脑膜瘤可能性大:有钙化,水肿,占位效应,颅板有骨质增生
2。左侧脑室枕角旁,左丘脑,右内囊前肢梗塞
作者: 新手老将    时间: 2007-12-31 05:50
讨论:
1:首先这位大侠应该上传全部图片。
2:一般阳性病例要增强图片。
3;病史不全面。
就此片可能:1:脑膜瘤。2;血管原性病变。:其他肿瘤。
作者: 九目段    时间: 2007-12-31 05:58
【临床症状】女,77岁,流涎、言语不清一天,从临床症状上看,不是大梗塞。
【ct表现】1、右侧顶叶见几乎完全钙化的肿块,类圆形,宽基底与颅内板并见增厚增生,周围见大片状指状水肿,占位效应明显,脑室后角受压变窄。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可见多发片状低密度灶。3、双侧脑室周围见低密度改变。
【诊断】
1、右侧顶叶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周围脑水肿为肿瘤压迫引流静脉所致。
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3、双侧脑室周围白质慢性缺血性脱髓鞘。
作者: 朱亮    时间: 2007-12-31 06:14
水肿 脑膜瘤钙化
作者: gaozhengyi    时间: 2007-12-31 06:25
我的印象右侧颞顶叶低密度影是脑梗塞。
本病例右侧颞顶叶低密度影呈扇状,累及皮白质,符合脑叶梗塞的特点;且患者有高血压,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从临床角度也符合脑血管病变的特征。该患者的争论点就是由于右顶还有一占位性病变,该肿块呈钙化密度,以广基和颅骨相连,边缘清楚,临近颅骨可见增生,均符合脑膜瘤的特点。该脑膜瘤体积不大,从发生几率来说周围水肿的发生率不会高,而且肿瘤并非位于重要静脉窦引流位置,亦不会引起明显脑水肿。另外从水肿和肿瘤的关系来看亦不支持,因为水肿多以肿瘤为中心,或偏于肿瘤一侧,而本例右颞叶低密度影和有顶叶瘤体距离较大。
综上所述,我认为该患为右顶钙化脑膜瘤合并右颞顶叶脑梗塞,临床应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为主。
进一步证实诊断可以:1 一周复查ct,由于梗死区域细胞的液化坏死趋于完全,梗塞区密度届时将会更低,边缘更加清楚,将会更好的显示肿块和梗塞区的关系。2 mri多方位成像,目的也是观察梗塞区和瘤体是否存在相依存关系。
作者: jone-baby    时间: 2007-12-31 06:37
【临床症状】女,77岁,流涎、言语不清一天,从临床症状上看,不是大梗塞。
【ct表现】1、右侧顶叶见几乎完全钙化的肿块,类圆形,宽基底与颅内板并见增厚增生,周围见大片状指状水肿,占位效应明显,脑室后角受压变窄。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可见多发片状低密度灶。3、双侧脑室周围见低密度改变。
【诊断】
1、右侧顶叶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周围脑水肿为肿瘤压迫引流静脉所致。
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3、双侧脑室周围白质慢性缺血性脱髓鞘。
支持!
作者: zjzjr    时间: 2007-12-31 06:46
支持9楼.
作者: cefcmj    时间: 2007-12-31 07:19
标题: 回复:头颅ct
以下是引用gaozhengyi在2007-12-30 22:25:00的发言:[br]我的印象右侧颞顶叶低密度影是脑梗塞。[br]本病例右侧颞顶叶低密度影呈扇状,累及皮白质,符合脑叶梗塞的特点;且患者有高血压,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从临床角度也符合脑血管病变的特征。该患者的争论点就是由于右顶还有一占位性病变,该肿块呈钙化密度,以广基和颅骨相连,边缘清楚,临近颅骨可见增生,均符合脑膜瘤的特点。该脑膜瘤体积不大,从发生几率来说周围水肿的发生率不会高,而且肿瘤并非位于重要静脉窦引流位置,亦不会引起明显脑水肿。另外从水肿和肿瘤的关系来看亦不支持,因为水肿多以肿瘤为中心,或偏于肿瘤一侧,而本例右颞叶低密度影和有顶叶瘤体距离较大。[br]综上所述,我认为该患为右顶钙化脑膜瘤合并右颞顶叶脑梗塞,临床应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为主。[br]进一步证实诊断可以:1 一周复查ct,由于梗死区域细胞的液化坏死趋于完全,梗塞区密度届时将会更低,边缘更加清楚,将会更好的显示肿块和梗塞区的关系。2 mri多方位成像,目的也是观察梗塞区和瘤体是否存在相依存关系。[br]

