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X3860:腰椎不稳与腰椎滑脱的资料!欢迎大家讨论和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2008shanyi 时间: 2008-4-3 03:16
标题: X3860:腰椎不稳与腰椎滑脱的资料!欢迎大家讨论和探讨!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联忠 主编《脊柱疾病影像诊断学》p315 x线表现中讲到:
nachemson提出椎体后缘连线与滑移椎体下缘的交点至滑移椎体后缘的距离大于(包括等于)3毫米,可诊断为腰椎滑脱。
posner提出的测量标准是腰椎屈、伸时水平位移分别大于2.3毫米和2.8毫米为腰椎不稳。
以下腰椎侧位片是我工作中收集到的照片,有些是椎体不稳,有些是滑脱,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和意见,谢谢!








以下是腰椎滑脱的过伸过屈位片: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8-4-2 20:39:03 修改过]
作者: 2008shanyi 时间: 2008-4-3 03:33
我曾经发的颈椎不稳的帖子,供参阅:
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36845
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些腰椎、颈椎轻微前后略移位的病例是应该统一认识了,因为随着dr、cr的普及,照片的清晰度显著提高,以前看不太清楚的椎体前后略错位,现在可以清晰的发现了,但诊断可能还是停留在普通胶片的水平,我希望有权威人士勇敢的站出来,提高普放对颈、腰椎体不稳和滑脱的认识!这件事情很有难度,我一直收集颈、腰椎不稳和滑脱的资料,大家也可以共同注意和留心这方面的照片,目的也只有一个心愿,达成共识!拜托!
我非常赞赏zhangzhongshou老师的诊断:颈椎退变性滑脱症(c3、4、5后滑脱i度,meyerding法)。
作者: dyqct 时间: 2008-4-3 04:06
学习了。
作者: lishibao 时间: 2008-4-3 04:30
很有意义.学习啦!
作者: 杀毒软件 时间: 2008-4-3 04:40
支持并学习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8-4-3 04:42
学习了,谢谢楼主。
作者: 358450m 时间: 2008-4-3 05:43
学习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8-4-3 05:50
标题: 回复:x3860:腰椎不稳与腰椎滑脱的资料!欢迎大家讨论和
以下是引用2008shanyi在2008-4-2 19:33:00的发言:[br]我曾经发的颈椎不稳的帖子,供参阅:[br]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36845[br][br]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些腰椎、颈椎轻微前后略移位的病例是应该统一认识了,因为随着dr、cr的普及,照片的清晰度显著提高,以前看不太清楚的椎体前后略错位,现在可以清晰的发现了,但诊断可能还是停留在普通胶片的水平,我希望有权威人士勇敢的站出来,提高普放对颈、腰椎体不稳和滑脱的认识!这件事情很有难度,我一直收集颈、腰椎不稳和滑脱的资料,大家也可以共同注意和留心这方面的照片,目的也只有一个心愿,达成共识!拜托![br][br] [br]我非常赞赏zhangzhongshou老师的诊断:颈椎退变性滑脱症(c3、4、5后滑脱i度,meyerding法)。[br]
谢谢,老师不敢当。只是提一点个人看法: 我个人观点,不是上面所说的2.2mm-2.8mm或大于3 mm(那么2.9mm算什么? ) ,只要感觉明显前移或后移(可能要大于或等于2mm,数值没有绝对性,就想说ph值到了几,才算是酸的一样,应该是模糊的,模糊数学,模糊影像学,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应该是与相邻椎体后缘比较有明显的前移或后移),即可诊断为滑脱,而有椎弓崩裂者,称为 真性滑脱,没有者,称为退变性滑脱(其中也包括了外伤性半脱位,因为不好鉴别,除非外伤前证实没有滑脱),(颈椎或腰椎不稳),我一般不这样下诊断,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贴已被 zhangzhongshou 于 2008-4-3 6:45:44 修改过]
作者: 358450m 时间: 2008-4-3 05:52
http--www.radida.com-forum_view.aspforum_id=9&view_id=36845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8-4-3 06:02
标题: 楼上连接
请连接
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36845
[本贴已被 zhangzhongshou 于 2008-4-2 22:25:43 修改过]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8-4-3 06:28
李联忠教授是青岛大学医学院的。不过我没见过!
作者: wei98ying 时间: 2008-4-3 06:39
谢谢,学习了,不过我有点疑问,我个人认为第2张片剪头所指椎体应是增生,第3张片侧位片不够侧,显示双边影,请各位指点.
