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13756:男性,50岁。左膝疼痛2月。 [打印本页]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8-5-31 07:54
标题: CT13756:男性,50岁。左膝疼痛2月。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020)
男性,50岁。左膝疼痛2月。
(mri片见mri1634: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937)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7-16 20:09:21 修改过]

作者: syfszcw    时间: 2008-5-31 08:02
强个沙发做下看,骨巨应该首先考虑吧
作者: 守望可可    时间: 2008-5-31 09:51
  呵呵,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了:
  1.左侧股骨内侧髁内前侧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骨皮质明显变薄,部分似近突破。病变临近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
  2.其内虽无明显粗大骨嵴,但有明显的多房或多囊状改变,不管是ct还是mri均清楚显示。
  3.病灶内容物无论是ct还是mri,均提示为血性:ct显示上方高密度ct值61-65hu,符合有大量红细胞混悬的血液的ct值,下方较低密度ct值21-22hu,则符合血浆的ct值。mri表现更凸显内容物的性质。
  4.之所以会出现血液在上面、血浆在下面而形成液液平面,应该是因为ct扫描病人采取的是俯卧位的原因(血液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而mri表现更印证了这个判断:mri扫描不管是横轴位还是矢状位,长t2、短t1的水均位于液液平面的上部。
作者: xxhwh    时间: 2008-5-31 10:21
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
男性,50岁。左膝疼痛2月,膨胀性骨破坏,骨皮质明显变薄,部分似近突破。其内可见骨嵴,并可见液-液平面,病变临近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
鉴别诊断:骨巨
作者: xxhwh    时间: 2008-5-31 10:32
标题: 回复:ct13756:男性,50岁。左膝疼痛2月。
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abc)
男性,50岁。左膝疼痛2月,膨胀性骨破坏,骨皮质明显变薄,部分似近突破。其内可见骨嵴,多分房,并可见液-液平面,病变临近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
鉴别诊断:骨巨细胞瘤,好发于20~40岁男性,影像上呈皂泡样改变,累及部位较abc广泛,少有液-液平面
作者: yangyudong333    时间: 2008-5-31 13:19
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qian    时间: 2008-5-31 14:37
胫骨上端膨胀性骨破坏,骨皮质明显变薄,部分似近突破。其内可见骨嵴,并可见液-液平面,病变临近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qc80012345    时间: 2008-5-31 15:13
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
作者: 随光逐影    时间: 2008-5-31 15:16
左股骨下端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358450m    时间: 2008-5-31 17:20
标题: 回复:ct13756:男性,50岁。左膝疼痛2月。
以下是引用守望可可西里在2008-5-31 1:51:00的发言:[br][br]  呵呵,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了:[br]  1.左侧股骨内侧髁内前侧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骨皮质明显变薄,部分似近突破。病变临近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br]  2.其内虽无明显粗大骨嵴,但有明显的多房或多囊状改变,不管是ct还是mri均清楚显示。[br]  3.病灶内容物无论是ct还是mri,均提示为血性:ct显示上方高密度ct值61-65hu,符合有大量红细胞混悬的血液的ct值,下方较低密度ct值21-22hu,则符合血浆的ct值。mri表现更凸显内容物的性质。[br]  4.之所以会出现血液在上面、血浆在下面而形成液液平面,应该是因为ct扫描病人采取的是俯卧位的原因(血液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而mri表现更印证了这个判断:mri扫描不管是横轴位还是矢状位,长t2、短t1的水均位于液液平面的上部。[br]

作者: 医影拾贝    时间: 2008-5-31 18:03
标题: 回复:ct13756:男性,50岁。左膝疼痛2月。
以下是引用守望可可西里在2008-5-31 1:51:00的发言:[br][br]  呵呵,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了:[br]  1.左侧股骨内侧髁内前侧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骨皮质明显变薄,部分似近突破。病变临近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br]  2.其内虽无明显粗大骨嵴,但有明显的多房或多囊状改变,不管是ct还是mri均清楚显示。[br]  3.病灶内容物无论是ct还是mri,均提示为血性:ct显示上方高密度ct值61-65hu,符合有大量红细胞混悬的血液的ct值,下方较低密度ct值21-22hu,则符合血浆的ct值。mri表现更凸显内容物的性质。[br]  4.之所以会出现血液在上面、血浆在下面而形成液液平面,应该是因为ct扫描病人采取的是俯卧位的原因(血液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而mri表现更印证了这个判断:mri扫描不管是横轴位还是矢状位,长t2、短t1的水均位于液液平面的上部。[br]