支持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7-12-31 07:39
标题: 回复:头颅ct
以下是引用jone-baby在2007-12-30 22:37:00的发言:[br]【临床症状】女,77岁,流涎、言语不清一天,从临床症状上看,不是大梗塞。[br]【ct表现】1、右侧顶叶见几乎完全钙化的肿块,类圆形,宽基底与颅内板并见增厚增生,周围见大片状指状水肿,占位效应明显,脑室后角受压变窄。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可见多发片状低密度灶。3、双侧脑室周围见低密度改变。[br]【诊断】[br]1、右侧顶叶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周围脑水肿为肿瘤压迫引流静脉所致。[br]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多发腔隙性脑梗塞。[br]3、双侧脑室周围白质慢性缺血性脱髓鞘。[br]支持!

支持
作者: wangzhengyuan    时间: 2007-12-31 07:43
脑膜瘤可能性大,有钙化.水肿,占位效应.
作者: 九目段    时间: 2007-12-31 08:00
标题: 回复:头颅ct
以下是引用gaozhengyi在2007-12-30 22:25:00的发言:[br]我的印象右侧颞顶叶低密度影是脑梗塞。[br]本病例右侧颞顶叶低密度影呈扇状,累及皮白质,符合脑叶梗塞的特点;且患者有高血压,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从临床角度也符合脑血管病变的特征。该患者的争论点就是由于右顶还有一占位性病变,该肿块呈钙化密度,以广基和颅骨相连,边缘清楚,临近颅骨可见增生,均符合脑膜瘤的特点。该脑膜瘤体积不大,从发生几率来说周围水肿的发生率不会高,而且肿瘤并非位于重要静脉窦引流位置,亦不会引起明显脑水肿。另外从水肿和肿瘤的关系来看亦不支持,因为水肿多以肿瘤为中心,或偏于肿瘤一侧,而本例右颞叶低密度影和有顶叶瘤体距离较大。[br]综上所述,我认为该患为右顶钙化脑膜瘤合并右颞顶叶脑梗塞,临床应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为主。[br]进一步证实诊断可以:1 一周复查ct,由于梗死区域细胞的液化坏死趋于完全,梗塞区密度届时将会更低,边缘更加清楚,将会更好的显示肿块和梗塞区的关系。2 mri多方位成像,目的也是观察梗塞区和瘤体是否存在相依存关系。[br]


谢谢高主任的点评:
1、可以引发脑膜瘤与周围脑水肿的相关性问题,脑膜瘤分bm、am及mm,am及mm是最易引起周围脑水肿的病理类型。
2、发现凡是累及皮质的区域完全是肿瘤边缘区域,肿瘤的内缘似有囊性(其内比水肿更低)的薄壁的破坏病灶,当然未作增强扫描,不能肯定,这种肿瘤是不是到了am、mm的阶段?有了侵袭性,累及皮质时自然的事。
3、巧合问题,梗塞的部位如此巧合的塞在如此贴近肿瘤的边缘,这种巧合比无这种巧合更不易发生。
4、病变是扇形的吗?肿瘤的区域是分水岭区,不容易形成扇形。
5、mri多方位成像,目的也是观察梗塞区和瘤体是否存在相依存关系?mri也不一定做到,要说做个dwi及灌注成像也许可以辨别是否为梗塞。

我说的不一定对,敬请指正,增深讨论,谢谢你提出如此好的意见。
作者: wqs571018    时间: 2007-12-31 18:46
脑膜瘤合并多发腔梗及皮脑。
作者: guanaishengming    时间: 2007-12-31 18:49
脑外肿瘤伴钙化,考虑为脑膜瘤
作者: gaoshengjiang    时间: 2007-12-31 19:05
1、右侧顶叶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周围脑水肿为肿瘤压迫引流静脉所致。
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3、双侧脑室周围白质慢性缺血性脱髓鞘。

