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V0451:腹部疑难病例—请诸位老师会诊 [打印本页]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8-6-2 19:31
标题: V0451:腹部疑难病例—请诸位老师会诊
患者 男性 44岁,乙肝病史多年,体检彩超发现肝内占位,行ct检查,结果如下:请会诊!(只上传异常部位)。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8-6-2 12:55:51 修改过]

作者: zjzjr    时间: 2008-6-2 20:37
肝右叶后段(下腔静脉旁)可见结节状低密度影.动脉期似可见肝右动脉迂曲血管影,延迟期呈低密度影,考虑小肝癌可能性大,建议查afp.
作者: wqs571018    时间: 2008-6-3 04:37
考虑肝右后叶小肝癌可能性大,建议查afp。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8-6-3 21:59
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病灶强化、缩小,延时强化减退。考虑  肝癌或炎性假瘤
作者: qiushi    时间: 2008-6-3 22:30
肝右叶后上段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动脉期无明显强化,延迟期呈低密度影,考虑小肝癌可能性大,建议查afp.
                                                     小肝癌
        小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起病多隐匿,临床多无明显症状,早期发现小肝癌(shcc)不仅可以为临床提供及时手术治疗时机,而且可以提高术后生存时间。
    shcc的定义尚未统一,日本肝癌协作组的标准是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2cm;而中国肝癌病理协作组的标准是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多个癌结节数目不超过2个,最大直径之和≤3cm。肝癌病因学说有下列三大因素:①病毒性肝炎。②化学性致癌物质。③寄生虫感染。其中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再生结节癌变是其主要因素。
    小肝癌(shcc)的检查方法:行全肝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20s-30s行动脉期扫描,60s~70s行门脉期扫描,2min-3min行延迟期扫描,观察和分析病灶在三期增强扫描中的ct表现。小肝癌90%以上由肝动脉供血。因此,典型的小肝癌ct表现为动脉期高密度、门脉期为等到低密度、延迟期为低密度。shcc在三期扫描上可呈多种表现:大部分shcc呈典型表现,即平扫表现为低或等密度、动脉期呈高密度、门脉期呈等或低密度、延迟期呈低密度。少数呈非典型表现,可表现为各期均呈低密度,也可表现为动脉期和门脉期呈高密度,延迟期为等密度。还可表现为动脉期病灶呈等密度,而门脉期和延迟期呈低密度--动脉期高密度结节,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可见小片低密度区;门脉期病灶呈低密度,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延迟期病灶呈低密度,密度不均,边界不清。
    lim等认为动脉期在发现富血供的肿瘤特别有效,而门脉期和延迟期容易发现少血供的肿瘤(如分化好的肝癌或微小肝癌)。shcc动脉期不强化首先与病变的动脉血供有关。虽然大部分病变血供丰富而呈现出高密度,但也有少数病变(尤其是早期shcc)动脉血供较少,不呈高密度而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其次,注射速度和造影剂量也会影响病灶在动脉期的表现。注射速度较慢时或造影剂量少时,进入病灶内的对比剂量较少,因而病变可无明显强化而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另外也有学者认为瘤内癌细胞的透明变亦是导致shcc不强化的原因。
    对于三期扫描均呈低密度的shcc,应与少血供的肝转移瘤和肝结核瘤、小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1、少血供的肝转移瘤在三期增强扫描时亦呈低密度改变,与低密度的shcc相鉴别的要点为:肝转移瘤常多发,瘤灶中央常因缺血坏死而出现中心性密度更低区,瘤灶边缘部因坏死不彻底,常残留一轮廓不规则的瘤壁,此瘤壁的密度低于邻近的肝实质密度而高于瘤灶的中心坏死区,这一征象与低密度的shcc不同,典型的胃肠道转移瘤多数为周边强化,中央为低密度而呈典型“牛眼眶”征。2、肝结核瘤由于病灶中心的干酪样坏死或液化坏死,也可在三期扫描中呈低密度,与三期扫描中呈低密度shcc相鉴别的要点如下:(1)肝结核病灶内有泥沙样或小点状钙化灶,肝细胞性肝癌也可发生钙化,但概率远低于肝结核;(2)肝结核病灶内存在分隔,增强晚期病灶边缘强化或(和)分隔强化,此种表现在肝癌中较少见到;(3)肝结核可有病灶破溃表现。3、海绵状血管瘤动脉期高密度强化,门脉期其密度多数仍然高于肝且接近或超过同层主动脉密度,而不降至低于或等于肝的密度。
    三期增强扫描上呈高、高、等密度的shcc,血供异常丰富,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不易鉴别。fnh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有以下几点: (1)fnh平扫呈略低或等密度,中央可见低密度疤痕。(2)动脉期除疤痕外明显均匀强化,呈辐轮状,门脉期呈等或略高密度,延迟后呈等或略低密度;(3)在病灶的中央或周边有时可见明显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shcc动脉期虽有明显强化但不如fnh均匀一致,强化程度也低于fnh。但是较小的fnh中心星芒状疤痕出现率低,应引起注意。

