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X4336:这是啥? [打印本页]

作者: 黑白光影    时间: 2008-6-8 04:44
标题: X4336:这是啥?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319)
女 14岁  主诉咳嗽半年 无其它不适

透视下正位与胸片一样可见,稍微左前斜位可见(向右侧移),大于45度不可见,其它体位不可见,深呼
吸未见改变。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8-6-8 21:23:41 修改过]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8-6-8 04:48
是不是变异的右侧主支气管壁与纵隔胸膜、脂肪组合影?
作者: qchxj1977    时间: 2008-6-8 05:08
支持楼上。
作者: 杀毒软件    时间: 2008-6-8 05:55
首选    诊断: 自发性纵膈积气。boerhaave氏综合症.
     次选    诊断: 脏, 壁层胸膜粘连带
作者: 欧阳双全    时间: 2008-6-8 06:07
一头雾水!
作者: taky    时间: 2008-6-8 06:20
胸膜粘连带可能
作者: ☆芝麻糖☆    时间: 2008-6-8 06:40
见过类似的,好像没有什么病理意义。
作者: zhangkai    时间: 2008-6-8 06:46
考虑胸椎旁线--系纵隔胸膜(肺与纵隔交界面)经矢状面投照而形成。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08-6-8 13:51
学习中,没有见过.
作者: qc80012345    时间: 2008-6-8 16:49
变异的右侧主支气管;ct检查。
作者: dyqct    时间: 2008-6-8 17:15
变异的右侧气管旁带。
作者: 随光逐影    时间: 2008-6-8 18:43
标题: 回复:x4336:这是啥?
以下是引用zhangkai在2008-6-7 22:46:00的发言:[br]考虑胸椎旁线--系纵隔胸膜(肺与纵隔交界面)经矢状面投照而形成。

作者: 宇宙CT    时间: 2008-6-8 19:31
学习中,没有见过.
作者: wansheng    时间: 2008-6-8 20:03
变异的右侧主支气管?建议ct检查。期待结果。
作者: dengkai    时间: 2008-6-8 20:41
脏, 壁层胸膜粘连带,ct检查。
作者: 358450m    时间: 2008-6-8 20:49
考虑胸椎旁线--系纵隔胸膜(肺与纵隔交界面)经矢状面投照而形成。
作者: xiazhuzhu    时间: 2008-6-8 23:36
标题: 回复:x4336:这是啥?
以下是引用taky在2008-6-7 22:20:00的发言:[br]胸膜粘连带可能

作者: 王2008    时间: 2008-6-9 00:08
学习中,没有见过.
作者: zhangweidong    时间: 2008-6-9 00:55
学习中,没见过。
作者: ziyoufeixiang    时间: 2008-6-9 02:07
考虑变异的右侧主支气管:建议进步检查(气管造影)
作者: caihe    时间: 2008-6-9 02:07
胸椎旁线常见左侧胸椎旁沟。本例箭头所指应该是纵隔旁线。形成机制:系纵隔胸膜与脏、壁层胸膜转折(肺与纵隔交界面)经矢状面投照而形成。赞同zhangkai的发言。
作者: shuqiang1    时间: 2008-6-9 02:41
见过了,学习了!
作者: hswey    时间: 2008-6-9 02:56
第一次见,学习了!
作者: yangshengcun    时间: 2008-6-9 03:43
是不是变异的右侧主支气管壁与纵隔胸膜、脂肪组合影?
作者: shiqingfa    时间: 2008-6-9 03:51
胸椎旁线常见左侧胸椎旁沟。本例箭头所指应该是纵隔旁线。形成机制:系纵隔胸膜与脏、壁层胸膜转折(肺与纵隔交界面)经矢状面投照而形成。赞同zhangkai的发言。  支持
作者: yangwenfeng_200    时间: 2008-6-9 05:08
应该是气管壁增厚吧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8-6-9 05:38
标题: 回复:x4336:这是啥?
以下是引用caihe在2008-6-8 18:07:00的发言:[br]胸椎旁线常见左侧胸椎旁沟。本例箭头所指应该是纵隔旁线。形成机制:系纵隔胸膜与脏、壁层胸膜转折(肺与纵隔交界面)经矢状面投照而形成。赞同zhangkai的发言。

支持!
作者: ydx_74    时间: 2008-6-9 05:53
学习
作者: 岚儿    时间: 2008-6-9 06:22
学习了!
作者: EEDOS    时间: 2008-6-9 18:53
胸椎旁线!
作者: hexue    时间: 2008-6-9 20:44
结果收到 谢谢了
作者: lxj.fsk    时间: 2008-6-9 22:49
建议做食道钡透,除外贲门失弛缓症。
作者: 今晨随风    时间: 2008-6-10 04:36
应该没什么很大意义
作者: tangtingguo    时间: 2008-6-10 05:01
右侧气管旁带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08-6-10 13:37
原来如此——好病例,谢楼主!
作者: lxc2325    时间: 2008-6-10 23:17
第一次看到
作者: shuqiang1    时间: 2008-6-10 23:54
好病例,学习了!
作者: wsz9999    时间: 2008-6-11 01:07
长见识了!
作者: 随光逐影    时间: 2008-6-11 01:09
好病例,未曾想到纵隔内隐藏着异常(贲门失弛缓症)。
作者: zhangxiangjun    时间: 2008-6-12 21:13
恍然大悟!学习了
作者: 天亮时晚安    时间: 2008-7-10 21:10
好病例,学习了!
作者: wy232326    时间: 2008-7-11 00:12
结果收到 谢谢楼主 学习了!
作者: 谨言慎行    时间: 2008-7-11 00:15
谢谢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4-2-24 00:04
考虑胸椎旁线--系纵隔胸膜(肺与纵隔交界面)经矢状面投照而形成。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