支持!
作者: 影飘飘888    时间: 2007-12-31 19:18
脑膜瘤钙化,水肿
作者: zhaozy    时间: 2007-12-31 19:33
首先考虑脑膜瘤吧,建议强化ct检查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7-12-31 19:38
支持:1 脑膜瘤!2 双侧多发腔梗!3 白质轻度疏松!
作者: wansheng    时间: 2007-12-31 19:45
标题: 回复:头颅ct
以下是引用gaozhengyi在2007-12-30 22:25:00的发言:[br]我的印象右侧颞顶叶低密度影是脑梗塞。[br]本病例右侧颞顶叶低密度影呈扇状,累及皮白质,符合脑叶梗塞的特点;且患者有高血压,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从临床角度也符合脑血管病变的特征。该患者的争论点就是由于右顶还有一占位性病变,该肿块呈钙化密度,以广基和颅骨相连,边缘清楚,临近颅骨可见增生,均符合脑膜瘤的特点。该脑膜瘤体积不大,从发生几率来说周围水肿的发生率不会高,而且肿瘤并非位于重要静脉窦引流位置,亦不会引起明显脑水肿。另外从水肿和肿瘤的关系来看亦不支持,因为水肿多以肿瘤为中心,或偏于肿瘤一侧,而本例右颞叶低密度影和有顶叶瘤体距离较大。[br]综上所述,我认为该患为右顶钙化脑膜瘤合并右颞顶叶脑梗塞,临床应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为主。[br]进一步证实诊断可以:1 一周复查ct,由于梗死区域细胞的液化坏死趋于完全,梗塞区密度届时将会更低,边缘更加清楚,将会更好的显示肿块和梗塞区的关系。2 mri多方位成像,目的也是观察梗塞区和瘤体是否存在相依存关系。[br]

作者: wy232326    时间: 2007-12-31 20:22
脑膜瘤可能性大,有钙化.水肿,占位效应.
作者: yanguoliang    时间: 2007-12-31 20:38
1.脑梗和脑膜瘤,不要老是用一个病解释病人的病情.
作者: taozi8882000    时间: 2007-12-31 20:54
【临床症状】女,77岁,流涎、言语不清一天,从临床症状上看,不是大梗塞。
【ct表现】1、右侧顶叶见几乎完全钙化的肿块,类圆形,宽基底与颅内板并见增厚增生,周围见大片状指状水肿,占位效应明显,脑室后角受压变窄。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可见多发片状低密度灶。3、双侧脑室周围见低密度改变。
【诊断】
1、右侧顶叶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周围脑水肿为肿瘤压迫引流静脉所致。
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3、双侧脑室周围白质慢性缺血性脱髓鞘。