[本贴已被 qiushi 于 2008-6-3 15:12:03 修改过]

作者: qiuleiyu    时间: 2008-6-3 22:52
支持;小肝癌。
作者: 流星1234    时间: 2008-6-4 06:02
考虑肝右后叶小肝癌可能性大
作者: zsl6918    时间: 2008-6-4 19:43
小肝癌可能性大
作者: 王仕学    时间: 2008-6-5 06:17
肝右叶后段(下腔静脉旁)可见结节状低密度影.动脉期似可见肝右动脉迂曲血管影,延迟期呈低密度影,考虑小肝癌可能性大,建议查afp.
作者: 狙击手    时间: 2008-6-6 07:09
综合考虑还是支持小肝癌的诊断。
作者: 358450m    时间: 2008-6-6 19:37
小肝癌。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8-6-7 06:24
标题: 回复:v0451:腹部疑难病例—请诸位老师会诊
以下是引用zjzjr在2008-6-2 12:37:00的发言:[br]肝右叶后段(下腔静脉旁)可见结节状低密度影.动脉期似可见肝右动脉迂曲血管影,延迟期呈低密度影,考虑小肝癌可能性大,建议查afp.

作者: wangzhanshuang    时间: 2008-6-8 18:02
平扫低密度,动脉期等密度说明有强化,门脉期及延迟均表现低密度符合快进快出
支持小肝癌
作者: 同    时间: 2008-6-10 01:40
首先考虑小肝癌.
作者: yxwsd    时间: 2008-6-10 04:42
楼主有afp检查吗?有核磁吗?应该说大多数肝癌在动脉期都是有强化的,此例显然没有强化,当然少数情况也可不强化。但马上就下小肝癌的诊断我认为还是有些早的。例如炎性假瘤就可以有该例这种表现。我建议作个核磁看看,t2wi上是否能看到包膜?另外本人才发一例各位可以看看,有些相似之处的。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37853
作者: 宝天曼    时间: 2008-6-10 06:49
考虑肝右后叶小肝癌可能性大
作者: yangwq    时间: 2008-6-11 07:04
查查消化道  转移可能
作者: ydx_74    时间: 2008-6-15 02:06
走大众路线
作者: 向武昌    时间: 2008-6-17 00:24
考虑:小血管瘤可能性大,随访。
作者: 林建春    时间: 2008-6-18 01:44
我个人认为暂时不考虑小肝癌,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
期待病理结果!
作者: 岚儿    时间: 2008-6-18 05:22
考虑:小肝癌可能。
依据:1 患者 男性 44岁,乙肝病史多年,体检彩超发现肝内占位.
         2 平扫低密度,动脉期有强化(动脉期花斑脾不明显,也没传肾皮质强化片,是否扫描时间有差异。个人见解别介意哦).门脉期及延迟均表现低密度符合快进快出
建议:afp
作者: 寻芳者    时间: 2008-6-18 05:33
-------做个mr看看!!!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7-23 09:23
考虑肝右后叶小肝癌可能性大,建议查afp。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