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到了收敛的时候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5-5-1 05:52
标题: 到了收敛的时候了!
自从开辟新技术栏目以来,我暂时做了“版主”,得到许多不同的声音,在赞美声之余,近期听到的更多的是“臭美”之声,“臭”和“美”是矛盾的统一,在赞扬声之外能够感觉一种嫉怨和无奈,这也在警示我们是不是做事太张扬?太炫耀? 三维图像可能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仅仅是“艺术品”没有实用价值?我茫然,有两种可能:一是有价值,我们继续把栏目搞下去;二是这根本就没有价值仅仅是“华而不实的艺术品”,根本没有必要在网站存在,它的存在造成大家的不快,并且还造成“病人的照射量增加”和“增加病人负担”,我们没有必要将此栏目继续下去,即让栏目暂停。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5-5-1 06:09
自从开辟新技术栏目以来,得到许多不同的声音,是很正常的现象,赞扬声应该说是不绝于耳。持不同意见的是个别人,我留意到了这些人很少回帖,可能是误上论坛的行外人,您大可不必太在意个别人的意见。继续努力,新技术栏目是论坛的最大的亮点!!!
作者: wangzhi68    时间: 2005-5-1 06:29
自从开辟新技术栏目以来,得到许多不同的声音,是很正常的现象,赞扬声应该说是不绝于耳。持不同意见的是个别人,我留意到了这些人很少回帖,可能是误上论坛的行外人,您大可不必太在意个别人的意见。继续努力,新技术栏目是论坛的最大的亮点!!!  
  
说的好!! 我们[emb6][emb6][emb6][emb28][emb28][emb28]
作者: kjgj    时间: 2005-5-1 06:40
标题: 回复:到了收敛的时候了!
以下是引用听蝉观竹在2005-4-30 21:52:01的发言:[br][br]  [br]自从开辟新技术栏目以来,我暂时做了“版主”,得到许多不同的声音,在赞美声之余,近期听到的更多的是“臭美”之声,“臭”和“美”是矛盾的统一,在赞扬声之外能够感觉一种嫉怨和无奈,这也在警示我们是不是做事太张扬?太炫耀? 三维图像可能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仅仅是“艺术品”没有实用价值?我茫然,有两种可能:一是有价值,我们继续把栏目搞下去;二是这根本就没有价值仅仅是“华而不实的艺术品”,根本没有必要在网站存在,它的存在造成大家的不快,并且还造成“病人的照射量增加”和“增加病人负担”,我们没有必要将此栏目继续下去,即让栏目暂停。



            自从开辟新技术栏目以来,让我们大开了眼界,使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平常我们做不到,没见过的

    东西,,在这见到了,使我们对医学影像学的现在有了进一步了解,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非常希望能把栏目办下去--------------------
作者: whli    时间: 2005-5-1 06:56
我们非常喜欢这个栏目!!!希望听蝉观竹老师能够把这个栏目继续办下去.让某些人嫉妒去吧!!!
作者: fengzhuo    时间: 2005-5-1 23:40
声援听蝉观竹老师,谴责妄加菲薄者。
作者: skywalker    时间: 2005-5-2 02:18
我也有同样的困惑,三维图像及其它一些图像后处理技术倒底有多大价值?新技术栏目是一定要继续办下去的,但我觉得应该寻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方向,能将它的临床应用价值最大化,而避免成为“华而不实的艺术品”。
作者: foult    时间: 2005-5-2 04:13
[emb6]
作者: zhanyong    时间: 2005-5-3 01:49
随着msct的发展,各种后处理技术的常规应用,将扫描的原始数据和图像重新加工为三维图象是未来影像科发展的趋势;一个只会读懂原始轴位片的ct医师随着发展将很难算的上称职的放射科医师;要懂得操作和各种后处理技术的应用,方能作出更加正确的诊断.并能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有空间立体感的影像资料.
    要作好后处理要有机器的各种硬件及软件配套,还要有时间及精力,能力方能作的如此完美.我在中国影像网里看了雷老师的图象,很是佩服.
    目前我正在学习中;强烈支持雷老师继续作好这个亮化网站的工程,带动整个网站的发展!!
作者: pp    时间: 2005-5-3 08:07
版主的言语过重了!真羡慕msct的后处理图片,对于病灶的定位、定性的价值是不可估计的,其实射线量和钱的观点,不足以阻碍本版块的发展!每个人对放射学的了解不一样,当然,后处理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有不足的地方,别论不足为怪!我坚决[emb6][emb6][emb6]版主把本版办得越来越好!可惜我们是最普通的ct,增强效果特差!更谈不上后处理了,否则我也上传一二福图片,共同探讨一下!本版由于大多数战友医院可能不是msct,故不怎麽热闹!大家都在默默的向有msct的战友学习啊!
作者: tangjin    时间: 2005-5-4 17:03
[emb5][emb5][emb5][emb5][emb5][emb5][emb5][emb5][emb5]
作者: qiuazhang    时间: 2005-5-5 02:48
应该是利大于弊,我支持听蝉观竹老师,支持开办这个栏目。[emb3][emb6][emb6][emb6]
作者: tianxin    时间: 2005-5-5 21:43
我加入大家的行列晚些,但也能体会到这个网站建立的背后耕耘者付出的辛勤汗水,不论这个网站水平  怎样.只要大家能共同提高那就够了.我们在这里不是让个别人来讽刺打击的,难免一些水平有限的人说门外话及微辞,在这里引用一位哲人的话:走你的路让他们去说吧!......我们永远[emb6][emb6][emb6].
作者: yyyyyy    时间: 2005-5-6 01:31
[emb6][emb28][emb26]
作者: 云龙    时间: 2005-5-8 04:59
标题: 回复:到了收敛的时候了!
以下是引用jiajie在2005-4-30 22:09:57的发言:[br]自从开辟新技术栏目以来,得到许多不同的声音,是很正常的现象,赞扬声应该说是不绝于耳。持不同意见的是个别人,我留意到了这些人很少回帖,可能是误上论坛的行外人,您大可不必太在意个别人的意见。继续努力,新技术栏目是论坛的最大的亮点!!!

