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问答: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打印本页]
作者:
358450m
时间:
2008-5-10 19:54
标题: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问答: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十问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9.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10.为什么近期报告感染手足口病的人这么多?
根据卫生部门的监测,专家将目前报告的手足口病发病数与往年的发病数对比,认为今年疫情来得比较早,但仍属散发。今年5月2日起,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病例及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由于以往不要求报告,另外有病人因症状轻微没有就医,因此以往部分病例没被发现或未作报告。在要求依法报告后,报告数量有一定增加是合理的现象。
由于手足口病是常见多发传染病,存在广泛发病的可能。卫生部门提醒全国各地,尤其是目前病例较少或往年发病较少的地区要加强预防与监测,做好疫情的防控。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8-5-10 20:06
谢谢楼主!
作者:
dengkai
时间:
2008-5-11 00:07
谢谢
作者:
有风的日子
时间:
2008-5-11 03:39
国外通行的做法是临时性关闭疫区幼儿圆。而不是不让患儿上幼儿圆,因为hfmd发病前有一周左右的潜伏期(无症状期),等有了临床症状再脱离接触是否合适?
现在国内hfmd流行趋势不容乐观(通常hfmd的高峰期为6~7月份,而现在是5月份),而一些专家却在报头讲家庭隔离,本人深不以为然!
想想当年的非典开始时是如何隔离的,又是怎样造成流行导致甚或大批医务人员感染的、最后是怎么得以控制的。我们的教训还不深刻吗?你让患儿在家隔离是否能真正达到隔离效果(患儿来往医疗路上是否会造成新的播散?轻症患儿能否在家不出,家长是否能在家不出?),这些都是“专家们”学术之外,而我们却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当然,hfmd的易感人群决定了它不可能造成非典那样的大规模危害(无年龄段限制),但我们能否采取更为合理的措施控制疾病在最小范围内流行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仅是危害了我们明天的花朵,也可能成为国外别有用心人抵制奥运会新的话题!
我的想法是应参考非典时期的做法:建立专门医院隔离治疗(这包括患儿及医务人员的隔离);同时对疫区幼儿圆采取临时性关闭;对患儿家庭成员或居住区必要时也要隔离/封闭(视单发或流行采取不同措施)。
某不是专家,但却有一颗善良、仁爱的心,某不是肉食者,却也是位鄙不敢忘忧国!因为我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我也希望未来的现实证明我上面的想法只是杞人忧天!
作者:
358450m
时间:
2008-5-11 04:51
有点道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