作者: zjzjr    时间: 2008-5-31 18:16
支持骨巨细胞瘤.
作者: dr.yang    时间: 2008-5-31 18:58
学习了!
作者: 深泽交通    时间: 2008-5-31 19:29
标题: 回复:ct13756:男性,50岁。左膝疼痛2月。
以下是引用yangyudong333在2008-5-31 5:19:00的发言:[br]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br]

作者: 影象小辈    时间: 2008-5-31 19:40
以下是引用守望可可西里在2008-5-31 1:51:00的发言:

  呵呵,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了:
  1.左侧股骨内侧髁内前侧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骨皮质明显变薄,部分似近突破。病变临近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
  2.其内虽无明显粗大骨嵴,但有明显的多房或多囊状改变,不管是ct还是mri均清楚显示。
  3.病灶内容物无论是ct还是mri,均提示为血性:ct显示上方高密度ct值61-65hu,符合有大量红细胞混悬的血液的ct值,下方较低密度ct值21-22hu,则符合血浆的ct值。mri表现更凸显内容物的性质。
  4.之所以会出现血液在上面、血浆在下面而形成液液平面,应该是因为ct扫描病人采取的是俯卧位的原因(血液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而mri表现更印证了这个判断:mri扫描不管是横轴位还是矢状位,长t2、短t1的水均位于液液平面的上部。
作者: 宇宙CT    时间: 2008-5-31 19:53
男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了:
  1.左侧股骨内侧髁内前侧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骨皮质明显变薄,部分似近突破。病变临近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
  2.其内虽无明显粗大骨嵴,但有明显的多房或多囊状改变,不管是ct还是mri均清楚显示。
  3.病灶内容物无论是ct还是mri,均提示为血性:ct显示上方高密度ct值61-65hu,符合有大量红细胞混悬的血液的ct值,下方较低密度ct值21-22hu,则符合血浆的ct值。mri表现更凸显内容物的性质。
  4.之所以会出现血液在上面、血浆在下面而形成液液平面,应该是因为ct扫描病人采取的是俯卧位的原因(血液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而mri表现更印证了这个判断:mri扫描不管是横轴位还是矢状位,长t2、短t1的水均位于液液平面的上部。性,50岁。左膝疼痛2月
作者: 杀毒软件    时间: 2008-5-31 21:15
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hhcckk    时间: 2008-5-31 22:22
守望可可西里大哥分析的在理,考虑动脉瘤样骨囊肿,最大的支持点是出现液-液平面,就是年龄偏大了点

主要与骨巨鉴别
作者: eplgj71    时间: 2008-5-31 23:41
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hjk    时间: 2008-6-1 02:54
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光影相伴    时间: 2008-6-1 03:08
标题: 回复:ct13756:男性,50岁。左膝疼痛2月。
以下是引用守望可可西里在2008-5-31 1:51:00的发言:[br][br]  呵呵,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了:[br]  1.左侧股骨内侧髁内前侧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骨皮质明显变薄,部分似近突破。病变临近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br]  2.其内虽无明显粗大骨嵴,但有明显的多房或多囊状改变,不管是ct还是mri均清楚显示。[br]  3.病灶内容物无论是ct还是mri,均提示为血性:ct显示上方高密度ct值61-65hu,符合有大量红细胞混悬的血液的ct值,下方较低密度ct值21-22hu,则符合血浆的ct值。mri表现更凸显内容物的性质。[br]  4.之所以会出现血液在上面、血浆在下面而形成液液平面,应该是因为ct扫描病人采取的是俯卧位的原因(血液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而mri表现更印证了这个判断:mri扫描不管是横轴位还是矢状位,长t2、短t1的水均位于液液平面的上部。[br]

支持!
作者: qingjing    时间: 2008-6-1 05:17
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wqs571018    时间: 2008-6-1 05:27
标题: 回复:ct13756:男性,50岁。左膝疼痛2月。
以下是引用守望可可西里在2008-5-31 1:51:00的发言:[br][br]  呵呵,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了:[br]  1.左侧股骨内侧髁内前侧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骨皮质明显变薄,部分似近突破。病变临近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br]  2.其内虽无明显粗大骨嵴,但有明显的多房或多囊状改变,不管是ct还是mri均清楚显示。[br]  3.病灶内容物无论是ct还是mri,均提示为血性:ct显示上方高密度ct值61-65hu,符合有大量红细胞混悬的血液的ct值,下方较低密度ct值21-22hu,则符合血浆的ct值。mri表现更凸显内容物的性质。[br]  4.之所以会出现血液在上面、血浆在下面而形成液液平面,应该是因为ct扫描病人采取的是俯卧位的原因(血液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而mri表现更印证了这个判断:mri扫描不管是横轴位还是矢状位,长t2、短t1的水均位于液液平面的上部。[br]