作者: taky 时间: 2008-4-3 10:52
学习了,多谢楼主!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08-4-3 13:47
很有意义.学习啦!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8-4-3 15:38
标题: 参考资料1
退变性颈椎不稳的x线诊断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作者:刘进清 谭大林 打印本文 收藏到我摘 收藏到新浪
摘要:目前,已把腰椎不稳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诊断,但颈椎不稳常被人认为是颈椎病的一种临床表现而被疏忽。但临床中并不是所有的颈椎病都存在颈椎不稳,也不是所有的颈椎不稳患者都患有颈椎病。为提高对颈椎不稳x线诊断的认识,本文收集了46例病例。1 一般资料 本院2002~2004年共收治颈椎不稳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3......
临床快报 药市动态 违法广告 医保动态 药品价格 流感疫情 保健常识 妇科课堂 医改动态
,已把腰椎不稳作为一独立的疾病诊断,但颈椎不稳常被人认为是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而被疏忽。但临床中并不是所有的颈椎病都存在颈椎不稳,也不是所有的颈椎不稳都患有颈椎病。为提高对颈椎不稳x线诊断的认识,本文收集了46例病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2~2004年共收治颈椎不稳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35~72岁,平均48.5岁。患者均无外伤史及先天发育畸形,采用标准正侧斜位及前屈后伸位。
1.2 测量方法 采用量角器(精确度1°)和游标卡尺(精确0.02mm)进行测量。(1)测量全颈椎屈伸活动范围(rangeof flexion-extension,rfe)。按谢宁等[1]所述方法测量。在过屈和过伸位片上,自c2齿状突后缘及c7后缘分别划线,两线相交成角,取其之和为全颈椎屈伸活动范围。(2)测量椎体水平位移(horizontal displacement,hd)。上位椎体后缘相对于其下位椎体后缘的水平位移即椎体水平位移。(3)测量椎体角度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ad),即相邻椎体下缘延长线之交角。(4)颈椎曲线:记录椎体曲线是僵直,反张,局部反张,s型还是反s型。
2 结果
2.1 全颈椎屈伸活动范围 本组病例颈椎的屈伸活动范围为(54.24±13.52)°,而正常的屈伸活动范围为(75.57±15.71)°。
2.2 椎体水平位移 hd值最大依次为c4~5、c5~6、c3~4。
2.3 椎体角度位移 ad值最大为c4~5,其余依次为c5~6、c3~4、c6~7、c2~3。
2.4 颈椎曲度异常 标准侧位片上,有29例出现颈椎曲度异常(63.0%),其中s型或反s型5例(10.9%),过屈或过伸位颈椎曲度异常42例(91.3%)。
3 讨论
本组颈椎不稳病例,均可见不同的阳性x线征象,说明平片对颈椎不稳有显著意义,应为首选检查方法。颈椎不稳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诊断,目前尚有争论。一般认为其x线表现ad≥11°或hd≥3.5mm[1]。临床表现:(1)颈肌紧张,活动受限,颈后部压痛,可有上肢放射痛及手部麻感;(2)颈部疼痛,也可牵涉上肢;(3)早期下肢软弱无力和远端麻木感;继而上肢麻木无力;(4)排除其他颈椎占位性病变及其他各种病变[2]。颈椎不稳的发病机制为,在颈椎退变过程中,颈椎结构不能维持其生理平衡而导致颈椎体位移超过其生理限度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由于颈椎退变,颈椎整体活动范围减小,部分节段代偿性超限活动,使其椎间关节加速退变,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就造成颈椎不稳。不稳的节段将造成颈髓动态压迫,出于对颈髓的保护性反应,不稳节段进一步退变增厚,并形成骨赘。时不稳节段再次获得稳定。这样就由不稳对脊髓造成的动态压迫,演变成骨赘对脊髓的静态压迫。颈椎由不稳到再稳,再到不稳不断退变,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过程。可见颈椎不稳在颈椎病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颈椎不稳与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多有重叠,若同时存在时,可以考虑不作为一种独立的诊断提出,但不是所有的颈椎病都存在颈椎不稳,也不是所有的颈椎不稳都患有颈椎病。因此,笔者认为:把颈椎不稳作为一个独立诊断提出,以提高对颈椎不稳的认识,对减少颈椎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宁,贾连顺,李家顺,等.颈椎不稳对脊髓型颈椎病早期发病的影响.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7):s10.
2 叶发刚,陈伯华,周秉文.退变性颈椎不稳的x线观察及诊断.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65-467.
