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13788B:(续)左侧耳后包块增强片 [打印本页]

作者: qian    时间: 2008-6-3 02:02
标题: CT13788B:(续)左侧耳后包块增强片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978)

平扫的ct片: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007

请大家看看左侧腮腺深部的肿块属于什么病变,另外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间有一较大的圆形明显强化的软组织密度影及胸锁乳突肌内侧的间隙的多个结节是否都是肿大淋巴结?颈部解剖很复杂,请大家指教。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8-10-5 10:13:02 修改过]

作者: xulianj    时间: 2008-6-3 04:33
左侧腮腺多形性腺瘤恶变可能。局部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
作者: 358450m    时间: 2008-6-3 04:49
左侧腮腺多形性腺瘤恶变可能。局部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
作者: panyishengct    时间: 2008-6-3 05:09
最后一幅图片鼻咽部左侧咽隐窝结节状突起,其以上图象未上传,左侧咀嚼肌间隙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右侧也有少许多个肿大淋巴结,左侧腮腺内结节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均匀强化,如果是多形性腺瘤恶变,应该边界不清,而且其淋巴结转移好象不如直接侵犯周围多,一般咀嚼肌间隙肿大淋巴结多考虑来源于鼻咽部恶性肿瘤,很少来源于腮腺,所以我个人还是考虑npc并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瘤可能性大。
作者: 宇宙CT    时间: 2008-6-3 06:25
左侧腮腺多形性腺瘤恶变可能。局部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
作者: jsgdoctor    时间: 2008-6-3 06:47
考虑混合瘤可能性大
作者: 杀毒软件    时间: 2008-6-3 06:56
标题: 回复:ct13788b:(续)左侧耳后包块增强片
以下是引用panyishengct在2008-6-2 21:09:00的发言:[br]最后一幅图片鼻咽部左侧咽隐窝结节状突起,其以上图象未上传,左侧咀嚼肌间隙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右侧也有少许多个肿大淋巴结,左侧腮腺内结节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均匀强化,如果是多形性腺瘤恶变,应该边界不清,而且其淋巴结转移好象不如直接侵犯周围多,一般咀嚼肌间隙肿大淋巴结多考虑来源于鼻咽部恶性肿瘤,很少来源于腮腺,所以我个人还是考虑npc并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瘤可能性大。

支持
作者: zhangnianqiu_20    时间: 2008-6-3 07:07
考虑1、npc并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瘤
    2、左侧腮腺混合瘤。
作者: aa13877358820    时间: 2008-6-3 15:04
考虑腮腺混合瘤或淋巴瘤可能
作者: 守望可可    时间: 2008-6-6 10:04
标题: 回复:ct13788b:(续)左侧耳后包块增强片
  首先对“qian”老师认真、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治学态度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一直以来也对颈部ct解剖不甚了解,遇见有关问题只是看个大概,没有深入学习解剖结构。其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把一些正常结构误认为是病变,出了很多笑话。因空间想象力严重不够,上高中时立体几何基本不懂,几日来在网上苦苦寻觅、查证,却仍未就一些解剖结构有明晰的认识。现在一并就这个病例发布出来,渴望得到老师们的指点。
  
  1.对于二腹肌后腹前方,呈三角形并由玫红箭头所示结构,我认为是下颌舌骨肌的影像。虽一直没有找到足够的图像依据,但根据其形态、走行以及附着并止于下颌支内侧面中后部来分析,应该就是下颌舌骨肌。
  2.对于“qian“老师所提出的有关左侧胸锁乳突肌前内侧圆形强化高密度的疑问,我认为是二腹肌后腹。依据韩玉成老师翻译,并于199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的《实用ct解剖图谱》一书中腮腺部分图片分析,可以发现该结构在多个层面连续出现,走行有一定的规律,符合二腹肌后腹位置、走向。请各位老师看下面从该书中摘录的几幅图片:






  3.该病例有如下特征:病灶散在分布于双侧腮腺深、浅叶内,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较清晰、相互之间不融合,大者有明显囊性变,实性部分有较明显强化而囊性部分无强化。左侧颈深淋巴结群见多个肿大淋巴结,亦有较明显强化且相互之间不融合。

  3楼“panyishengct”老师观察很细致,支持其关于淋巴瘤的意见。但仅凭最后一幅图片咽鼓管咽口略圆隆就往鼻咽癌上靠,我则持保留意见。同时,鉴于左侧二腹肌后腹、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均明显增粗、扭曲,以及病灶无明显融合,从形态上讲恶性征象不太足,是否应该考虑一个罕见疾病--双测腮腺腺淋巴瘤(只是左侧颈深淋巴结群见多个肿大淋巴结不好解释)?
  敬请各位老师拍砖、指正,深切感激、期盼中......
作者: zsl6918    时间: 2008-6-6 15:46
淋巴瘤未经治疗坏死少见,本病例首先要考虑转移瘤或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可能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8-10-8 05:27
ct13788:随访结果考虑为颈部炎性淋巴结肿大
   
患者从上次检查后进行了两星期的抗炎治疗,现在患者的颈部包块已完全消失,感觉很好,无不适,不愿再做检查。故随访结果考虑为颈部炎性淋巴结肿大。
非常感谢楼主提供随访结果!看可可西里老师的帖子,每每会被其严谨求实的态度所震撼,不管结果如何这样的帖子看后都能使人增长知识。
  回顾分析,本例咽旁间隙及腮腺深浅叶多发增大结节影,境界清楚,增强有强化,还是支持增大淋巴结,至于是炎性还是转移瘤要结合临床分析。
  腺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可多发或双侧发病,病程较长,好发于腮腺后份表面及下极,伴囊变区,体积较小,质地较软,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早期强化明显,延迟后密度降低。而多形性腺瘤,常为40岁左右女性,肿块较腺淋巴瘤大,一般直径3~5cm,在ct上多表现为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增强早期强化不明显,呈延迟强化。腮腺混合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常为单发,质地较硬,发病以中心区常见。
作者: dr.yang    时间: 2008-10-9 07:40
学习了
作者: 513ytb    时间: 2009-7-5 18:39
颈部炎性淋巴结肿大.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