[emb6][emb21][emb28]
作者: fugang    时间: 2005-5-8 08:05
我来这里学习很多,真的支持你办下去[emb6][emb6][emb6][emb6][emb6][emb6][emb6][emb6][emb6][emb6][emb6][emb6][emb6][emb6]
作者: hong630104    时间: 2005-5-8 16:36
雷老师,msct的应用是一个趋势,是影像学的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现在中放杂志上几乎全是这样的文章。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确时能解决以前所不能解决问题,我不认为是华而不实的东西。这一点,你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比我们更清楚。你应该做下去。还有,我很敬佩雷老师的学问,但雷老师好象很在乎别人说什么,网上的东西,不可能全是一样的声音。您说呢?
作者: frsar    时间: 2005-5-8 18:16
随着msct的发展,不久后的影像医科的照片、读片主要都是重建图象,这是大势所趋。雷老师的版面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会越办越兴旺。[emb28][emb6]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5-5-8 21:39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我是ct网站最早的会员之一,那时许多专栏都没有,“影像新技术”是翁站长看到我发了一些三维图像后提议开办的,后面向主任(向医生)十分支持也发了许多的病例和图像,充实了本专栏,翁站长他们医院的8排ct使用以后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专栏发展到今天也确实不易,综观许多影像网站,像本网站在三维后处理方面如此多的内容的不多。
  为什么我又发出“该到收声”之疑惑?有两个因素,一是对ct三维后处理的认识社会上包括影像界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我不知办这个专栏“是喜还是忧”?二是我自己有一种疲惫之感,我倒不在乎别人如何如何,也不在乎当什么版主(原来我就不想当版主,已经辞掉一个),我有一个真实的想法就是“平时上班都累得够呛,干吗还去干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所以才有感叹。
  从大家意见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是支持的,正如前面的同仁所说“是影像学的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
,看来我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继续把“影像新技术”栏目办好。
作者: chenxiaobing3    时间: 2005-5-10 04:51
[emb6][emb2]
作者: huxuelong    时间: 2005-5-10 04:58
我们全体放射工作者会全力支持翁站长、听版主等各位大虾将网站继续且更火爆地办下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作者: liu.hui.yang    时间: 2005-5-11 05:44
标题: 回复:到了收敛的时候了!
以下是引用huxuelong在2005-5-9 20:58:43的发言:[br]我们全体放射工作者会全力支持翁站长、听版主等各位大虾将网站继续且更火爆地办下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emb6][emb6][emb20]
作者: hranf    时间: 2005-5-12 05:27
关于这个问题我同样困惑.一方面,从技术上说,msct 3d重建图象确有独到之处,而且随着msct的普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另一方面,它也同时带来了病人的受照剂量的大幅提高和检查费用的上升.在利益驱动和任务指标的压力下,msct等x线设备是否也有滥用的嫌疑.国外比较重视病人辐射的问题.我在泰安听一个老美讲过这个课题.我们国内的情况好象是国家有关部门重视不足,媒体关注不足,病人认识不足. 我头都大了.首先斑竹没错;一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本身说明它有需求.其次,这也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事情,顺其自然吧.
补充下,大家还记得有媒体报道病患诉医院x光检查没有遮盖下体的报道吧.这也说明了点什么吧.
作者: zhang5385    时间: 2005-5-15 01:34
走自己的路!不要听那些吃不到葡萄却说酸的话!
医学的发展,不是个别人能够阻挡的!
学术的进步,不是以考虑金钱为目的的。
继续前进!我们感谢您!我们支持您!我们信任您!!
作者: 肖大夫    时间: 2005-5-17 18:54
msct必须在常规图像的基础上参考,不可过分夸大其作用,但作为一种新技术,必须有人进行探讨,还请继续办下去,雷老师以为然否?
作者: foxet    时间: 2005-5-18 07:11
我暂时也没法接触这类东西。