(编辑:黄鉴一)
作者单位: 1 415600 湖南安乡,安乡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南常德,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德山分院放射科
[本贴已被 zhangzhongshou 于 2008-4-3 7:38:45 修改过]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8-4-3 15:40
标题: 参考资料2
颈椎不稳症的影像诊断(附50例报告)吴文泽[1] 向燕萍[2] 周文辉[1] 谭国卫[1] 刘佩武[1] 刘四斌[1] 下载全文
[全文大小:363 k] [1]华中科技大学附属荆州医院影像中心,湖北荆州434020 [2]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妇幼保健院,湖北荆州434020 移动用户 编辑短信 020 到 1065800883061 | 联通用户 点击链接 联通手机支付通道 进行支付
获得全文提取码!(2.00 元/篇) 下载安装 pdf阅读器
充值中心>> 包括:神州行卡充值、支付宝、网银支付等。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681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281摘 要:
[本贴已被 zhangzhongshou 于 2008-4-3 7:40:22 修改过]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8-4-3 15:43
标题: 参考资料3
颈椎不稳的诊断指标2007-08-09 15:34上颈椎不稳的诊断指标项目测值
项目 测值
寰枕轴向旋转 >8度
寰枕轴向位移 >1mm
寰枢轴向旋转 >45度
寰枢前间距 >4mm
寰枢后间距 <13mm
寰枢侧间距之差 >=2mm
寰枢侧间距之和 >=6.9mm
white等采用顺序破坏韧带的方法总结出下颈椎不稳的量化诊断标准,总分大于等于5为不稳定。
受 损 结 构 评分
前柱破坏或丧失功能 2
后柱破坏或丧失功能 2
x线诊断:休息位:相对矢状面位移>3.5mm (2)
(共4分) 相对矢状面成角>11度 (2)
伸屈位:矢状面位移>3.5mm (2)
矢状面旋转>20度(附件1) (2)
发育性椎管狭窄
矢状径小于13mm或pavlov’s距离:d/c<0.8 1
脊髓损害 2
神经根损害 1
椎间盘异常狭窄 1
危险性负重 1
类别:专业知识 | 添加到搜藏 | 浏览(68) | 评论 (0) 上一篇:腰椎间盘置换 下一篇:腰椎不稳的诊断指标
[本贴已被 zhangzhongshou 于 2008-4-3 7:43:19 修改过]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8-4-3 15:46
标题: 参考资料4
首页 | 就医指南 | 科室介绍 | 专家介绍 | 重点学科 | 医疗设备 | 技术特色 | 疾病专题 | 典型病例 | 专家医疗队 | 护理园地
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本站公告:
我院荣获最受百姓欢迎三甲医院
我院网址更新公告
一年365天门诊,节假日免挂号费
科室介绍 >> 理疗科 >> 疾病常识
--------------------------------------------------------------------------------
您知道颈椎不稳是怎么回事吗?
--------------------------------------------------------------------------------
许多人对颈椎病的危害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预防的知识,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对颈椎不稳了解认识的人却不多,致使一些患者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颈椎不稳在人群中相当常见,为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作者就颈椎不稳的有关问题作一简单的介绍。
什么是颈椎不稳?常见的病因有那些? 在生理载荷下颈椎运动节段刚度降低,出现过度活动和/或异常活动,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即为颈椎不稳。一般可分为上颈椎不稳和下颈椎不稳。上颈椎不稳是指颈2以上的寰枕和寰枢关节;下颈椎不稳指的是颈2、3以下的颈椎关节。引起颈椎不稳的原因主要有颈部创伤、炎症、先天性畸形、肿瘤、肌营养不良、颈椎关节退变以及医源性等原因。从医学影像学上可表现为前后、旋转、侧方、成角不稳;临床上把因结核、肿瘤、炎症等疾病引起的颈椎不稳称为器质性不稳;把颈椎关节囊、韧带松弛引起的不稳称为功能性不稳;把颈椎间盘、关节突的关节及颈部软组织退变引起的称为退行性颈椎不稳;由过度牵引、不当的手法操作以及手术等原因所致的不稳称为医源性颈椎不稳。