又见可可西里老师了!你好!
作者: zsl6918    时间: 2008-6-1 05:30
考虑单纯的骨囊肿!
作者: pujunzhi    时间: 2008-6-1 05:32
支持左股骨下端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灶内可见液—液平面为其特点。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8-6-1 06:45
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xxhwh    时间: 2008-6-1 08:53
守望可可西里兄分析的很透彻,有两点我要说明一下,第一:无论是ct还是mr,怎么看都应该是仰卧位,第二:你的最后一句话:“长t2、短t1的水均位于液液平面的上部。”中的“短t1的水”应为“长t1的水”。
作者: 守望可可    时间: 2008-6-2 06:27
标题: 回复:ct13756:男性,50岁。左膝疼痛2月。
以下是引用xxhwh在2008-6-1 0:53:00的发言:[br]守望可可西里兄分析的很透彻,有两点我要说明一下,第一:无论是ct还是mr,怎么看都应该是仰卧位,第二:你的最后一句话:“长t2、短t1的水均位于液液平面的上部。”中的“短t1的水”应为“长t1的水”。


  真诚的感谢xxhwh老师的警醒,更感谢您专程用站内短信指出我的错误。
  1.ct也的确是仰卧位,上面的是血浆,ct值是21-22hu。不知道当时是咋了,总把那俩ct值看混淆了,可能是因为所测的ct值标注2而不是按顺序标注的是1的原因。总之是没有仔细看,就胡咧咧了。这个病例看完,躺在床上的时候一回味就知道自己错了,实在不好意思。
  2.是“长t1的水”,不是笔误,而是自己一知半解、想当然才造成的笑话。关公面前舞大刀--是我自己丢丑、露怯了,实在不好意思。认真看书、仔细揣摩是我今后学习mr的重点,再次感谢xxhwh老师!
作者: panyishengct    时间: 2008-6-2 07:00
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zjb    时间: 2008-6-2 14:27
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8-6-3 21:23
良性(囊性)骨肿瘤样病变: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细胞瘤?
作者: zhangling    时间: 2008-6-3 23:12
动脉瘤样骨囊肿



老师们对病例探讨认真仔细,谦虚谨慎,讲解透彻,学生深感佩服,不虚到此一游,不虚到此求学拜佛
作者: 5708    时间: 2008-6-9 02:56
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yuxia0635    时间: 2008-7-3 07:41
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  
与骨巨鉴别
作者: peijunlong    时间: 2008-7-3 07:57
有mri吗?
作者: peijunlong    时间: 2008-7-3 08:05
对不起,已看到了mri了

男性,50岁。左膝疼痛2月

呵呵,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了:
  1.左侧股骨内侧髁内前侧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骨皮质明显变薄,部分似近突破。病变临近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
  2.其内虽无明显粗大骨嵴,但有明显的多房或多囊状改变,不管是ct还是mri均清楚显示。
  3.病灶内容物无论是ct还是mri,均提示为血性:ct显示上方高密度ct值61-65hu,符合有大量红细胞混悬的血液的ct值,下方较低密度ct值21-22hu,则符合血浆的ct值。mri表现更凸显内容物的性质。
  4.之所以会出现血液在上面、血浆在下面而形成液液平面,应该是因为ct扫描病人采取的是俯卧位的原因(血液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而mri表现更印证了这个判断:mri扫描不管是横轴位还是矢状位,长t2、长t1的水均位于液液平面的上部。

将短t1改为了长t1
作者: dyqct    时间: 2008-7-17 18:47
学习了。
作者: shijingcheng200    时间: 2008-7-21 04:21
向可可西里学习真诚!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 枫岩    时间: 2008-7-21 04:55
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
作者: ZHONGXINMR    时间: 2009-3-14 15:40
典型,谢谢
作者: 513ytb    时间: 2009-6-30 08:39
骨巨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09-6-30 12:38
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
作者: dr.yang    时间: 2012-12-2 20:19
呵呵,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动脉瘤样骨囊肿了:
  1.左侧股骨内侧髁内前侧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骨皮质明显变薄,部分似近突破。病变临近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
  2.其内虽无明显粗大骨嵴,但有明显的多房或多囊状改变,不管是ct还是mri均清楚显示。
  3.病灶内容物无论是ct还是mri,均提示为血性:ct显示上方高密度ct值61-65hu,符合有大量红细胞混悬的血液的ct值,下方较低密度ct值21-22hu,则符合血浆的ct值。mri表现更凸显内容物的性质。
  4.之所以会出现血液在上面、血浆在下面而形成液液平面,应该是因为ct扫描病人采取的是俯卧位的原因(血液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而mri表现更印证了这个判断:mri扫描不管是横轴位还是矢状位,长t2、短t1的水均位于液液平面的上部。 ===学习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