但我提个建议,可否把机器上的图像以dicom序列保存,然后放上来,让大家用家里的重建软件试玩一下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5-5-18 10:00
这个问题首先要网站支持,因为网站不支持dicom图像格式。
作者: arbniya    时间: 2005-5-19 22:59
我赞成听蝉观竹收手不干,你把这么多精美的图像和有关后处理技术的方法,都毫无保留的无私奉献出来,你干吗还要听别人闲话,你还发帖打什么招呼,换了我从此不再吭声,潜水看看吧!
作者: sxdongfang    时间: 2005-5-21 01:14
雷主任的三维图片确实是精品(很多图片机器的公司都做不出来),这肯定是一个影像发展的方向,人体在我们影像医生面前透明已经为时不远。随着机器从单排到64排..........的发展3d透明的人体不再是一个梦。只是小地方可能还要熬几年,我们影像网在这方面的探讨与研究肯定要走在前面(向雷主任那样)。我只是有一个困惑:雷主任的三维层厚和经费是如何处理的,像我们的机器(单排螺旋)一个颅脑扫了170层(1.5mm层厚)别说医院不同意,了解情况的病家也不会赞成,请雷主任一并给予指教。谢谢!!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5-5-21 08:21
答sxdongfang大夫:
多层螺旋ct与单层不同,它扫描时间是0.5或0.75秒/每一圈(360度),扫描一圈出4层、8层、16层.图像..... 做三维时扫描的曝光次数是单层1/4、 1/8、 1/16.....以您说的为例,单层颅脑扫描170层,在4层螺旋ct扫描就只要曝光40几圈,即相当于40几层,在8层螺旋ct就只要曝光21圈,在16层螺旋ct就只要曝光10圈,按0.5秒/每扫描一圈计算,4层螺旋ct只要扫描时间20秒,8层螺旋只要10秒,16层螺旋ct就只要5秒。所以说多层螺旋ct的曝光次数和总的放射计量是少的。
  不知我说清楚没有?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5-5-26 22:22
我们现在三维后处理(包括cta、ctve、及ssd、vr、mip 、mpr等方法的重建)一个部位一次仅收费350元,如果增强另收费330元(不含造影药),收费已经十分的低廉啦!
作者: sxdongfang    时间: 2005-5-28 02:56
谢谢雷主任的指点,你们的机器是16还是64层?
作者: sxdongfang    时间: 2005-5-28 03:22
我们的一律是180元,三维后处理(包括cta、ctve、及ssd、vr、mip 、mpr等方法的重建)一个部位一次另加收20元,还要和病家做好思想工作。
作者: yml123    时间: 2005-6-12 03:02
声援听蝉观竹老师,谴责妄加菲薄者[emb6][emb6][emb6][emb28][emb28][emb28]
作者: 牟言科    时间: 2005-7-12 04:00
[emb6][emb5]
http://ourct.vip.533.net/
作者: 影象王    时间: 2005-8-29 18:32
[emb6][emb6][emb6][emb6][emb6]
作者: maomaotu    时间: 2005-8-29 18:40
[emb6]
作者: xjw755499    时间: 2005-9-4 05:03
[emb6][emb6][emb6][emb6][emb6][emb6]
我们十分羡慕!机器不行!做三维重建也很需要枝术,据我所知有很多医院有多排螺旋ct也不大做三维重建,即使做出来也没这么飘亮.所以对斑竹发上来的精彩照片表示中心感谢!
作者: 程军建    时间: 2006-9-24 01:56
很好呀!声讨胡言乱语者。。。。。。。
作者: 37度    时间: 2008-5-20 06:29
增强做血管折本啊,费球管费时间
作者: 杀毒软件    时间: 2008-5-23 03:36
声援听蝉观竹老师
作者: zxczxc    时间: 2008-6-14 03:25
大开眼界。
作者: swyyy2007    时间: 2009-3-21 23:09
我认为这个栏目非常有必要办下去,因为我们医院没有多层ct,不能做三维重建,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我个人认为,这个栏目遭遇版主所说的臭美,是因为很多基层的同志没有接触过这方面,好多的三维图像在没有任何标示的情况,不能够对病变信息进行阅读,这是主要的,我建议每个病例加上注释,结果等信息,我相信更能受的大家的欢迎
作者: 美丽矿山    时间: 2009-4-30 19:13
千万别停呀,不久的将来就普及了,临床很有意义,指导手术帮助很大。我们使用的是ge2,对骨折的诊断帮助相当大。它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是科学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就理解了。我大力支持版主,顶!顶!顶!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里用一用横好。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