颈椎不稳的临床表现 头颈部解剖生理学特点决定了颈椎不稳时头部、 颈肩臂背部、胸腹部及下肢都可以有临床症状出现。功能性、退变性不稳有头痛、头晕、头木、头胀,眼部疼痛不适、目胀、视物模糊、视物疲劳,耳塞、耳鸣,部分病人可出现记忆力减退、近事遗忘,性格脾气改变、学习成绩下降等症状,少数人转头颈时可突然晕倒;颈肩臂背的症状主要有点、片或条带状的酸、沉、胀、痛、麻、僵、硬、活动不便;胸部症状有阵发性胸闷、心慌、气短、发憋、好出长气等;还有腹胀、打嗝、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症状和下肢酸软乏力的表现;部分病人还可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或血压不稳。专科检查常发现颈椎活动受限,上肢肌力减弱;屈/伸/旋转头颈时可诱发出上述的某些症状或使原来的症状加重;挤压神经根孔或牵拉试验可呈阳性;严重者上肢某些肌肉发生萎缩;颈椎过伸过屈侧位片可见相邻椎体间位移,颈椎变直、成角、反曲、上直下曲或上曲下直等曲度改变,轴向移位可见椎体“双线征”等。此外,一些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sep)及核磁共振(mri)等检查上也有相应的改变。
哪些人易得颈椎不稳 我们从上万例的病人中观察到,颈椎不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新生儿、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人均可发病。从事低头、伏案工作学习的人群如绣花、编织毛衣地毯、缝纫职业,教师、外科医师、长期使用电脑等职业者;经常有卧位看书、看电视、写作业、高枕睡眠以及长时间的下棋、打麻将、玩扑克等不正确的姿势、不良的习惯的人员为高发群体。
颈椎不稳的危害性 颈椎不稳虽不是恶疾顽症,但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影响比较大,我们见到一些中小学生学习成绩因此而降至全班或全年级倒数第一;一些重大课题的主研人因此而不得不放弃研究;打喷嚏或汽车急刹车后出现一过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出现瘫痪的也可能是因颈椎不稳而引发。应引起大家的警惕。
颈椎不稳的诊断与治疗 颈椎不稳的诊断与治疗并不难,根据上述的症状表现和颈椎的动力x线片等项检查常可确诊;对有不稳倾向的应积极预防,并坚持颈背肌练习;诊断确立者,开始应以稳定颈椎的治疗为主,尔后再进行颈背肌锻炼、恢复和维持生理曲度等治疗。
坚持预防为主是人们储存健康的最好方法,掌握好预防的一些方法、技巧就等于学会了储存金钱的方法。作者希望大家永保健康。
北京军区总医院理疗科 李自立提供
[本贴已被 zhangzhongshou 于 2008-4-3 7:46:28 修改过]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8-4-3 15:54
曹来宾 徐文坚 徐德永 等1993;27(4):223 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的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放射学研究
我认为:如楼主提到的病例机制和腰椎的退变性滑脱症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只是部位不同。所以我下了颈椎退变性滑脱。
作者: wangjj555 时间: 2008-4-3 16:35
学习了
作者: qsbaomingcheng 时间: 2008-4-3 17:10
学习了,谢谢
作者: 孤家寡人 时间: 2008-4-3 18:20
我在一本书上见过腰骶不稳的诊断;第三腰椎体承重线落在第一骶椎前后,腰骶角增大
作者: 随光逐影 时间: 2008-4-3 21:46
学习了,谢谢。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8-4-3 22:10
谢谢!
作者: 余辉 时间: 2008-4-3 22:29
对于有明显骨质增生的退变性滑脱,诊断还是不要太武断,有时也许只是肥大的腰椎边缘向后方突出而已,必要时一定要弄个过动力位或者可以加做ct矢状面重建或磁共振,至于数值问题,个人认为不必盲从,另个人一般会下失稳,退变性滑脱还是用在有明显退变的病例上比较好
作者: hnqyyjh 时间: 2008-4-3 23:17
请教,现在有什么方法鉴别外伤性的滑脱与退变性的吗
作者: 王2008 时间: 2008-4-3 23:39
学习了,谢谢楼主。
作者: shiqingfa 时间: 2008-4-4 03:14
学习了
作者: xulianj 时间: 2008-4-4 05:39
谢谢楼主
作者: hexue 时间: 2008-4-4 06:23
标题: 回复:x3860:腰椎不稳与腰椎滑脱的资料!欢迎大家讨论和
支持并学习
作者: huenhao 时间: 2008-4-4 06:59
支持!!
作者: wy232326 时间: 2008-4-7 23:11
谢谢 学习了 谢谢张老师的讲解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3-12-14 09:43
谢谢
作者: 平易近人 时间: 2014-1-19 12:09
学习了,谢谢楼主。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