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MRI1618:双侧胫骨占位 [打印本页]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8-5-23 05:10
标题: MRI1618:双侧胫骨占位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938)
女性,10岁。患者于10余天前触摸左小腿时发现局部隆起,少许压痛,行走活动不受影响。被家长带至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拍片诊为“双胫骨近段骨良性肿瘤”,遂入住我院。
体检:左小腿中上段前内侧隆起一包块约7x3x4cm范围大小,质硬,局部皮肤稍高,未见皮肤发红及血管怒张,轻压痛。
外院mri片如下:







患者入院后送手术室行“直视下左胫骨病灶取活检术”。术中检查见左胫骨中上段骨质膨隆,皮质变薄,内有囊腔,有大量乳白色或淡黄色纤维组织填充。手术在直视下切取部分乳白色纤维组织作病理检查。患者行活检术后又行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见ct13579: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518)
[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5-31 0:05:22 修改过]
作者: 前行 时间: 2008-5-24 03:23
骨纤维结构良
作者: xf3320 时间: 2008-5-24 06:00
双侧胫骨非骨化性纤维瘤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8-5-24 15:00
双侧胫骨非骨化性纤维瘤!支持!
作者: 358450m 时间: 2008-5-24 16:30
双侧胫骨非骨化性纤维瘤
作者: 郭凯 时间: 2008-5-24 23:34
双侧胫骨对称性异常信号,多考虑良性病变,没有x线片吗?要结合x线片的。
作者: 宋振波 时间: 2008-5-24 23:56
双侧胫骨非骨化性纤维瘤
作者: 宋振波 时间: 2008-5-24 23:58
【临床表现】
该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二性差异不显著,病灶以下肢长管状骨为多见,如胫骨、股骨和腓骨,其他部位则很少发现,偶尔也可在骼骨及骶髂关节处发现,或在上肢尺骨和肱骨处发现病灶。一般病灶位于骨干的上下端,并且呈膨胀性生长,距离是骨骺软骨2.5~5.0cm。 无特殊的临床症状有助于该病诊断,一般经x线检查后发现,病灶发展缓慢、潜在,且要在数年之后,才会感到局部疼痛和肿胀,主要表现在踝关节、膝关节和腕关节,而且往往会误认为轻微创伤所引起,偶然也可因病理骨折后发现。 x线表现 病灶呈偏心生长、界限清晰,开始距骨骺板不远,随着骨的生长而移向骨干。肿瘤好发于胫骨上端和股骨的下端,病灶呈分叶状疏松阴影,呈椭圆形,直径可达4~7cm,病变处皮质可变得很薄,呈膨胀性。
【病理改变】
(一)大体所见 肿瘤呈棕色或暗红色,切面成结节状。干骺处纤维性骨皮质缺陷由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所组成。肿瘤周围尚有硬化骨组织的薄壳包围。
(二)显微镜检 可见大量纤维细胞呈漩涡状排列,可看到少量散在性的巨细胞和泡沫细胞。许多细胞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但不论细胞如何丰富,肿瘤细胞内一般没有成骨现象,这是本病的特征。在邻近的骨组织可发生反应性增生。
作者: zkc2808 时间: 2008-5-25 01:35
骨纤维结构不良
作者: qiuleiyu 时间: 2008-5-28 00:10
支持;非骨化性纤维瘤可能大。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8-5-28 21:15
非骨化性纤维瘤
作者: zxczxc 时间: 2008-6-8 00:02
标题: 非骨化性纤维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
1942年jaffe等认为是一种肿瘤,并将其从巨细胞瘤类中分离出来,1945年hatcher则指出非骨化性纤维瘤(nonossifying fibroma),实质上是一种瘤样病损,又称干骺端纤维性骨皮质缺陷病,但目前则又认为这种病变与纤维组织细胞瘤在病理上难以区分。病灶内含有多核巨细胞,以长管状骨的干骺端皮质处较常见。
【治疗措施】
一般采用外科手术作清除术和植骨术,必要时如腓骨处肿瘤,则可考虑作节段切除。经彻底清除或切除后,复发率很低,预后良好。
【病理改变】
(一)大体所见 肿瘤呈棕色或暗红色,切面成结节状。干骺处纤维性骨皮质缺陷由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所组成。肿瘤周围尚有硬化骨组织的薄壳包围。
(二)显微镜检 可见大量纤维细胞呈漩涡状排列,可看到少量散在性的巨细胞和泡沫细胞。许多细胞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但不论细胞如何丰富,肿瘤细胞内一般没有成骨现象,这是本病的特征。在邻近的骨组织可发生反应性增生。
【临床表现】
该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二性差异不显著,病灶以下肢长管状骨为多见,如胫骨、股骨和腓骨,其他部位则很少发现,偶尔也可在骼骨及骶髂关节处发现,或在上肢尺骨和肱骨处发现病灶。一般病灶位于骨干的上下端,并且呈膨胀性生长,距离是骨骺软骨2.5~5.0cm。 无特殊的临床症状有助于该病诊断,一般经x线检查后发现,病灶发展缓慢、潜在,且要在数年之后,才会感到局部疼痛和肿胀,主要表现在踝关节、膝关节和腕关节,而且往往会误认为轻微创伤所引起,偶然也可因病理骨折后发现。 x线表现 病灶呈偏心生长、界限清晰,开始距骨骺板不远,随着骨的生长而移向骨干。肿瘤好发于胫骨上端和股骨的下端,病灶呈分叶状疏松阴影,呈椭圆形,直径可达4~7cm,病变处皮质可变得很薄,呈膨胀性。
【鉴别诊断】
一.骨巨细胞瘤:结缔组织细胞较大,巨细胞亦较大,数量亦多,而非骨化性纤维瘤则相反。该病的特点是年龄一般在8~20岁,部位以干骺端和骨干为主,有可能自愈,复发率低。 黄色肉芽肿:由于该病在愈合阶段可吸收脂肪,成为泡沫细胞,故有人怀疑为黄色肉芽肿,故应予以注意。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6-7 23:47:59 修改过]
作者: peijunlong 时间: 2008-8-8 07:20
x线表现:多位于长骨干骺端肌腱、韧带附着部的皮质,以膝周骨多见,病变可单发或多发,表现为骨皮质内大小约1-4cm的骨质缺损区,病变长轴与骨长轴一致,多呈圆形或卵圆形透光区,边缘清晰,有薄层硬化边,一般无骨膜反应。少数病灶内可有粗细不均的致密条索,使病灶呈多囊状改变
作者: peijunlong 时间: 2008-8-8 07:23
ct表现:皮质内囊状或不规则形,无膨胀性的骨质缺损区,内为较均匀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楚。外侧骨壳可完整或缺损,邻近可有轻压软组织肿胀,但无骨膜反应。
作者: ZHONGXINMR 时间: 2009-3-8 03:30
好病例,谢谢,学习了
作者: 无间道 时间: 2009-3-11 07:04
标题: 回复:mri1618:双侧胫骨占位
以下是引用qiuleiyu在2008-5-27 16:10:00的发言:[br]支持;非骨化性纤维瘤可能大。
作者: pujunzhi 时间: 2009-3-11 07:12
好病例,谢谢,学习了!
作者: 黑白光影 时间: 2009-3-13 04:08
非骨化性纤维瘤。学习了。
作者: zxczxc 时间: 2010-8-2 16:46
双侧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
作者: zxczxc 时间: 2011-6-18 16:49
胫骨上段异常信号,非骨化性纤维瘤。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