支持以上观点
作者: dongjingmou    时间: 2007-12-31 22:22
1、右侧顶叶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
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作者: wangjj555    时间: 2007-12-31 22:50
1、右侧顶叶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
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12-31 22:57
有钙化,水肿,占位效应,脑膜瘤可能性大.
作者: yuhg    时间: 2008-1-1 00:02
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建议mri
作者: dyqct    时间: 2008-1-1 00:07
典型的右顶区脑膜瘤伴颞、枕、顶叶水肿。
作者: chmh    时间: 2008-1-1 02:36
标题: 回复:ct11123:女,77岁,流涎、言语不清一天
首先考虑脑膜瘤吧,建议强化ct检查
作者: shiqingfa    时间: 2008-1-1 02:41
【临床症状】女,77岁,流涎、言语不清一天,从临床症状上看,不是大梗塞。
【ct表现】1、右侧顶叶见几乎完全钙化的肿块,类圆形,宽基底与颅内板并见增厚增生,周围见大片状指状水肿,占位效应明显,脑室后角受压变窄。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可见多发片状低密度灶。3、双侧脑室周围见低密度改变。
【诊断】
1、右侧顶叶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周围脑水肿为肿瘤压迫引流静脉所致。
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3、双侧脑室周围白质慢性缺血性脱髓鞘。
支持
作者: 医影常客    时间: 2008-1-1 02:48
钙化性脑膜瘤确定,我考虑合并右侧脑梗塞。临床发病一天。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8-1-1 03:38
标题: 回复:ct11123:女,77岁,流涎、言语不清一天
以下是引用九目段在2007-12-31的发言:[br][quote]以下是引用gaozhengyi在2007-12-30 22:25:00的发言:[br]我的印象右侧颞顶叶低密度影是脑梗塞。[br]本病例右侧颞顶叶低密度影呈扇状,累及皮白质,符合脑叶梗塞的特点;且患者有高血压,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从临床角度也符合脑血管病变的特征。该患者的争论点就是由于右顶还有一占位性病变,该肿块呈钙化密度,以广基和颅骨相连,边缘清楚,临近颅骨可见增生,均符合脑膜瘤的特点。该脑膜瘤体积不大,从发生几率来说周围水肿的发生率不会高,而且肿瘤并非位于重要静脉窦引流位置,亦不会引起明显脑水肿。另外从水肿和肿瘤的关系来看亦不支持,因为水肿多以肿瘤为中心,或偏于肿瘤一侧,而本例右颞叶低密度影和有顶叶瘤体距离较大。[br]综上所述,我认为该患为右顶钙化脑膜瘤合并右颞顶叶脑梗塞,临床应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为主。[br]进一步证实诊断可以:1 一周复查ct,由于梗死区域细胞的液化坏死趋于完全,梗塞区密度届时将会更低,边缘更加清楚,将会更好的显示肿块和梗塞区的关系。2 mri多方位成像,目的也是观察梗塞区和瘤体是否存在相依存关系。[br]
[br][br]谢谢高主任的点评:[br]1、可以引发脑膜瘤与周围脑水肿的相关性问题,脑膜瘤分bm、am及mm,am及mm是最易引起周围脑水肿的病理类型。[br]2、发现凡是累及皮质的区域完全是肿瘤边缘区域,肿瘤的内缘似有囊性(其内比水肿更低)的薄壁的破坏病灶,当然未作增强扫描,不能肯定,这种肿瘤是不是到了am、mm的阶段?有了侵袭性,累及皮质是自然的事。[br]3、巧合问题,梗塞的部位如此巧合的塞在如此贴近肿瘤的边缘,这种巧合比无这种巧合更不易发生。[br]4、病变是扇形的吗?肿瘤的区域是分水岭区,不容易形成扇形。[br]5、mri多方位成像,目的也是观察梗塞区和瘤体是否存在相依存关系?mri也不一定做到,要说做个dwi及灌注成像也许可以辨别是否为梗塞。[br][br]我说的不一定对,敬请指正,增深讨论,谢谢你提出如此好的意见。[br][/quote]
要是能天天看到这样的贴子就好了。
作者: 893161922    时间: 2008-1-1 03:40
如此大片的脑膜瘤钙化我很少见,谢谢,我也支持!
作者: 893161922    时间: 2008-1-1 03:42
如此大片的脑膜瘤钙化我很少见,谢谢,我也支持!
作者: zylcq608    时间: 2008-1-1 04:41
应多考虑水肿,肿瘤考虑脑膜瘤?双顶叶腔隙性脑根塞。
作者: 九目段    时间: 2008-1-1 21:58
标题: 高老师请阅
摘自《新英格兰杂志》,不知有何感想?

作者: tao772    时间: 2008-1-1 23:08
临床症状】女,77岁,流涎、言语不清一天,从临床症状上看,不是大梗塞。
【ct表现】1、右侧顶叶见几乎完全钙化的肿块,类圆形,宽基底与颅内板并见增厚增生,周围见大片状指状水肿,占位效应明显,脑室后角受压变窄。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可见多发片状低密度灶。3、双侧脑室周围见低密度改变。
【诊断】
1、右侧顶叶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周围脑水肿为肿瘤压迫引流静脉所致。
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3、双侧脑室周围白质慢性缺血性脱髓鞘。
作者: zyyzzy    时间: 2008-1-2 00:07
右侧顶叶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周围脑水肿为肿瘤压迫引流静脉所致
作者: dr.yang    时间: 2011-4-18 21:14
学习几位教师的精解!
作者: shiqingfa    时间: 2011-4-21 20:29
1、右侧顶叶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周围脑水肿为肿瘤压迫引流静脉所致。
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左侧丘脑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3、双侧脑室周围白质慢性缺血性脱髓鞘。
支持!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