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ZT0205:[专题]应力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
[打印本页]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8-5-1 00:59
标题:
ZT0205:[专题]应力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
应力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sf)亦称疲劳性骨折,是军事训练、运动员训练中常见的损伤。
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但比一般预料的要高。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发病率为2.9%,而以色列新
兵调查则高达31%[1];国内报道新兵应力骨折发病率为9.5%~16.9%,个别报道甚至高达
32.5%[2]。应力骨折好发于下肢,不同运动引起的应力骨折部位各异。篮球运动员的跗、跖
骨应力骨折发病率较高,田径运动员多发于胫骨、腓骨或跖骨,足球运动员好发于第5跖骨。军事
训练中以负重行军和长跑训练引起的胫骨应力骨折最常见(50%~80%);其次为跖骨应力骨折
(20%~40%)。
与暴力引起的急性骨折不同,应力骨折是反复作用的阈下损伤积累的结果,其特征为骨的破坏
和修复同时进行,发病初期往往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因而易被忽视,误诊率较高。应力骨折如不
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随着病程延长和损伤程度的加重,会出现骨皮质断裂,发展为完全骨折。近
年来,随着影像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在应力骨折诊断方面显示了巨大作用和潜力。
为提高应力骨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现将本病的影像学诊断进展报告如下。
1 应力骨折的x线诊断
由于应力骨折在症状出现后3~4周才能显示骨痂形成的征象,故x线检查的早期检出率很低,
首次就诊者仅15%出现x线征象。其早期x线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变薄,边缘模糊,呈灰色骨皮质征
(gray cortex)[3]。此征象是由于局部骨质充血水肿所致,但此种征象初诊时常常被忽视。随
着病程延长和损伤程度的加重,中晚期x线片可见骨折线大多呈横行,亦可呈斜行或放射状,同时
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表现为鸟嘴状、丘状、带状骨皮质增厚。
2 应力骨折的ct诊断
与x线平片比较,ct能更准确显示骨折线及骨内外膜增生,多伴周围软组织弥漫肿胀,可帮助
除外可疑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管状骨应力骨折早期均为直或
不同程度弯曲的横形透亮线,伴邻近软组织较广泛肿胀;晚期骨内外膜增生,局部密度增高,但仍
可见骨折线痕迹;随着病程延长,局部骨痂堆积增多,骨膜反应更明显,长骨骨膜增生围绕骨干生长形
成新的不完整的骨皮质轮廓,横断面ct扫描呈现双皮质征[4]。肋骨应力骨折早期为局部骨质密度
减低,骨折线显示不清,相应处见局限性软组织肿胀;晚期骨质增生硬化,衬托出骨折线。锁、肩
胛、骶、髂、耻及坐骨应力骨折早期为程度不同弯曲的透亮线,晚期见明显骨痂形成,呈山丘状。
与核素骨扫描及mri相比,ct显示应力骨折的敏感性略低,但特异性好,是诊断和随访应力骨
折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检查方法,尤其对骨盆、肋骨等解剖结构复杂或形态不规则区域有其独特优势,
不仅能清晰准确显示解剖关系和病变的特征,而且在对病变鉴别诊断时显示特异征象。如恶性骨肿
瘤ct检查通常有骨质破坏且伴软组织肿块,出现病理骨折时,骨折线多不规则,而应力骨折除显示
骨折线外,未有骨质破坏,随访发现骨质修复,软组织多为弥漫性肿胀。
3 应力骨折的mri诊断
在骨折急性期(3周内),mri不能反映皮质骨内骨折线,故长骨骨折通常不做mri检查,但
mri对早期骨髓和软组织水肿显示比x线和ct检查早且清晰[5],常用于松质骨骨折急性期
的检查,特别是椎体骨折的检查。松质骨急性期的线形骨折,t1和t2加权图像上均可显示线状低
信号区。陈旧性骨折(3周后)断端骨髓腔及骨皮质周围有大量骨痂存在,骨痂组织t1、t2值均极
短,显示为不规则无信号区或梭形无信号区。骨膜反应为无信号区,与骨痂不易区分。
4 应力骨折的核素骨显像诊断
核素骨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亲骨性放射性同位素在骨的病变部位较多地积聚并释放γ射线,
经过扫描及闪烁照相,将病变显示出来。理想的示踪剂要求半衰期较短,显像效果好,对人体无害
,99m锝(99mtc)是常用的示踪剂。由于骨损伤局部有代谢活动增强,局部表面积增大,血供增
加,使其与焦磷酸盐的化学交换作用增加,99m锝-亚甲基四磷酸盐(99mtc-mdp)在该部浓集的
程度超过与正常骨的交换,从而在骨核素成像时显示异常的核素浓集灶,骨折部位可见放射性核素
呈卵圆形、梭形或弥漫性聚集[6]。
99mtc-mdp骨扫描能在骨组织遭受应力性损伤时显示局部异常活跃的骨代谢活动,为诊断应
力骨折的最佳方法,其灵敏度达100%,特异度达98%,符合率达100%[7],且能在骨质遭受应
力损伤而患者尚无自觉症状时(6~54h),发现局部异常的骨代谢活动。目前,放射性核素骨扫描
已经成为应力骨折的常规诊断方法。但由于设备昂贵、花费时间、需静脉注射化学性核素等特点,难
以在军训人员、运动员体检中普遍使用。
5 小结
综上所述,应力性骨折的发病部位及不同病理阶段的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对
应力骨折敏感性差,多在临床出现症状后3~4周方可显示,但价格便宜,简单易行,适于随访观察
。因此<
作者:
有风的日子
时间:
2008-5-1 03:36
有求必应,迅速!
先顶一个!
作者:
有风的日子
时间:
2008-5-1 03:56
不知雷版主《陆军新兵应力骨折》《应力骨折的早期征象:皮质变灰》和《胫骨纵向应力性骨折:ct、mri影像的对比研究》三篇e文是不是电子版的,能否发给小弟一份look、look!小弟这儿也有两篇相关e文,与你的略有不同,与你交换也行。
作者:
黑白光影
时间:
2008-5-1 04:33
认真学习,深入体会。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8-5-1 05:04
标题:
回复:zt0205:[专题]应力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
病例1、跳高运动员,训练后出现双足疼痛,运动后加剧。
病例2,长跑运动员,集训后下肢疼痛。
病例3、体力劳动者,在从事挑重物强体力劳动后出现足部疼痛,休息缓解。
图1-2 第一次x光片
图3 ct片
图4 停止劳动3个月后疼痛明显缓解,复查x光片
图5 9个月后症状消失复查x光片
病例4 长跑后出现下肢疼痛,x 光片及ct片显示骨膜反应和骨折线
病例5 新兵拉练后出现下肢痛
病例6 男,19岁,以“左大腿疼痛一月”入院。该患者系新入伍战士,曾有训练中外伤史。自述四肢偶有麻木感一年,近一月来左大腿疼痛并伴腰部酸痛。予以消炎止痛治疗无效。查体:左侧第10肋肋椎关节压痛,双下肢无红肿压痛。核素检查诊断为疲劳骨折
病例7 篮球比赛后脚部疼痛
图1 x线未显示骨折
图2-4 mr显示第二跖骨骨膜反应及软组织水肿
病例8 足球运动员训练脚部受伤疼痛
图1 受伤半个月片
图2 受伤半个月ct片
图3 1个月片
图4 2个月片骨痂塑形
病例9 第四跖骨应力骨折
与慢性骨髓炎鉴别
作者:
wnlyq8688
时间:
2008-5-1 16:16
学习了!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8-5-1 18:09
学习了,谢谢雷版主!
作者:
有风的日子
时间:
2008-5-1 18:54
标题:
zt0205:[专题]应力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
这回好了,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不愧是大侠,铁肩担道义!
另外,好人做到底,应力性骨折mri诊断分级的问题也别再藏着了吧!
实际上在下实不忍心雷版主还有一篇
关于椎间盘滑脱
的专题好文被埋没,请jiajie站长也把它转到专题栏目吧!这篇专题在yy杨洋ct13077发帖内跟帖发表已经几天了,想必见到的网友还不多!
同时也希望更多站内高手学学水浒内的英雄好汉,该出手时就出手,担起应担的道义!多发表一些专业方面的高见,提升网站内涵!
(版主回复:已经将雷主任的《腰椎滑脱症》专题收录到“影像文摘”中,谢谢您的提醒)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5-1 18:41:48 修改过]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8-5-1 20:16
标题:
回复:zt0205:[专题]应力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
首先要谢谢“有风的日子”先生,这个专题是应“有风的日子”先生的邀请进行的综述,其实是“有风的日子”出题,我做题。
因为每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手上的资料也是不全的,我同样也是如此,我可能无法将“应力性骨折mri诊断分级的问题”讲清楚,因为我对应力性骨折mri诊断不是太熟悉,我的专业虽然是影像,但是主要从事的是x线和ct诊断,mr我正在加紧学习。
这个问题想必“有风的日子”先生比较了解,希望“有风的日子”先生进行补充。我们上网花这么多时间干什么呢?不就是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么?
大家对某一个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或讲座,这样的方法很好,希望大家支持!
作者:
52yingxiang
时间:
2008-5-3 00:07
学习了,谢谢雷版主!
作者:
有风的日子
时间:
2008-5-7 14:51
应力性骨折mri中的表现及分度问题:
mri成像对应力性骨折的敏感性达100%,特异性达85%,而且可以表现出更好的解剖细节及相关区域
软组织更准确的受累情况。
stir (short tau inversion recovery)序列t1-weighted (t1wi) and t2-weighted (t2wi)像常被用
做应力性骨折诊断的定性及分期(分度) 。也就是说分期(分度)是基于mri上见到的受累区信号差异。
●i度:轻、中度的骨旁水肿而无骨髓改变。
●ii度:中重度的骨旁水肿+骨髓改变。
●iii度:ii度+ t1wi像上的骨髓改变。
●iv度:明显可见的骨折线。
注:以上资料是来自the radiology assistant网站相关文章的部分译文,仅供网友参考。
作者:
刘阿赵
时间:
2008-5-8 03:27
好东西
作者:
校长
时间:
2008-5-21 06:33
精彩
作者:
杀毒软件
时间:
2008-5-23 03:27
学习了,谢谢雷版主!
作者:
七心海棠_1
时间:
2008-5-27 22:42
安逸,希望以后多点类似的讲座,我们好好学习!
作者:
zy654321
时间:
2009-4-26 07:30
雷版主,你讲的太好了,图文并茂,这样让我们新手好掌握,谢谢!!!!!!!!!!!!!!!!!!!!!!!!!
作者:
汪涛同志
时间:
2010-5-17 01:31
好文章,还要再顶!再学习一遍吧。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